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代國昭成帝拓跋什翼犍:褲襠開國的冰火傳奇草原人生

字數:7722   加入書籤

A+A-


    《七律?詠代王拓跋什翼犍》
    繈褓褌kun藏脫禍殃,歸來馳驟朔雲颺。
    十年質趙窺城堞,一議營都笑解韁。    長臨陰嶺昔時月,猶送寒聲卷荻荒。
    公元321年,塞北的風,冷得像刀子,代國鮮卑拓跋部建立的早期政權)的宮廷裏,氣氛比刀子還冷。一場由前任老大拓跋猗迤遺孀引發的“家庭倫理兼權力爭奪大戲”剛剛殺青,男主角平文帝拓跋鬱律不幸領了盒飯,連帶一群宗室大臣也跟著報銷了。就在這血雨腥風的時刻,一位機智的母親王氏)上演了年度最佳“藏娃”操作——她把繈褓中的嬰兒,也就是咱們今天的主角拓跋什翼犍,一把塞進了自己的褲襠裏!這小嬰兒在“vip安全艙”裏,愣是安靜如雞,完美避開了凶手的搜查。這位“褲中幸存者”,日後將成為攪動草原風雲的代昭成帝。這開場,比好萊塢動作片還刺激,妥妥的“天選之子”劇本開頭!
    一、襄國留學記——草原王子的中原進修班
    小什翼犍的童年,基本就是在代國王位爭奪的“吃雞遊戲”裏度過的,能活下來全靠運氣和親戚主要是他媽)的機智。好不容易,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拓跋翳槐在329年坐穩了代王的寶座。按理說,親弟弟該享福了吧?no!九歲的小什翼犍突然接到了人生第一個“外交重任”——去後趙的都城襄國今河北邢台)當人質!而且這“留學”規模空前,隨行隊伍浩浩蕩蕩,竟有五千多家部眾跟著!這哪是人質啊,簡直像搬家,或者說,像帶著整個“親友團”去敵國首都開分校。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後趙的十年,對什翼犍來說,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堪稱“公費留學+深度遊學”。他親眼目睹了羯族皇帝石勒和石虎建立的這個漢化政權是如何運作的。
    製度開眼: 原來國家管理可以不用全靠部落長老開會吵架部落聯盟製),而是搞一套等級分明的“公務員”體係官僚製度)!誰管啥事,清清楚楚,效率杠杠的。
    基建狂魔: 堅固的城池、高聳的城牆,這可比帳篷和柵欄抗揍多了!定居點不僅是安全堡壘,更是政治和經濟中心。
    種田致富: 見識了農耕經濟的威力。種糧食、收賦稅,這比在草原上純靠天吃飯放牧)穩定多了,能養活更多人,支撐更龐大的軍隊和國家機器。
    這些“先進經驗”像種子一樣,深深埋進了少年什翼犍的心裏。他一邊“留學”,一邊默默做筆記:“嗯,這個好,以後回草原了得試試!”可以說,後趙的十年,給他日後治理代國儲備了一腦袋的“幹貨”。
    二、兄終弟及與“史上最貴兄弟情”
    時間來到338年冬天,代國那頭傳來消息:哥哥拓跋翳槐病危!代國內部瞬間炸鍋,群臣為了“誰來接盤”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上演了全武行“諸部乖亂,互相攻伐”)。關鍵時刻,一位重量級人物站了出來——拓跋孤什翼犍的另一個兄弟)。他力排眾議,拍板決定:必須把在襄國“留學”的什翼犍接回來繼位!於是,拓跋孤親自帶隊,千裏迢迢跑到後趙,成功把已經十九歲、學成歸來的什翼犍“撈”回了代國。
    在繁畤城北今山西渾源西),什翼犍正式登基,成為新一代代王。新官上任,總得表示表示吧?什翼犍的“表示”方式,絕對能入選“感動草原十大兄弟情”——他大手一揮,慷慨地把代國一半的國土分封給了拓跋孤!史書稱之為“分國半部”。要知道,在草原權力場上,兄弟父子相殘是常態他爹怎麽死的忘了?),為了搶地盤打破頭。什翼犍這操作,簡直是權力遊戲裏的一股清流,堪稱“史上最貴兄弟情”!這份情誼,在當時絕對是奢侈品中的限量版。不過,這份厚禮也埋下了日後拓跋孤及其子孫權力過大的隱患,當然這是後話了。
    三、改革狂想曲——當遊牧漢子遇上“漢化”說明書
    什翼犍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在襄國“偷師”來的本事用上,準備大幹一場,搞改革!他的改革思路,簡單說就是“草原特色漢化主義初級階段”。
    搭建班子建國二年,339年春): 他任命了漢人知識分子燕鳳當長史首席幕僚長),許謙當郎中令類似宮廷秘書長)。有了這兩位“外腦”加持,一個草創版的“代國朝廷”就算搭起來了,告別了純靠部落酋長議事的模式。這相當於在部落聯盟的框架裏,硬塞進了一個“小朝廷”的雛形。
    管理升級: 他把歸附的“烏桓”等部眾,分成了南北兩大塊“分置南北部”),然後委派自己的親信去管理——弟弟拓跋孤管南部,兒子拓跋寔君管北部。這招既加強了中央控製,又鍛煉了接班人至少當時是這麽想的)。
    “基建夢”的破滅: 什翼犍同學熱血上頭,決定搞個大工程——在灅源川今河北懷來附近)築城建都!想象一下,在草原上建起漢式宮殿,那得多拉風?想想都激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的母親,那位當年把他塞褲襠裏的智勇雙全的王太後,兜頭就是一盆“草原牌”冷水澆下來:“兒啊!咱家祖祖輩輩都是馬背上討生活,住帳篷,哪裏需要什麽固定城池?你現在根基還沒紮穩當呢,就學人家蓋房子。敵人要是打過來了,你這城就是個大靶子,跑都沒地方跑!咱的優勢是機動性,是遊擊戰懂不懂?”
    老母親這番話,醍醐灌頂!什翼犍一拍腦門:“對啊!差點把看家本領丟了!”於是,他哈哈一笑史書沒寫他笑沒笑,但咱可以合理想象他肯定有點尷尬又釋然),從善如流,果斷放棄了築城計劃。這場經典的“母子辯論賽”,生動詮釋了什麽是因地製宜的改革智慧——漢化是好東西,但不能削足適履,得結合草原的實際情況,該騎馬還得騎馬,該住帳篷還得住帳篷!改革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裹上草原的羊肉膻味兒”。
    事實證明,這套“草原特色改革”效果拔群。在他的治理下,代國疆域空前遼闊,“東自濊貊東北),西至破落那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南距陰山,北達沙漠”,地盤大得驚人。人口也蹭蹭往上漲,達到數十萬之眾。到了340年,他遷都到雲中盛樂宮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爾附近)。雖然沒築城,但這裏成了相對穩定的政治中心,為日後北魏定都平城大同)埋下了伏筆。此時的代國,儼然是草原上的超級新星。
    四、冰河奇謀——蘆葦浮橋破匈奴
    什翼犍不僅是個改革家,更是個軍事鬼才。他和匈奴鐵弗部首領劉衛辰的較量,那簡直就是“草原版三國演義”,充滿了戲劇性和智慧。
    365年,劉衛辰這個“牆頭草”又叛變了說“又”是因為他叛變是常態),這次抱上了前秦苻堅的大腿。什翼犍二話不說,親率大軍討伐。劉衛辰一看這架勢,直接腳底抹油開溜,跑得比兔子還快。什翼犍輕鬆獲勝,繳獲頗豐。
    過了兩年367年),什翼犍決定再給劉衛辰“上上課”,又帶著大軍西征。這回劉衛辰學“乖”了,隔著黃河耍賴皮。麻煩來了——當時正值初冬,黃河水麵漂滿了浮冰,船沒法劃,冰麵又不結實,大軍被死死擋在河邊。這可咋整?
    關鍵時刻,什翼犍的“急智小宇宙”爆發了!他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妙到毫巔的主意。
    第一步:攔冰造“筏”。命令士兵們就地取材,用黃河邊隨處可見的蘆葦編成粗大的繩索,拋入河中攔阻、聚攏浮冰。這相當於人為製造了一片相對密集的“冰筏區”。
    第二步:鋪草增“固”。等到冰塊初步凝結在一起,形成不太穩固的基礎後,再在上麵厚厚地鋪上一層蘆葦杆子。
    第三步:天公作美。利用草原冬夜極寒的天氣,讓氣溫驟降。一夜之間,鋪在冰麵上的蘆葦就和下麵的冰層凍得死死的,形成了一座奇特而堅固的“蘆葦浮橋”!
    第二天一早,代國大軍踏著這座“純天然環保冰橋”,如神兵天降般出現在黃河西岸!劉衛辰和他的部下們估計還在被窩裏做著美夢呢,一睜眼看到河對岸的大軍出現在眼前,魂都嚇飛了!劉衛辰連老婆孩子史載“妻子”)都顧不上了,隻帶著少數親信狼狽西逃。此戰代國大獲全勝,繳獲的人口、牲畜不計其數。什翼犍這手“蘆葦浮橋”的妙計,因地製宜,巧借天時地利,其精彩程度比起曆史上那些著名的火攻、水淹、背水一戰,那是毫不遜色,充分展現了他過人的軍事智慧和應變能力。劉衛辰估計這輩子看見蘆葦都得有心理陰影了。
    五、英雄末路與鳳凰涅盤——父子的悲劇與孫子的逆襲
    然而,盛極而衰的劇本總是那麽相似。代國的鼎盛在376年戛然而止。前秦天王苻堅,這位誌在統一北方的猛人,派大將苻洛率領二十萬對,你沒看錯,二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殺奔代國而來。屋漏偏逢連夜雨,代國內部的高車敕勒)部落也趁機叛亂。代國瞬間陷入了“前後夾擊,四麵楚歌”的絕境。
    此時的什翼犍,年老體衰,還生著病史載“不豫”,就是不舒服)。麵對如此危局,他隻能帶著部眾向陰山方向撤退,試圖依靠地形周旋。然而,老天爺似乎也站在了前秦一邊,一場罕見的暴風雪席卷而來。《晉書》記載“天降霜雪,軍馬多死”,那景象真是慘不忍睹,大批的軍馬凍餓而死,戰鬥力幾乎歸零。
    當年十二月,身心俱疲的什翼犍帶著殘兵敗將,回到了雲中地區暫作喘息。就在他以為能稍微喘口氣的時候,一場人倫慘劇在牙帳王帳)內爆發。他那個心懷怨毒已久的庶長子拓跋寔君就是之前被派去管北部的那位),在奸臣拓跋斤一個因犯罪被罷黜而懷恨在心的小人)的挑唆下,竟然喪心病狂地率領死士衝進了父親的牙帳!五十七歲的老英雄拓跋什翼犍,連同其他六位王子,慘死於親生兒子和叛臣的刀下,鮮血染紅了草原的穹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場血腥的弑父慘劇,成了壓垮代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前秦大軍趁代國群龍無首、陷入空前混亂之機,輕鬆攻入雲中。曾經威震草原的代國,頃刻間土崩瓦解,宣告滅亡。什翼犍一生的心血,似乎就這樣化為烏有。
    但是!曆史的劇本在此刻埋下了一個驚人的伏筆,上演了絕地反轉! 什翼犍有個年幼的孫子,名叫拓跋珪他爹拓跋寔是什翼犍的嫡子,早逝)。在滅頂之災中,拓跋珪的母親賀蘭氏展現出了不亞於當年王太後的智慧與勇氣,她把小拓跋珪藏在牛車裏,成功躲過了前秦士兵的搜捕和內部的追殺,逃到了賀蘭部避難。
    十年!整整十年流亡生涯。這個在牛車裏逃出生天的孩子,在苦難中磨礪成長。公元386年正月,年僅十五歲的拓跋珪在牛川今內蒙古錫拉木林河)召開部落大會,宣布重建代國!同年四月,他改國號為“魏”,這就是後來統一中國北方、開啟北朝輝煌曆史的北魏王朝!登基稱帝後,拓跋珪追諡他那位命運多舛卻奠定了基業的祖父為“昭成皇帝”,廟號高祖後改為太祖,但追尊時是高祖)。當年那個褲襠裏逃生的嬰兒,他的政治理想和漢化改革藍圖,最終在他孫子手裏變成了現實,並且發揚光大,深刻影響了中國曆史的走向。什翼犍的奮鬥,沒有白費!
    六、終章:草原哲人?爭議中的奠基者
    對於拓跋什翼犍這位傳奇君主的曆史評價,古人和今人都有不少話要說,角度各異,頗有意思。
    他的鐵杆粉絲燕鳳那位長史): 評價極高,說他“寬和仁愛,經略高遠”,甚至認為他有“並吞天下之誌”。這屬於“自己人”的深情告白。
    北魏官方代言人魏收《魏書》作者): 作為北魏的史官,自然要給老祖宗貼金,讚美之詞毫不吝嗇:“生而奇偉,寬仁大度”,“雅性寬厚,智勇仁恕”。總結起來就是:生來不凡,人品好,性格好,又能打又能忍,簡直完美!
    唐代史學家李延壽《北史》作者): 作為後世的觀察者,眼光更宏觀,著重強調其奠基作用:“昭成以雄傑之姿,苞君人之量,征伐四克,威被遐荒。乃改都立號,恢隆大業,終百六十載指北魏國祚),光宅區中,其原固有由矣”。意思是,什翼犍牛掰,打仗厲害,威望高,他遷都、立製度,奠定了北魏一百六十多年江山的基礎!功勞大大的!
    現代史學家則更關注他身上的矛盾性和複雜性。
    他是先驅也是守舊者: 他積極學習漢製,推動改革,是鮮卑漢化的早期重要推手;但同時,他又能清醒地認識到遊牧傳統的優勢如放棄築城),沒有盲目照搬。
    他是軍事天才也是“家庭關係困難戶”: 他縱橫草原,智計百出如蘆葦浮橋);卻在最關鍵的王位繼承問題上栽了大跟頭,未能處理好兒子們的矛盾尤其是庶長子拓跋寔君),最終釀成父子相殘的慘劇,直接導致了國家的覆滅。這教訓,深刻得讓人歎息。
    七、曆史的回響:褲襠裏的文明種子
    當我們站在大同雲岡石窟,仰望那些融合了健陀羅藝術風格、漢地傳統與鮮卑氣質的宏偉佛像時;當我們在史書中讀到北魏孝文帝大刀闊斧推行漢化改革,遷都洛陽,促進民族大融合時;或許能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聯係——拓跋什翼犍在母親褲襠裏第一次睜開雙眼的那一刻,一個注定要融合胡風漢韻、深刻塑造中華文明後續麵貌的輝煌王朝,其最初的基因密碼,已然在此刻悄然孕育。
    這位“褲中嬰兒”的傳奇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草原史詩。它昭示著一個樸素的道理:曆史的風雪可以掩埋一個王國,卻永遠凍不滅文明的火種和生存的意誌。什翼犍沒能親眼看到孫子拓跋珪建立北魏的榮光,但他播下的種子——無論是漢化的嚐試、製度的探索,還是那堅韌不拔的拓跋精神——在他倒下的地方頑強地生根發芽,最終長成了參天大樹。
    拓跋什翼犍,這位褲襠裏開場的草原雄主,用他充滿矛盾、智慧、勇毅與悲情的一生,為一部更宏大的曆史巨著寫下了震撼人心的序章。他的故事,是冰與火的淬煉,是生存與改革的交響,更是曆史長河中,一個民族在碰撞與融合中尋找出路的不滅印記。當我們凝視北朝文物上那些胡漢交融的精美紋飾時,耳畔仿佛能聽見曆史的回響——那既是公元321年寒冬裏,一個嬰兒在母親褲中壓抑的呼吸,也是數十年後,他的子孫策馬中原、開鑿雲岡、揮毫洛水的生命交響。這,就是拓跋什翼犍留給我們的厚重而詼諧的曆史餘韻。
    後記:
    其一:《水龍吟?天狼箭破陰山月》
    朔風怒卷崩雲裂,萬騎揚沙噴墨。
    寒川凍合,雕翎結霰,雁門橫磧qi。
    大纛嘶空,長河凝甲,千峰皆戟。
    正陰山月冷,狼星夜耀,穹窿下、光如鏑。
    十載龍沙礪魄,拓輿圖、目吞八極。
    分疆置部,烏桓俯首,威淩朔域。
    灅ei水波騰,盛宮旌矗,白登冰坼。
    看彎弓挽處,弦開霹靂,射天狼疾。
    其二:《江城子?代北起蒼龍》
    襄國經年困趙籠,踏霜風,裂雲穹。
    鐵騎嘶空,大漠卷雕弓。
    欲複狼山三萬裏,揮戟處,盡梟雄!
    盛樂新都控九戎,立堯雍,攝邊烽。
    南北分庭,法令貫長虹。
    誰道陰山無漢月?玄黃覆,起蒼龍!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