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後秦諫臣古成詵:“倔青銅”的逆耳忠言與時代洪流的歎息

字數:4577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後秦古成詵shen諫骨寒》
    諫似石投撞鐵山,興亡局冷指猶彈。
    孤臣血沸凝星鬥,空照大河東注寒!
    一、後秦帝國“倔強青銅”登場
    後秦的第二任“會長”姚興,有一天打開公會的“人才招募榜”,一個名字跳了出來:古成詵。這位古先生,史書對他出身記載吝嗇得很,隻知道他不是關隴本地的“老錢家族”豪族),屬於“技術流”或“意識流”選手。但他有個鮮明的標簽:“清正方雅”,而且以“直言諫諍”聞名江湖——在“會長”麵前也敢說“不”,這在“會長說啥是啥”的遊戲規則裏,堪稱一股“倔強青銅”般的清流!姚興大概覺得公會裏需要點不同的聲音也可能純粹是欣賞他的“頭鐵”),就提拔他當了黃門侍郎。這個職位,相當於“會長”身邊的機要秘書兼高級顧問,負責傳達命令、參與決策,屬於“核心圈”人物,位置關鍵得很。
    二、力阻決戰北魏未果
    時間來到後秦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北邊那個“新銳公會”北魏,果然按捺不住躁動的心了。“肝帝”拓跋珪派出手下大將長孫肥,率領精銳騎兵,“duang”一下衝進了後秦的河東地盤今山西西南部)。警報傳到長安,後秦的“公會大廳”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姚興會長一看自家“農場”河東)被搶,頓時“怒氣值”爆表,一拍桌子:“好你個拓跋珪!剛發育起來就敢來撩我虎須?真當我後秦是o kitty啊!”當即宣布:“兄弟們,抄家夥!本會長要親自帶隊,去給那小子一點‘愛的教育’!” 大廳裏頓時響起一片“會長英明神武!”“幹翻北魏佬!”的馬屁聲浪,氣氛熱烈得像要開慶功宴。
    就在這“戰歌嘹亮”、群情激昂的時刻,角落裏傳來一個冷靜甚至有點不合時宜)的聲音。隻見古成詵深吸一口氣,走出隊列,對著熱血上頭的姚興就是一盆“理智牌”冰水:“陛下會長大人),冷靜!冷靜啊!魏軍那幫人,現在正是‘等級高’、‘裝備好’、‘士氣旺’的巔峰狀態,就跟開了狂暴似的,咱真不能硬剛啊!您想想當年曹操大佬那麽牛,不也得講究個‘避其銳氣’嗎?咱現在最明智的打法,就是‘猥瑣發育,別浪’!趕緊加固城防,深挖壕溝深溝高壘),當個‘塔防高手’,消耗他們的‘血條’挫其鋒芒)。等他們‘補給耗光’糧盡)、‘士氣低落’師老),累得跟狗一樣的時候,咱再出去收人頭再圖進取),豈不美哉?”
    古成詵頓了頓,目光掃過那些已經抽出“鍵盤”佩劍)準備“開噴”的主戰派“高玩”們,語氣更加沉重,甚至帶點“痛心疾首”:“而且啊,會長大人您想想,咱們公會這些年,不是在‘打野’,就是在‘打野’的路上連年征伐),會員們百姓)都快累‘掉線’了,公會倉庫府庫)也快見底了。這要再強行開個大團戰副本,萬一‘團滅’了……臣,臣實在是怕咱們‘裝x不成反被x’,‘畫虎不成反類犬’啊!” 這句千古名言,用在這裏,真是既形象又心酸!)
    姚興聽完,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像卡了bug。他環顧四周,隻見那些武將“高玩”們個個“戰意盎然”,仿佛已經看到“史詩裝備”在招手;文官們則大多“沉默是金”,或者跟著喊“會長666”。這時,一位資深的“勳貴老將”忍不住跳出來,對著古成詵就是一頓“嘲諷”:“哎呦喂,古秘書!您天天在‘安全區’廟堂)裏喝茶看報,懂啥‘野外pk’的凶險啊?北魏那幫人,不過是剛出新手村的‘草寇’,會長大人‘神裝’一亮,‘王霸之氣’一放,那還不是‘沸湯沃雪’開水澆雪)——秒沒!” 這番話,精準地撓到了姚興的癢處。哪個“會長”能拒絕“開疆拓土”、“服務器揚名”、“青史留名”的誘惑呢?古成詵那點“理智分析”,瞬間被這碗“勝利雞湯”衝得無影無蹤。
    姚興大手一揮:“戰略已定!點兵點將!” 後秦精銳步騎四萬七千餘人在那個年代,這絕對算主力軍團了),浩浩蕩蕩,東渡黃河,在河東擺開了決戰的架勢。姚興望著自己威武的“軍團”,誌得意滿地對身邊人說:“當年苻堅大佬‘百萬大軍’水分很大)在淝水‘翻車’,那純屬東晉走了狗屎運!今天咱這可是實打實的精兵強將,去打北魏那幫‘疲勞值’快滿的‘野隊’,這‘副本’還不是穩過?躺贏!”
    三、姚興折戟,諫臣下線
    曆史這位“終極裁判官”,最喜歡幹的事就是給盲目自信的“會長”們啪啪打臉。
    決戰地點在汾水河畔的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拓跋珪這位“戰術大師”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他親自帶隊,玩了一手漂亮的“分割包圍”。他把後秦軍隊像切蛋糕一樣切成幾塊,然後集中優勢兵力特別是他那彪悍的騎兵),逮住其中一塊姚興的弟弟姚平部)就往死裏揍。姚興在後方指揮部一看弟弟被圍,急眼了,趕緊派“救援隊”去撈人。結果呢?拓跋珪早就在路上埋伏好了“打援部隊”,後秦派去的援兵,來一波被“吃掉”一波,再派一波再被“吃掉”一波……這場景,活脫脫就是往熊熊燃燒的篝火裏添柴火——火越燒越旺秦軍損失越來越大)!史書形容這叫“赴水溺死者以萬計”,汾水河麵都被屍體堵塞了,水流不暢!想象一下那個畫麵,冰冷的河水,絕望的士兵,擁擠踩踏,跳河求生……人間煉獄不過如此。姚興本人,在親衛隊拚死“護駕”下,才狼狽不堪地逃到汾水南岸,隻能隔著河水,眼睜睜看著自己帶出來的四萬多精銳,像被“係統刷新”一樣,消失得幹幹淨淨。更慘的是,他的親弟弟姚平,在絕望中選擇了“自盡回城”。
    當姚興會長帶著一身“戰損”裝備和滿臉的“我是誰?我在哪?我幹了啥?”的懵逼表情回到長安“主城”時,古成詵沒有像某些“事後諸葛亮”一樣跳出來說“看吧!我早說過!” 他甚至沒有一句抱怨或指責。他隻是默默地站在朝堂那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眼神平靜得像一潭深水。但這平靜的目光,對剛剛經曆“史詩級團滅”、威望掃地、內心充滿懊悔與羞恥的姚興來說,比任何激烈的指責都更具殺傷力,簡直是“沉默的暴擊”!史書記載:“詵以興數妄動,頻諫不從,憂憤成疾。” 這位曾經以“頭鐵敢言”著稱的“倔青銅”謀士,在柴壁這場慘敗的巨大刺激下,內心積鬱的憂憤如同劇毒,迅速侵蝕了他的健康。他眼睜睜看著自己預見的災難發生,卻無力阻止;看著自己效忠的“會長”執迷不悟,帶來滔天大禍;看著無數將士白白送命,國家元氣大傷……這種深深的無力感和對未來的絕望,讓他身心俱疲,很快就“鬱鬱而終”,像一盞油盡燈枯的燈,黯然熄滅。
    古成詵的悲劇,在十六國那個“大亂鬥”的服務器裏,絕非個例。往前看,前趙的“噴子”謀士陳元達,冒死勸諫“會長”劉聰別大興土木搞“氪金皮膚”宮殿),結果被逼得當場“自爆”自盡);往後看,北燕的謀士褚匡,苦口婆心勸“會長”馮跋別去招惹如日中天的北魏,結果建議被當“耳旁風”,自己憂憤而卒。這些腦子清醒的“智者”,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就像舉著微弱“手電筒”的守夜人。他們清晰地看到了前方巨大的“冰山”危機),聲嘶力竭地發出警報,卻悲哀地發現,駕駛“泰坦尼克號”國家)的船長君主)要麽在開派對享樂),要麽在跟人“鬥氣”意氣用事),根本沒人聽導航!他們無力扭轉那艘注定撞向冰山的巨輪。
    四、曆史評價
    那麽,後世的曆史“評論員”們,又是怎麽評價這位後秦的“倔青銅”古成詵的呢?看法還挺分裂。
    《晉書》的“鍵盤俠”視角: 它批評古成詵“諫而不爭,未能屍諫”。啥意思?就是說你勸是勸了,但不夠“剛烈”,沒有以死相逼屍諫),沒達到“死諫”的“道德高地”。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評論,頗有點“你行你上”的味道,完全忽視了在那種“會長”一言九鼎、主戰派勢力強大的環境下,一個非核心豪族出身的文官,能把話說到那份上,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擔當。讓他去“屍諫”?那除了多賠上一條命,大概率也是“然並卵”。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的“理解萬歲”視角: 他在《讀通鑒論》裏就看得通透多了:“詵之諫,非不盡心也,然遇庸主則言輕,逢亂世則力微。” 這句話精準地戳中了古成詵困境的“死穴”。你再有道理,再忠心耿耿,碰到個“智商欠費”或者“剛愎自用”的“會長”庸主),你的話在他耳朵裏就是“雜音”,分量輕如鴻毛。更何況身處十六國那種“拳頭大就是硬道理”的“黑暗森林”亂世,文人的嘴皮子,在武將的刀把子麵前,天生就“力量值”不足力微)。你的“清醒”和“遠見”,在崇尚“武力征服”的叢林法則下,注定是孤獨而微弱的。
    當我們穿越一千六百多年的“網絡延遲”,回望這位後秦的“倔青銅”古成詵,他的身影或許不夠“偉岸光輝”,事跡也不夠“驚天動地”。他沒有力挽狂瀾的壯舉,也沒有留下什麽傳世名篇。但他身上閃爍的那種智識的光芒和良知的堅守,卻穿透了曆史的塵埃。他就像一位在“服務器崩潰”級別的狂風暴雨中,依然固執地試圖撐起一把破傘的行人。他明知道這把傘他的諫言)隨時可能被狂風君主的意誌和時代的暴力)撕得粉碎,但他依然選擇站在那裏,試圖為這個風雨飄搖的“公會”國家)遮擋哪怕一絲風雨,維護著亂世中知識分子最後的那點尊嚴與責任。他的憂慮、他的無奈、他的最終“掉線”死亡),正是那個動蕩年代裏,無數頭腦清醒卻無力回天的“明白人”命運的縮影。
    古成詵的生命之火,最終被時代的狂風吹滅。但在那短暫搖曳的微光中,我們依然能看到一個清醒的靈魂,在混沌的亂世裏,固執地守護著那點名為“理性”與“責任”的火種。他的憂思穿越時空,像一聲悠長的歎息,提醒著後世每一代的“會長”和“玩家”們:無視“預言家”的警告,盲目“開團”,代價往往是“團滅”;而一個時代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讓“清醒者”集體“沉默”或被迫“閉麥”。 在曆史的“大型多人在線”遊戲中,古成詵這個未能“carry全場”甚至未能“扭轉戰局”的“倔青銅”角色,他未能力挽狂瀾的身影和那聲未能被傾聽的歎息,如同一段沉重的背景音樂,永遠回響在人類文明進程的長廊裏,警示著權力與理智永恒博弈的課題。他的故事,是失敗者的故事,卻也是關於勇氣、責任和時代局限性的深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