章96:各方派係

字數:4399   加入書籤

A+A-


    首先要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不同的人在各種條件下組成不同的利益集團,利益衝突時總會碰撞。
    理想化地認為一個明君手下就不存在一點爭鬥,也不會有利益集團無疑十分幼稚。
    之所以明君治下這些問題沒搬到台麵上,是因為君主有意識地調節,他選出的優秀的臣子們也多以國事為重,不至於到派係爭鬥的地步。
    派係在幾乎所有君主手下都存在。
    但正常情況下,派係並非一成不變,一個派係的人不會永遠站在一條線上,而且派係之間沒有絕對的對立關係。總站在一條線上就真成明末了。
    劉備的任命有利有弊,利在軍隊完全由自己的人控製,保證了自己在青州絕對的話語權。
    弊病就是軍隊中沒有世家中人,他們對行軍打仗積極性不高。
    不是劉備不曉得給他們點職位激發活力,而是他們擔心跟袁紹打仗時惹惱袁紹,故意不派族中人接觸軍隊。
    派係的劃分方式很多,通常是按地域劃分派係,比如孫權手下的淮泗派和江東派,在打徐州還是打揚州上存在分歧。
    也能按領導人劃分,袁紹手下有袁譚派、袁熙派、袁尚派。
    在不同的問題下,人們的利益不同,派係劃分方式隨之改變。
    劉備目前最緊要的問題是因為公孫瓚的緣故,世家對劉備不感冒,甚至比較反感。
    隻要劉備還在公孫瓚手下,這種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所以劉備按出身劃分派係,將他手下人物分為三派:元從派、豪強派與世家派。
    第一派,元從派。特征是沒有根基,獨身一人追隨劉備,不用像豪強派與世家派一樣處處考慮自家勢力,是對劉備忠誠度最高的一派。劉備主要依靠這一派來保證自己對青州的統治。
    那麽相信諸位看官能夠猜到這些派係中有哪些人物。關張趙簡雍陳慶之田豫王韶包括那些梁山降將,都屬於這一派。
    四校尉五司馬中有三校尉三司馬都是元從派,三派中軍權最大。
    因為該派係中主要人物都是劉備陣營中的元從,因此劉備稱其為元從派。
    第二派,豪強派,就是在劉備手下效力的青州本地豪強,背後是青州的豪強勢力,武漳李秀成陳玉成周處都是這一派的人物。
    在大漢,豪強有錢有地,不用勞作,生活質量相當好,就是有一點,沒有社會地位。
    特別是到了東漢末期,社會資源高度集中,蛋糕都被世家分完了,豪強們沒有上升空間。
    豪強想要讓自己的家族更進一步,就必須搶走世家手中的蛋糕,換言之,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
    這點在魯肅身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三國誌》中有記載:“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也。生而失父,與祖母居。家富於財,性好施與。爾時天下已亂,肅不治家事,大散財貨,摽賣田地,以賑窮弊結士為務,甚得鄉邑歡心。”
    “周瑜為居巢長,將數百人故過候肅,並求資糧。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定僑、劄之分。”
    魯肅家中非常有錢,但沒有人做官,屬於地方豪強。不同於演義中的老好人形象,魯肅可是堅定的反漢派,堅定到什麽程度呢?
    他剛投奔孫權時,就跟孫權說出了稱帝的話。甚至不是旁敲側擊的暗示,是直接建議孫權稱帝建號。
    那會官渡之戰剛打完,袁紹都還沒死,孫權的實力連大敗過後的袁紹也比不上,哪怕是袁譚、袁尚、袁熙的實力都比孫權強,魯肅就敢說出這種話。
    孫權當時都懵了,連忙跟魯肅說道:“你所說非我所想。”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地方豪強對打破舊秩序的渴望。
    所以說,豪強派與世家派是不死不休的敵手。
    不過豪強派沒有劉備的見識,劉備前世這會兒也沒有這個見識,這些都是他活一輩子逐漸悟出來的。
    豪強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對手是世家。他們過得不好,拔劍四顧不知對手在哪,隻能恨東漢朝廷。
    作為黃巾起義的親身經曆者,劉備十分清楚黃巾起義時,豪強為蛾賊提供了不少幫助。
    但劉備覺得他們成不了事,大漢的世家十分根深蒂固了!
    就前世而言,從黃巾起義到劉備去世,三十九年的軍閥混戰,世家大族依舊屹立不倒,甚至借著戰亂兼並土地隱匿人口,實力愈發強勁。
    劉備有點害怕,害怕日後出現一個世家控製的朝廷。
    那樣的朝廷無疑是社會矛盾尖銳的。
    總之,豪強們希望跟隨一個能夠帶給他們上升空間的人。
    目前看來青州隻可能有兩個話事人:劉備或是袁譚。袁家自己就是世家的代表,自然對豪強不感冒。
    因此豪強派對劉備的忠誠度還是挺有保障的,次於元從派,高於世家派。
    但他們的根基在青州。一旦劉備失去青州,他們的忠誠度便難以保障。就算不背叛,也會裹挾著劉備做一些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舉個例子,倘若孫權把揚州丟了,他的手下會有幾個追隨他的?
    陳登和劉備相性那麽相合,評價高到“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不照樣侍奉曹操?
    別看豪強與世家現在掐的厲害,在這件事上,二者可是利益共同體呢。
    最後說世家派,典型代表就是任愷孫康滕宗諒三人。原史中,劉備在青州時他手下可沒有這個派係。
    他一小小平原國相、幽州武夫,哪個不開眼的投資他呢?
    世家派在政治上占據絕對力量,劉備手下的文官隻有孫乾、周處二人,不足以掌握政局。
    不過關係不好僅存於現在這個階段,原史上世家推舉劉備當徐州牧、荊州世家也十分支持他,劉備還是很會協調利益的。
    目前唯一的絆腳石就是公孫瓚,他對世家相當不好,劉備由公孫瓚一手提拔,世家因此會對他也沒有好感觀。
    青州到底會落入誰手中都不知道,是個正常人就會選擇觀望,沒必要早早投資劉備。
    而且投資劉備圖啥,圖公孫瓚勝利後打壓他們、把家族子弟安排到邊遠之地嗎?
    何況前不久廢物田楷壓著劉備的呢。青州世家肯定不能說支持劉備。
    前世在糜竺陳登投資劉備之前,得益於幫助孔融解北海之圍,他很可能受到過孔老爺的吹捧,勉強進入了世家視線。
    但無所謂,因為不管孔融吹不吹他,徐州世家為自保,都會把打仗最強的劉備推出來抵抗曹操。
    陶謙讓徐州時,遠在青州的孔融參與勸說劉備。
    那是因為劉備先幫孔融解北海之圍,後來駐軍小沛時又表奏他為青州刺史,孔融欠著劉備人情呢!
    表奏孔融為青州刺史目的是與公孫瓚分道揚鑣,跟世家支不支持沒有半毛錢關係。
    迫不得已投降曹操後,劉協親口承認他皇叔的地位,兼之衣帶詔事件,劉備的聲望才達到頂點。
    之後在荊州,荊州世家的支持屬於投資。
    劉備手下多是荊州人居要職。
    至於牽招等人征辟人員可以暫時歸於元從派,但他們大多出身於世家,之後隨著地盤的擴大,總會劃分到其他派係。
    喜歡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請大家收藏:()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