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後燕鮮卑戰神慕容垂:七旬創業天王的硬核人生
字數:10034 加入書籤
《七律?詠後燕世祖慕容垂》
前燕星隕附秦鞍,袖刃潛鳴朔氣寒。
王猛連環終縱虎,苻堅斷柱始啼鸞。
淝川裂甲收殘纛,枋首擎旌複舊冠。
十二征衣凝血珀,參合夜月冷雕鞍。
一、開場鄴城郊外,一位古稀“追夢人”的宣言
公元384年正月,河北鄴城郊外,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一位老爺子,須發如銀,身披重甲,像一尊曆經風霜的青銅雕像,穩穩地跨在戰馬上。他,就是慕容垂,芳齡七十整(按當時算法)。身後,是黑壓壓一片、眼神熾熱的鮮卑鐵騎,旌旗獵獵,仿佛在無聲吐槽著這個混亂的世道——五胡十六國,簡稱“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型連續劇現場。
慕容老爺子深吸一口帶著冰碴子的空氣,緩緩抽出陪伴他大半輩子的佩刀。刀鋒在冬日微弱的陽光下,劃出一道冷颼颼的弧光。他清了清嗓子(年紀大了,可能還有點老寒腿),用盡丹田之氣,對著昔日前燕的都城鄴城,吼出了那句注定載入史冊的“創業宣言”“慕容家的老少爺們兒!我慕容垂,帶著咱家的‘祖傳手藝’,殺回來啦!”
這一嗓子,可不僅僅是在寒風中喊喊口號那麽簡單。它像一顆深水炸彈,炸開了十六國亂世這鍋早已滾沸的渾水。一位本該在家含飴弄孫、享受退休生活的古稀老人,愣是把自己活成了“高齡創業者”,決心用鐵蹄踏碎命運的冰層,重建慕容氏的榮光。這劇本,放今天絕對是勵誌大片——《七十歲,我決定再創業從流亡王爺到開國皇帝》。
二、少年英才與“職場”pua慕容霸的煩惱
慕容垂,原名慕容霸(聽聽,多霸氣的名字!),字道明。出生在遼東慕容部的老巢——昌黎棘城。慕容家在那個亂世,算是遼東“扛把子”,崛起速度堪比坐火箭。小慕容霸同學,打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屬於老天爺追著喂飯那種。史書記載他“少岐嶷有器度”,翻譯成人話就是從小聰明絕頂、器宇軒昂。更誇張的是,“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身高一米八幾的大個子,胳膊長到能垂過膝蓋!這形象,簡直就是為亂世英雄量身定製的模板。坊間傳聞,劉備也是“手長過膝”,看來想當開國皇帝,胳膊長是個隱藏天賦?
十三歲,當別的熊孩子還在玩泥巴(或者練習騎馬射箭基礎版)時,慕容霸已經跟著他爹慕容皝(前燕奠基人之一)上陣砍人了。戰場上的他,勇猛如出籠的猛虎,殺伐果斷,敵人見了肝兒顫。妥妥的少年戰神,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職場(或者說“家業”)的煩惱很快找上門。他的大哥,前燕開國皇帝慕容儁,看著這個才華橫溢、人氣爆棚的弟弟,心裏那叫一個不是滋味。就像公司裏,能力超強的下屬總是讓平庸的上司坐立難安。慕容儁的猜忌,像影子一樣跟著慕容垂。慕容垂立的功越大,慕容儁心裏的小本本記的“黑賬”就越多。
一次,慕容垂(當時還叫慕容霸)出去打獵,馬失前蹄,摔了個大馬趴,不幸磕掉了門牙(心疼帥哥三秒)。這本是個意外,但在慕容儁看來,簡直是天賜良機!他立刻“貼心”地下旨弟弟啊,你這名字“霸”字太剛猛,克著了,不吉利,哥給你改個名兒吧,就叫“垂”(有低垂、落下之意),字也改叫“道明”(聽起來挺有哲理?)。這波操作,表麵是關心,實則嘲諷值拉滿——“霸”氣沒了,摔“落”了,以後就“垂垂老矣”安分點吧!慕容垂心裏那個憋屈啊,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隻能頂著這個帶點羞辱意味的新名字繼續“搬磚”。兄弟鬩牆的宮廷狗血劇,在慕容家上演得格外真實。
三、枋頭戰神與“卸磨殺驢”的職場陷阱
時間快進到公元369年。東晉的頭號猛男,大司馬桓溫,帶著五萬精銳北伐,氣勢洶洶地殺奔前燕而來。消息傳到前燕首都鄴城,皇帝慕容暐(慕容儁的兒子,慕容垂的侄子)和當權的太傅慕容評(慕容垂的叔叔輩)直接嚇懵圈了。這兩位大佬的第一反應不是組織抵抗,而是收拾細軟,準備帶著小皇帝跑路回遼東老家!這操作,堪稱“未戰先溜”的典範。
就在這大廈將傾的關鍵時刻,一直被排擠、坐冷板凳的慕容垂站了出來。他環視一圈驚慌失措的君臣,內心os大概是“一群廢物點心!” 然後慨然說道“諸位莫慌!讓老臣我去試試!要是打輸了,你們再跑路也不遲嘛!”(“臣請擊之,若戰不捷,走未晚也!”)這份擔當和勇氣,瞬間把那些慫包比成了渣渣。
於是,慕容垂臨危受命,在枋頭(今河南浚縣附近)迎戰桓溫。這場仗,慕容垂充分展示了什麽叫“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他兵力處於劣勢,但玩戰術玩出了花。
斷糧道 派精銳騎兵繞後,精準打擊晉軍後勤補給線。沒飯吃的軍隊,再猛也變病貓。
襄邑埋伏 在桓溫撤退的必經之路襄邑(今河南睢縣)設下重兵埋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心理戰 利用桓溫急於撤退的心理,步步緊逼。
結果毫無懸念,桓溫被打得灰頭土臉,五萬大軍幾乎報銷,僅帶著幾千殘兵敗將狼狽逃回江南。枋頭大捷,不僅保住了前燕,更讓慕容垂“十六國第一戰神”的名號響徹華夏大地!簡直是力挽狂瀾的超級英雄!
然而,自古功高震主者危。慕容垂的赫赫戰功,非但沒換來鮮花掌聲,反而成了催命符。太傅慕容評和太後可足渾氏(這位太後據說一直看慕容垂不順眼)一合計這老小子威望太高了,留著太危險!於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構陷大戲上演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慕容垂瞬間從國家英雄變成了“頭號通緝犯”。
刀都架脖子上了,慕容垂麵臨人生最艱難抉擇是引頸就戮,還是跑路?他看看身邊年幼的兒子,想想慕容評那陰險的嘴臉,長歎一聲“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慕容垂帶著少數心腹和家人,上演了一出“鄴城大逃亡”,目標——投奔前秦天王苻堅。從國家柱石到流亡者,這反轉,電視劇都不敢這麽寫。
四、前秦“高級打工仔”與“金刀計”的驚魂時刻
慕容垂逃到前秦,受到了老板苻堅的熱情接待。苻堅這個人,出了名的愛才(或者說有點理想主義的“民族大融合”情懷),看到慕容垂這種頂級人才來投,高興壞了,直接給高官厚祿,待遇優厚。慕容垂在前秦,暫時過上了安穩的“高級打工仔”生活。
但是,前秦的“頭號軍師”王猛(一位堪比諸葛亮的牛人)可不這麽想。王猛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慕容垂絕非池中物,是條“養不熟的龍”,留著遲早是心腹大患。於是,王猛精心設計了一個堪稱十六國時期“頂級權謀劇本”的陷阱——金刀計。
劇本——道具 慕容垂隨身佩戴的一把金刀(類似信物);演員 王猛收買了慕容垂一個非常信任的親信,叫金熙;劇情 王猛率軍出征時,特意請求讓慕容垂的長子慕容令做參軍(隨軍參謀),大軍開拔後,金熙拿著那把金刀,冒充慕容垂的使者,找到慕容令,聲情並茂地傳達“父命”“兒啊!老爹我在長安聽說苻堅和王猛對我們父子起了殺心!此地不可久留!我找機會先溜了,你也趕緊找機會跑路回前燕故地吧!見此金刀如見父,速走!”(大意如此)。效果 慕容令一看老爹的貼身金刀,再聽這“內部消息”,深信不疑。趁著夜色,真的就跑了!跑回前燕故地去了!
消息傳到長安,慕容垂瞬間嚇尿了!兒子叛逃,這還了得?苻堅肯定以為是自己指使的啊!百口莫辯之下,慕容垂也選擇了最本能的反應——跑!結果沒跑多遠就被前秦的追兵逮了回來。
生死關頭,苻堅的表現堪稱“史上最寬容老板”。他把驚魂未定的慕容垂叫到跟前,不但沒殺他,反而安慰道“老慕容啊,別怕!你們家國失和,你才來投奔我,這是信任我啊。你兒子心念故土,想回去看看,這也是人之常情嘛!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咱不能怪他,更不會因此牽連你!”(“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子心不忘本,猶懷故土,人各有誌,不足深咎。”)苻堅這番話,放在那個視背叛如家常便飯的亂世,簡直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泉!慕容垂感動得老淚縱橫(估計也嚇得不輕),對苻堅的感激之情達到了頂峰。王猛這招毒計,竟然被苻堅的“聖母光環”給化解了!王猛估計氣得直跺腳。
五、淝水風起,白發翁的“再創業”時機成熟
時間來到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堅,自信心爆棚,集結了號稱百萬的大軍,揮師南下,意圖一舉蕩平東晉,完成統一大業。結果,著名的淝水之戰上演了。東晉謝玄、謝安叔侄以少勝多,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騷操作,把前秦大軍打得稀裏嘩啦,潰不成軍。苻堅本人身中流箭,狼狽北逃。
這場史詩級的大敗,像一記重錘,把看似強大的前秦帝國砸得粉碎。帝國版圖瞬間崩解,北方大地再次陷入群雄逐鹿的“戰國模式”。權力的真空出現了,野心家們摩拳擦掌。
慕容垂當時正負責護送驚魂未定的苻堅北返。行至澠池(今河南澠池),慕容垂那顆沉寂已久的雄心,開始隨著北方的寒風猛烈跳動。他敏銳地嗅到了空氣中彌漫的“創業”氣息——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他立刻向驚弓之鳥般的苻堅請示“老大,你看現在這情況,北邊那些地方聽說咱打了敗仗,人心惶惶,怕是要造反啊!我熟悉那邊情況,讓我帶著詔書去安撫安撫吧?”(“北境之民,聞王師不利,恐生異動,臣請奉詔撫慰。”)
驚魂未定的苻堅,哪還有心思細想?隻想快點回安全的老巢,於是大手一揮“準了!” 慕容垂心中暗喜,表麵不動聲色,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告別了這位曾對他有“不殺之恩”的前老板。這一別,是君臣之別的終點,也是慕容垂“再創業”征途的。曆史的車輪,再次被這位白發老人撬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六、鄴城舉義七十歲“創業團隊”的誓師大會
慕容垂帶著隊伍,很快抵達了河北重鎮鄴城。此時鎮守鄴城的,是苻堅的兒子苻丕。苻丕可不傻,看著慕容垂帶著兵過來,心裏直打鼓這老家夥,該不會是來搶地盤的吧?猜忌之心日重,處處提防,克扣糧餉,甚至想找機會除掉慕容垂。
慕容垂一看這架勢,心裏門兒清此地不宜久留!再待下去,不是被陰死就是被耗死。在一個月黑風高(似乎是他跑路的標配天氣)的雪夜,慕容老爺子召集了自己忠誠的鮮卑舊部。他命人牽來一匹通體雪白的駿馬(古代搞大事的儀式感不能少),親手揮刀斬下馬頭,用熱血祭告天地。在凜冽的寒風和搖曳的火光中,七十歲的慕容垂,須發戟張,聲音洪亮“弟兄們!苻氏氣數已盡,天下已經亂成一鍋粥了!現在,正是我們慕容家光複祖業、再造大燕的時候!成敗在此一舉,跟我幹吧!”(“今苻氏衰微,天下分崩,複興大業,在此行也!”)
刀光閃過,白馬長嘶(雖然頭沒了),熱血噴濺在雪地上,格外刺眼。七十歲的白發戰神,終於亮出了反旗,正式宣告“後燕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慕容垂任董事長兼ceo,創業團隊成員一群嗷嗷叫的鮮卑鐵騎。
七、老驥伏櫪橫掃華北的“夕陽紅”戰車
創業維艱,尤其對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來說。但慕容垂用實力證明了,年齡在他這裏隻是個數字。他的“後燕戰車”一經啟動,便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
平定丁零翟氏 丁零人翟斌趁機作亂,聲勢不小。慕容垂小樣兒,收拾的就是你!三下五除二,把翟斌打得滿地找牙,輕鬆搞定。叛軍首領?斬了!
擊退高句麗 東北的老鄰居高句麗想趁火打劫,南下撈點好處。慕容垂敢動我老家遼東?門都沒有!一頓胖揍,把高句麗人趕回了老家。
台壁之戰滅西燕 最大的挑戰來自同宗——盤踞山西的“西燕”慕容永。慕容永實力不弱,占據地利。雙方在台壁(今山西襄垣附近)展開決戰。慕容垂再次展現“戰神”本色,示弱誘敵,巧妙設伏,把慕容永的主力包了餃子,大獲全勝!西燕就此滅亡。史書形容慕容垂“用兵如神,雖老不衰”,七十高齡還能“策馬馳騁於陣前,將士見其麾蓋,勇氣百倍”。老爺子往陣前一站,就是人形士氣buff加成器!士兵們一看“謔!老董事長親自上陣砍人了!咱還等啥?衝啊!” 這效果,杠杠的。
經過一係列硬仗,慕容垂終於掃清了稱帝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公元386年正月,七十一歲高齡的慕容垂,在中山(今河北定州)正式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大燕”,史稱“後燕”。在料峭的寒風中,白發蒼蒼的新皇帝登壇告天。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布滿皺紋卻堅毅無比的臉上,也灑在剛剛從戰火中誕生的後燕國土上。一個白發帝王的身影,在紛亂不休的華北大地上巍然矗立,如同遲暮斜陽中最後一道倔強而璀璨的光芒。不容易啊,古稀之年再就業,不僅成功入職,還直接當上了董事長!
八、參合陂悲歌英雄遲暮與帝國的轉折
然而,曆史這位編劇,最喜歡寫的就是轉折和悲劇。慕容垂以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建立了後燕,最終卻也栽在了軍事問題上,而且栽在了自己輝煌的軍事傳統和對繼承人的安排上。
公元395年,後燕帝國的繼承人、太子慕容寶(能力比起他爹差得不是一星半點),率領著後燕幾乎全部的精銳——八萬步騎,浩浩蕩蕩地北伐新興的強敵——北魏(老板是比他年輕得多也生猛得多的拓跋珪)。
拓跋珪深知硬拚打不過老戰神(雖然慕容垂沒親自來)帶出來的精銳,於是使出了“猥瑣流”戰術——焦土戰略 魏軍主動後撤,把沿途所有能吃的、能用的統統帶走或燒掉,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誘敵深入 把缺糧少水、疲憊不堪的燕軍主力,一步步引誘到對自己有利的戰場——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岱海附近);致命突襲 當燕軍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參合陂東岸紮營休息,以為魏軍還在千裏之外時,拓跋珪親率精銳騎兵,如鬼魅般在淩晨發動了雷霆萬鈞的突襲!
結果是一場災難性的屠殺。史書記載“燕軍大潰,人馬相騰躡,壓溺死者以萬數”。燕軍完全被打懵了,自相踐踏,掉進河裏淹死的,被自己人踩死的,不計其數。八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隻有太子慕容寶等極少數人僥幸逃脫。更慘絕人寰的是,拓跋珪下令將投降的四五萬燕軍戰俘,全部坑殺!參合陂瞬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露天墳場,屍骨堆積如山,哀嚎聲數月不絕。這場慘敗,史稱“參合陂之役”,是後燕由盛轉衰的致命轉折點,其慘烈程度,足以讓任何聽聞者脊背發涼。
噩耗傳到中山皇宮,時年七十一歲的慕容垂(沒錯,又是這個歲數)如遭五雷轟頂!他沉默了很久很久,大殿裏靜得可怕。突然,這位一生剛強的老皇帝,猛地抽出佩劍,用盡全身力氣,“哢嚓”一聲將麵前的桌案一角狠狠砍斷!須發皆張,目眥欲裂,怒吼道“此仇不報,朕他日有何臉麵去見地下的列祖列宗?!” 這聲怒吼,充滿了憤怒、屈辱,還有一絲英雄遲暮的悲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九、最後的遠征英雄淚灑參合陂,巨星隕落
為了挽回頹勢,更為了洗刷參合陂的奇恥大辱,公元396年春天,七十二歲的慕容垂,不顧年邁體衰和群臣的勸阻,決定禦駕親征!他要親自去會一會那個讓他兒子慘敗、讓他帝國蒙羞的拓跋珪!
大軍再次北上。當行至參合陂戰場舊址時,眼前的一幕讓所有人心膽俱裂去年戰死的數萬將士屍骨,依舊暴露在荒野之上,堆積如山,無人收埋。寒風吹過,仿佛還能聽到冤魂的嗚咽。白發蒼蒼的老皇帝慕容垂,顫巍巍地下馬,親自設下祭壇,祭奠這些慘死的將士亡靈。望著這人間地獄般的景象,回想起慕容氏昔日的榮光與眼前的慘淡,慕容垂悲從中來,老淚縱橫。三軍將士見此情景,無不痛哭失聲,哀嚎之聲“聲震山穀”。巨大的悲痛和憤怒,終於壓垮了這位古稀老人本就疲憊的身軀。祭奠儀式上,慕容垂突然口吐鮮血,病情急劇惡化。
回師途中,行至沮陽(一說上穀,今河北懷來附近),慕容垂的病情已無力回天。臨終前,他召來太子慕容寶(那個敗家子)和一眾大臣,交代後事。他目光渾濁,卻仿佛穿透了營帳,望向遙遠的北方,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留下遺言“參合陂……參合陂的恥辱……吾兒……一定要……一定要……”(“參合之恥,兒當雪之…”)話音未落,一代傳奇戰神,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帶著無盡的遺憾和未竟的壯誌,溘然長逝,享年七十一歲(或七十二歲虛歲)。一顆照亮了十六國亂世夜空的將星,就此隕落。
十、曆史回響流星王朝與白發戰神的永恒光芒
慕容垂的一生,堪稱一部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個人奮鬥史詩,也是一曲與時代洪流搏擊的英雄悲歌,後世史家對他評價極高。
文武全才,雄略冠世 這是對他能力最精煉的概括。打仗是“十六國第一戰神”級別,治國也頗有章法(可惜時間太短)。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讚曰 “慕容垂以諸父之親,罹讒出奔,卒能複國,可謂能矣!” 充分肯定了他從流亡者逆襲成為開國皇帝的傳奇經曆和堅韌不拔的意誌力。七十歲創業成功,這份魄力和能力,放在整個中國帝王史上,也是獨一份的“夕陽紅”奇跡!
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帶著無情的慣性。慕容垂個人的輝煌,如同燦爛的流星,終究無法照亮整個慕容鮮卑前行的漫漫長夜,更無法逆轉北方民族大融合、走向新秩序(最終由北魏完成統一)的曆史大勢。後燕帝國,在他死後僅僅支撐了不到十年(嚴格說建國24年,他死後9年),於公元407年(一說409年)滅亡於北魏和叛臣之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參合陂的悲鳴,最終成了慕容鮮卑政權在中原大地上最後的絕唱。
當我們回望慕容垂,這位白發蒼蒼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矛盾與張力他是戰神,卻敗給了時間與繼承人的平庸;他七十歲創業成功,創造了奇跡,卻未能為帝國打下長治久安的根基;他一生堅韌不拔,屢敗屢戰,最終卻在巨大的悲痛中抱憾而終。
斜陽西沉,參合陂的朔風依舊嗚咽,仿佛還在訴說著那場慘烈戰役的悲愴。慕容垂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英雄的傳奇,更是一個民族在曆史大轉折時期奮力掙紮、綻放最後絢爛光芒的縮影。他就像一顆耀眼的流星,以古稀之軀扛起複國大旗,用勇氣和堅韌劃破了五胡十六國漫長的鐵血長夜。那瞬間的光華,照亮了那個混亂的時代,也永遠定格在曆史的星空之中。
那匹在鄴城郊外踏霜昂首的戰馬,那柄在參合陂畔悲鳴飲血的長劍,那白發老將不屈的身影,都在無聲地提醒我們在曆史奔湧不息的宏大敘事麵前,任何個體的光芒,無論多麽耀眼,都隻能照亮有限的一段航程。慕容垂未能改變慕容燕國最終消逝的命運,但他以垂暮之年迸發出的驚人能量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卻穿越了時空,至今仍能激蕩人心。這或許就是曆史的厚重與魅力所在——英雄會落幕,王朝會興替,但那份在逆境中奮起、於絕境中抗爭的勇氣與執著,如同接力棒,在人類永恒的黑夜中,為後來者傳遞著辨明前路方向的點點微光。
後記
其一《鷓鴣天?燕朔飛龍》
鞘裏龍吟夜叩關,秦川踏雪刃光寒。
十年淬甲星沉海,一炬焚天火鑄冠。
馳鐵騎,裂雲幡,漳河倒卷太行山。
中原萬裏風雷嘯,弓挽蒼虹射紫垣!
其二《六州歌頭·慕容垂參合陂哭骨》
朔風卷地,堅雪鎖窮川。
殘甲疊,枯骸亂,斷戈湮。血淤淵。
陂畔磷漩火,孤鵠泣,陰雲積;霜草折,腥風冽,月懸鐮。
龍鱗顫,撫征衣裂,淚濺冰湍。
歎連營凍骨,曾控鐵蹄韉。
枋頭鏑嘯,裂長天!
念金刀劫,鄴城焰,代州馬,蕩幽燕。
複國誌,橫槊誓,碎秦幡。踏賀蘭!
黃沙埋骨塚,忠魄殞,葬雄關?
星鬥墜,山河瘦,戰旗寒。
忽聽鬼號霄漢“將軍老,可念燕山?”
剩禿鷲棲戟,白首跪蒼巒。夜霰吞煙。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