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天上掉餡餅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第435章 天上掉餡餅
“啊?”
葉洲一愣,下意識反問道:
“茶語董事長,夏天的秘書?”
“是啊老板,反正那個女生是這麽說的,她看著蠻有氣質的,但是感覺好年輕,又不太像......您要是不想見她的話,我這就告訴她讓她離開。”
“等一下!”
葉洲叫住這名男員工,隨即從老板椅上站了起來。
接著,他重新對沈瑜說:
“小沈,你仔細思考一下我剛才跟你說的那些,再決定要不要進入飛星工作。如果你不願意,我回頭再重新給熊凱安排工作或者助手什麽的,沒關係。”
說完,他對男員工道:
“先把那個女生請進招待室,倒茶招待,別懈怠了人家,另外......如果肖總在辦公室,順便也通知他一聲。”
“啊......好的老板,我這就去。”
男員工趕忙回道。
而葉洲則是趁機將自己有些淩亂的衣服收拾了一下,又對熊凱說:
“你跟沈瑜先在我辦公室坐一會兒,想吃啥喝啥隨便拿,看電視玩電腦也行,隨你倆便,我有點事要去處理一下,待會兒回來。”
熊凱黑臉一紅,小聲嘀咕:
“阿洲你這麽說,搞的我好像會在這裏跟小沈親嘴一樣......”
“也不是不可以,我辦公室沒攝像頭~”
說著,葉洲朝熊凱不懷好意地挑了挑眉毛。
暫時告別熊凱和沈瑜後,葉洲快步朝招待室走去,內心已經不由緊張了起來。
茶語董事長,夏天的秘書......
這身份,一般人可不敢冒充。
那名男員工覺得馮念念看上去年輕,不像是那麽大一個奶茶品牌董事長的秘書,其實也沒什麽。
畢竟一般人,都不會覺得在國內隻花了短短幾年,就超越了原先所有奶茶品牌的茶語董事長秘書,看上去竟然才二十出頭。
可葉洲不這麽覺得。
因為茶語董事長夏天,他本人才剛大學畢業不久。
那麽他的秘書,也未必不能是個年輕的女生,極有可能,這個叫馮念念的女秘書,正是夏天剛剛創業之際,就已經跟在他身邊做事的老員工了。
而馮念念今天主動找到飛星,帶著什麽樣的目的,已經不難猜測了。
隻是葉洲還是有些難以置信,畢竟茶語對現在的飛星來說,可謂是超級巨頭般的存在了!
腦子裏想著這些,葉洲已經推開了招待室的門。
一進門,葉洲便看見了坐在招待室沙發上的馮念念。
在光線柔和燈光下,馮念念身姿優雅地坐在沙發邊緣。
她身著黑色修身西裝,西裝外套長度剛好遮住臀部,勾勒出纖細的腰身。內搭一件米白色的真絲襯衫,領口微微敞開,露出一小片細膩的肌膚。
馮念念看見葉洲進來,迅速起身,嘴角上揚,露出一個標準熱情的微笑,眼神中滿是真誠。
她微微欠身,伸出右手,禮貌地說道:
“葉總您好,我是茶語董事長夏天的秘書,馮念念,您隨意怎麽稱呼我都行。”
馮念念臉上的笑容如春日暖陽,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
葉洲也伸出手和馮念念握了握,笑著回道:
“你好馮秘書,不知道今天突然到訪是......”
馮念念接過話,輕笑道:
“葉總,我今天是代表我們老板來貴公司,向您和飛星發出合作邀請的。”
盡管葉洲進來之前早有心理準備,但還是在聽到“合作”二字之後,感到無比震驚。
茶語真的要跟飛星合作!
可這樣的知名奶茶品牌,怎麽會找飛星這樣一個建立不久,才剛有起色的公司呢?
茶語的選擇,有太多太多,而且壓根不需要主動尋找合作方,就有無數公司和機構排隊上門求合作。
所以......為什麽?
難道是......因為小鄰居?
還不等葉洲將心中的疑問說出口,馮念念就率先開口道:
“葉總,您現在一定很好奇,我們茶語為什麽會主動找上飛星對嗎?”
頓了頓,馮念念笑著聲明道:
“首先,和您的女朋友林淺月沒有任何關係,其次,也和鹿氏集團和飛星有合作也無關。
茶語主動找上門和飛星合作的原因,準確來說,是出於我們老板夏天的個人決策。”
“夏、夏老板的個人決策?”
葉洲更驚訝了:“可是,夏老板他為什麽呢?據我了解,茶語現在應該根本不缺各個領域的合作方,更何況飛星在目前來說,在機構這個領域裏,僅僅隻是初出茅廬而已......”
“抱歉葉總,至於我們老板為什麽選擇了您和飛星,那就不是我這個小秘書知道的事情了。不過我可以告訴您,老板他經常做出這樣的決定,通常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但神奇的是,他每次突然決定要進行合作和投資的公司或項目,都在短時間內迅速壯大,無一例外,也許這就是老板他異於常人的前瞻性戰略目光。”
葉洲嘴巴張的老大,久久說不出話來。
因為茶語主動找上飛星合作,就相當於是自己走在馬路上,突然有個富豪告訴他:年輕人,我的千萬資產以後就交給你來繼承了,沒有任何條件,完全是出於我心情好。
正當葉洲剛想再說些什麽的時候,他餘光透過招待室的玻璃,看見了站在招待室外麵,正笑吟吟盯著他看的林淺月。
林淺月用口型在外麵對葉洲說:
“我—等—你—忙—完—呀!”
......
......
新書《校花朱唇無人嚐,一拳打死少年郎》已發布)
對新書感興趣的同學,加入書架後別一直養書哇,前期追讀數據對野子很重要)
兩本同時連載~)
喜歡偷聽校花心聲,她居然是戀愛腦!請大家收藏:()偷聽校花心聲,她居然是戀愛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