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楊駿抑佛上)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A+A-


    無論怎麽說,楊駿此舉也是為了手下兵士的未來,楊佐焉能有反對的道理!
    “大人,我替手下的兵士們謝過楊大人了!他們若是知道楊大人這麽為他們考慮的話,一定會高興壞了的!”
    楊駿沒有多言,隻是目光瞧想不遠處的廟宇,夕陽的餘暉如同熔金般傾瀉而下,將廟宇的琉璃瓦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別看相距甚遠,但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火氣息,甚至在這裏都隱隱約約的都能聞到。
    廟宇的厚重曆史與著當地百姓生活的滄桑,形成著鮮明對比,這些平日裏口口聲聲念著普度眾生的僧眾,豈能真的會對底層百姓的窮苦生活有一絲絲的惻隱之心?
    ……
    次日清晨,楊駿剛從仙莊鄉內醒來,鐵柱就匆匆忙忙地走了進來,神色焦急萬分道:“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出了什麽大事,竟然如此慌張?”
    鐵柱上氣不接下氣,喘息未定,急聲道:“大人,大事不好了!韓立夏,他……他死了!”
    楊駿聽的是一頭霧水,他給著鐵柱遞過一碗水道:“別慌,慢慢說,到底出什麽事了?這韓立夏是誰,他怎麽就死了呢?”
    “大人,這韓立夏就是昨天早上村口攔著你問話的老伯,今早上他孫女起來的時候,就看到他自縊於他家房梁上,聽鄰居們講,昨天晚些的時候,有僧侶又去他家催要租子了呢!”
    楊駿手中的茶碗重重砸在桌上,滾燙的茶水濺在虎口,他卻渾然不覺。韓立夏顫抖著求他做主的模樣還曆曆在目,轉眼竟成了冰冷的屍體。
    “走!”楊駿沒有多想,而是直接起身,甚至因為著急連著椅子帶翻了也來不及扶起,就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去!
    鐵柱小跑著跟在後麵,嘴裏還念叨:“大人,村民們都說是廟裏逼死了韓老伯,現在全村人都聚在村口,嚷嚷著要去砸廟……”
    話音未落,楊駿遠遠地甚至都能聽見村口人聲鼎沸。楊駿快步走上前去,他撥開人群,隻見一個七八歲左右大的孩童跪坐在地上,想來就是韓立夏的孫女,她懷裏抱著老人的鞋,哭得幾乎昏厥。老人的脖頸上,那道青紫色勒痕觸目驚心。
    看到楊駿突然出現在這裏,人群中立馬有人跪地哭喊著道:
    “楊大人!您可要給我們做主啊!”
    “是,老韓一輩子老實巴交,就靠租廟裏的地過活。昨兒廟裏的惡僧說再不交租,就要把他孫女賣到城裏去……”
    “砸了那破廟!”
    “讓禿驢們償命!”
    憤怒的聲浪此起彼伏,幾個憤怒的年輕人甚至動了抄起鋤頭的念頭,準備要往廟宇方向衝。楊駿看著現場的情況,他一步躍上一旁的石碾,高聲喊道:“鄉親們!韓老伯的事情,我知道你們心裏都有一股子火氣,殺人要償命,各位要相信朝廷,一定回給韓老伯一個交代,衝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在場的眾人,我們要按律法行事,萬不可一時衝動,以身試法,反倒讓壞人得了便宜!”
    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才稍稍安靜下來。
    “我們願意相信楊大人的話!”
    仙莊鄉的民眾對楊駿還是極為信任的,看到眾人的態度,楊駿轉頭對鐵柱說:“你速去趟縣衙,讓李穆帶文書和甲士來,再請仵作來驗屍。”
    楊駿吩咐完後,看了眼周圍的村民道:“本來今天我答應韓老伯,前往圓明寺,把盂蘭盆會上給佛門說的事情執行下來,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過,大家請放心,韓老伯的遺願我一定會完成的!”
    楊駿說完這番話便蹲下身來,輕輕合上韓立夏的雙眼。老人掌心還殘留著未幹的泥土,指縫裏嵌著稻葉——那是他昨日在田裏勞作的痕跡。
    就在楊駿起身準備前往圓明寺時,突然一個老伯卻走上前來,他頭發花白,滿臉皺紋著開口道:“大人,韓老伯的兒子早些年當兵隨當今陛下征戰,歿於沙場,如今她家就剩她一個女孩了,大人,她怎麽辦呢!”
    “孫大爺,直接給你當孫媳婦兒吧,正好你孫兒跟她也是年歲相當!”
    現場氣氛本凝重肅穆,這句突兀的玩笑話讓眾人一愣,空氣仿佛凝固了一瞬。孫大爺漲紅著臉,狠狠瞪了那插科打諢的漢子一眼:“都什麽時候了還瞎胡鬧!韓家丫頭沒了依靠,往後的日子……”
    他聲音發顫,渾濁的老眼裏泛起淚花。楊駿聽到這話,雙手緊握著,指甲幾乎掐進掌心。戰場上的廝殺他見得多了,可眼前這無依無靠的孤女,卻像根刺紮在他心口。他大步走到女孩身邊,蹲下身子,輕聲道:“孩子,莫怕。你父親為朝廷盡忠,韓家的血脈,朝廷不會不管。”
    說完這話後,楊駿甚至轉頭看向剛才說話的孫大爺,他試探著道:“孫大爺,這孩子也算是烈士遺孤,你若是想提前定下親事,我現在可以為你做這個主的!”
    楊駿自是感慨這個韓家小丫頭的命苦,可是如今身處在這個時代,他能做的也是隨波逐流,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給她個最好的歸處!
    誰在孫大爺聽到這話後卻是忙的擺擺手,他臉色艱難著道:“大人,你這話真是折煞我了,我那孫兒與她年紀相當,離到成婚的年紀還有七八年呢,誰知道七八年後會怎麽樣呢?再說了,小老兒的家裏如今就靠我來種田為生,我那倆孩子跟韓家丫頭的父親一樣,早早死在戰場上了,要是再多張吃飯的嘴,怕是要累死小老兒了!”
    楊駿聞言,心中猛地一悸,仿佛有千斤重石壓下,喉嚨間一陣幹澀,似有異物梗阻。他目光落在孫大爺那佝僂的背影上,以及那套滿是補丁、粗礪不堪的布衣,心頭驀地泛起一陣酸楚。在這烽火連天、世事紛擾的年代,伸出援手,收養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女,竟也成了難以負荷的生命之重。
    不再世間人常說:寧為太平狗,莫作離亂人,誠不欺人啊!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