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災民還是人嗎

字數:2807   加入書籤

A+A-


    楊駿與王峻踏入汲縣之時,冬日的一旭暖陽正值當空,時間剛過午時沒多久!
    眼前景象,亂作一團,仿佛狂風卷起的落葉,無序而匆忙。王峻剛穩住了身形,便迫不及待地喝問道:“汲縣縣令何在?速速前來見我!”
    話音未落,隻見一位中年男子,大腹便便地,急匆匆地踱步上前,躬身行禮道:“下官汲縣縣令石太森,拜見王相大人。王相大人一路奔波勞碌,下官代全縣百姓,向您……”
    縣令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著王峻給打斷道:“大災之時,客套話就不必說那麽多,現場情況怎麽樣了,給我細細講來!”
    王峻的話不怒自威,即便是這冬日裏最寒冽的風,似乎也未能冷卻其氣勢。汲縣縣令石太森,在這冰冷的空氣中,竟不自覺地以衣袖拂去額上細密的汗珠,神色間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借此平定內心的波瀾,隨後才緩緩啟齒:“稟告王相,昨夜子時前後,是王村堡壩上遊堤岸不幸潰決。如今本縣全體衙役、青壯男丁都在王村堡壩修築堤壩,避免二次決堤。”
    王峻點了點頭道:“走,我們這就過去你口中的王村堡壩那裏去看看,我已經給衛州那邊通知過去了,即刻調派糧草、沙袋、鐵鍬等物資,明日拂曉前便會抵達這裏!”
    石太森聞此,連忙點頭應承,隨即引領著王峻一行人準備啟程。恰在此時,一陣紛擾之聲自他們身後響起,如同潮水般湧來。王峻眉頭不禁微微蹙起,目光中透露出幾分不悅與疑惑:“這是何故?那邊緣何如此喧嘩不寧?”
    石太森神色略顯緊張,嘴角勉強扯出一抹尷尬的微笑,解釋道:“大人有所不知,那邊正在分發粥食,隻可惜人多粥寡,故而引得不少人爭執不休。在下已命人前去安撫,隻盼今日能平安度過,待到明日糧食一到,想來這境況自會好轉。”
    王峻麵容沉毅,目光深邃地掠過楊駿,沉聲道:“楊直學士,王村堡壩之行,你便不必相隨了。此地施粥事宜,關乎民生,半點馬虎不得,還需你坐鎮此處,全盤統籌。”
    楊駿聞言,自是忙的應聲答道:“謹聽王相之命!”
    石太森雖對楊駿的身份不甚了了,但見他隨王峻而來,心知必是王相信賴之人,連忙吩咐身旁隨從:“你速領楊大人去見劉縣丞,他正於前方營棚處內安排施粥事宜。”
    ……
    楊駿很快就趕到施粥處,這裏的臨時粥棚是今上午才支起來的。歪斜的木架上掛著塊褪色的\"賑災\"木牌,被風刮得吱呀作響,牌角還沾著半片濕透的幹茅草——那是上遊被衝垮的茅屋殘骸。
    七八個穿著灰布短打的兵卒用長矛圍成圈,矛尖上還掛著水草。可這圈障子在洶湧的人潮裏如同紙糊的,不斷被擠得向內凹。一個抱著瘦骨嶙峋孩子的婦人被擠得摔倒,粗瓷碗在泥地裏摔成三瓣,剛盛的稀粥混著黃泥漿,瞬間被後麵湧來的赤腳踩成褐色的糊。
    \"別擠!再擠今日就停粥了!\"施粥的小吏扯著嗓子喊,可聲音早被哭嚎與咒罵吞沒。他手裏的木勺不斷往破陶碗裏舀粥,渾濁的米湯裏飄著幾粒碎米,偶爾還混著草屑。一個留著絡腮胡的漢子突然翻過矛陣,手還沒夠到粥桶,就被兵卒一矛柄砸在背上,踉蹌著撞進人群,帶倒了三個捧著空碗的老人。
    東南角突然傳來尖叫,兩個半大的孩子為搶半塊發黴的麥餅扭打在泥水裏,指甲摳進對方的臉,滲出血珠混著泥汙往下淌。他們身後,一個瞎眼老嫗拄著斷槳不斷磕頭,哭喊著被衝走的孫兒,額角磕出的血珠滴在泥地裏,洇開小小的紅圈。
    粥桶見底時,混亂徹底炸開。有人攀著木架往棚頂爬,想從棚頂的破洞夠剩下的粥渣,卻踩塌了半邊棚子,帶著整捆濕稻草砸進人堆。驚叫聲裏,不知是誰的破鞋飛了起來,掠過插在泥地裏的\"賑災\"木牌,掉進遠處還沒退盡的淺水裏,濺起的濁浪打濕了岸邊堆積的屍體——那些沒熬過洪水的人,隻用草席裹著,腳露在外麵,指甲縫裏全是河泥。
    一個梳雙丫髻的小姑娘抱著母親的腿哭,手裏攥著塊被水泡脹的餅。突然人群一陣猛擠,她被生生扯開,小布鞋陷進泥裏,露出的腳趾被無數隻腳踩過,很快腫成了紫黑色。而她母親早已被卷進人潮深處,隻能聽見斷斷續續的哭喊,混著兵卒的嗬斥與木勺落地的脆響,在渾濁的空氣裏翻湧。
    眼見楊駿緩步而來,縣丞劉元博連忙加快腳步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禮道:“欽差大人駕到,有失遠迎。隻是今日施粥較晚,災民們尚未來得及享用早飯,皆眼巴巴盼著中午這一餐,場麵混亂,倒是讓大人見笑了。”
    楊駿目光如炬,將四周景象盡收眼底,不禁眉頭緊鎖,沉聲問道:“適才石縣令所言,似僅提及部分村莊受災,何以眼前領取粥食之人如此眾多?”
    楊駿一語中的,縣丞劉元博不由的歎了一口氣道:“哎,大人,造成這局麵既是天災,也是人禍,附近不少大戶人家,也紛紛讓家中仆役打扮成災民樣子前來領取粥食,我這人手也有限,不可能一個個的識別身份,到頭來,就成現在這情況了!”
    楊駿聞此一言,眸光微閃,隨即輕聲問道:“劉縣丞,你這裏可有糠秕之物?”
    雖然不知道楊駿此舉是何用意,但縣丞劉元博還是點了點頭道:“施粥用的米都是現打磨的,倒是有糠的,不知大人有何用意?”
    “我瞧著新熬的粥即將被端送而來,心中盤算著,待會兒便將那糠秕碎屑混入其中。這粥,委實太過稀薄了些!”
    “可是大人,倘若這些饑民望見粥裏摻雜著糠秕,怕是難以下咽啊!”
    “劉縣丞,他們既已淪為災民,災民,還能算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