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接手魏國

字數:4920   加入書籤

A+A-


    隨著宋文彥和錢瑞的三艘鐵船開往原魏國的河港,並且和葉錦璃們匯合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已經十分明確了。
    在接下來的整個春天裏,葉錦璃等人如同精密的齒輪般,開始了對魏國故地的接管與重塑。
    滅國的硝煙尚未完全散盡,他們便以夏國製度為藍本,迅速將魏國改設為“魏郡”,行政架構的換血如同外科手術般精準。
    原魏國那腐朽不堪、如同毒瘤般的官僚體係被連根拔起,曾經作威作福的貴族們紛紛被無情地關進大牢,聽候公正的發落;
    與此同時,大刀闊斧的魏郡土地改革轟轟烈烈地展開。
    被魏國貴族們強取豪奪、侵占已久的土地,如同久別重逢的孩子,重新回到了魏郡百姓溫暖的懷抱。
    孫裕手持魏郡地圖,與文書們日夜核對戶籍田畝,將夏國的製度逐字逐句地謄抄在魏郡的公告欄上。
    墨跡未幹,便有識字的百姓湊上前,用粗糙的手指點著文字,低聲念出夏國新規。
    當魏地百姓逐漸接受了夏國新規矩後,一個關乎民生的重要舉措迅速提上日程——按戶籍簽字發放糧食。
    這一舉措,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著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心田。
    開倉放糧,無疑是穩定魏國百姓民心的第一劑猛藥,也是葉錦璃他們贏得百姓信任與支持的關鍵一步。
    葉錦璃站在魏國國庫高聳的倉廩前,看著士兵們撬開鏽蝕的銅鎖,黴味與粟米的香氣混雜著湧出。
    眾人定睛一看,倉內堆積如山的糧食,竟有半數已因長期封存,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發黴變質,令人惋惜不已。
    葉錦璃毫不猶豫地下令:“將好糧仔細篩選,嚴格按照戶籍分發給百姓,每戶先領三鬥,務必保證公平公正;
    那些黴變的糧食,已無法食用,就不要了,魏國戰死的兵卒另尋地方安葬,務必做好防疫措施,防止瘟疫發生,保障百姓的健康安全。”
    當衣衫襤褸的魏國百姓捧著陶罐,在施粥棚前領到冒著熱氣的粟米粥時,許多人跪在地上,對著夏國士兵磕頭,淚水滴進粥裏,漾開一圈圈漣漪。
    財貨的分配,更是彰顯了葉錦璃等人的雷霆手段。
    魏國貴族的莊園被逐一查封,如同被揭開麵紗的神秘寶藏。
    那些箱籠裏堆積如山的金銀玉器、色彩斑斕的綢緞布匹,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士兵們認真細致地將這些財物登記造冊,一部分被充入魏郡官庫,成為未來建設魏郡的重要資金儲備;
    另一部分則由趙崇年帶著百姓代表,在熱鬧的集市上當眾分發給最貧苦的人家。
    那一刻,集市上人頭攢動,百姓們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那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一位瞎了眼的老嫗,在黑暗中生活了太久,早已對未來失去了希望。
    當她顫抖的雙手摸到分到的半匹粗布時,那粗糙的觸感讓她瞬間愣住。
    隨後,她的手開始反複摩挲著布料,仿佛在觸摸著世間最珍貴的寶物。
    突然,她放聲大哭起來,那哭聲中飽含著無盡的悲痛與委屈,也有著對新生活的一絲欣喜:“我兒戰死沙場,魏王從未給過一文撫恤金,夏國……夏國是真的給咱們活路啊!”
    她的哭聲,如同重錘一般,敲打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也讓趙崇年心中五味雜陳。
    趙崇年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百姓們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亮。
    他悄悄地抹了把臉,那臉上既有對百姓苦難的同情,也有對夏國新政的自豪。他雖然是一個粗人,但是他知道這正是他想要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嚴峻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麵——糧食的消耗速度遠超預期。
    魏國糧倉裏的糧食,在源源不斷的發放中,如同沙漏中的沙子,迅速減少。
    因戰亂導致的饑荒尚未緩解,魏郡各地的施粥棚前,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伍,百姓們的需求如饑似渴。
    當最後一倉陳糧見底時,葉錦璃看著軍需官遞來的糧冊,眉頭緊鎖。
    錢瑞站在一旁,忍不住開口建議道:“璃姐,要不……把咱們帶來的壓縮餅幹先頂上?
    這些壓縮餅幹飽腹感強,說不定能解燃眉之急。”
    葉錦璃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語氣堅決地說道:“壓縮餅幹是軍糧,關係到軍隊的戰鬥力和未來的戰略布局,絕對不能動。
    我們必須另尋他法,保障百姓的口糧。”她微微沉吟片刻,眼睛一亮,接著道:“我們的豬腳飯不是一個月管夠嗎?
    反正我們的士兵都快吃膩了,正好給魏地百姓開開葷。
    這豬腳飯營養豐富,能讓百姓們吃得飽、吃得好,也能讓他們感受到我們夏國的誠意。”
    錢瑞一聽,猛地一拍腦袋,恍然大悟道:“對啊!我竟忘了豬腳飯的供給,習慣性地將豬腳飯限製在夏軍的夥食裏麵。
    璃姐說得確實到位,我這就去安排。”他一邊說著,一邊轉身準備去執行任務。
    葉錦璃看著錢瑞的背影,又補充了一句:“對了,主要給耕種的百姓發去。
    對於那些好吃懶做的人,暫時不要發。我們要鼓勵百姓勤勞致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錢瑞回頭點了點頭,然後加快腳步,迅速去落實葉錦璃的命令。
    很快,一道春耕令如同春風般傳遍了整個魏郡。
    這道命令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其中的深意。
    但當熱騰騰的豬腳飯被盛進粗瓷碗——鹵得軟爛的豬腳,色澤紅亮,帶著豐富的膠質,配著噴香撲鼻的米飯和一碟清爽可口的鹹菜——送到耕地的百姓手中時,整個魏郡都沸騰了。
    百姓們看著手中從未見過的美食,心裏滿是驚喜與感激。
    他們紛紛大口吃了起來,油湯順著嘴角流下,也顧不上擦拭。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蹲在牆根捧著碗大快朵頤的百姓,他們一邊吃一邊念叨:“夏國的官,真是能讓咱吃飽飯啊……”
    宋文彥看著這熱鬧非凡的場景,忍不住對葉錦璃苦笑:“咱們這哪是打天下,分明是來開食堂的。”
    葉錦璃一臉正色道:“讓百姓吃飽,比十萬大軍更能守住這片土地。
    百姓是國家的根基,隻有根基穩固,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就在各項事務逐漸步入正軌,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時,一個消息從魏郡死牢傳來:夏國士兵在清理牢房時,發現了一個當時正準備秋後問斬的“穿越者”犯人。
    這個消息讓葉錦璃等人有些吃驚,他們決定立刻前往死牢一探究竟。
    葉錦璃帶著宋文彥和錢瑞,匆匆趕到死牢。死牢裏陰暗潮濕,潮濕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
    在牢房的一個角落裏,一個穿著破爛囚服的年輕人蜷縮在那裏,頭發長如亂草,遮住了大半張臉。
    但當他看到葉錦璃腰間的對講機時,眼睛突然一亮,仿佛看到了久違的希望。
    他猛地站起身,聲音略帶顫抖地問道:“你們也是……來自現代?”
    。。。。。。
    審訊在死牢外的偏房進行。
    陳墨坐在椅子上,身體微微前傾,斷斷續續地講述了自己的經曆:他原本隻是一個普通大學生,對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
    一次意外,讓他穿越到了魏國。
    來到魏國後,他憑借著自己豐富的曆史知識,曾向魏國官員獻上“閃電戰”策略。
    他建議魏國官員集中騎兵,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快速穿插攻擊陳蔡兩國邊境,打陳蔡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魏王剛愎自用,對他的建議並未完全采納。
    不僅如此,事後趙崇年二十萬大軍進攻陳蔡兩國時遭遇慘敗,魏王認為他的進言是禍端,將他打入死牢,等待秋後問斬。
    說到這裏,陳墨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悲哀。
    葉錦璃聽後,恍然大悟,驚訝地說道:“你就是那個提出閃電戰的人啊?
    我就說魏國怎麽會突然做出如此冒進的決策,直接調動二十萬大軍連夜進攻陳蔡兩國。
    要不是有我們的存在,魏國按照你的策略,說不定真的就成為一方大國了。
    你確實挺有想法,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