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遊說結盟
字數:3048 加入書籤
第二天一早,路仁等人便護送諸葛亮和魯肅來到了江夏太守劉琦的議事廳
此時在議事廳的主位上坐著的,竟是劉備,而不是夏口實際的掌權人劉琦。
此時的劉備身著銀色盔甲,端坐於太守之位。
【儀態威嚴而莊重,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智慧與不屈的豪情,仿佛能洞察戰場風雲,運籌帷幄之中。在這一刻,他似乎已經不再是那位以仁德著稱的劉備,更是一位赤壁之戰中引領群雄、力挽狂瀾的英雄豪傑】
而坐在劉備麵前的,正是關羽、張飛、趙雲以及江夏太守劉琦。
魯肅見到此場景,和諸葛亮對視了一眼,便緩步來到了劉備麵前,鞠躬說道。
“吾乃東吳讚軍校尉魯肅,奉吾主公孫權之命,特此前來與劉皇叔相會,欲問劉皇叔可有意與東吳結盟,共謀抗曹之策?”
劉備深邃的眼眸看了一眼諸葛亮,而諸葛亮當即會意的點了點頭。
隨著諸葛亮走到了魯肅的身旁,便開始朗朗說道:
【我主劉玄德,自起微末卻心懷大誌,矢誌興複漢室...曹操雖擁大軍,看似勢若滔天,然實則敗局已定矣...因我主不墜青雲之誌,雖處逆境,猶自奮發圖強。而觀東吳人才如江湧濤濤,狼煙起則雄兵不絕...若兩軍攜手,定能斬奸雄,以興漢室】
聽完孔明的話後,魯肅卻隻是微微一笑,眼中卻閃過一絲鋒芒。
“孔明先生,昔聞君語妙句連連,能以簡言析奧義,能以妙辭闡幽微...然古語有雲,君子畏小人,小人則懼卒伍,今曹操所率,乃七十萬曹魏之精銳也,君豈能以言辭卻之乎?”
魯肅所說的話確實有道理,即使諸葛亮能言善辯,但是能有奇效的不過是對有學識的文人。
反觀曹操手下的虎狼之師,個個都凶狠殘暴,這些慷慨陳詞可能非但沒有奇效,反而會激發他們的戰意,削弱己方的士氣!
“好戲來了...”劉姝悄悄的對著皇公瑾說道。
皇公瑾也是一臉的好奇,想聽聽諸葛亮是如何能言善辯,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難以擺脫的軍事頹勢。
看著魯肅那認真詢問的神情,諸葛亮揮著手中的羽扇,側目不語,似乎在想應對的措辭。
【子敬兄,言之有理,然曹孟德昔為董賊麾下一校尉耳,刺董不成,乃散家財,起兵討賊,相繼挫強敵,主北方】
【曹孟德以校尉之身,尚能成此霸圖,今東吳與吾主擁雄師十萬,猛將如雲,據天時地利之優,兼攬人和之利...豈可因相互猜忌,而致為曹賊所滅乎?】
聽到這裏,路仁的嘴角也不由得現出了一絲笑意。
諸葛亮確實厲害,既然魯肅提到了實際問題——曹操所率領的70萬大軍。
那麽諸葛亮就說曹操的發家史,說明曹操原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校尉,散盡家財,曆盡千辛才成就北方霸主。
而在南方,東吳霸主孫權占據江東六郡,名將眾多,更是有著十萬精銳士卒。
占據江夏的劉備和劉琦士卒雖少,但是卻因為劉表在荊州的長期經營,有牢不可破的民心基礎。
兩人和刺董不成,狼狽逃竄的曹操相比,簡直就是豪華版開局的落難曹操。別說戰鬥落敗極其丟臉,如果連聯合在一起的心思都要雙方軟磨硬泡,那恐怕真會貽笑千古了!
聽到諸葛亮黯然神傷的樣子,魯肅哈哈大笑起來,連忙走過去,拉起了諸葛亮的手,說道。
“孔明先生,請不要過分擔擾事態,我剛才不過想看看諸君禦敵誌是否堅定。若劉皇叔決意與曹賊為敵,則諸君可隨吾往東吳,共圖之計!”
聽到這裏,諸葛亮嘴角浮現一絲笑意,對著魯肅說道:“若子敬兄能代為決事,吾願意代替吾主前往東吳,為汝主排憂解難!”
魯肅微笑道:“看來諸葛先生對於吾東吳政治局勢,亦有所了解啊!”
諸葛亮也微笑道:“至此關鍵時刻,我必然會竭盡全力,至死後已!”
隨後,諸葛亮越過了魯肅,走到了劉備前方數米處,便開始行君臣之禮,似乎在等待劉備的最終決定。
此時,議事廳裏麵所有人都看向了這個這位率領仁義之師的英主,隻見他神色堅定,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一切困難與挑戰。
看著眼前的聯盟已經邁出了成功的一步,城府極深的劉備當即神色堅定的站起身來,環視下方一眾英才,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說話聲音卻如虎嘯龍吟!
“吾輩既以仁義立軍,當以天下蒼生為念。今強敵當前,吾等唯有同心力,方能克敵製勝。吾願與諸君共赴國難,誓死保衛這片土地與百姓之安寧。”
聽到這話,一眾異能者以及三國戰將都感覺到戰鬥意誌莫名的高昂,仿佛自己內心中深藏的猛虎被劉備的慷慨陳詞所激活。
到了這個時候,路仁似乎明白了劉備之所以能團結如此多猛將的原因。
【這就是虎步的威力?】
隨著英姿勃發的劉備來到了諸葛亮的麵前,諸葛亮也不再演戲,而是看向了劉備。
【孔明先生,此去東吳路途遙遠。吾深知先生智謀超群,定能說服孫權與我共抗曹操。望先生此行多加保重,吾與將士們在此靜候佳音!】
喜歡路仁和瑪雅的謎語生活請大家收藏:()路仁和瑪雅的謎語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