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熊虎中的雄心壯誌

字數:8305   加入書籤

A+A-


    在矮山的指揮台上,郭子儀發出了一聲令下,震耳欲聾的鼓聲響起,仿佛要衝破雲霄,而彩旗也在風中獵獵作響,像是在歡快地舞蹈。
    就在這一瞬間,原本隱藏在兩邊山溝裏的熊虎中和郭襄陽,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各自率領著五千鐵騎,如兩道閃電般疾馳而出。
    他們的馬蹄聲響徹山穀,揚起了漫天的黃色沙塵,就像兩條黃龍從山道中咆哮著奔騰而出。
    此時,如果有人能夠從高空中俯瞰這片戰場,就會看到一個驚人的景象:兩邊的山溝中,兩條黑龍騰空而起,它們裹挾著滾滾的黃雲,駕馭著濃密的黃霧,以排山倒海之勢從山溝中洶湧而出,直直地衝向大峽穀中叛軍的兩翼。
    郭子儀在這個關鍵時刻果斷地讓一萬騎兵從兩側殺出,這其中的深意,眾人自然都心知肚明。
    而事實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在戰場中央步兵與步兵激烈交鋒的戰線上,那些苦苦支撐的叛軍們,在突然發現兩側有對方埋伏的騎兵如猛虎下山般衝殺出來時,他們心中那最後一絲拚死抵抗的信念,就像被狂風驟雨摧殘的殘花敗柳一般,瞬間土崩瓦解。
    叛軍的軍心士氣,此時就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一瀉千裏,無法遏製。
    一些叛軍步兵甚至連想都沒想,就像被驚弓之鳥一樣,轉身狂奔,四散而逃。
    戰場上的潰逃,就如同雪崩時滑落的第一片雪花,一旦開始,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一名士兵的潰退,往往會引起周圍更多士兵的恐慌,這種恐慌情緒會像瘟疫一樣迅速蔓延開來。
    而一支軍隊的潰敗,則更是會導致全線軍隊的土崩瓦解,兵敗如山倒。
    即便是那些原本作戰勇猛、意誌堅定的叛軍士兵,在這種兵敗如山倒的氛圍和情況下,他們的心態也會徹底崩潰。
    因為他們看到身邊的戰友們都在瘋狂逃竄,這種恐慌和無助會讓他們失去繼續戰鬥的勇氣和信心。
    而那四散潰逃的叛軍,此時就如同將自己的後背完全暴露給敵人的羔羊一般,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驚恐萬分,隻顧著拚命逃竄,根本無暇顧及身後的追兵。
    這樣一來,他們幾乎喪失了大半的抵抗和躲閃能力,隻能任由敵人肆意攻擊。
    反觀裴徽一方的大軍,士氣如虹,氣勢磅礴。
    無需郭子儀下達命令,前線的指揮將官們早已洞悉了戰局的變化,果斷地發出了追殺令。
    刹那間,最前排的士兵們如同餓虎撲食一般,如疾風驟雨般迅猛地追了上去。
    這些士兵們個個身手矯健,訓練有素。
    他們手中的長槍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一條條凶猛的毒蛇,無情地噬咬著那些背對著他們的叛軍士兵。
    每一次刺出,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讓叛軍士兵們避無可避,防不勝防。
    有跑得快的叛軍士兵則用連發快弩輕易射殺。
    叛軍的步兵們就像被鐮刀收割的麥子一樣,接二連三地倒下。
    他們的生命在瞬間消逝,速度之快如同閃電一般。
    這慘烈的景象一直持續著,直到史思明的雙眼變得猩紅,他像一頭饑餓的野狼一樣,怒不可遏地命令他的親兵們,將最先逃竄回來的那數百名步兵毫不留情地射殺。
    隨著一聲聲弓弦的響聲,那些驚恐萬狀的步兵們紛紛中箭倒地。
    他們的身體在血泊中抽搐著,生命的氣息迅速消散。
    這血腥的場景終於讓其他叛軍步兵們止住了逃跑的腳步,他們被眼前的慘狀嚇得魂飛魄散。
    然而,史思明並沒有就此罷休。
    他親自站到陣前,揮舞著手中的長槍,聲嘶力竭地咆哮著,威逼那些驚魂未定的步兵們重新集結。
    在他的親自指揮下,以及他身邊親兵們的接應和保護下,那些叛軍步兵們就像受驚的兔子一樣,戰戰兢兢地停下了腳步。
    他們麵色蒼白,滿臉驚恐地轉過身來,麵對著前方如狼似虎的敵軍。
    盡管心中充滿了恐懼,但在史思明的威壓下,他們還是硬著頭皮重新結陣,準備繼續對抗。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叛軍的步兵猶如餓虎撲食一般,突然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裴徽一方的士兵戰鬥力竟然遠不如之前。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此前一些裴徽一方的步兵在一路追殺過程中,原本整齊如鋼鐵長城般的長槍戰陣,此刻已經變得七零八落。
    許多士兵都陷入了單打獨鬥的艱難困境之中。
    在單兵作戰能力方麵,裴徽一方的步兵顯然要比叛軍遜色不少。
    盡管他們身上穿著堅固的鐵甲,覆蓋了大半身體,手中還緊握著堅硬鋒利的鐵槍,但這些優勢並未能改變局勢。
    在短時間內,僅僅數十息之間,那衝得最快的一千多名裴徽一方士兵,就像土雞瓦狗一樣,被叛軍無情地反擊斬殺。
    不過,這些士兵在臨死前也並未坐以待斃,而是拚盡全力奮勇殺敵。
    他們的英勇抵抗,使得不少叛軍士兵命喪黃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這一千多人的傷亡,無疑是裴徽一方在這場戰鬥中最為慘重的損失。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裴徽一方的將官們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應變能力。
    他們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仿佛見到了世界末日一般,但他們並沒有被恐懼所擊倒,而是聲嘶力竭地吆喝著,用盡全身的力氣指揮著後麵的步兵。
    這些步兵們在將官們的呼喊下,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像訓練有素的機器一樣,快速而有序地重新排列成那無懈可擊的整齊長槍戰陣。
    每一個士兵都緊緊握住手中的長槍,槍尖閃爍著寒光,仿佛是一片鋼鐵的森林,讓人不寒而栗。
    然而,這一切似乎都已經太晚了。
    戰場局勢就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隨意撥弄著,無論裴徽一方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這殘酷的現實。
    叛軍的步兵們剛剛凝聚起來的那視死如歸之心,在又一批人倒下且發現根本無法撼動裴徽一方的戰陣之後,如同脆弱的瓷器一般,迅速地土崩瓦解了。
    恐懼和絕望像瘟疫一樣在叛軍中蔓延開來,他們的士氣瞬間崩潰,原本緊密的陣型也變得散亂不堪。
    士兵們開始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有些人甚至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拚命地想要逃離這個可怕的戰場。
    叛軍的步兵第二次的潰退,就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勢不可擋。
    他們的腳步聲如同雷鳴一般,震耳欲聾,整個戰場都被這股洪流所淹沒。
    這一次史思明提前安排了親兵充當執法隊,第一時間將潰逃的士兵射殺,暫時穩住了叛軍步兵。
    但這種情況根本維持不住太久,當更多的叛軍士兵加入潰逃之後,史思明的親兵執法隊根本射殺不過來,也阻止不了大範圍的潰逃。
    甚至一些叛軍士兵為了逃命,已經完全顧不得其他,他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竄,與史思明的親兵執法隊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這些親兵執法隊原本是負責維持軍紀的,但現在卻成了叛軍士兵的眼中釘、肉中刺。
    雙方瞬間爆發了生死廝殺,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整個場麵混亂不堪。
    好在,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叛軍兩邊的騎兵猶如離弦之箭一般,終於繞回並調轉順了馬頭。
    史思明見狀,當機立斷,他深知此時再讓騎兵去衝擊兩邊的裴徽一方步兵戰陣已經來不及了,於是他果斷下令,讓這些騎兵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斜著衝殺向中間已經凸出來的裴徽一方步戰陣。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裴徽一方的步兵猝不及防,他們原本正在追殺潰逃的叛軍步兵,卻突然發現自己成為了騎兵的攻擊目標。
    這些步兵們頓時慌了神,就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無法再繼續追殺潰逃的叛軍步兵,甚至在第一時間停住了腳步,手忙腳亂地想要改變麵對騎兵衝鋒的步兵戰陣。
    然而,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史思明等叛軍將官趁機扯開嗓子怒吼著,他們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響徹整個戰場。
    這些怒吼不僅是對騎兵的指揮,更是對基層軍官的命令,讓他們趕緊收攏那些潰逃的步兵,重新排兵布陣,恢複軍心士氣。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熊虎中和郭襄陽如同兩頭猛虎一般,各自率領著五千騎兵如疾風驟雨般從兩側的山溝中衝殺出來,直撲大峽穀中的戰場。
    他們的出現如同一股強大的旋風,瞬間席卷了整個戰場,給原本就混亂不堪的戰局帶來了更大的變數。
    武令珣嚴格遵循史思明的指示,迅速行動起來。
    他指揮著早已準備就緒的一萬騎兵,如同一支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迅速分成兩部分,每隊各有五千名騎兵,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迎擊敵軍。
    隻聽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仿佛整個戰場都為之震撼。
    雙方的一萬騎兵在戰場的兩側猛然相撞,就像兩顆劃破夜空的流星,以驚人的速度和力量撞擊在一起。
    然而,與最初的高昂士氣相比,此時武令珣麾下的一萬騎兵已經如泄氣的皮球一般,明顯士氣低落。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受到了中間主場敗退和大量死傷的影響,軍心不穩,士氣大受打擊。
    此外,由於他們是被動迎戰,發起反衝鋒的時間稍晚,而且衝鋒的距離也並非騎兵的最佳衝擊時機。
    這樣一來,他們根本無法將衝鋒的速度完全提升起來,無法發揮出騎兵的最大優勢。
    相比之下,裴徽一方的騎兵則士氣如虹,仿佛打了雞血一般,氣勢磅礴。
    他們手中的鐵槍閃爍著令人膽寒的寒光,顯然比叛軍手中的兵器更加堅硬鋒利。
    而他們身上的鎧甲更是堅不可摧,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城牆,遠遠超過了叛軍的防禦能力。
    因此,盡管雙方的人數相當,但從戰鬥一開始,叛軍的騎兵就明顯處於劣勢。
    然而,與在主場作戰的步兵相互廝殺不同,裴徽率領的一萬騎兵想要在短時間內擊潰武令珣的一萬騎兵,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戰場的中央主場上,叛軍的步兵們在騎兵的支援下,終於逐漸穩住了陣腳,恢複了些許士氣。
    他們在叛軍騎兵和步兵的相互穿插配合中,與裴徽一方再次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史思明在這場激戰中使出了渾身解數,竟然成功地穩住了局勢。
    而在戰場的兩側,騎兵與騎兵之間的廝殺異常激烈。
    由於戰場空間的限製,雙方的騎兵就像被困在籠子裏的野獸一樣,雖然羅熊中和郭襄陽親自率領部隊衝鋒陷陣,但他們的進攻就像一把利劍,雖然能夠暫時穿透叛軍兩側的騎兵防線,但卻無法徹底將其鑿穿。
    所以,在第一次衝鋒之後,雙方的騎兵就陷入了混戰,彼此廝殺在一起,難以再掉轉馬頭進行第二次的衝殺。
    此時,他們隻能依靠堅固的鎧甲和鋒利的長槍,與叛軍進行近距離的白刃戰。
    就在這一瞬間,戰場的兩側仿佛變成了一個屠宰場,不斷有騎兵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從馬背上跌落下來,他們的慘叫聲和呐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雜而混亂的聲音。
    熊虎中在之前攻打叛軍九郡之地時,曾經與郭子儀和郭襄陽交過手,但都未能取得勝利。
    此刻,他就像一頭被激怒的猛虎,心中憋著一股勁兒,決心要在這場戰鬥中立下頭功、立下大功。
    然而,在最初的衝鋒之後,熊虎中也陷入了左衝右突的混戰之中。
    不過,對於這種騎兵混戰中的廝殺,熊虎中可謂是經驗豐富,駕輕就熟,而且這也是他最為擅長的戰鬥方式。
    在他的極力控製下,他麾下原本隻有五百人的騎兵隊伍,竟然還有一千多人像鋼鐵洪流一般緊緊跟隨著他,這在如此激烈的騎兵混戰中是非常罕見的。
    兩個多月前,裴徽在潼關附近遭遇埋伏時,熊虎中就是依靠著這種出色的控場能力,讓兵力遠遠超過他的鮮於仲通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此時,熊虎中身先士卒,率領著他的部眾如同一股狂風般席卷而來,瞬間將眼前的一小股叛軍騎兵擊潰。
    他的動作迅猛而淩厲,手中的鋼槍如同閃電一般在空中劃過,每一次揮擊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叛軍騎兵們在他的猛攻下紛紛落馬。
    在短暫的戰鬥間隙中,熊虎中迅速掃視了一下全場的局勢。
    他的目光如同鷹隼一般銳利,瞬間洞察了戰場上的每一個細節。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要想立下大功,現在隻有趁著這混亂的戰局,像一把利刃一樣穿透大燕軍隊的騎兵隊伍,直衝向他們中間主場的步兵之中,這樣才能立刻對整個戰局產生重大影響。”
    當然,如果能夠在這混亂之中斬殺史思明,那就再好不過了。
    熊虎中深知,史思明可是叛軍主帥,一旦將他斬殺,敵軍必然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這場戰爭的勝負或許就會在瞬間逆轉。
    想到這裏,熊虎中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這是一個可以讓他名垂青史的機會。
    而裴帥是要當皇帝的人,自己則是要封侯當大將軍的,為了這個目標,他願意拚上一切。
    “拚了!”熊虎中如驚雷般大吼一聲,聲音震耳欲聾,仿佛整個戰場都為之一顫。
    他提起天工之城為他量身打造的重達一百零九斤的鋼槍,那鋼槍在他手中宛如一條蛟龍,散發著令人膽寒的寒光。
    熊虎中一提馬腹,胯下的戰馬如同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出,帶著剩下的八百多騎兵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徑直衝向他所盯上的目標——那是這一片叛軍騎兵中相對最不密集的地方,宛如羊群中的縫隙。
    熊虎中作為王忠嗣悉心培養的得力戰將,在河西與吐蕃人浴血奮戰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
    他在戰場上的目光猶如鷹隼一般銳利,能夠精準地捕捉到敵人的弱點和破綻。
    ……
    ……
    喜歡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請大家收藏:()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