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秋稅事宜續)
字數:2875 加入書籤
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聲。
這句詩恰如其分地勾勒出清豐眼前的景致,正值豐收之季,鄉親們披星戴月,晨光微露便出門勞作,夜幕低垂才滿載而歸。他們的臉龐上燦爛似滿天星,此刻,他們心裏隻有一種想法:再苦再累,也要把田中的東西給收到家中。
然而,這豐收的黃金時刻猶如曇花一現,僅僅局限於這幾日之內。農民們辛勤勞作的土地上,莊稼一旦完成了收割,便會被迅速地運回家中,在秋日陽光下曬幹。緊接著,這些承載著汗水與希望的作物便迫不及待地要被轉化為生活的資糧,匆匆進入市場,換取一家人的溫飽與安寧。
秋稅收取在即,不少已經曬幹糧食的百姓們,此刻已然將糧食裝進麻袋裏,準備放在板子車上運到街市上進行售賣!
張屠戶站在村口,目光落在那剛推著板車緩緩歸來的李二狗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好奇的弧度,隨即熱情地吆喝起來:“嘿,李二狗,你這一趟販的糧食,可賣了個好價錢?”
言語間,透著一股子鄉鄰間的熟稔與關切。而聽到有個打招呼,李二狗這才抬起頭來,板車上歪斜的空麻袋還沾著路上濺起的泥點。他抹了把臉上的汗,苦笑著搖頭:“好啥呀!街市上杜家糧行壓價壓得狠,往常一石糧食能換半兩銀子的粟米,今兒隻給四錢,說是什麽‘朝廷新規’。”
說著掀開麻袋,露出裏麵飽滿的穀粒,無奈著道:“你瞅瞅這成色,放往年早被搶著收了。”
張屠戶眉頭擰成疙瘩,手裏的旱煙杆重重敲在鞋底:“杜家這群吃人不吐骨頭的!上個月還說收糧價跟著市價走,這眼瞅著豐收了,倒玩起花樣!”
就在說話之際,村裏的種糧大戶李十三此刻帶著兩個兒子,推著三個板車也走了過來,他立即問道:“李二狗,你這糧食賣啥價?”
李二狗無奈地歎了口氣,指了指板車,說道:“十三哥,我剛從糧行回來,這粟米他們隻給四錢一石,這價格壓得太低了,我這一板車的粟米,本以為能多換些銀錢,現在看來,跟之前一樣,累死累活幹一年,最後什麽也沒存下。”
李十三皺著眉頭,吐了口唾沫,說道:“我這邊也好不到哪去,我去了幾個大點的糧行,他們收糧食壓價都算了,還隻給銅錢不給銀子,說是今年收稅要用銀子,每天隻有前三戶的給銀子,其他都給銅錢,可是朝廷今年收稅隻收銀錢,這讓我們怎麽辦才好呢!”
張屠戶氣憤地說道:“怕是這些街上的收糧大戶們早就商量好了,收糧食價格也是一樣,隻給銅錢,需要銀子的再用銅錢兌換銀子。”
李十三看了看天色,說道:“誰說不是呢,之前三千銅錢兌換一兩銀子,如今得要三千三百銅錢才能兌換一兩銀子,還有價無市。”
李二狗聞言,猛地一拍大腿,臉上滿是絕望:“這不是明擺著搶錢嗎!我家那幾畝薄田,忙活一整年,到頭來連稅銀都湊不齊!”
說著說著,眼眶不禁泛紅,甚至眼神中已然看不到絲毫的希望,他痛心疾首道:“我娘臥病在床,就等著賣了糧食抓藥,如今這……”
張屠戶將煙杆狠狠插進腰間,胸膛劇烈起伏:“走!咱們去縣衙找楊大人說理去!他平日裏最是體恤百姓,定不會坐視不管!”
“去不得!”
聽到這話的,李十三一把拽住張屠戶的胳膊,神色慌張著勸道:“這幾家糧行的人放話了,誰敢聚眾鬧事,若是讓他們知道了,以後不會收我們的糧食的,而且聽說前些日子鄰村的王三,不過是在集市上抱怨了幾句,當晚就被杜家家丁拖走,到現在都生死未卜……”
這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得眾人遍體生寒。一時間,三人相對無言,唯有秋風卷起地上的枯葉,發出沙沙的聲響。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塵土飛揚中,一個騎著高頭大馬的人朝著村口疾馳而來。為首之人身著黑衣,腰間的玉佩在陽光下泛著冷光,就在眾人疑惑之際,對方卻是當眾喊道:“明府大人有令,各地街市都有朝廷官倉收購糧食,隻要質量過關,絕不壓價,各地糧行不得低於官倉價格,違令者,各鄉裏百姓可以直接給官倉衙役們反映。”
說完這番話後,騎馬的人就離開向著周邊的村裏奔去!而一直在現場的幾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李二狗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他激動地說道:“楊大人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啊,這下可好了,我們的糧食終於能賣個好價錢了。”
張屠戶也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楊大人一心為我們百姓著想,這下那些糧行可不能再肆意壓價了。”
李十三卻皺著眉頭,謹慎地說道:“先別高興得太早,杜家那幫人可不會輕易罷休,他們肯定會想辦法阻撓的。”
李二狗有些不解道:“難不成杜家這幫人比楊大人還厲害?他們連朝廷的命令,都敢違抗?”
張屠戶歎了口氣,說道:“二狗啊,杜家在清豐經營多年,根深蒂固,他們肯定不會輕易放棄這塊肥肉。楊大人雖然一心為民,但俗話不是說的好嘛:縣官不如現管,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李十三也點了點頭,說道:“張屠戶說得對,杜家的家丁們個個凶狠,他們要是狗急跳牆,咱們這些老百姓可招架不住。楊大人雖然下了命令,但杜家說不定會想出別的法子來對付咱們。再說了,朝廷的官倉收糧,他們能收多少,我們先看看情況再說。”
李二狗被著兩人的話給說動了,他不由的點了點頭道:“是騾子是馬,明天就知道了,明天早上我早些起來,再拉一板車糧食到街市上一趟,屆時,官倉與糧行的糧價高低,自會見分曉……”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