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白山關之戰上)
字數:3530 加入書籤
白山關,山省鎖鑰,依山而建,和綿延數百裏的群山完美融為一體,自古就是山省抵禦遊牧民族從冀省平原入侵的重要關隘。
當年閆龍池占據山省的時候,就在此關部署重兵,誇口能夠抵擋十萬日寇,阻擋日寇鐵蹄進入山省北部區域。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受閆龍池重托的將領受了鬼子賄賂,僅僅是在關上抵抗了不到一周,就主動獻關投降。失了白山關,鬼子大軍揮師直入山省北部,山省北部僅剩的部隊經曆幾次大戰,最終不敵隻能退入鄰省。
失了山省北部,山省等於是大門洞開,鬼子從北揮師往南,和由南向北的另一路鬼子大軍匯合源城地區。閆龍池的主力部隊遭到鬼子前後夾擊,很快就被打得丟盔棄甲,無奈隻能一路西逃,同樣躲進了鄰省,靠著大河天險,才避免被日寇全殲。
至此之後,山省幾乎全境淪陷,抗日力量隻能在偏僻的山村建立抗日基地,用打遊擊的方式,證明山省人還沒有放棄抵抗侵略者。
一直到陳常青異軍突起,虎賁軍經曆一係列血與火的洗禮之後,再次來到白山關腳下。
“還好咱們這是從西往東打白山關,要是從東往西打,我都不知道該怎麽啃下這塊硬骨頭。”
在看過白山關地勢後,已經升任第一旅參謀長的許聞一臉慶幸地說道。
站在他身邊,依舊舉著望遠鏡觀察白山關的陳榮祖心裏也冒出同樣的想法。
這白山關就建在兩條山脈中間,將兩條不同叫法的山脈連成了一體。兩邊都是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可以說是飛鳥難渡。偏偏在白山關這裏留出一個口子,溝通冀省和山省兩地。
“也怪那閆龍池識人不明,用人不當,這樣重要的關隘竟然交給一個心誌不堅之輩看守。
這關城全部由巨石壘砌城,聽附近的老人說,牆厚足有數米,關隘上麵甚至能夠跑馬車。
你說如果當年守關將領不主動投降那該多好,鬼子就是用重炮轟上一個月,都不見得能把它炸塌。”
聽許聞的話,陳石頭也是歎了口氣,搖著頭頗為遺憾的說道:
“國家積貧積弱,多災多難。板蕩之時,最是考驗人心。大宋麵對外敵入侵,有嶽王爺這樣忠心耿耿,一心恢複中原的忠臣,自然也難免有秦檜這樣卑躬屈膝,討好外敵的奸臣。
就像現在,麵對倭寇猙獰,有周、顧、朱、梅、陶、羅、胡、二陳和張等人想要妥協投降的低調俱樂部。同樣也有像咱們將軍那樣,遠渡重洋都要回國,捐錢捐物甚至捐出生命都要誓死抗日的愛國人士。
華國四萬萬人口,如果真能做到上下一心,不分你我,齊心抗日。區區倭寇彈丸之國,又哪裏能夠輕易的奪下咱們的半壁江山。”
聽著陳榮祖的一番分析,許聞也不由露出一些詫異的神色。
“想不到旅長你現在都能說出那麽多道理來,這可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陳榮祖放下望遠鏡,回首看了一眼來時的方向,也是頗為感慨地說道:
“這是將軍對我的教導。
他常跟我說,除了識字,就是要讀史。
隻有讀史,才能明白咱們華國人數千年來的風雨曆程,才能明白咱們這一民族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坎坷。
他常說自己降生在這個世界,就是為了見證這個民族從泥沼裏一點點爬出來,重新站起來,再次站到這個世界島的最高處,恢複咱們祖先的榮光,然後超越咱們的祖先,為後輩樹立一個更高,更牢固的高峰。”
說到這裏,陳榮祖做了一下深呼吸,隨即再次開口。
“所以,今天這一仗,咱們無論如何都得把白山關奪回來。
這是咱們掙紮脫離泥沼的第一步。”
“好,我們一起努力!”
……
轟隆隆!轟隆隆!
持續不斷地炮擊,在白山關周圍不斷響起。
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直接進入了白熱化。敵我雙方的火炮一整天幾乎就沒有怎麽停歇過。
仗著地利優勢,駐紮白山關的菊池聯隊哪怕少了一個大隊的兵力還能和關隘外麵的虎賁師第一旅打得有來有回。雙方在這白山關打了將近十個小時,一直到太陽下山,關外的第一旅才退了回去。
聯隊長菊池正也是這個時候,才有空閑的時間,跑到營地內查看麾下士兵的傷亡情況。
“大佐閣下!您怎麽到這裏來了?”
剛到臨時傷兵營地,負責傷兵醫療救護的森田中佐連忙過來敬禮問候。菊池正板正地回了一禮,這才隨口問道:
“士兵的傷亡情況怎麽樣?醫療物資是否還充足?”
森田中佐翻開手中的統計文件,向菊池正匯報他今天統計出來的傷兵和陣亡士兵記錄。隨即又向菊池正說道:
“大佐閣下,戰事太激烈,我們這邊的醫護人員有些忙不過來。
許多士兵急需要進行手術,可白山關內能夠做手術的醫護人員也就那麽些人。很多士兵根本等不及手術治療,就失去了生命。
而且,我們聯隊儲備的醫療物資也有些不足。源城司令部那邊已經很久沒有給我們這邊補充足夠的醫療物資。以現在的儲備,明天估計就要出現紗布之類的醫療物資短缺了。”
菊池正聞言,頓時眉頭緊鎖。
源城司令部很長時間沒有補充醫療物資的事情,他也是了解過的。當時負責後勤的參謀就有跟自己提過。自己也有打電話到源城司令部那邊找筱田司令官了解過情況。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帝國在南洋開辟了新的戰場。麵對美麗國這等強國,南洋的戰鬥打得很慘烈,帝國本來就不多的資源不可避免向著南洋戰場那邊傾斜。
源城司令部那邊為了讓華國的百姓積極種棉田,為帝國提供足夠的醫療用品而不得不強製下令讓華國的老百姓拔掉農田裏的小麥,將土地改種棉花。
盡管如此,可帝國棉花等醫療物資的缺口依舊十分巨大。帝國僅有醫療物資餘量也要緊著華國南方戰場上的帝國軍隊。像山省這種已經沒有大規模會戰的地方,一切醫療物資隻能是靠著司令部自己想辦法。
喜歡打鬼子,我自成一軍請大家收藏:()打鬼子,我自成一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