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冉魏將星王泰:謀士與暴躁老板的生死棋局
字數:6130 加入書籤
《七絕?詠冉魏衛將軍王泰》
謀能卷甲勢吞虹,曾拒臥龍堂下躬。
一子未收身作卒,鄴門血濺北風空。
公元352年,鄴城刑場。衛將軍王泰望著劊子手手裏那把磨得鋥亮、一看就“業務熟練”的大刀,嘴角可能扯出了一絲比黃連還苦的苦笑。就在幾天前,他老人家還在自己豪華的將軍府裏,裹著被子哼哼唧唧,表演“病入膏肓,藥石罔效”的年度大戲。誰能想到,戲還沒演完,觀眾席上最大的金主兼導演——那位剛打了勝仗、紅光滿麵的冉魏皇帝冉閔,就親自下場喊了“哢”,順便給他和全家老小安排了一場“永久謝幕”。刀光閃過前,王泰腦子裏大概像放電影快閃一樣,閃回了三年前倉亭戰場上那風光無限的一幕:十二萬大軍在他指揮下,跟開了掛似的席卷敵軍,斬首二萬八千級!那場麵,旌旗多得把太陽都擋住了,鼓聲鑼聲震得人耳朵嗡嗡響,簡直是冉魏政權的高光時刻,人生巔峰!可惜啊,巔峰之後,不是下坡路,就是斷崖跳。
一、亂世打工仔的華麗轉身
話說在十六國那個“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超級混亂年代,想混出頭,光有本事不行,還得跟對老板,踩對點兒。王泰同誌,就是這樣一個深諳“跳槽藝術”的資深打工人。他早期的履曆,史書上寫得跟打了馬賽克似的,模糊不清。估計也就是在胡人政權比如後趙)底下,當個不高不低的軍官,憋屈地混口飯吃,內心os可能是:“我堂堂漢家男兒,給這些胡人打工,憋屈啊!”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和運氣好的人)。公元350年,猛人冉閔橫空出世,玩了一手漂亮的“反殺”,把後趙掀了個底朝天,建立了漢人政權冉魏。王泰一看,喲嗬,新公司上市了!老板是漢人,還賊能打!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獨角獸企業”嗎?必須火速投簡曆!
果然,是金子總會發光在亂世,是刀子總會見血)。王泰很快就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不是來混日子的。就在冉魏開張沒多久的永和六年350年),著名的倉亭之戰開打。這場仗,堪稱王泰軍事生涯的“封神之戰”。
後趙那邊不服啊,派了張賀度、段勤、劉國、靳豚等幾位“老同事”組團來找茬。冉閔老板一看,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大手一揮:王泰,你帶十二萬步騎,先去黃城擺好陣勢,給客人來個“下馬威”!我親自帶八萬精銳隨後就到,咱們給他來個“鐵鉗合擊”!
王泰領命,摩拳擦掌。戰術執行得那叫一個漂亮!冉魏大軍像兩條巨大的蟒蛇,把後趙聯軍死死纏住。一番激戰下來,戰果輝煌:斬首二萬八千級!一路追著敵人屁股打,追到陰安城,還把敵將靳豚給哢嚓了。這一仗打完,冉魏的軍威達到了頂點,史書吹得天花亂墜:“甲士三十多萬,旌旗、鍾鼓綿延一百多裏”,甚至說“即使是石趙帝國最強盛的時候,也無法與之相比”!王泰一戰成名,從普通高管一躍成為冉老板的左膀右臂、心腹愛將。這升職加薪的速度,堪比坐火箭。
信任值刷滿了,活兒自然就多了。沒多久,後趙新老板石祗派汝陰王石琨帶著十萬大軍南下砸場子。冉閔眼皮都不抬一下:王泰,你去,搞定他!王泰果然不負老板厚望,在邯鄲城下又把趙軍揍得滿地找牙,斬首萬餘,把劉國剩下的殘兵敗將直接攆回了繁陽老家。
此時的冉閔和王泰,那真是蜜月期中的蜜月期。一個像無堅不摧的利刃冉閔),一個像穩如磐石的刀柄王泰),配合默契,在亂世中硬生生砍出了一片天地。王泰心裏估計美滋滋:跟著冉老板幹,前途一片光明啊!年終獎指日可待!
二、神算子的烏鴉嘴與老板的倔驢脾氣
然而,好景不長。老板冉閔有個特點:勇猛是真勇猛,但脾氣也是真火爆,而且倔起來,十頭牛都拉不回。這不,麻煩很快就來了。
永和七年351年),冉閔率大軍圍攻後趙的“釘子戶”襄國城今河北邢台)。這襄國城,是後趙的老巢,城高池深,硬得跟個鐵核桃似的。冉老板圍攻了快一年,愣是沒啃下來,急得嘴角直冒泡。更鬧心的是,前燕慕容鮮卑)和後趙的殘兵敗將們一看冉閔在襄國耗上了,覺得有機可乘,竟然聯合起來,湊了支大軍,準備給冉閔來個“包餃子”!
消息傳到前線,謀士王泰立刻開啟了“神算子”模式。他趕緊給老板分析形勢:“陛下啊,現在襄國這個硬核桃還沒砸開呢,外麵又來了群想撿便宜的黃鼠狼外援雲集)。您要是分兵出去跟他們打,那可就是腹背受敵,妥妥的‘夾心餅幹’啊!依我看,咱不如堅守營壘,先挫挫這幫家夥的銳氣,等他們自己露出破綻徐伺其釁),咱再衝出去狠狠揍他丫的!這叫以靜製動,穩賺不賠!”
這建議,擱誰看都是老成持重,精準抓住了戰場命門。可惜啊,冉老板身邊有個“神棍”隊友——道士法饒。這位道爺估計平時靠跳大神混得挺開,一看王泰搶了風頭,立刻跳出來唱反調:“陛下!您圍襄國都一年了,寸功未立無尺寸功),現在敵人送上門來了,您要是躲著不打,手下將士們會怎麽想?士氣還要不要啦?這仗必須打!打出咱冉魏的威風!” 這話簡直是精準投放的“雞血針”,直接戳中了冉閔那根最敏感、最好麵子的神經。
冉老板一聽,熱血“噌”地就衝上了腦門,把王泰的苦口婆心當成了耳旁風,當場拍桌子瞪眼:“打!必須打!誰再敢bb攔著朕,別怪朕的刀不認人我戰決矣,敢諫者斬)!” 那架勢,活脫脫一頭倔驢被點著了尾巴。
結果呢?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尤其是不聽勸的時候。冉閔大軍果然被燕趙聯軍來了個前後夾擊,場麵慘不忍睹,幾乎全軍覆沒。冉老板自己也是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地逃回了鄴城老窩。更諷刺的是,他前腳剛進城,後腳就聽說城裏謠言滿天飛,說他這位“戰神”皇帝已經駕崩了!這臉打得,啪啪響。
按常理,這時候老板該幡然醒悟,拉著王泰的手痛哭流涕:“愛卿啊,朕悔不該當初不聽你的話啊!” 然而,冉老板的腦回路顯然異於常人。他確實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處死了那個忽悠他出戰的法饒父子。至於王泰?提都沒提,更別說道歉了。在冉老板看來,皇帝的尊嚴比天還大,比地還厚,是絕不能低頭的黃金聖衣!錯可以認殺法饒算認錯?),但道歉?尤其是向臣子道歉?不存在的!這“死要麵子活受罪”的性格,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給後來的君臣決裂埋下了深深的伏筆。王泰心裏估計拔涼拔涼的:合著我這金玉良言,還不如一個跳大神的?老板這脾氣,以後日子難過了…
三、閉門羹與催命符
時間很快溜到了永和七年351年)的寒冬。鄴城被敵軍劉顯部)圍得跟鐵桶似的,形勢岌岌可危,糧食都快見底了。焦頭爛額的冉老板,在宮裏轉了幾百個圈後,終於又想起了那位被他冷落多時的“神算子”王泰。關鍵時刻,還是得靠老夥計啊!
於是乎,冉閔放下九五之尊的架子這可是破天荒頭一遭),親自屈尊降貴,跑到王泰的豪華將軍府門口,準備上演一出“三顧茅廬”的感人戲碼,虛心求教破敵良策。這要擱平時,王泰估計得感動得涕淚橫流,高呼“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但是!王泰同誌顯然還記得上次襄國之戰後老板那“選擇性失憶”的嘴臉,心裏那口氣還沒順過來呢。再加上,他可能也確實覺得這老板太剛愎自用,跟著他幹風險太大,搞不好哪天自己腦袋就搬家了。於是,王將軍做出了一個極其大膽或者說極其作死)的決定——關門!謝客!
任憑你冉老板在門外是深情呼喚、焦急踱步,還是氣得跳腳,我王泰就在裏麵,大門緊閉,紋絲不動。派個仆人出來傳話,內容極其敷衍:“哎呀,陛下恕罪啊!我們家將軍…他…他那個舊傷複發了瘡甚),病得爬都爬不起來了稱疾篤),實在是沒法見您啊!您看這…”
這簡直是往冉老板熊熊燃燒的怒火上,又潑了一大桶汽油!想想看,一個連皇帝尊嚴都看得比命還重的暴脾氣老板,放下身段親自來請教,居然吃了閉門羹!還被用這麽拙劣的借口搪塞!冉閔當場就炸了,氣得臉紅脖子粗,指著王泰的大門破口大罵:“巴奴一種蔑稱,類似‘賤奴’)!你大爺我需要靠你活命嗎?乃公豈假汝為命耶!)等著!老子先出去把外麵那群胡崽子滅了,回來第一個就砍了你王泰!要將先滅群胡,卻斬王泰!)”
這狠話放得,半是雷霆震怒,半是惱羞成怒的自嘲——堂堂天子,竟被臣子拒之門外!亂世中的君臣情誼,脆薄得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戲劇性的是,被王泰這一激,冉老板的“小宇宙”徹底爆發了!他帶著一肚子邪火,親率全部人馬衝出城去,跟圍城的劉顯玩命。結果還真讓他創造了個不大不小的奇跡——大敗劉顯!一路追趕到陽平,斬首三萬多級!這哪裏是打仗,分明是泄憤啊!
冉閔凱旋而歸,鎧甲未解,臉上的殺氣還沒散幹淨呢。就在這時,一份“加急密報”送到了他手上,內容更是火上澆油:“報告陛下!王泰那小子,根本沒病!他在家偷偷摸摸召集了一幫秦地來的老鄉招集秦人),看那架勢,是想卷鋪蓋跑路去關中投奔前秦啊!將奔關中)”
好家夥!冉老板剛剛大勝的喜悅瞬間被這消息澆了個透心涼,取而代之的是被欺騙、被背叛的滔天怒火和冰冷的殺意。好你個王泰!裝病躲著不見我,原來是想當“叛徒”!這還得了?!“來人啊!把王泰給我抓起來!夷三族!立刻!馬上!” 得勝歸來的帝王,正愁剛才那股邪火沒撒幹淨呢,王泰一家子,正好成了現成的出氣筒和“祭旗品”。
王泰的悲劇,根源就在於他看透了戰場上的千軍萬馬,卻終究沒能參透老板冉閔那顆比海底針還深、比琉璃還脆的心。當冉閔放下那比天還大的麵子登門求教卻吃了閉門羹的那一刻,這位曾經戰功赫赫的衛將軍,其實就已經在閻王爺的生死簿上,被朱筆圈定了名字。他的“稱病”,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成了他全家的催命符。
四、樹倒猢猻散,帝國的挽歌
王泰和他三族的鮮血,在鄴城的刑場上還未幹透,一股冰冷的寒意已經迅速席卷了整個冉魏政權的高層。這寒意,叫“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王泰是誰?開國元勳!衛將軍!冉老板曾經最信任的“左膀右臂”!這樣的大功臣,就因為一次“裝病”和對老板的不敬甚至可能隻是被誣告的“意圖跳槽”),說殺就殺了,還捎帶上全家老小!這老板的脾氣也太喜怒無常,翻臉比翻書還快了吧?跟著這樣的老板幹,今天風光無限,明天腦袋搬家,誰受得了?
於是,一場大規模的“離職潮”或者叫“叛逃潮”)在冉魏境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了,效率之高,令人咋舌——徐州刺史周成:不幹了,帶著廩丘投降東晉!兗州刺史魏統:跟上,帶著許昌也投奔東晉!豫州牧張遇:我也撤了,地盤送給東晉!平南將軍高昌、征虜將軍呂護:這倆更狠,直接把頂頭上司洛州刺史鄭係給綁了綁架洛州刺史鄭係),然後把整個洛陽打包,作為“投名狀”獻給了東晉!
這哪裏是幾個將領跳槽?這簡直是冉魏的半壁江山,說沒就沒了!這些高級將領的集體叛變,不僅像抽筋拔骨一樣瞬間掏空了冉魏的軍事力量,更像一麵照妖鏡,清晰地照出了這個政權內部早已分崩離析、人心渙散的本質——連王泰這樣的核心重臣都朝不保夕,誰還敢保證自己不是下一個被老板“優化”掉的對象?安全感?不存在的!大家心裏就一個念頭:趕緊找下家,保命要緊!
耐人尋味的是,王泰之死仿佛真的抽掉了冉魏最後一口元氣。就在他被殺幾個月後,冉魏政權這艘在驚濤駭浪中勉強支撐的破船,終於迎來了它沉沒的時刻。公元352年四月,冉閔在廉台之戰中,遭遇了他命中的克星——前燕名將慕容恪,然後被擒被殺。
王泰的悲劇,簡直就是十六國那個“人如草芥,命如飄萍”的亂世縮影。他算不得傳統意義上的“死忠之臣”——用閉門裝病來表達不滿,更像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和無奈的“躺平”。冉閔呢,也算不上典型的昏君,他的勇武和魄力,在那個時代絕對是頂流。但在這場權力的殘酷棋局裏,兩個本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狠角色,最終都成了輸家,而且輸得一塌糊塗。
王泰人頭落地,冉魏瞬間失去了最鋒利的矛冉閔的勇)和最堅固的盾王泰的謀)。而當冉閔最終身首異處時,他那震動天下的“殺胡令”和曇花一現的帝王夢,都隨著鄴城糧盡後“人相食”的慘絕人寰景象,一同沉入了冰冷的曆史深淵,隻留下幾聲沉重的歎息。
五、尾聲:棋局散場,餘音繞梁
當王泰的頭顱滾落在鄴城刑場冰冷的塵埃中,他大概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全家的鮮血,竟然成了冉魏政權倒計時開始的信號彈。這位謀士與猛將的黯然離場,像一場充滿血腥味的黑色寓言——在權力的牌桌上,再精明的玩家,也可能在下一秒就淪為輸光一切的籌碼。老板冉閔用刀告訴世人:順我者未必昌,逆我者一定亡!而曆史這位最公正也最無情)的裁判,則用冉魏的迅速崩塌,給後世留下了一句無聲卻震耳欲聾的警告:當謀士的腦子被老板的麵子壓垮,再高的權力寶座,底下埋的也都是流沙。 王泰與冉閔的故事,是亂世的悲歌,也是人性與權力碰撞時,那一聲永恒的、沉重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