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西晉汝南王司馬亮:躺贏界的鼻祖如何把一手王炸打成爛牌

字數:3266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西晉汝南王司馬亮》
    金墉夜火蔽天廷,誰解長星墜楚兵?
    千載洛濱嗚咽水,猶悲折棟覆西營。
    引言:司馬家的"吉祥物"
    在中國曆史上,若論最會投胎的家族,河內司馬氏必列前三。這個家族以"老狐狸"司馬懿開局,靠"鷹視狼顧"奪權,到孫子司馬炎終於摘了三國爭霸的桃子。但在這群權謀高手中間,卻混進了一個奇葩——汝南王司馬亮。這位司馬懿第四子、晉武帝叔父、八王之亂首輪炮灰,用實力證明:生在帝王家,躺平也可能被雷劈。
    一、投胎是門技術活
    1.頂級配置的青銅玩家
    公元238年,當司馬懿在洛陽城頭苦思破蜀之策時,他的第四子司馬亮呱呱墜地。這個自帶"司馬"金湯匙的嬰兒,擁有讓全天下羨慕的豪華配置:父親是三國第一權臣,兩位兄長司馬師、司馬昭即將開創司馬氏代魏的霸業,未來的侄子司馬炎更是要當開國皇帝。按劇本發展,他本該是"躺贏"典範。
    但命運開了個玩笑——司馬亮完美避開了父兄的政治基因。史書形容他"少清警有才用",但細看其人生軌跡,這更像是對權n代的禮貌性誇讚。畢竟連司馬昭都忍不住吐槽:"吾弟帶兵,如讓廚子繡花。"
    2. 職場老油條的誕生
    曹魏時期,司馬亮以散騎侍郎出道,20歲前就混到廣陽鄉侯。甘露二年257年)征討諸葛誕時,這位公子哥首次亮相戰場,結果被叛軍揍得抱頭鼠竄。司馬昭無奈將其免職,但沒過多久又讓他官複原職——誰讓人家姓司馬?這種"打怪不行,複活滿級"的操作,堪稱古代版職場潛規則教科書。
    二、西晉第一"糊裱匠"
    1.專業救火,越救越火
    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後,給叔叔安排了份美差:都督關中雍涼諸軍事。結果泰始六年270年),鮮卑禿發樹機能叛亂,司馬亮派去的援軍嚇得原地待命,導致秦州刺史胡烈被殺。麵對問責,他上演感人戲碼:"都是我的錯,請斬我以謝天下!"武帝哭笑不得,隻能象征性降職——畢竟血濃於水。
    有趣的是,同年九月吳將步闡來降,司馬亮竟順利完成接收任務。這種"遇強則弱,遇弱不強"的玄學表現,讓人懷疑他是否自帶"反向錦鯉"體質。
    2.宗室管理學的災難現場
    鹹寧年間,司馬亮迎來職業生涯高光時刻——擔任宗師,專管司馬家熊孩子。結果呢?看看後來八王之亂裏那些殺紅眼的王爺們,就知道這位"教導主任"有多失敗。晉武帝看著洛水邊擺譜的弟弟,隻能尬誇:"伏妃真富貴!"內心os:這敗家玩意兒)
    三、權力遊戲裏的"肉夾饃"
    1.楊駿的墊腳石
    太熙元年290年),病重的晉武帝想托孤司馬亮,卻被嶽父楊駿截胡。當楊駿把持朝政時,司馬亮的選擇堪稱經典:他連夜逃往許昌,連武帝葬禮都不敢參加。部下勸他"清君側",他卻振振有詞:"楊駿會自己作死的!"——這波反向預言,堪比東漢末年的袁紹。
    2.賈南風的提線木偶
    元康元年291年),賈後聯合楚王司馬瑋誅殺楊駿。聽聞風聲的司馬亮瞬間切換"勝利者模式",快馬加鞭回洛陽奪權。掌權後他幹了三件蠢事:
    搞平均主義封賞,把功臣氣得集體翻白眼
    學楊駿提拔親信,完美複刻失敗模板
    非要奪司馬瑋兵權,成功激活"作死開關"
    當司馬瑋帶兵圍府時,這位老王爺還在堅持"程序正義":"把詔書拿來我看看!"殊不知在權力遊戲中,講道理不如講拳頭。最終他被亂兵所殺,死前那句"我之赤心,可破示天下",倒成了西晉最黑色幽默的遺言。
    四、曆史評價:平庸之惡
    1.房玄齡的官方吐槽
    《晉書》主編房玄齡給出精準診斷:"汝南以純和之姿,失於無斷。"翻譯成現代話:這位爺性格溫和適合當吉祥物,但讓他掌權就是災難。更紮心的是對比——其父司馬懿"天挺之姿,應期佐命",到他這兒成了"蟠根未固先戕葉"蔡東藩詩),祖傳權謀技能怕是點錯了天賦樹。
    2.西晉崩盤的"催化劑"
    司馬亮之死揭開八王之亂序幕,表麵看是賈後與諸王鬥法,實則是西晉製度性腐敗的必然。這個被網友戲稱"司馬家最菜選手"的王爺,生動演繹了何為"德不配位":
    作為宗室領袖,他既無司馬攸的賢能,又缺司馬瑋的狠辣
    身處權力中樞,卻把"和稀泥"當成治國方略
    關鍵時刻的懦弱,直接導致權力真空
    3.躺平哲學的古代樣本
    若用現代視角解讀,司馬亮堪稱古代"精致利己主義者"典範:
    職場策略:遇事甩鍋,見功就搶
    生存法則:緊抱大腿,安全第一
    終極目標:混吃等死,富貴終老
    可惜他生在"亂世劇本殺"的西晉,這套哲學最終變成催命符。
    結語:曆史洪流中的"喜劇人"
    站在上帝視角看司馬亮,他像極了職場劇裏的滑稽配角:永遠在錯誤的時間做錯誤決定,把每個機會都變成危機。但正是這種荒誕性,讓他成為觀察西晉的絕佳窗口——當權力遊戲變成菜雞互啄,再輝煌的王朝也難逃傾覆。
    這位王爺的故事提醒我們:有時候,平庸比邪惡更可怕。畢竟奸雄能掀起驚濤駭浪,而庸才,會讓整艘大船在不知不覺中沉沒。正如網友銳評:"司馬懿要是知道這兒子,怕是要從棺材裏爬出來改族譜!"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