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天下立刻大亂
字數:4806 加入書籤
孫策“騰”地一下站起來,臉色一沉,大聲喝道:“放肆!諸葛孔明,你竟敢挑撥我和蔣丞相的關係?”
諸葛亮眼皮都沒眨一下,心裏卻在冷笑。
孫策沒野心?誰信誰傻。
還不是因為蔣華強太猛,壓得他不敢動?
他敢打包票,隻要蔣華強露出一絲虛弱,孫策立馬就會翻臉不認人。
現在雖然蔣華強依舊勢大,但隻要讓他覺得有機會反殺,孫策肯定願意下場。
於是,諸葛亮又把手中那把白羽扇,輕輕點到了麵前的地圖上。
扇尖最後停在丹陽那塊地界。
“伯符將軍,丹陽太守吳景可是您親舅舅啊。”
“他手下那一萬五千丹陽兵,雖然人不多,可個個都是能打硬仗的老卒。”
“要是蔣文韜正猛攻牛渚的時候,吳太守突然從丹陽殺出來,他能反應得過來嗎?”
“更何況,您坐鎮的九江郡,也能隨時出兵南下。”
“到時候,丹陽、牛渚、九江三路大軍同時壓上,蔣文韜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擋不住這三麵圍攻啊!”
這番話說完,孫策和周瑜的臉色都變了。
低頭看地圖,越看越覺得這招狠。
長江那麽長,穿了好幾個大州。
丹陽、九江、牛渚這三個地方,剛好都卡在江邊。
彼此不連,卻正好能從三個方向包抄。
諸葛亮正準備繼續加火。
周瑜卻抬手打斷:“三麵夾擊確實能打贏。”
“可如果隻是打退他,等他撤回北方,重整旗鼓殺回來,我們淮南和孫家軍豈不是要遭殃?”
“你家主公劉備在江南,打贏就收攤,沒事躲江那邊涼快去。”
“可我們呢?地盤在江北,正好挨著前線。”
“蔣文韜手下的西涼鐵騎、並州狼騎,幾天就能衝到城下。”
“到那時,我們拿什麽擋?”
對於這個問題,諸葛亮早有準備。
他抬手一指江夏方向,笑著說道:
“蔣文韜要是被打崩了,想活命,隻能往荊州逃。”
“要是江夏太守黃祖帶著他的水軍從夏口殺出來,蔣文韜還能往哪跑?”
“別忘了,江夏在長江中遊,牛渚在下遊。”
“黃祖隻要在夏口卡住水道,敗軍之將的蔣文韜,哪怕有翅膀也飛不出去!”
“砰!”
這一句話,像是重錘砸在兩人心裏。
黃祖的江夏水軍,本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水上力量。
再占著上遊地利,順流而下,氣勢如虹。
蔣華強就算本事通天,兵敗之際逆流反撲,也等於送人頭。
這一計,等於直接封死了所有退路!
三方聯手,南北夾擊,水陸並進。
蔣華強再厲害,也逃不出這張天羅地網!
“呼——”
孫策呼吸猛然加重,胸口劇烈起伏。
心中的野心,這一刻徹底點燃。
隻要有黃祖的水軍堵住後路,蔣文韜就算有通天本事也別想逃。
隻要蔣華強一死,天下立刻大亂!
到時候,他孫策能北上奪徐州,能回頭吞豫州,甚至南下也無人能攔。
可如果蔣華強不死……
他孫策,就隻能乖乖低頭,一輩子當個聽話的臣子。
這對孫策這種一心想要闖出大場麵的軍閥而言,根本沒法忍。
他跟周瑜悄悄對視了一眼,眼神裏意思都懂。
孫策抱拳,語氣幹脆:“孔明老弟的心思,我明白。”
“我孫家的隊伍,願意為收拾那個禍害漢家江山的蔣文韜拚到底!”
“接下來全按你說的辦。”
“不過有一點。”
“等蔣文韜一倒台,劉玄德那邊得立刻派兵殺進廣陵,把蔣文韜留在徐州的兵馬給拽住,不能讓他們往南邊跑。”
諸葛亮一聽這話,眉角輕輕一抽。
但也就那麽一瞬,他隨即點頭,把這新增的條件應了下來。
當頭的規矩就是:沒有永遠的盟友,隻有永遠的好處。
隻要蔣華強還活著一天,孫策、劉備、劉表這三股勢力還能坐一桌喝酒。
可要是蔣華強沒了,那兄弟情立馬變仇家,翻臉比翻書還快。
雖然孫策提了額外要求,但諸葛亮還是順利說動了他和周瑜。
另外,還有一路兵馬也會參戰——孫策親舅舅、丹陽太守吳景。
他會從丹陽帶兵出擊,跟孫策和劉備形成三麵圍攻之勢,合力絞殺蔣華強。
不得不說,諸葛亮這盤棋布得挺狠。
真能走通,蔣華強就得被三股力量同時夾擊,前後受敵。
陸地打仗跟水上完全是兩碼事。
要是騎兵對衝,蔣華強靠著西涼鐵騎和並州狼騎,橫著走都不是問題,衝一次就能撕開防線。
可水上不一樣,船大難掉頭,反應慢半拍。
要是三麵同時開打,再厲害的水軍也扛不住,搞不好就得全軍交代在這兒。
當然。
計劃是理想,實際情況能不能成,誰也說不準。
……
二十多天後。
長江北岸。
九萬大軍整裝待發,就等著蔣華強一聲令下,跨江直撲江東。
本來按原定日子,這支隊伍半個月前就該動身南下了。
可誰也沒想到,蔣華強突然按了暫停鍵,推遲了出兵時間。
這會兒,號角一直沒吹,將士們個個站得腿酸心焦。
正等著不耐煩呢,遠處突然揚起一陣塵土。
一百多號騎兵狂奔而來,領頭的是華雄。
奇怪的是,華雄的馬背上還捎了個人,是個矮個子文官,不到一米五。
正是張鬆。
張鬆身為蔣華強任命的徐州刺史,本該蹲在彭城管政務,咋跑這兒來了?
兩人翻身下馬,臉上都掛著笑。
張鬆上前一步,抱拳高聲:“啟稟丞相!丹陽太守吳景,已當場伏法!”
“死之前。”
“為了保住吳家其他人的命,他把他跟孫策、周瑜之間的密謀,全都招了,一丁點沒藏。”
說完,他從馬鞍旁拎出一個木盒子。
打開一看,裏麵赫然是吳景的人頭。
沒錯,蔣華強從沒忘記吳景這個人。
演義裏他出場不多,幾句話帶過就算了。
可實際上,當年孫策拿下江東,他可是背後的大功臣之一。
要這麽說,周瑜排第一,吳景妥妥第二。
他是孫策親舅舅,手裏還握著一支丹陽精兵,個個凶狠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