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滅佛之事
字數:2852 加入書籤
“大師可曾聽聞大唐武宗滅佛之事?”
唐武宗李炎即位之初,全國僧尼人數近三十萬,寺院近五萬座。日漸壯大的僧侶隊伍,逐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在朝廷內部,有三十多名僧人被封官重用,其中不乏顯官貴爵,有的甚至被封為將軍,參與國家軍事機密。還有僧人與權貴交往密切,氣焰極為囂張,作奸犯科,殖貨營生,仗親樹黨,蓄妻養子。最終,在道士趙歸真、劉玄靖等人的進言及宰相李德裕的參與下,唐武宗下令滅佛!
唐武宗時期,唐朝依然是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因此此次的滅佛運動,對佛教的打擊極為沉重的。在極短的時間內,共拆除大的寺院1600餘所,小的寺院4萬多所,還俗僧尼26萬餘人,沒收良田數十萬頃。佛教經典大量被毀,極盛一時的中華佛家八宗,除禪宗外,也都日薄西山了!
聽到這話,釋延壽的神色不由一動,他不明白楊駿此刻貿然提及此事是什麽意思,難道他有什麽消息不成?
釋延壽強抑內心波動,目光灼灼地看向楊駿,沉聲道:“自然聽聞,此乃佛門浩劫,至今思來,仍痛心疾首。施主於此時提起,究竟所為何意?”
楊駿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仿若穿透時空,陷入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大師,如今時局雖與唐時不同,但佛門與朝廷的關係,亦有諸多微妙。就單拿清豐現狀來說,佛門不事生產,不繳賦稅,名下田產眾多,難道大師真的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懷璧其罪嗎?”
釋延壽心中一凜,麵上卻仍維持著出家人的平和,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佛門清修之地,本應遠離世俗紛擾。然世間誤解,由來已久。天下間僧眾,平日裏除了誦經禮佛,亦會開墾荒地,自食其力,並未全然如世人所傳那般。隻是,謠言易起,澄清卻難啊。”
楊駿微微點頭,似是認同釋延壽所言:“大師,我深知寺廟中不乏清修之士。但唐時武宗滅佛,起初也是因寺院經濟過度膨脹,威脅到了朝廷的財政根基。如今,清豐之地的佛門,生死之念皆在大師一人手中。”
釋延壽長歎一聲:“施主所言極是。隻是……”
楊駿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我知道大師是南方人,覺得北方佛門之事與你毫不相幹,但在我看來,天下大事分久必合,佛門若是不做出改變,自有世俗之人之事會讓你們做出改變。”
釋延壽眉頭緊鎖,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迷茫與掙紮:“施主,佛門傳承千載,自有其存在的道理。隻是這變革之事,談何容易。且不說清豐之地的僧眾是否願意改變,便是要做出改變,又該從何處著手呢?”
楊駿向前邁了一步,神色鄭重地說道:“大師,依我之見,佛門要做出改變,不僅僅表現在我說的那些,更重要的在於佛教思想的轉變!”
楊駿這一番言論,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湖麵,令釋延壽內心泛起層層漣漪。釋延壽眼中滿是探尋之意,追問道:“楊施主,願聞其詳。這佛教思想傳承久遠,已深入萬千信眾之心,該如何轉變?”
楊駿緩緩開口:“大師,如今世道變遷,我覺得佛教、道教還有儒家,不是獨立單一的,思想上是可以相互融合,甚至“三教合一”也不是不可能的。佛教的一些教義,如慈悲、因果報應等,與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相結合,同時,道家的一些思想,如自然、無為等,也可以使佛教的思想更加豐富和完善。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淺見,不知大師以為如何?”
釋延壽的思想啟蒙主要來自淨土宗,但他卻又提倡禪淨雙修,主張“祖佛同詮”“禪教一體”,因此當楊駿說及這番話後,他立即眼前一亮,當即脫口而出道:“我一直覺得楊施主與我佛門有緣,若是楊施主願意的話,日後與我一道潛研佛法,假以時日,必能成為一代大師啊!”
楊駿聽到這話不免有些無語,他忙的擺擺手道:“大師看得起我了,我不過是一介俗人,尚有諸多塵世之事纏身,哪有那般機緣潛心向佛。但我剛才說的的理念,大師不妨細加思量。”
釋延壽微微頷首,目光中滿是思索:“楊施主所言,確有獨到之處。我本以為我主張禪淨雙修,已經算是驚世之舉了,沒想到楊施主看的比我更遠,超脫世俗之想,儒、釋、道三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必回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融合,老衲佩服!”
楊駿剛才轉了個身子,對於延壽說的話就聽到個雙修,難道現在這個時代,歡喜禪法已經這麽普及了?
“那個……延壽大師,你剛才說的雙修是佛門那門子的不世秘法?”
釋延壽有些奇怪,不知楊駿怎麽突然對禪宗和淨土宗的佛法這麽感興趣了,不過在他看來是個好事。釋延壽門下弟子眾多,但就從剛才的談話來看,沒有一個人的悟性可以跟楊駿相提並論。他忙的出言解釋道:“楊施主,老衲我主張禪淨雙修,在我看來,禪是心宗,淨是西方淨土的念佛法門,二者相輔相成。正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釋延壽肉眼可見楊駿的神色從感興趣到漠然置之,難道自己的想法錯了?他說完話後,深思片刻後才緩緩開口道:“楊施主,可是我剛才說的話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怎麽感覺你跟最開始的時候狀態不一樣。”
“大師誤會了,隻不過是聽了大師講解的佛法,方知佛法無邊,隻是一時有些消化不過來。大師的見解高深,令我大開眼界。”
“楊施主太過客氣了,日後當時有機會要多與楊施主切磋佛法!”
釋延壽說完話後,就從著懷中取出一本東西遞給楊駿,楊駿先是有些奇怪,但當他打開看到裏麵的內容後不免喜上眉梢:“大師,這是何意?”
……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