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南燕“誑朕先生”鞠仲:一場“馬屁精”的史詩級翻車現場

字數:4723   加入書籤

A+A-


    《七絕?詠南燕尚書鞠仲》
    誑語三千媚拜侯,頌聲亢極命懸旒。
    階前帛重如山負,廢壘寒芒一夕鉤。
    公元四世紀末的中國北方,堪稱大型曆史真人秀《政權去哪兒了?》的巔峰賽季。前秦帝國這座巨廈一倒,十幾個政權像雨後蘑菇一樣,“噗噗噗”地冒出來,又“刷刷刷”地倒下去,換台速度堪比現代人刷短視頻。在這片血與火交織的舞台上,鮮卑慕容家憑著祖傳的“倔強”技能,硬是在山東半島一角插上了自家旗子——這就是南燕。當慕容德在廣固城今山東青州)摩拳擦掌,準備正式登基稱帝的關鍵時刻,一位名叫鞠仲的仁兄,以其驚天動地的“馬屁神功”,以一種極其黑色幽默的方式,成功把自己“拍”進了曆史課本的犄角旮旯裏。
    一、舞台搭好:慕容德的“陛下”渴望與鞠仲的“敏銳”嗅覺
    慕容德,南燕的開國ceo,絕非等閑之輩。人家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親兒子,後燕成武帝慕容垂的親弟弟,妥妥的“慕容家皇族vip中p”。前秦涼涼後,他審時度勢,左衝右突,終於在山東半島找到了創業基地。公元398年,他帶著團隊從鄴城南下滑台今河南滑縣),第二年就果斷“東進”,拿下青州、兗州,把總部設在易守難攻的廣固城。此刻的慕容德,內心的小宇宙正在熊熊燃燒——那是對“陛下”這個尊貴頭銜的無限渴望!
    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兼資深“戲精”),慕容德深知“吃相不能太難看”。雖然心裏早已把“朕”字默念了八百遍,表麵上還得端著“燕王”的架子,矜持地表示“哎呀,稱帝這事不急不急”。史書說他“潛有稱製之意”,一個“潛”字,道盡了多少欲拒還迎、欲說還休的帝王心思!廣固城的空氣裏,飄蕩著一種對“名分”過敏的緊張因子。誰要是能精準地戳中老板這份“悶騷”的渴望,那絕對能成為老板心尖尖上的人。
    就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老板心思你別猜”的微妙時刻,時任南燕尚書左仆射相當於高級文官頭頭)的鞠仲同誌,憑借其過人的“政治嗅覺”或者說“拍馬雷達”),敏銳地捕捉到了老板的“癢點”!他決定:搞個大的!獻上一份空前絕後、蕩氣回腸的賀表,提前鎖定“從龍首功”!
    二、史詩翻車:當“彩虹屁”撞上“帝王心”
    這位鞠仲同誌,史書對他前半生惜墨如金,我們隻知道他大概率是個有文化的漢族士人,靠著本事或者別的什麽)在南燕混到了高位。此刻,他感覺自己的高光時刻到了!他調動畢生所學,拿出高考作文衝刺的勁頭,傾情打造了一份《致我們偉大的未來皇帝慕容德陛下的一封情真意切的賀信》。
    這封賀信,辭藻華麗,感情充沛,把慕容德的文治武功吹得天花亂墜,什麽“功蓋三皇,德超五帝”都是基本操作,簡直就是行走在人間的太陽,照耀著南燕人民幸福的小康路。最關鍵的是,鞠仲同誌在這封信裏,一口一個“陛下”,喊得那叫一個順溜、親切、自然,仿佛慕容德昨天就已經登基,龍袍都穿舊了似的。他大概已經在腦海裏預演了慕容德看到賀信時龍顏大悅、拍案叫絕,然後親切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小鞠啊,懂我!前途無量!”的美好畫麵。
    然而,現實總是比劇本更魔幻,也更打臉。
    當這份熱情洋溢、滿載著“陛下”的賀表,被恭敬地呈送到慕容德麵前時,這位內心極度渴望“陛下”卻又不得不端著“燕王”架子的準皇帝,臉上的表情瞬間變得極其精彩。他盯著那些刺眼的、超前的“陛下”尊號,陷入了短暫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大殿裏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大臣們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成了炮灰。
    突然,慕容德抬起頭,目光像探照燈一樣鎖定在鞠仲身上,嘴角似乎還掛著一絲若有若無、讓人毛骨悚然的“笑意”。然後,他用一種混合著戲謔、不滿,甚至暗藏殺機的語調,說出了那句足以載入“拍馬屁翻車史”的千古金句:“卿引三千人誆朕,朕當以什麽來酬報愛卿呢?”《晉書·卷一百二十七·載記第二十七·慕容德》)
    轟!平地一聲驚雷!
    “誆朕”——這罪名可就大了去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職場,擅自稱老板為“陛下”,尤其是在新老板還沒正式“加冕”、名分未定的時候,這可不是簡單的“口誤”或者“嘴甜”,這是赤裸裸的“僭越”,是藐視最高權力,是嚴重踩踏政治紅線!性質惡劣程度,足夠拉出去砍頭一百次!慕容德用“誆朕”兩個字,精準點穴,直指鞠仲行為的要害。更絕的是,他還用了“引三千人”形容鞠仲吹捧的規模之宏大)這種誇張修辭,把一場本該血濺五步的朝堂風波,硬生生裹上了一層冰冷的黑色幽默糖衣。
    這幽默,冷得能凍掉人的下巴頦。鞠仲當場就懵了,感覺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衝天靈蓋,臉色瞬間慘白如紙,冷汗像開了閘的自來水一樣嘩嘩往下流。他精心策劃的“投名狀”,秒變“催命符”!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腦袋磕得地板“咚咚”響,語無倫次地求饒:“臣有罪!臣該死!臣一時糊塗!陛下……啊呸……大王,饒命啊!” 之前的春風得意、躊躇滿誌,此刻都化作了肝膽俱裂的恐懼。什麽叫“伴君如伴虎”?什麽叫“天威難測”?鞠仲同誌此刻一定有了刻骨銘心的領悟。整個大殿鴉雀無聲,隻剩下鞠仲同誌“咚咚咚”的磕頭聲在回蕩,其他大臣恨不得把頭埋進地縫裏,生怕被殃及池魚。
    三、餘音繞梁:結局未明與士人困境的黑色注腳
    慕容德畢竟是個成熟的政治家,不是一言不合就砍人的瘋子。他大概也覺得鞠仲這蠢萌的“馬屁精”本質不壞,就是“舔”得太過火,用力過猛。在狠狠敲打、讓鞠仲充分體驗了一把“鬼門關一日遊”之後,慕容德展現了經典帝王術“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最終,慕容德赦免了鞠仲的“大不敬”之罪。不僅沒砍頭,甚至還象征性地賞賜了他“帛千匹”一千匹綢緞)。但這賞賜,怎麽看怎麽像在傷口上撒鹽,帶著濃濃的諷刺意味。它像一塊閃閃發光的警示牌,上麵寫著:“看好了!這就是拍馬屁拍過頭、不懂規矩的下場!下次注意分寸,腦袋不是每次都能保住!” 鞠仲雖然撿回了一條命和官位,但這次驚心動魄的經曆,估計能讓他做半輩子噩夢,從此以後上班都得夾著尾巴,說話前先在心裏默數三遍“老板還沒稱帝”。
    至於鞠仲同誌的最終結局?史書表示:不劇透,請自行腦補。無論是《晉書》還是《資治通鑒》,對這位“著名”的馬屁翻車選手後來的事跡都語焉不詳。南燕這個公司本身也是個“短命鬼”,從開張398年)到倒閉410年),滿打滿算才撐了13年。公元410年,隔壁東晉集團的超級猛男劉裕,帶著精兵強將北伐,一路火花帶閃電,輕鬆攻破了廣固城。城破之日,南燕末代老板慕容超慕容德的侄子)及其高管團隊三千多人,被一鍋端,打包押送到建康今南京)集體“領盒飯”了。
    作為南燕的高級幹部尚書左仆射),鞠仲的命運無外乎幾種劇本——盒飯a: 城破時,在亂軍中被踩成肉餅或者被某個小兵順手“哢嚓”了亂世常態);盒飯b: 被俘,跟著慕容超一起被押到建康,然後“哢嚓”高級幹部待遇);隱藏結局: 運氣爆棚,趁亂溜了,從此隱姓埋名,消失在曆史的長河裏可能性較低)。
    無論哪個劇本,對於一個依附於短命王朝的士人來說,都透著一股子亂世特有的悲涼和無力感。他沒能像某些“識時務的俊傑”那樣提前跳槽,最終隻能和他效忠的王朝一起,沉沒在曆史的漩渦中。
    四、笑謔背後:小人物折射的大時代荒誕
    鞠仲的這場“賀表風波”,表麵上看是一場令人捧腹的朝堂喜劇,一個“馬屁拍到馬蹄上”的經典反麵教材。其戲劇性和黑色幽默感,足夠讓吃瓜群眾笑上幾百年。但是,當我們擦掉笑出的眼淚,剝開這層詼諧的外殼,裏麵的內核卻沉甸甸的,充滿了亂世小人物的辛酸和曆史的荒誕。
    名分的枷鎖與舔狗的困境: 在皇權社會,“名分”就是老板的命根子,是權力的高壓線。慕容德對“陛下”稱呼的敏感,本質上是對自己權力合法性的嚴防死守。鞠仲的翻車,就在於他舔得太投入、太超前,一腳踩爆了老板精心埋設的“名分地雷”。這深刻反映了古代職場尤其是高級職場)的永恒難題:怎麽拍馬屁才能既讓老板舒服,又不會因為拍得太響、太早而把自己拍死?這分寸感,簡直比走鋼絲還難!鞠仲同誌,就是用力過猛、摔得最慘的那個反麵典型。
    忠誠的悖論:舔也不行,不舔更不行? 鞠仲的行為,本質上是在向未來的老板表忠心,而且是最高規格的“超前點映版”忠心。諷刺的是,這種過於超前的、熱烈的“忠心”,恰恰被解讀為“大不敬”。這揭示了皇權邏輯下“忠誠”概念的詭異悖論:老板要求你絕對忠誠,但你的忠誠表達必須嚴格限定在老板劃定的框架內,不能早一秒,不能多一分。任何“越位”的示忠,都可能被解讀為“僭越”或“不懷好意”。士人想表忠心?得先學會讀心術和踩平衡木!
    洪流中的塵埃:才華在鐵蹄前的蒼白: 鞠仲這個人物,在波瀾壯闊的十六國大曆史裏,不過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他的升沉榮辱、生死存亡,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時代洪流麵前,顯得那麽渺小和無力。他依附於慕容德和脆弱的南燕政權,想在亂世中求一個安穩的飯碗。可惜,南燕本身就是個風雨飄搖的小舢板地盤小,人口少,強敵環伺),注定了鞠仲命運的悲劇底色。他那充滿黑色幽默的翻車故事,最終被淹沒在廣固城破、三千人頭落地的血色洪流中。這無情地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鐵血殺伐、武力至上的大動蕩時代,士人引以為傲的知識、文采和政治抱負,在絕對暴力和政權興亡的無情規律麵前,常常顯得蒼白而無奈。鞠仲的命運無論具體如何),都是那個時代無數隨波逐流、無法掌控自身命運的知識分子的小小縮影。
    鞠仲的故事,就像一麵哈哈鏡,既誇張又真實地映照出十六國時期權力遊戲的荒誕邏輯、士人階層的尷尬生存狀態,以及個體在曆史車輪碾壓下的無力感。他的“賀表翻車現場”,在千年之後,依舊能讓我們在啞然失笑之餘,感受到一絲曆史的冰涼觸感,提醒著我們:在權力的遊戲裏,拍馬屁是門玄學,分寸感決定生死,而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往往充滿了無奈與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