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楊國忠對潼關的安排部署

字數:4998   加入書籤

A+A-


    禦苑馬廄裏,吐蕃進貢的青海驄正在刨地,仿佛對這陌生的環境有些焦躁不安。
    鮮於仲通走進馬廄,看著這匹號稱日行八百裏的神駒,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興奮之情。
    他伸出手,輕輕撫摸著馬頸,感受著那柔軟的毛發和溫暖的體溫。
    當他仔細觀察這匹馬時,他驚訝地發現,這匹青海驄的身形比尋常戰馬明顯要高大不少。
    它的肌肉線條流暢,毛色如銀雪般潔白,散發著一種高貴而威嚴的氣息。
    就在這時,管馬宦官諂笑著走過來,手中捧著一個精美的金轡頭,說道:“鮮於將軍,這匹馬可是聖人特意吩咐的,它名為‘踏雪’,上次哥舒翰帶人獻俘時,那刺殺聖人的賊子熊虎中所乘的寶馬良駒便是它了。”
    鮮於仲通聞言,心中猛地一跳。
    他想起了那場驚心動魄的刺殺事件,以及事後被斬首的熊虎中。
    沒想到這匹“踏雪”馬,竟然是河西第一猛將熊虎中的坐騎?
    聖人將這匹不祥之馬賜予自己,究竟是恩寵還是警告呢?
    帶著滿心的疑慮,鮮於仲通離開了馬廄,登上了馬車。
    回府的路上,他不時掀開窗簾,望著窗外的景象。
    西市的酒肆裏,胡姬們依然在歡快地跳著拓枝舞,然而往日喧囂的波斯邸卻門戶緊閉,一片冷清。
    突然,幾個乞兒圍著告示牆哄搶著什麽,引起了鮮於仲通的注意。
    他定睛細看,隻見那告示牆上貼滿了從晉陽逃回的敗兵們的血書。
    這些血書字跡潦草,卻透露出一種絕望和悲憤。
    “楊將軍,楊相讓你去他府上。”剛踏進府門,管家就匆匆迎上來,低聲在鮮於仲通耳邊說道。
    鮮於仲通不敢怠慢,仔細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後立刻又乘車前往楊國忠府上。
    右相府門口早有管家等候,帶著他邁著穩健的步伐穿過庭院。
    當他走到假山附近時,眼角的餘光突然瞥見假山後麵閃過一抹紫色的衣角。
    他定睛一看,原來是一雙監馬太監特有的紫紋皂靴。
    這雙靴子讓鮮於仲通的心中猛地一沉,他立刻想起了不久前在禦苑裏得到的那匹戰馬。
    那匹戰馬毛色鮮亮,體格雄壯,原本以為是聖人賞賜給他的。
    然而此刻,他卻覺得這匹戰馬似乎並不是聖人真正的賞賜,而是楊國忠想要借此來敲打他。
    盡管心中有些不悅,但鮮於仲通也明白,他目前與楊國忠正處於蜜月期。
    特別是楊國忠如今大權在握,他自然不能與之抗衡。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決定暫時放下自己的疑慮,配合楊國忠的行動。
    ……
    楊國忠與鮮於仲通商議了大半個時辰,才親自將鮮於仲通送到府邸門口,看著其離去。
    送別鮮於仲通後,楊國忠沉思半晌之後,又吩咐人將他的一名心腹楊光翽叫了過來。
    書房密室中,楊國忠看著楊光翽,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神色,然後直接開口說道:“本相決定讓你官升兩級,即刻出發,與鮮於仲通一同前往潼關,擔任潼關尹一職。”
    楊光翽聽到這話,不由得一愣。
    他顯然沒有預料到楊國忠會如此突然地提拔自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狂喜。
    他連忙跪地,行了一個大禮,感激涕零地說道:“多謝右相栽培!下官今後定當全心全意為右相效力,任何事情都以右相馬首是瞻!”
    “好了,休要再聒噪不休!本相這些日子裏,聽得那些阿諛奉承、諂媚討好之語,已然多如牛毛,本相如今實是厭煩至極,故而不想再聽你如何誇誇其談,本相隻想親眼目睹你究竟如何行事!”楊國忠麵沉似水,口中不緊不慢地說道。
    話一說完,隻見他右手猛然一伸,如疾風般從身旁管家手中奪過那方屬於自己的大印。
    緊接著,隻聽得“啪”的一聲脆響,那大印猶如被賦予了生命一般,穩穩當當地落在了一封調令之上。
    這封調令,所涉及的官職乃是潼關尹。
    此官可謂是位高權重,其職權範圍涵蓋了潼關地區的所有政事與民事,可謂是說一不二,一言九鼎。
    當然,若是處於戰時,那麽這潼關尹的主要職責,便是全力配合軍隊,確保後勤供應無虞。
    換句話說,楊光翽此番前往潼關,便是要與那鮮於仲通一同共事,駐守潼關。
    “拿著吧。”楊國忠一臉傲慢之色,將那封調令隨意地往楊光翽麵前一遞。
    楊光翽見狀,趕忙滿臉諂媚地伸出雙手,如捧著稀世珍寶一般,小心翼翼地將調令接了過來。
    楊光翽還想借機再次對楊國忠大表忠心,以博得其歡心。
    然而,就在他即將開口之際,突然間想起了楊國忠剛才說過的那番話,於是硬生生地將到了嘴邊的話語又咽了回去。
    盡管如此,楊光翽心中的狂喜卻是無論如何也難以抑製。
    畢竟,他此番不僅連升兩級,更是一躍成為了一方大員,如此際遇,怎能不讓他欣喜若狂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瞧你那點出息!”楊國忠看著楊光翽對這調令表現出的急切和貪婪,不禁笑罵道。
    楊國忠稍稍收斂了笑容,嚴肅地對楊光翽說:“記住本相剛才給你說的話,你去了之後,有一件特殊之事需要你全力配合。到時候,你會和鮮於仲通一起去做。”
    楊光翽聞言,心中一動,他知道這件事情肯定非同小可,於是連忙問道:“不知右相讓下官要做何事?下官好提前準備。”
    楊國忠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著楊光翽,緩緩說道:“此事暫時保密,到時候我自會派人告知你需要做什麽。”
    楊光翽一聽,心中頓時一緊,他意識到這件事情恐怕不是那麽容易完成的,但他不敢有絲毫猶豫,立刻表態道:“右相放心!下官就算是死,也一定會辦成此事,以報右相的提攜之恩!”
    楊國忠看著楊光翽那一臉諂媚的模樣,突然覺得有些膩味,他決定再敲打一下這個早早拜在他門下的心腹,於是說道:“你這個‘翽’字可不好寫啊!本官剛才給你寫調令時,發現你的名字與駐守洛陽城的李光弼中間那個字竟然相同。”
    楊光翽完全摸不著頭腦,他瞪大眼睛,滿臉疑惑地看著楊國忠,根本不明白楊國忠這番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楊國忠卻似乎對楊光翽的反應視而不見,他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弼’這個字,乃是指夾正弓弩、使其不會彎曲的器具;而‘翽’字,則是飛鳥振翅之聲。這兩個字的含義和用途相差甚遠啊!”
    楊國忠的這番話讓楊光翽更加困惑了,他不禁暗自嘀咕:這楊國忠怎麽突然對這些生僻字如此了解?難道他是提前做了功課?還是說他真的有這麽深厚的文化底蘊?
    還沒等楊光翽回過神來,楊國忠緊接著又說道:“有人跟本相說,李光弼就如同那夾正弓弩的器具一般,可以匡正社稷;而你楊光翽呢,卻如同那飛鳥振翅,隻會一去不返。本相這幾日一直在思考,這種說法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聽到這裏,楊光翽終於明白了楊國忠的意思,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右相,這絕對是無稽之談!”楊光翽連忙喊道,聲音都有些發顫。
    也不知道是因為心虛,還是其他什麽原因,楊光翽的反應異常激烈。
    他不僅滿頭大汗,而且神色也顯得有些慌亂。
    然而,盡管如此,楊光翽在說話方麵還是有一些急智的。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應對之策。
    “右相,下官認為,下官與李光弼最大的區別並非在於名字的含義,而是在於姓氏。”楊光翽定了定神,說道,“光弼姓李,而光翽姓楊,下官與右相您可都姓楊啊!”
    “好一個都姓楊,哈哈哈……”楊國忠看著楊光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對楊光翽的神色反應非常滿意,同時也對自己能夠巧妙地引經據典來敲打楊光翽感到十分自得。
    楊光翽聽到楊國忠的話,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長舒了一口氣。
    他暗自慶幸自己剛才的急中生智,成功地化解了楊國忠的責難。
    ……
    ……
    喜歡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請大家收藏:()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