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崔老,小子來給您祝壽了!
字數:4355 加入書籤
袋子裏的玉米麵,細膩、幹淨,別說摻雜糠麩,連根雜草末子都找不到!
這、這成色……
張春秋活了大半輩子,年輕時也給大戶人家做過活,見過所謂的“上等糧”,可也沒見過這麽幹淨、這麽純粹的玉米麵!
這簡直比鎮上糧行裏最貴的白麵瞧著都精細!
他猛地抬頭,渾濁的眼睛裏全是驚疑不定,死死盯著徐江。
“你小子…從哪兒偷的?!”
這玩意兒,尋常人家見都見不到,更別說拿出來換東西了!
這潑皮無賴,怕不是膽大包天,摸了哪個大戶的糧倉!
“偷?”徐江差點跳起來,連忙擺手。
“張大爺,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啊!這是小子前兩天去鎮上,給一個南邊來的大客商跑腿,人家瞧我機靈,賞我的!”
他拍著胸脯。
張春秋眯著眼睛,上下打量著徐江,臉上的皺紋擰成了疙瘩。
這小子的話,他是一個字都不信。
打小偷雞摸狗的貨色,能有這好運氣?
還能給大客商跑腿?騙鬼呢!
但懷裏的玉米麵是實打實的。
沉甸甸。
他舔了舔幹裂得起皮的嘴唇,喉結又艱難地滾動了一下。
管他怎麽來的,餓死鬼可顧不上問糧食的來路。
就算真是偷的,到時候被抓去遊街示眾,砍手砍腳,那也是徐家小子自己的事,跟他張老頭有屁關係!
有這兩斤玉米麵,他跟老婆子能熬過好些天了!
想到這,他含糊地從鼻子裏“嗯”了一聲,算是應了。
然後極其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說吧,要換個啥玩意兒?”
“欸!好嘞!”徐江臉上立刻笑開了花,知道這事兒成了!他趕緊從懷裏掏出一張疊得整整齊齊的麻紙,小心翼翼展開。
上麵用木炭條勾勒出一個方方正正、帶著簡單搭扣的小木匣子樣式,旁邊還標注了大概的尺寸。
“張大爺,您瞧瞧這個。就照著這個樣式,幫我打十個這樣的小匣子。不用太精細,結實就行,越快越好!”
他指著圖紙,“這玉米麵,就算小子給您的定金!等匣子做好了,我再想法子給您弄點謝禮!”
這圖是他在網上扒拉的那些“簡約風”、“古風”禮品盒設計裏,選了個最簡單、最容易實現的畫下來的。
目的明確——給他的“神秘能量蛋”提升逼格!
張春秋湊近,借著門口屋簷下透出的微弱光線瞅了瞅圖紙。
他是吃這碗飯的,眼神毒辣,一眼就看出這匣子結構簡單,用的都是最基礎的榫卯,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費不了多少工夫。
“行。”他惜字如金,連多餘的表情都沒有,隻是伸出兩根枯柴般的手指。
“後天,還是這個時辰,來取。”
“好嘞!那就麻煩張大爺了!”徐江連聲道謝,心裏一塊大石徹底落了地。
搞定包裝,他的“高附加值”雞蛋才能名正言順地賣出高價!
他腳步輕快地轉身離開。
總算解決了一件大事,徐江往家走的時候,連夜風都覺得溫柔了幾分。
這一晚,他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清晨。
與青州小村雞鳴犬吠、炊煙嫋嫋的景象截然不同。
藍星,魔都。
一處隱藏在繁華都市深處,鬧中取靜的獨棟庭院外,空氣都仿佛帶著幾分歲月沉澱的矜貴。
雕龍畫棟的老式別墅沐浴在晨曦之中,飛翹的簷角下掛著銅鈴,透著古樸與低調的森嚴。
一輛黑色的商務車悄無聲息地停在門口。
車門打開,陳鋒一身筆挺的休閑西裝,提著一個用複古牛皮紙精心打包的方正紙箱,以及一個用細麻繩捆紮的、看起來頗有年代感的粗陶碗,按響了庭院大門的門鈴。
他深吸一口氣,下意識地清了清嗓子,伸手整理了一下襯衫的領口和那條價格不菲的暗紋領帶。
今天是他難得的休息日,但比上班還讓他感到一絲緊張。
因為今天是他的恩師,在古玩字畫鑒定領域泰山北鬥級的人物——崔老的七十壽辰。
他特意起了個大早,趕來拜壽。
“吱呀——”
厚重的實木大門被拉開一條縫,一位穿著幹淨素雅對襟褂子,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中年保姆探出頭,看到是陳鋒,臉上露出熟悉的笑容。
“是小陳先生啊,快請進。”保姆側身讓他進來。
“先生剛起,正和白老先生在二樓的茶室對弈呢。”
“麻煩您了,王姨。”陳鋒點點頭,臉上帶著客氣的微笑,熟門熟路地穿過打理得精致典雅的庭院,走進了別墅主樓。
樓梯是老式的旋轉木梯,踩上去發出輕微的“咯吱”聲。
他放輕腳步,來到二樓茶室門口。
茶室的門虛掩著,裏麵飄出淡淡的頂級武夷岩茶的醇厚香氣。
他輕輕敲了敲門。
“進。”一個蒼老但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
陳鋒推門而入。
古色古香的茶室內,一張紫檀木的棋桌旁,兩位精神矍鑠的老者正襟危坐,凝神於麵前的棋盤。
陽光透過雕花木窗灑進來,在棋盤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黑白子在楚河漢界間無聲廝殺,氣氛寧靜而專注。
聽到動靜,背對著門,穿著一身舒適的絲綢唐裝,頭發花白但梳理得一絲不苟的老者緩緩轉過頭,正是崔老。
見到陳鋒,他那雙看透世情的睿智眼睛裏,露出了溫和的笑意。
“嗬嗬,小鋒來了,坐。”
“師父!白老。”陳鋒連忙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小子祝您老生日安康,鬆鶴延年,福壽與天齊!”
一連串吉祥話順溜地說了出來。
“嗬嗬,你這小子,就這張嘴甜。”崔老笑著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
對麵的白老也含笑點頭致意。
陳鋒直起身,將一直提在手裏的那個牛皮紙箱輕輕放在旁邊的紅木茶幾上。
“師父,知道您雅人深致,不好那些金玉俗物。”
他一邊小心翼翼地打開紙箱,露出裏麵用幹草和軟紙隔開、碼得整整齊齊的十顆白胖雞蛋,一邊解釋道。
“這是小子前兩天,弄到的一些山裏人自己養的笨雞蛋,瞧著還挺新鮮。配上這個收來的舊陶碗,給您老嚐嚐鮮,換換口味。就是點土特產,不成敬意。”
喜歡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請大家收藏:()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