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發展困境1
字數:4687 加入書籤
與楊帆他們三人相比,穿越者群體的生活節奏顯然要緊湊得多。
書院外圍。
在這三個月裏,穿越者們圍繞著書院外圍,緊鑼密鼓地開展了各項發展工作。
趙剛在這三個月裏,陸陸續續招來了不少流民,讓穿越者們一個個忙得腳不著地,隻能不斷抽空安置流民。
不過依然趕不上趙剛招來流民的速度。
第一個月,其實還好,書院外圍的人口還維持在 200人以內,一切都在相對有序的節奏中推進。
穿越者們如往常一樣開會,分配任務。這天,陳禹澤例行召集大家開總結會議。
書院臨時搭建的木屋裏,十二位穿越者圍坐在略顯粗糙的木桌旁。
桌上擺放著幾張皺巴巴的手繪地圖和用木炭記錄的數據。
陳禹澤雙手撐在木桌上,目光掃視著每一位成員:“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營地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咱們不能滿足於此,後麵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大家有什麽想法都說說,咱們得提前謀劃應對。”
錢瑞站起身,條理清晰地闡述著發展思路:“農業生產如今已步入正軌,接下來我們得把目光投向手工業。
咱們周邊資源豐富,山裏的竹子、河邊的黏土,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貝,我們得充分利用起來,能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但現在流民增多,基礎物資需求必然暴增,我們的手工業發展計劃得加快進度。”
安靜輕輕撥了撥垂在臉頰邊的發絲,補充道:“教育也必須盡快提上日程。
孩子們是咱們的未來,知識可以解鎖我們的科技,雖然有點困難,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們可以先找些寬敞的屋子當作臨時教室,沒有書本就自己動手抄寫,教書人員可以讓林穗和陳德海幫忙教一教。
而且流民裏肯定也有識字的,說不定能補充師資力量。”
坐在一邊的林穗和陳德海點頭表示願意幫忙。
宋文彥則將關注點放在了生產工具上:“老錢,你之前說的‘係統資源可視化’,能不能準確定位鐵礦脈?
現在木器加工效率太低,必須想辦法搞些鐵器出來。
流民一來,農具、工具的需求隻會更大,再這麽下去,生產根本跟不上。”
錢瑞輕點腕表,掌心隨即亮起全息投影地形圖,山川地貌、植被分布清晰可見,各類資源以不同顏色標記閃爍其中。
他一邊操作,一邊解釋:“鐵礦脈的坐標在 23.76,31.41,是一處露天礦脈。
不過,雖然係統能定位,但以我們目前的條件,直接開采難度極大,缺乏專業設備是最大的阻礙。
而且現在人手都快不夠用了,開采鐵礦怕是有心無力。”
他眉頭微皺,手指在投影上滑動,放大礦脈周邊地形,眾人的目光也隨之聚焦。
宋文彥摩挲著下巴,沉思片刻後說道:“既然直接開采不行,那就從基礎準備工作入手。
我帶領的村民發現了陶土礦,我們可以先用低溫燒製簡易坩堝,嚐試土法煉鐵。
雖然風險不小,但咱們有鐵匠出身的王大柱,讓他牽頭,召集有經驗的工匠一起研究,說不定能成功。
隻要能煉出鐵,不僅能解決農具問題,還能打造些簡單兵器,保護營地安全,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鐵的問題要是解決了,不僅能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在軍事武器方麵也將帶來質的飛躍。
接下來,輪到柳茵發言了。
她對即將到來的雨季表示擔憂:“雨季快到了,雨水增多,細菌滋生,飲用水必須煮沸處理。老錢,係統能調配漂白粉嗎?
淨化水質刻不容緩,要是大家喝了不幹淨的水,生病可就麻煩了,如果處理不及時,還有可能引發瘟疫。
到時候,別說發展了,一個弄不好我們全得完蛋。而且流民這麽多,衛生管理難度直線上升,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錢瑞敲了敲腕表,查閱著係統物資清單:“小茵說得有道理,嗯,漂白粉的原料是足夠的,到時候,你帶點人來取就好了。
柳茵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錢瑞接著道:不過目前生產設備得優先供給製鹽。大家想想,現在每月消耗食鹽 60斤,雖然係統裏存貨還算充足。
不過要是再不量產,半年後,飯菜可就沒滋味了,更別說長期缺鹽對大家身體的影響。人要是缺了鹽,渾身沒力氣,怎麽幹活?
而且流民來了,食鹽用量肯定翻倍,這事兒不能再拖了。”
接著夏瑤提出想法:“說到資源利用,大家還記得流民過來時帶了些家畜過來嗎?
我們不是還有一些沒用的紅薯藤嗎?這些紅薯藤千萬別浪費。搗碎拌麩皮可以喂家畜,家畜養肥了,過年既能改善夥食。
藤蔓曬幹能編蓑衣,解決雨具問題。
另外,紡織組也該盡快組建,不能總讓婦人們用樹皮搓麻繩,我們可以嚐試利用本地植物纖維,或者發展養蠶業,讓大家都能穿上像樣的衣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流民裏肯定有擅長這些手藝的,正好可以利用起來,還能教給其他人。”
“可是流民的住所怎麽辦?現在的屋子根本不夠住。”林穗皺著眉頭插話道。
“要不我們發動流民一起搭建?教他們簡單的搭建方法,這樣能加快進度。”陳德海提議。
“行,但得保證質量,別一下雨就塌了。”陳禹澤嚴肅地說道。
“還有食物分配,得重新製定標準,不能再按原來的來了。”宋文彥補充道。
在你一言我一語中,思維的火花在空氣中碰撞,營地未來發展藍圖逐漸清晰。
大家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自己的任務。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趙剛強大的招納能力徹底打破了原有的節奏。
第二個月的清晨,遠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黑壓壓的一片人影。
隨著隊伍逐漸靠近,嘈雜的腳步聲、孩子的啼哭聲、牲畜的叫聲混雜在一起。
原來是趙剛帶著第二批流民歸來了,共 583人,來自張家村。
他們男女老少皆有,原本有 600名村民,途中走散了 17人。
現在剩下的 583人中,男孩 169名,女孩 155名,老人包括村長在內 29名,婦人 129名,青壯年 101人。
這有點出乎 12位穿越者的想象。
他們站在營地門口,看著這群烏央烏央的流民,一時有些發懵。
流民們衣衫襤褸,補丁摞著補丁,麵容疲憊,眼神中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期盼。
陳禹澤張大了嘴巴,忍不住驚呼:“我去,剛哥招人速度太快了吧,把我們當永動機使喚呢!這可怎麽安置啊?”
“誰說不是呢!按照新加入的人數來算,物資儲備都快告急了。”錢瑞苦笑著搖頭。
“先別慌,大家鎮定。”安靜深吸一口氣,“當務之急是先給他們安排落腳的地方,老弱婦孺優先安置。”
“可就算這樣,屋子也不夠啊!”柳茵著急地說道。
宋文彥咬咬牙:“不夠也得想辦法!先搭簡易帳篷,總比露天強。”
夏瑤點點頭:“我帶人去收集搭建帳篷的材料,林穗、陳德海,你們負責組織流民幫忙。”
陳禹澤看著大家,說道:“行,就這麽辦!不管怎樣,既然他們來了,我們就不能不管,大家咬咬牙,總能挺過去的!”
喜歡不一樣的永生者請大家收藏:()不一樣的永生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