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西秦霸主乞伏乾歸:兩度稱王,終死於親情的“溫柔一刀”

字數:10213   加入書籤

A+A-


    序幕西秦第二位扛把子的精彩劇本
    在十六國這片群魔亂舞、哦不,是群雄逐鹿的版圖上,有一個政權和它的君主,硬是憑借著一股子“小強”般的生命力,兩度撲街又兩度原地滿血複活,上演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勵誌(兼悲情)大戲。這位主角,就是西秦的第二位扛把子——乞伏乾歸。他的一生,劇本之精彩,連最牛的編劇都得拍案叫絕臨危受命、開疆拓土、稱王稱霸、陰溝翻船、臥薪嚐膽、王者歸來、登峰造極,最後……猝不及防地倒在了自家侄子的“溫柔一刀”之下。妥妥的傳奇人生,充滿了沙場的鐵血豪情、複國的壯懷激烈,也彌漫著權力場中親族相殘的冰冷血腥味兒。
    第一幕臨危受命——史上最強“接盤俠”的華麗開局(388年—394年)
    公元388年,西秦的開國ceo,鮮卑乞伏部的扛旗大哥乞伏國仁同誌,很不幸地領了盒飯。留下啥呢?一個還在玩泥巴的幼子乞伏公府,以及一片剛剛搭起架子、四麵漏風的新基業。隴西那地界兒,當時亂得跟一鍋八寶粥似的,羌、氐、漢、鮮卑各種勢力犬牙交錯,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讓一個穿開襠褲的小娃娃去駕馭這艘隨時可能觸礁的破船?大家夥兒心裏都門兒清這不現實,純屬送菜。
    於是,曆史聚光燈“唰”地一下,打在了國仁的弟弟——乞伏乾歸身上。“國不可一日無君,尤其不能有個尿褲子的君!” 部落長老和實力派們一合計,得,就你了!於是乎,乾歸同誌被眾人“架”上了高位,成了大都督、大單於、河南王。這“接盤俠”的帽子,算是結結實實扣頭上了。不過乾歸可不是慫包,他接過這副千斤重擔,立刻展現出“實幹興邦”的ceo風範,刷刷刷幹了兩件大事。
    搬家!戰略升級! 他覺得原來的“公司總部”勇士城(今甘肅榆中)地段太偏,發展受限,不利於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和物流運輸(調兵遣將)。大手一揮,遷都!搬到哪兒?金城(今甘肅蘭州)。好家夥,這可是黃河邊上的交通樞紐,水陸便利,物產相對豐饒,相當於把公司從城鄉結合部直接搬進了cbd核心商圈!戰略眼光,杠杠的。
    改革!製度創新! 光靠部落聯盟那套“歃血為盟,有福同享”的江湖規矩,管理國家遲早要亂套。乾歸深諳此理,開始搭建正規的國家治理體係——設立百官。鮮卑老兄弟出連乞都當了丞相(總攬行政),莫侯悌眷做了禦史大夫(管監察彈劾)。最妙的是,他深知“知識就是力量”,特別高薪聘請了當地漢族文化精英、金城名士邊芮入夥。 這招“胡漢搭配,幹活不累”的組合拳,初步構建了一個融合多民族智慧的統治核心,為西秦在亂世中站穩腳跟打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和“人才基礎”。
    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完內部燒外部。乾歸的“火”可不是虛的,直接燒向了周邊那些蠢蠢欲動、想占便宜的鄰居們。南羌的獨如部落(帶著七千戶小弟!)、鮮卑的阿敦與侯年部(五千多落,落大概相當於戶)、休官部落的扛把子權萬世……這些地方豪強,要麽被乾歸的“人格魅力”(主要是拳頭大)說服,要麽被他的“誠意”(主要是刀架脖子上)感動,紛紛帶著人馬地盤來投。西秦的勢力像吹氣球一樣在隴西迅速膨脹,從“初創公司”一躍成為“地方龍頭企業”,成了誰都不敢小覷的“地頭蛇”。
    然而,創業路上哪能沒有風浪?真正的“大考”在公元394年來了。前秦的末代皇帝苻崇(苻堅族孫),聯合了氐族猛男、自稱“隴西王”的楊定(苻堅女婿),糾集了四萬大軍,氣勢洶洶殺奔而來。這兩位“難兄難弟”一看西秦這“暴發戶”混得風生水起,眼紅加不服,打算聯手把乾歸這個“接盤俠”打回原形,順便瓜分他的地盤。
    強敵壓境,氣氛緊張到能擰出水。乾歸臨危不亂,派出自己的親弟弟、得力幹將乞伏益州等率軍迎戰。一場決定隴西歸屬、也決定西秦生死存亡的“隴西爭霸賽”正式開打!結果呢?劇本走向出人意料!西秦軍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大敗前秦楊定聯軍!更牛的是,陣斬了對方的主帥楊定和皇帝苻崇! 這戰績,簡直閃瞎人眼。此戰不僅讓西秦一口吞下了隴西、巴西(此巴西非南美,指甘肅東部天水一帶)的大片膏腴之地,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曾經統一北方、煊赫一時的前秦政權,被乞伏乾歸這個“接盤俠”親手、徹底地釘進了曆史的棺材板裏! “接盤俠”逆襲成“終結者”,就問你這開局牛不牛?
    第二幕登基稱王與樂極生悲——過把癮就摔跤(394年—400年)
    滅了前秦,乾歸在隴西的威望如日中天,達到了人生第一個小高潮。他覺得“河南王”這頂帽子太小,已經配不上自己這“滅國級”的功業了。於是在394年,他正式宣布哥升級了!自立為“秦王”!這個稱號可不得了,從此以後,史書在記載這個政權時,就正式冠名它為“西秦”了。十六國的地圖上,西秦終於有了自己響當當的名號,不再是“乞伏部”或者“河南政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稱王之後的乾歸,開始從“打江山”向“坐江山”轉型,認真經營起自己的“西秦有限責任公司”。他深知,要長治久安,光靠蠻力不行,得有製度。於是,他虛心向曆史上的“管理大師”學習,模仿曹魏和西晉的先進治理模式,設立了尚書省(行政中樞)、門下省(決策參謀)等中央機構。在人事安排上,更是體現了他的“融合”智慧與用人之明。
    長子乞伏熾磐擔任尚書令(相當於ceo,總理朝政),既是培養接班人,也是用自家人放心。
    漢人名士邊芮(就是前麵那位金城大v)為左仆射(副ceo,協助處理政務),充分發揮漢人士大夫的治國經驗。
    甚至大膽提拔了丁零人(一個北方少數民族)翟勍擔任主客尚書(相當於外交部長兼禮賓司長),展現了對不同民族人才的信任和重用。
    這套領導班子,胡漢混雜,文武兼備,各司其職,在十六國那個民族隔閡嚴重的年代,堪稱一股清流,也是乾歸務實政治智慧的閃光點。
    軍事上,乾歸也沒閑著,繼續他的“開疆拓土kpi”。他的主要競爭對手,變成了盤踞在河西走廊(今甘肅西部)的後涼呂氏政權,雙方掐架那是相當精彩。
    鳴雀峽大捷 乾歸親自指揮,把後涼名將呂寶揍得找不著北,一戰殲敵一萬多人,打得後涼肉疼不已。
    “影帝”級表演——誘殺呂延 後涼又派出了另一位名將呂延(呂光的弟弟)來找場子。乾歸一看,硬碰硬可能吃虧,靈機一動,祭出了祖傳法寶——“詐降計”。他假裝被呂延打得大敗虧輸,狼狽逃竄。呂延一看,喲嗬,傳說中的“秦王”就這水平?立功心切,想也沒想就拍馬狂追。結果呢?一頭栽進了乾歸精心布置的口袋陣裏!結局毫無懸念,呂延兵敗被殺。這演技,這謀略,放在十六國絕對能拿“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這一仗,直接把後涼的精銳和名將打掉一大截,元氣大傷,短期內是蹦躂不起來了。
    然而,老祖宗說得好啊,“福兮禍之所伏”。就在西秦事業蒸蒸日上,乾歸同誌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的時候,公元400年,一個更重量級的對手盯上了他——後秦的雄主姚興。姚興一看,喲,西邊這個小老弟最近挺膨脹啊?不行,得敲打敲打。於是派出了自己的王牌戰神——叔父姚碩德,率領五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生力軍,浩浩蕩蕩殺向隴西。乾歸聞訊,也是集結主力,嚴陣以待。一場決定西秦國運的終極pk,一觸即發!
    曆史在這一刻,給乾歸開了一個極其殘酷的玩笑。 兩軍主力正擺開陣勢,準備來一場硬碰硬的世紀大戰。突然!毫無征兆地,老天爺變臉了! 一場遮天蔽日的超級沙塵暴(史書記載“天大霧,昏如晦”,估計是沙塵暴或極端惡劣天氣)瞬間席卷了整個戰場!能見度直接降到一米開外不見人影。這突如其來的“天災”對誰影響更大?倒黴催的,偏偏是乾歸的西秦軍!他們的陣型瞬間被打亂,士兵驚慌失措,馬匹受驚亂竄。而後秦軍,似乎準備更充分或者運氣更好,迅速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戰機,發動了猛攻!西秦軍徹底崩潰,兵敗如山倒。乾歸縱有萬般不甘、千般本事,麵對這天災人禍疊加的絕境,也是回天乏術。萬般無奈之下,這位剛剛還意氣風發的“秦王”,隻能帶著一身塵土和滿心的憋屈,向姚興投降了。 第一次轟轟烈烈建立的西秦政權,僅僅風光了十幾年,就像流星一樣劃過天際,暫時宣告落幕。這跤摔的,真叫一個瓷實!
    第三幕長安“高級囚徒”與“再就業”的秦王——蟄伏與逆襲(400年—409年)
    投降後的乾歸,待遇嘛,說好不好,說壞不壞。被姚興“禮送”到了後秦的都城長安。姚老板表麵上很大方,封他為興晉郡太守(一個虛職)、左賢王(一個榮譽爵位),好吃好喝供著。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哪是當官享福,分明就是高級別的“軟禁”加“人質”! 姚興對這位曾經的“秦王”那是相當忌憚,放在長安眼皮子底下,好吃好喝養著,但就是不給實權,也不讓亂跑,生怕他再搞事情。
    乾歸在長安的日子,堪稱他“影帝”生涯的巔峰續集。他表現得無比恭順,天天打卡上班(雖然是閑職),按時領工資(俸祿),一副“我已看破紅塵,安心養老”的佛係模樣。 該吃吃,該喝喝,見人三分笑,絕口不提複國。演技之精湛,連姚興都差點信了。但暗地裏呢?乾歸的腦子可一點沒閑著,韜光養晦,等待時機。他真正的希望,寄托在那個虎父無犬子的長子——乞伏熾磐身上。
    熾磐這小子,完美繼承了老爹的膽識和謀略。他瞅準機會,成功從長安這個“金絲籠”裏溜了出來,曆經艱險,潛逃回了西秦的故地。回去後,他立刻化身為“創業火種”,以康狼山(今甘肅蘭州附近)為根據地,秘密聯絡散落各地的西秦舊部。他不斷出擊,像滾雪球一樣壯大自己的力量,最終成功攻占了戰略要地枹罕(今甘肅臨夏)。枹罕一得,等於在西秦故土上重新插上了一麵大旗,為老爹的複國大業鋪好了堅實的跳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和有演技的人)。公元409年,後秦的姚興攤上大事了——他和北方新崛起的巨無霸北魏(拓跋珪)幹上了!兩家在北方打得昏天黑地,姚興的主力被牢牢牽製,後方空虛得像個篩子。
    乾歸這位“老戲骨”等待多年的時機終於來了! 他立刻啟動“長安大逃亡”計劃。具體過程史書語焉不詳,但想想就知道,絕對驚險刺激,堪比《越獄》現場版。最終,他成功擺脫了後秦的監控,曆經波折,終於一腳踏上了魂牽夢縈的故土——苑川(今甘肅榆中一帶)。
    腳踩故土,心潮澎湃!乾歸同誌,從頭再來!西秦複國了!消息傳到長安,姚興估計氣得把桌子都拍裂了,但有什麽辦法呢?自己正被北魏揍得滿頭包,實在抽不出手來管西邊這攤子事。打落牙齒和血吞,姚老板隻能捏著鼻子,假裝大度地承認了這個既成事實。 還順水推舟(其實是無奈之舉),加封乾歸為都督隴西諸軍事、征西大將軍、河南王(嘿,這頭銜繞了一圈又回來了)。西秦,這隻打不死的“隴西小強”,在撲街九年之後,成功上演了“王者歸來”! 就問你這生命力,服不服?
    第四幕王者歸來101novel.com——西秦的黃金時代(409年—412年)
    複國之後的乾歸,仿佛被打了雞血,又像是開了外掛,進入了瘋狂擴張模式,把西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堪稱西秦的“黃金時代”!
    東邊虎口拔牙! 趁著老冤家後秦還在跟北魏死磕、自顧不暇,乾歸毫不客氣地揮師東進,從後秦這隻“病老虎”嘴裏,硬生生搶回了略陽、南安、金城等戰略要郡。這一下子,甘肅東部大片富庶之地盡入囊中,腰包(國庫)瞬間鼓了起來。
    西邊暴打“鄰居”! 河西走廊的“地頭蛇”南涼(禿發鮮卑)君主禿發傉檀,看西秦複國不爽,想來找點茬。乾歸可沒慣著他,在烏鞘嶺(今甘肅天祝境內,地理位置關鍵)擺開戰場,一頓操作猛如虎,把禿發傉檀揍得懷疑人生,潰不成軍。這一仗的戰利品清單亮瞎眼一次性繳獲牛馬十餘萬頭! 這規模,簡直相當於把南涼整個畜牧業的老底兒給抄了,堪稱古代版的“超級畜牧業博覽會大豐收”!
    南邊高原“勸架”! 青藏高原上崛起的吐穀渾(慕容鮮卑別支)也想南下分杯羹。乾歸二話不說,南征!在臨洮赤水(今甘肅臨洮附近)又打了一場漂亮仗,把吐穀渾揍得服服帖帖,最後隻能低頭認慫,乖乖稱臣納貢,當了西秦的小弟。
    一時間,西秦的兵鋒所指,群雄無不膽寒! 其疆域東起隴山,西至青海湖東,南達甘南,北控黃河,成為西北地區無可爭議的扛把子(之一),風光無限!
    除了武力值爆表,乾歸在治國理政上也沒落下,展現出了超越時代的“融合”大智慧,其核心戰略就是四個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漢化升級101novel.com版 他自己帶頭示範,娶了隴西實力雄厚的漢族豪強邊家的女兒為皇後(邊芮家族?可能性很大!),這政治聯姻穩得一匹。更硬核的是教育投資他高薪聘請了當時聞名隴右的漢族大儒焦遺,擔任太子熾磐的專職老師(太子太師)。 並且嚴格要求太子對焦遺必須行弟子之禮,畢恭畢敬。這不僅僅是尊師重道,更是將漢文化、儒家治國理念確立為國家未來統治根基的戰略性、長遠性投資! 要讓未來的接班人,從骨子裏認同和學習先進的漢文化。
    民族“大團結”套餐 對於歸附的吐穀渾首領,大手一揮,封個“白蘭王”!對於投誠的羌族大酋長,再封個“隴西公”!這些爵位金光閃閃,不僅是榮譽證書,更是一種巧妙的政治“黏合劑”,將不同民族的上層精英,通過這套“西秦爵位體係”整合進西秦的政治機器裏,讓他們覺得跟著西秦混,有麵子、有地位、有前途。這種在亂世中努力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是乾歸能在複雜民族環境中凝聚人心、維持統治的高明之處。
    第五幕血色黃昏——英雄悲歌,死於親情的“溫柔一刀”(412年)
    然而,曆史總是充滿了諷刺。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最鋒利的刀,有時來自最意想不到的身旁。 公元412年六月,誌得意滿的乞伏乾歸,親率大軍討伐西羌首領彭利發。一路勢如破竹,眼看勝利在望,凱歌高奏。
    誰也想不到,就在這勝利的前夕,致命的危機並非來自前方的敵人,而是來自身後那流淌著相同血液的“親人”。 乾歸的侄子、他兄長乞伏國仁的兒子——乞伏公府,心中積壓了二十多年的怨恨終於爆發了!他認為,當年父親國仁死後,本該由年幼的他繼位(雖然不現實),是叔叔乾歸“搶”走了本屬於他的王位!這仇恨的種子,在二十多年的隱忍中生根發芽,變得扭曲而致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公府帶著他的四個兒子(也是乾歸的侄孫),利用身為宗室、可以自由接近乾歸而不會被嚴密防備的便利,精心策劃了一場刺殺。就在軍營之中,在乾歸毫無戒心之時,公府父子數人突然發難,拔出利刃,惡狠狠地刺向了自己的親叔叔(叔祖)! 一代雄主,縱橫沙場數十年,躲過了無數明槍暗箭,經曆了大風大浪,最終卻在至親骨肉的背叛下,猝然倒在了血泊之中,結束了他波瀾壯闊、充滿戲劇性與悲劇性的一生。這結局,何其悲涼!真可謂“英雄難躲親情刀”!
    乾歸的死訊傳來,他的兒子、那位被他寄予厚望、精心培養的太子乞伏熾磐,展現出了驚人的冷靜、鐵腕與效率。他強忍悲痛,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平定了叛亂,親手將堂兄弟乞伏公府及其參與弑君的兒子們擒獲,並處以極刑(車裂),為父報仇雪恨。 同時,他迅速接管權力,穩定了因君主突然遇刺而可能分崩離析的西秦局勢,並繼承了秦王之位,延續了西秦的國祚。
    第六幕曆史評價——複雜多麵的亂世梟雄
    對於乞伏乾歸的曆史評價,曆代史家觀點不一。
    《晉書》評價他"弱齡英傑,宏圖創業",肯定了他的能力和成就;同時指出他"猜忌好殺"的缺點,這可能是他最終被弑的原因之一。確實,在亂世中生存,難免會有些多疑,但過度猜忌往往會造成內部不穩定。
    現代史學家更傾向於辯證看待一方麵承認他是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維持並發展了西秦政權;另一方麵也指出他的局限性,比如過度依賴個人能力,未能建立穩固的製度體係。西秦在乾歸死後雖然還延續了十幾年,但最終難免滅亡的命運,說明這個政權的基礎確實不夠牢固。
    從民族融合的角度看,乾歸統治時期促進了隴西地區鮮卑、漢、羌、氐各族的交流融合,為後來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礎。他實行的"胡漢分治"政策,雖然有其時代局限性,但在當時確實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這種治理模式後來被北魏借鑒發展,成為了北朝政治製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乾歸在位期間,絲綢之路仍然保持暢通,東西方文化交流得以繼續。西秦控製著絲綢之路南線的重要路段,為商旅保護,這對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從這個角度看,乾歸不僅是軍事家、政治家,還算是個不錯的"基礎設施運營商"。
    第七幕現代啟示——亂世求存的智慧密碼
    第一課韌性比強度更重要
    乾歸數次跌入穀底,又數次重生崛起。這種"打不死的小強"精神,在當今變化莫測的時代尤其珍貴。現代人麵對職場挫折、創業失敗時,不妨學學乾歸的韌性。他告訴我們,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重要的是跌倒了能再爬起來。就像現代創業圈常說的"失敗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
    第二課審時度勢是生存智慧
    乾歸最厲害的不是他的勇武,而是他對時局的精準判斷。該低頭時低頭,該出手時出手,這種把握時機的能力,在任何時代都是成功的關鍵。在現代社會,這種能力同樣重要——要知道什麽時候該保守,什麽時候該激進;什麽時候該合作,什麽時候該競爭。
    第三課開放包容才能成就大業
    在西秦這個多民族政權中,乾歸重用各族人才,這種開放的人才觀值得學習。在現代全球化背景下,包容多元文化同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能夠打破界限,匯聚各方英才,就像現代成功企業往往都是多元文化的熔爐。
    第四課家族企業要處理好傳承問題
    乾歸最終被侄子所弑,暴露了家族企業傳承的典型難題。如何平衡親族關係與製度建設,是現代家族企業同樣麵臨的挑戰。這個問題至今仍然困擾著許多家族企業,可見曆史教訓之深刻。
    第五課創業容易守業難
    乾歸白手起家創立基業,卻在事業上升期突遭不測。這提醒我們,成功時更要保持清醒,防範各種風險。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風險管理理論,其實早在古代就有了實踐案例。
    第六課終身學習的重要性
    乾歸在後秦寄居的九年裏,沒有虛度光陰,而是努力學習對手的優點。這種終身學習的態度,在現代知識爆炸的時代尤其重要。保持學習能力,才能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
    尾聲曆史鏡鑒與時代回響
    站在曆史的長河回望,乞伏乾歸不是一個完美的英雄,而是一個真實複雜的曆史人物。他的成功與失敗、智慧與局限,都為我們了寶貴的曆史鏡鑒。在五胡十六國這個"大亂世"中,他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了一段傳奇,證明了無論環境多麽艱難,人類求生存、求發展的意誌永不熄滅。
    如今,當我們走在蘭州黃河邊,或許還能感受到這位西秦霸主留下的曆史氣息。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曆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簡單敘事,而是在複雜環境中不斷選擇、不斷適應的生動過程。這或許就是讀史最大的樂趣——在別人的故事裏,找到自己的智慧。
    最後借用現代的一句話來總結乞伏乾歸的人生"生活就像騎自行車,要想保持平衡,就得不斷向前。"這位1600多年前的君王,用他起伏的人生為我們演繹了這個真理。在曆史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是騎行者,重要的是保持前進的勇氣和平衡的智慧。
    仙鄉樵主讀史至此,有詩詠曰
    隴西逐鹿起風塵,百戰霜衣立大秦。
    鳴雀計成驚朔漠,苑川沙卷黯星辰。
    潛龍收虎長安影,躍馬開疆白水濱。
    武略元功沉戍鼓,暮雲空鎖故營門。
    又有詞《鷓鴣天》,述乞伏乾歸複國征伐圖
    金甲衝開隴月寒,鐵蹄踏碎玉門煙。
    九年霜刃匣中泣,一日風雷塞外喧。
    收略水,定烏山,長龍直搗舊河川。
    白蘭王印烽煙散,萬騎歸來鏽戰幡。
    喜歡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笑談兩晉南北朝三百年亂燉一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