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89:孤注一擲的計策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把壓軸題擺在學渣、學霸和學神麵前,學渣會放棄這道題,學霸會思考一陣,有思路就做,沒思路就放棄。
而學神一定會做。
學神爭的就是壓軸題的分。
有些人一眼放棄的題,在別人眼中卻是必做題。
一些謀士破不了的局,自然有人破。
荀攸和範仲淹的建議有錯嗎?不僅不錯,還十分正確。
再轉回做題的例子上,考場上你連別的題都不一定能做完,就不要浪費時間在壓軸題上了。
先做簡單題,得分還高一些。
咱們這次能不能守住下邳都不一定,你就別想著搶奪周瑜戰船了。
但周瑜的船就一定搶不了嗎?
壓軸題就真的做不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劉伯溫咳嗽一聲,吸引眾人注意,緩步出列,朝劉備拱手。
劉備喜形於色。
劉伯溫沒有直接給出計謀,反而詢問劉備“敢問主公此戰所求為何?”
“是守住下邳,先行攻破彭城,讓周瑜無功而返,而後咱們集中力量防範孫策或者朱元璋下一次進攻,從此循環往複,任由南方戰船馳騁於淮河之上嗎?”
劉備搖頭“非也。且不論孫朱戰船馳騁淮河,備南下無望,淮河兩岸如此肥沃之土地,因戰亂而荒廢,豈不可惜?”
劉伯溫點頭,眼神掃過堂中眾人,又問“那主公所求是攻破彭城縣的同時,痛擊周瑜陸上部隊,給孫策點苦頭,稍微推遲孫策下次進攻下邳的時間嗎?”
劉備眼神一凜,並未像方才那樣迅速給出回答。
因為劉伯溫現在給出的就是荀攸範仲淹他們預想中的劉備最好戰果。
己方不具有與周瑜水師作戰的能力,根本傷害不到周瑜的水上部隊,那最好的戰果就隻能是痛擊周瑜的陸上部隊了。
劉伯溫剛才的行為很有說法在劉備做出回答後掃視堂中眾人,目的就是告訴眾人咱們的主公不滿足於僅僅攻破彭城縣。
主公還想擴大戰果,取得更進一步的勝利,好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占據更多的主動權。
再看他問第二個問題的話術,“稍微推遲”,言外之意不就是痛擊周瑜壓根沒用嘛。
痛擊才能痛擊多少人,三千、四千?有毛用。
既是在提醒荀攸等人,也是在提醒劉備。
見劉備不回答,劉伯溫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孫子兵法》有言‘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
“意為在有利的情況下考慮到不利的因素,事情就可以順利進行;在不利的情況下考慮到有利的因素,禍患就可以解除。”
“穩妥作戰,先吞了楊堅,的確不錯。因為我們已經包圍了彭城郡,在吞滅楊堅這方麵占據有利局麵。”
“我軍不擅長水戰,這是不利的因素,此戰理應避免。”
“但下一次與朱元璋孫策他們作戰呢?倘若此戰奪得戰船,我軍有了與孫朱水師叫板的底氣,豈不是將下一場作戰的不利化解掉了?”
“那日後進攻江東、進攻荊楚的不利不也就隨之瓦解了嗎?”
“以一戰之不利,換數戰之無不利,是為以小博大也。”
“何況,若孫朱水師橫行淮南,下邳豈足守哉?”
劉伯溫一番言論將眾人說得啞口無言。
劉伯溫與劉備說服眾人搶奪戰船的核心觀點都是日後作戰需要,但很顯然劉伯溫的論述更深入。
而且兩人的立場不同。
劉備是決斷者、是領導,他不一定要有辦法。我提出方案,你們落實去吧。
劉伯溫他們是執行者,必須得有辦法。
誰不知道搶戰船妙,關鍵是搶不來啊。
辦法好壞都不用提了,現在壓根想不到辦法。
他們沒膽子接下劉備的任務,隻能勸劉備放棄了。
但劉伯溫站了出來。
以上一番話傳到同僚、劉備耳朵裏其實就四個字“我有辦法!”
這種情況下,劉伯溫怎麽闡述行動的必要性其實無所謂,眾人一般不會反駁。
真正重要的是劉伯溫的解決方案。
劉備於是說道“備所求乃奪周瑜戰船,讓孫策與朱元璋從此往後不敢覬覦徐州土地!”
“請祭酒教備!”
劉伯溫開始闡述自己的計劃“周瑜欲救楊堅,必前往彭城郡。”
“走陸路至彭城,難免遭遇我軍圍剿,不如乘船。”
“也就是,從淮河轉入泗水,逆泗水而上!”
(之前文章有知識性錯誤。泗水起源於青州,在徐州匯入淮河,並非淮河分流)
“而彭城郡內可用於停泊百艘戰船的大型湖泊寥寥無幾,很容易便能找到周瑜水寨所在。”
“周瑜他們把水寨建在哪裏,咱們就在該湖泊的出水口鐵鎖橫江,阻斷船隻出路。在入水口堆土為壩,使湖泊隻出水不進水。”
“之後我軍隻消堅守鐵索與大壩,坐待周瑜船隻擱淺即可。”
劉伯溫說完,劉備身旁的魏延向前邁出一步。
尚未開口,劉備死死按住了他。
眾人見狀,心中對劉備搶奪周瑜戰船的決心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劉備堅定到什麽程度了呢?
有個辦法我就幹。
泗水好歹是一條河,建好一個大壩少說要花十幾天。
這十幾天時間裏,周瑜完全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尚未建好的大壩,或者強行突破鐵索離開。
人家有樓船了啊,直接撞破你鐵索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劉伯溫的計策實行難度相當大。
魏延是荊州人,知道這條計策有多難辦,因此出列打算與劉伯溫理論。
但被劉備死死按住了。
那還能咋辦?
領導鐵了心要幹,咱幹就完了!
喜歡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