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又迎新春辭舊歲15
字數:3950 加入書籤
大伯家同所有等待新年來臨的農村家庭一樣,也已經都準備好了一切。條幾邊上,上墳請祖宗的黃裱都已經疊好。
奶奶坐在火爐旁邊打瞌睡,聽到響動,抬起頭,努力睜著惺忪的眼睛,看向門口。
我趕忙上前,蹲到她膝前,伸手握住奶奶的手:“奶奶,幺回來了!”
奶奶已經認出了我們幾個,咧開嘴笑了:“小山,寶軍,坐!幺啊,咋現在才回來,這上學,年也不讓好好過啊!”
我嘿嘿笑著,撿好聽的打發奶奶:“奶奶,放假有幾天了,我去蘭蘭家了。”
奶奶一聽就樂了,拿起手絹擦了下嘴:“好好,明年搬親結婚娶媳婦的意思)不?”
這話我還沒想好怎麽回答,山哥接口道:“大娘,幺和寶軍明年都搬親,放心吧!後年就讓你抱重孫子!”
奶奶嘿嘿笑著:“好!好!”
大伯從廚房走出來,端著一菜筐煮好的熱氣騰騰的肉:“來,吃肉!”
我們沒有吃肉,奶奶眼不花耳不聾,早聽說了寶軍領回來個媳婦兒,拉著他問。
我趁機拉著大伯出了門。
“大伯,寶軍媳婦領回來了,你知道吧!”
大伯笑著說:“我聽說了,這小子好福氣,也爭氣,省了你大爺操心了。”
我看著東廂的偏房:“大伯,大爺兩口子沒地方住了。豆腐坊裏怎麽能住,又潮又冷的。您知道不?”
我這話說的就有些埋怨大伯了。
說完我有些後悔,從兜裏掏出煙給大伯送到嘴邊。
“大伯,要是前些年大爺養牲口,那屋還能住,這......”
大伯愣了愣,拍拍頭:“是我疏忽了,等會兒我過去給你大爺說,讓他倆住東廂來。”
收養來喜大爺的大爺爺,和我家爺爺,是同一個爺爺的兄弟。隻是他那一支,到來喜大爺這,都是單傳。在村裏,也隻有和我們家親厚。爺爺奶奶,大伯他們,都是念舊的人,加上來喜大爺兩口子都是實在人,兩家著實親如一家,到我和寶軍這一代,其實正是五服之內。
大伯有些懊惱:“隻顧忙過年了,沒想到這一茬,是我的錯。還好你提醒我,不然沒臉見你來喜大爺了。”
我沒有再說下去。大伯這樣說了,就會把來喜大爺安排的妥當。東廂還有兩間空房,我看過去,那裏依稀有我小時候的記憶。
前麵,是我大哥的院子。我才發現,院子西邊的過道,被一垛紅磚堵上了。
這個院子以前是連通的。大哥結婚時,院子攔腰兩截,前邊給大哥建了三間瓦房,一間灶房,給了大哥。隻是大哥外出打工,為了方便照顧嫂子和小侄子,西邊留了通道。
“大哥回來了吧!”
我問大伯。二哥和三嫂結婚是在這院裏的,沒見他們,就是沒有回來。
二哥和二嫂是非常爭氣的,倆人一條心,已經在外麵漂了兩年沒進家了。
大伯歎了口氣:“過年了,你二嫂托她姐,給我送來300塊錢。你大哥回來十來天了,天天打牌,屁都沒一個!我把路堵上了,自己過去吧!”
我也是搖頭。
大哥這邊,一言難盡。
我從兜裏又摸出兩百塊錢:“大伯,這個您拿著。這不是我爸給的,我在羅港那邊幫人做點生意,年前掙了點兒錢。過年了,您自己買點兒煙酒啥的。”
大伯推了回來:“幺,你爸給過我了,還給我準備了煙酒。不用錢了。”
我想了想:“大伯,您拿著,當我給奶奶壓歲錢了。奶奶嘴饞,過了年要不幾天就該想吃肉了,你給她買。您要是不要,我給奶奶,她又是隻進不出。”
大伯歎息一聲,摸了摸我的頭:“幺兒,長大了!大伯接著。”
我放下心來。大伯也是心高氣傲的人,隻是這些年,家貧百事哀。
老了,就指望孩子了,可是,還不太指望的上。三個出嫁的姐姐,也都不富裕,還有三叔,卻是不能當家做主。可能有心,但卻真是無力。
不過也不能隨意置喙,各人是一家,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我心裏默算了下手裏的活錢,還有投資的花費。
還是不夠,錢!真是越賺越不經花了。
從奶奶家出來,山哥拉我去牌場,我推說累了,要回去補一覺,不然晚上沒精神熬年,就沒去。
和寶軍說了下來喜大爺的安排,寶軍沒說什麽,低頭說:“好!”
回到家裏,跟爸媽說了一聲,躺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官莊到瓦鋪這八裏路,上車下車,拿撬棍撬車輪子上的積雪,累壞了!
死大力,下次絕不能聽他的,寧走十裏遠,不走一裏喘。
下午四點,我被爸叫起床。這一覺睡得深沉,踏實。
外麵,鞭炮聲已經開始零星響起。
簡單洗了一下臉。拿了疊虛好的黃裱,裝了些散炮,和爸爸哥哥一起出門去村後的塋地裏請祖宗。
一路上,碰到不少和我們一樣的鄉親,大家相互點頭微笑,卻並不說太多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家的墳地就在村後東邊自留地裏。爸指著腳下的田邊路,對我們說:“你們看,這條路在東邊轉彎向北,我們家裏的墳地,正好在彎裏麵。你爺爺在世的時候找先生看過,這叫‘玉帶纏腰’,這地進人,後代是要出文官的。嗬嗬,你看,現在至少你三叔,你大姐,你姐,還有你都是做教師的。你三叔當時是推薦上學,你姐倆這是考上的,一下子跳了出去,算是吃公家糧的了。放到古代,也算是有了功名的人了,哈哈。”
這話我前世聽了無數遍。我眯著眼睛看著地勢。其實我們村後那條高高的河堤要是不破壞,風水會可能更好一些。可惜,現在河堤隻剩下幾十米,孤單的矗立在那裏,因為不再為一整體,愈發顯得高大起來。
我們這片墳地,因為這玉帶纏腰,被人覬覦。前世幾年後,村裏另一劉姓老人離世,他的家人強行把他埋到我家墳塋左側,被村人所不齒。當時家裏已沒落,大伯已去世。父親和劉家大鬧一場,卻也無可奈何。
人家是埋在自己地裏的。為了這樣做,劉家處心積慮,幾年前就把地換到了這裏。
隻可惜,風水這東西虛無縹緲。可能看時,看運,也看人心。
我們家大哥二哥家,還有我哥家孩子,相繼考上大學。大哥家侄子馮運,更是大學畢業入伍,又考入軍校深造,而後去了保密單位,成就了一名‘武官’。而劉家自老太爺死後拔塋到這邊,卻是老二英年早亡,老大家孩子進去了十年。
怎麽說呢?這東西,你是信?還是不信?
喜歡人間一隅請大家收藏:()人間一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