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心比心

字數:2879   加入書籤

A+A-


    次日晨曦微露,一匹駿馬載著楊駿緊急上呈的奏章與立下的軍令狀,自秦隴連綿的山巒間躍出,如箭離弦,直奔東都開封府而去。
    沿途官道,塵土飛揚,馬蹄聲急,不過兩日光景,捷報已至郭榮案前。他緩緩展開信箋,字裏行間,情感湧動,郭榮不禁輕聲感歎“駿哥兒,終究是最解朕意之人呐!”
    旁側的王樸聞言,心中已然明了,他眼神閃爍,試探性地問道“陛下,駿哥兒此番,不知何時能重返朝堂?”
    郭榮放下奏折,踱步至窗邊,目光望向遠方,仿若能穿越山川,看到秦隴戰場上的烽火“依駿哥兒的性子,若不能按計拿下威武城,困住鳳州蜀軍,他是不會回來的。”
    他轉過身,神色凝重卻又帶著幾分期許,“他在奏折裏立了軍令狀,一月之內,若不能扭轉戰局,願與將士同罪——這般氣魄,滿朝文武,能有幾人?”
    王樸點頭稱是,沉思片刻後道“陛下,楊駿此計,雖精妙絕倫,然朝中諫臣,恐難輕易認同。他們素以‘愛惜民力、避免征戰’為由,反對西進。如今楊駿力主進兵,怕是會遭來諸多非議。”
    郭榮冷哼一聲道“非議?朕即位之初,高平之戰前,那幫人不也叫嚷著‘求和’?若當時聽了他們的,我大周如今怕已被北漢、契丹踏平!”
    他走回案前,手指重重落在楊駿的奏折上,“秦鳳四州,乃我大周西進之門戶,若不拿下,西蜀隨時能侵擾邊境,百姓永無寧日。駿哥兒深知朕的心思,才敢這般力排眾議,為朕謀這一局。”
    正當話題深入之際,大殿之外忽而響起通報之聲,悠揚中帶著幾分莊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穀大人,求見陛下。”
    郭榮聞言,與王樸目光交匯,二人心中皆已了然於胸。李穀,此人位居朝中文臣之首,其智慧與威望並重,此番前來,料必是聞得楊駿上書力主開戰之事,欲行勸阻之舉。
    王樸唇邊勾起一抹淺笑,悠然道“陛下,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若要平息朝中文臣,首要之務,在於穩住李相這裏。”
    郭榮聞言,微微頷首,隨即轉向身旁侍立的內侍,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傳朕旨意,請李相前來覲見。”
    ……
    在那大周朝堂之上,群臣圍繞征伐西蜀之事,爭論得如火如荼時。東京開封府內的趙家府邸,卻是一片異乎尋常的寧靜,仿佛與世隔絕的幽穀,靜謐得讓人難以置信。
    身為都虞候的趙匡胤,置身於這風暴的中心,麵對朝堂上的紛擾與爭議,他竟能如此沉穩地按住心中的澎湃,這份定力,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在這府邸深處,一位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年正獨立於花園之中,手中緊握一柄寒光閃爍的利劍,劍尖輕觸過一朵朵競相綻放的菊花,他的動作時而輕盈如風,時而矯健有力,劍光與菊影交織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麵。
    少年的膚色如同初雪般白皙,五官精致,清秀之中蘊含著一絲難以言喻的俊俏。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帥氣之餘,更流露出一股不易察覺的溫柔。在這秋意漸濃的午後,少年與劍、與菊,共同繪就了一幅和諧而寧靜的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於這份超脫塵世的寧靜美好之中。
    趙匡胤的目光沉醉在那舞劍少年的靈動身影之中,劍光如織,每一式每一劃都牽動著他的心弦,直至那矯健的身影悄然停駐於他的眼前,他才恍如從夢中驚醒,含笑讚道“二弟,你這劍術愈發精進,真乃英姿颯爽。待到某日閑暇,大哥定要與你切磋一番,看看這些年你的武藝究竟成長到了何種境界。”
    這位揮劍生風的少年,正是趙匡胤的胞弟趙匡義。自趙匡胤在大周軍界嶄露頭角,以其非凡的智勇引領風騷以來,身為其手足的趙匡義亦不甘落後,如今已身居右班殿直之職。正應了那句“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佳話。
    “大哥,我可等著這一天呢!”
    趙匡義大步流星走近,輕輕放下手中寶劍,隨手抿了一口已涼的茶水,眉宇間滿是疑惑“大哥,眼下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為成、鳳四州之事爭得麵紅耳赤,幾乎要翻了天,你怎還有這番閑情逸致,安然居於家中?”
    趙匡胤望著眼前的二弟,難得麵露悅色,語氣中帶著幾分豁達與洞見“哈哈,二弟啊,你們終究未能全然領會陛下的宏圖偉略。成、鳳四州之地,陛下心中早已布下棋局,誌在必得,任誰也無法撼動分毫。那些文臣們若真有心為國,何不將力氣用在實處,多為前線籌備些糧草,豈不更為緊要?”
    “兄長對朝堂風雲,洞察秋毫,猶如下棋者胸有全局,卻為何蟄居家中,不展宏圖?觀兄眉宇間隱有愁緒縈繞,二弟心中甚是掛念,不知兄長可否對弟一吐為快?”
    趙匡胤凝視著眼前這個雖年幼卻心思細膩的趙匡義,輕輕搖了搖頭,唇邊勾起一抹無奈的苦笑,隨後悠長地歎了口氣。他緩緩言道“吾弟聰慧過人,為兄心中所慮,豈能瞞過你?隻是這朝堂風雲變幻,我雖略窺其一二,卻也不免陷入那‘既生瑜,何生亮’的悵惘之中啊。”
    語畢,他眉宇間悄然爬上了幾分難以名狀的憂鬱,仿佛夜色中悄然蔓延的霧靄。這時,趙匡義眼眸微轉,不由自主地以一種試探的口吻輕聲問道“兄長可是因楊駿之事,心中才這般煩擾不安?”
    聞此消息的趙匡胤猛地自椅上站起,目光中滿是不敢置信,緊緊盯著趙匡義,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你從何處得知這等消息的?”
    “大哥,小弟雖年幼,卻也非全然無知之輩。禁軍之中,流傳著不少風言風語,皆道如果沒有楊駿的話,此番去威武之事,怕是非你莫屬啊!”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十國風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