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後燕“保安隊長”段速骨:短命梟雄的荒唐鬧劇
字數:6928 加入書籤
《七絕?詠後燕叛將段速骨》
玄戈夜破龍城動,血沃千門帝闕空。
天道安摧胡騎烈,春冰未泮斬蒼鬃。
公元398年,正月剛過,龍城今遼寧朝陽)的寒風還跟刀子似的,刮得人臉生疼。後燕皇帝慕容寶同誌,正擼起袖子,熱火朝天地準備著跟北邊那個死對頭——北魏拓跋珪,來一場關乎國運的終極對決。點兵!聚糧!整個龍城都彌漫著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緊張氣息。可慕容寶萬萬沒想到,他這廂雄心勃勃要北伐,自家後院最核心的保安隊伍裏,一顆“定時炸彈”正滋滋作響,準備把他,連同整個後燕一起掀上天。
這顆“炸彈”名叫段速骨。他的官職?長上。聽著挺威風?說白了,就是皇家衛隊裏的一個小隊長,負責看大門、巡夜、保護領導安全,擱現在頂多算個保安隊長,或者禦前帶刀侍衛班副班長?總之,離權力核心遠著呢。這位段隊長蹲在營地的篝火旁,一邊搓著凍僵的手,一邊壓低嗓門對圍著的百十來號弟兄主要是已故大將慕容隆的舊部)嘀咕:“兄弟們,瞅見沒?皇帝老兒又要去跟北魏拚命了!這仗打下去,咱們哥幾個別說升官發財,怕是連骨頭渣子都得埋在河北那冰天雪地裏當肥料!與其去送死,不如……”他故意停頓,擠眉弄眼,篝火在他臉上跳動,映照出幾分狡黠和不安分。“咱們幹票大的?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當然,古人不會說“摩托”,但意思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這群被戰爭嚇怕、前途渺茫的軍官們,被段速骨這“搏一搏”的提議撩撥得熱血或者說,求生欲?)上湧,一拍即合!得,後燕帝國史上最黑色幽默、破壞力卻奇大無比的一場叛亂,就在這篝火旁的密謀中,像顆毒蘑菇一樣悄然冒頭了。
一、龍城驚變:保安隊長的“華麗”轉身
機會說來就來。398年二月,慕容寶帶著大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開拔到了乙連今遼寧建昌),北伐的號角眼看就要吹響。龍城?空了!皇帝帶著主力走了,留下看家的力量薄弱得可憐。段速骨和他的“保安兄弟夥”們一看:“天助我也!” 瞬間撕下“忠誠衛士”的偽裝,露出了獠牙。
行動快如閃電!段速骨夥同宋赤眉等百餘名核心成員,發動了閃電突襲。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幹掉礙事的宗室王爺,控製龍城!慕容宙、段誼等慕容家的金枝玉葉,還沒搞清楚狀況,就成了這場“保安起義”的祭旗品。
不過,段速骨雖然是個粗人,但也懂點“包裝”的重要性。光造反不行,得有個響亮的旗號啊!他們扯起“反戰”的大旗,高呼“我們熱愛和平!我們不想送死!” 這口號在當時厭戰情緒彌漫的士兵和平民中,還真有點市場。但光喊口號還不夠,還得有“合法性”。於是,他們玩起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低配版——把已故高陽王慕容隆的兒子、年紀輕輕的慕容崇小王爺從被窩裏拎出來,不由分說按在了“領袖”的寶座上。“看見沒?我們不是造反!我們是擁戴小王爺,清除皇帝身邊的好戰分子!我們是‘清君側’!” 好家夥,一場赤裸裸的兵變,瞬間披上了“正義”的外衣,變成了“忠臣義士”的舉動。這政治包裝術,段隊長玩得還挺溜!
慕容寶在乙連接到龍城“保安造反”的消息,差點沒氣暈過去。“反了天了!一幫看大門的敢造反?” 他立刻派出手下最能打的大將之一,戰神慕容農也是慕容隆的兄弟,慕容崇的叔叔),火速帶兵回龍城平叛。皇帝心想:有農哥出馬,收拾幾個保安還不是手到擒來?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慕容農帶著兵剛走到半路,甚至還沒見到叛軍的影子呢,他手下的士兵們一聽——啥?又要打仗?剛躲開北魏的刀子,現在又要回去打自己人?不幹!堅決不幹!史書上寫得清清楚楚:“慕容農手下的士兵也厭倦征伐打仗,都扔下武器紛紛逃走!” 那場麵,估計就跟退潮似的,呼啦啦跑了個精光。慕容農這位曾經在列人起兵、大破前秦的名將,看著瞬間空蕩蕩的營地,估計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拔刀砍空氣的心都有了!但光杆司令打不了仗啊,無奈之下,隻能垂頭喪氣地跟著同樣傻眼的慕容寶,灰溜溜地撤回龍城。這平叛行動,還沒開始就宣告破產,堪稱史上最憋屈的出征。
等慕容寶和慕容農狼狽逃回龍城,才發現情況比想象中更糟。龍城本身也沒多少守軍了!怎麽辦?等死嗎?關鍵時刻,年輕的長樂王慕容盛慕容寶的兒子)腦子轉得快,展現出了慕容家遺傳的急智。他衝出城去,對著城外瑟瑟發抖的百姓一通激情演講連哄帶嚇),硬是拉壯丁湊出了一萬來人,發根棍子就算武器,統統趕上城牆充數!遠遠望去,城頭“守軍”密密麻麻,還挺唬人。
再看段速骨這邊呢?他裹挾著慕容崇小王爺,帶著他那支“起義軍”,浩浩蕩蕩殺奔龍城而來,看上去氣勢洶洶。但仔細一瞧,這隊伍成分複雜得堪比“烏合之眾”大雜燴。史書無情揭露:“同謀隻有一百多人,其他大部分人都是被驅使脅迫而來,所以絲毫沒有鬥誌。” 說白了,除了核心那一百多個想“搏一搏”的保安和軍官,其他都是被刀架在脖子上拉來的壯丁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這群人心裏想的是啥?八成是:“老天爺保佑,待會兒打起來讓我跑快點!” 指望他們拚命?段隊長怕是想多了。一支心不甘情不願、隻想保命的“大軍”,其戰鬥力可想而知。這場龍城攻防戰,從一開始就充滿了黑色喜劇的荒誕色彩——一邊是臨時拚湊的“群演守軍”,一邊是心懷鬼胎的“雜牌叛軍”,真正的“主角”慕容寶和段速骨,心裏估計都在打鼓。
二、致命倒戈:戰神慕容農的“魔幻現實主義”操作
時間走到三月初二,龍城攻防戰進入了關鍵又詭異的時刻。深夜,一個讓所有人下巴掉地上的消息傳來:龍城防務總指揮、後燕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戰神慕容農同誌……不見了!
更驚悚的是,他不是被綁架了,而是自己主動溜出城去了!而且,目的地是——段速骨的叛軍大營!
消息一出,龍城內外,集體懵逼。慕容寶估計當場石化:“我的親哥啊!你這是鬧哪樣?!” 慕容盛可能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我叔瘋了?” 段速骨本人呢?估計先是一愣,隨即狂喜:“天上掉餡餅了?還是純金的!”
這位曾經在戰場上讓前秦士兵聞風喪膽、在列人城下挽狂瀾於既倒的名將慕容農,為何做出如此謎之操作?史家們撓破頭皮,給出了一個比較靠譜的推測:他很可能被一個人忽悠瘸了——尚書蘭汗!這個慕容寶、慕容農的舅公,估計是給慕容農灌了迷魂湯:“農啊,現在龍城危在旦夕,守不住啦!你出去假意投降段速骨,憑你的威望,肯定能取得他的信任,然後咱們裏應外合,一舉平定叛亂!這是苦肉計!是曲線救國!是……” 總之,蘭汗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親戚的身份,成功地把戰神慕容農忽悠出了城,送進了狼窩。至於蘭汗的真實目的是什麽?嘿嘿,後麵你就知道了。
慕容農這一走,直接導致了第二天三月初三)攻城戰的戲劇性高潮。
戰鬥打響!段速骨的“雜牌軍”攻城,那叫一個慘不忍睹。臨時拉來的壯丁們磨洋工,衝在前麵的炮灰死傷枕藉。龍城城牆上,雖然守軍也是臨時工,但仗著城牆,居然頂住了!眼看叛軍士氣低落,就要潰敗。段速骨急眼了,情急之下,祭出了他的“秘密武器”——剛投誠的戰神慕容農!
段速骨把五花大綁的慕容農推到陣前,像展示一件稀世珍寶或者人肉盾牌?),開始對著城牆上的守軍喊話大意):“城上的兄弟們看清楚了!你們崇拜的戰神慕容農都在我們這邊啦!龍城守不住啦!識時務者為俊傑,趕緊投降吧!” 他還押著慕容農沿著城牆根溜達,來個“全城巡展”。
這一招,效果拔群!拔群到什麽程度?拔群到直接讓守軍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城牆上那些臨時拉來的壯丁、以及殘存的守軍士兵,看著他們心中戰無不勝的偶像、帝國的軍事支柱慕容農,居然像隻待宰的羔羊一樣被叛軍綁著遊街示眾……信仰崩塌了!鬥誌瞬間清零!《晉書》和《資治通鑒》都記載了那個混亂而絕望的場麵:“兵眾們也都四散潰逃!” 剛才還在奮力守城的人,瞬間丟盔棄甲,跑得比兔子還快!龍城,這座後燕的都城,竟然就這樣以一種極其荒誕和憋屈的方式,陷落在了“保安隊長”段速骨手中。
慕容寶、慕容盛等人一看大勢已去,連行李都顧不上收拾,帶著少數親信,倉皇如喪家之犬,從城南奪路而逃,開始了他們的流亡生涯。
而被囚禁在叛軍營中的慕容農,他的命運更是充滿了諷刺和悲劇。段速骨剛拿下龍城,正誌得意滿,準備享受勝利果實呢,他內部又出幺蛾子了。段速骨的一個謀士,叫阿交羅,看著被推在前台當傀儡的慕容崇小王爺,覺得這娃年紀太小,沒啥威望,像個提線木偶,不好用。他眼珠一轉,盯上了剛抓來的慕容農:“這位可是實打實的戰神,威望高,能力又強!要是把他推出來當頭兒,那號召力不是杠杠的?咱們的事業不就穩了?” 於是,阿交羅跑去跟段速骨建議:廢了慕容崇,改立慕容農!
這建議本身就很要命。更要命的是,這風聲還走漏了!慕容崇的親信鬷讓zong rang)等人一聽:“啥?要廢了我們的小王爺?還要立那個剛投降的慕容農?這還了得!” 一股危機感和憤怒湧上心頭。這幫人也是狠角色,二話不說,直接帶人衝進了關押慕容農的宮殿也可能是臨時征用的官署)。可憐的慕容農,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名將,還沒來得及弄清楚狀況,就和那個想擁立他的阿交羅一起,在亂刀之下命喪黃泉!時年,公元398年4月7日。
慕容農的死,充滿了憋屈和荒誕。他不是死在兩軍對壘的沙場,也不是死於精心策劃的暗殺,而是死在了叛軍內部一場因“換傀儡”引發的、極其混亂低級的火並之中。史家對此無不扼腕歎息,認為這是後燕走向衰亡的關鍵轉折點:“自慕容農死後,慕容部再無良將,逐漸走向衰亡”。一個國家的支柱,就這樣戲劇性地倒在了一群烏合之眾的亂刀之下。戰神落幕,後燕的天,塌了一半。
三、螳螂捕蟬:影帝蘭汗的“摘桃子”大戲
段速骨拿下龍城,殺了慕容農,正坐在龍椅上可能屁股還沒捂熱),做著“皇帝夢”呢。他可能覺得,自己這個“保安隊長”終於逆襲成功,走上人生巔峰了!然而,他高興得太早了。他忘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真正的“老狐狸”、幕後大boss,此刻終於露出了獠牙,準備登場“摘桃子”了。
這位“黃雀”就是一直躲在暗處、煽風點火、左右逢源的尚書大人——蘭汗!他早就和段速骨暗通款曲,甚至慕容農的“主動投敵”很可能就是他導演的一出戲。他等的就是這一刻:叛軍和朝廷力量兩敗俱傷,他再以“救世主”的姿態華麗登場,收拾殘局,獨攬大權!
三月初八,距離段速骨攻陷龍城僅僅五天,蘭汗覺得時機成熟了。他振臂一呼,率領自己蓄謀已久的嫡係部隊,突然向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段速骨叛軍發動了致命襲擊!段速骨和他的核心黨羽宋赤眉等人,可能還在喝酒慶祝呢,就被蘭汗的軍隊砍瓜切菜般“全部殺掉”!這場所謂的“起義”,從高潮到落幕,快得讓人眼花繚亂。段速骨,這位做了不到一個月“皇帝夢”的保安隊長,連同他的“創業團隊”,就此灰飛煙滅,成了曆史的小小注腳。
四、曆史的戲台:小人物與大時代的荒誕碰撞
段速骨,這個在曆史長河中幾乎被遺忘的名字,細細品味他這短暫的“高光”時刻,充滿了小人物的悲喜劇色彩。
身份尷尬:他不是慕容鮮卑的宗室貴族,也不是什麽世家大族的子弟。他的最高官職“長上”,不過是皇家衛隊裏的一個中層軍官,用現代話說就是“保安隊長”或“侍衛領班”。在那個講究門第和血緣的亂世,他先天就缺乏號令群雄的資本。
動機世俗:他的造反,沒有宏大的政治理想,沒有拯救蒼生的抱負。核心動機就倆字:怕死!怕被派去跟北魏打仗送死。其次是活命之後可能想撈點好處。動機非常現實,甚至可以說有點卑微。他扯起的“反戰”大旗,更像是一種實用主義的包裝,而非真正的信仰。
手段粗糙:他的叛亂計劃和組織,處處透著“業餘”。靠恐嚇裹挾百姓充軍力,靠綁架將領騙開城門,內部管理混亂導致慕容農被殺),對真正的危險蘭汗)毫無察覺。整個叛亂過程,更像是一場缺乏周密計劃的豪賭和冒險。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身份不高、動機不純、手段粗糙的“不專業”造反者,卻因為曆史的陰差陽錯,撬動了後燕帝國覆滅的第一塊巨石。 這其中的關鍵,在於兩個他無法控製、甚至可能都沒意識到的“神助攻”:
慕容農的迷之投敵:戰神級人物慕容農那晚“主動投敵”的魔幻操作,是整場叛亂最大的轉折點和黑色幽默點。這個操作直接導致了龍城的陷落,其影響力遠超段速骨自身的任何行動。沒有慕容農的“配合”,段速骨很可能連龍城牆頭都摸不到。
蘭汗的影帝級演技:蘭汗才是真正的“操盤手”和最大贏家。他精準地利用了段速骨的叛亂作為工具,耐心等待時機,最後以雷霆手段收割了所有成果,包括段速骨本人的性命。段速骨至死,恐怕都沒完全看清蘭汗的真麵目,隻是他棋盤上一顆衝鋒陷陣然後被無情吃掉的棋子。
當我們翻開《資治通鑒》或《晉書》,讀到段速骨裹挾著被俘的慕容農繞城巡遊、守軍瞬間崩潰的場麵時,那種荒誕感撲麵而來,簡直像在看一場精心編排的黑色喜劇。一個保安隊長,綁著帝國戰神當“吉祥物”,竟然嚇得滿城守軍作鳥獸散?這情節,編劇都不敢這麽寫!
可笑著笑著,又不禁悚然一驚——曆史的長河中,有多少驚天動地的轉折,多少帝國的轟然倒塌,其最初的導火索,或許不過是被段速骨這樣的小人物,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出於最世俗甚至卑微的動機,懵懵懂懂地推倒的第一塊骨牌? 他們的名字可能被史書輕描淡寫,他們的動機被後人嗤之以鼻,但他們的無心之舉,卻實實在在地攪動了時代的漩渦,成了壓垮駱駝的那最後一根,或者最初一根稻草。
後燕殘陽如血,龍城宮殿的廢墟上,段速骨那顆被砍下的頭顱,早已被烏鴉啄食殆盡,連名字都快被風沙掩埋。而千裏之外,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鐵騎,正踏著段速骨叛亂和蘭汗篡位所造成的巨大權力真空與混亂,向著中原大地,滾滾而來,勢不可擋。一個新的時代,在北方的煙塵中,露出了崢嶸。
段速骨那短暫如煙花的“三十日皇帝夢”,連同他卑微的野心和荒誕的結局,最終都化作了十六國亂世的一聲沉重歎息:野心家或許能趁亂而起,在曆史的舞台上蹦躂幾下,博得幾聲短暫的喝彩或唾罵),但最終吞噬他們的,永遠是更大的野心、更深的陰謀,以及那無情碾過一切的時代巨輪。 他用自己的生命,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古語,做了一次最鮮活、也最悲催的注腳。他的一生,就是一出充滿了偶然、荒誕與宿命的曆史小人物悲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