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王君廓:我的心也很累!
字數:5060 加入書籤
這一刻,王君廓隻覺得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否則為什麽大白天的竟會聽到宋金剛跟自己說胡話呢!
要不然這簡直就是在倒反天罡!
自己明明是奉秦王殿下之命進城來勸降宋金剛的,可宋金剛不僅沒有任何想要獻城投降的意思,竟還反過來想要勸自己這個唐軍大將去投靠他,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知道,他自從投奔李世民之後,混得可謂是如魚得水,李世民並沒有因為他之前的反複無常而像李密那樣對他棄之不用,處處提防,反而不斷對他委以重任,使他屢屢立下大功,已經榮升到右武衛大將軍一職,成為了李世民身邊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之一。
可如今宋金剛竟要自己拋下如今的高官厚祿跑去投奔他,自己圖什麽呀!
而王君廓的反應早就宋金剛的意料之中,他又拎起酒壺給他倒了一杯酒,隨即淡淡一笑道:
“我知道王將軍此刻心中一定覺得我方才說的話很是荒謬,但你不妨先好好喝幾杯酒水,容我慢慢跟你道來。”
王君廓既不喝酒也不說話,隻是靜靜看著宋金剛,想聽聽他嘴裏還能再蹦出什麽虎狼之詞來。
見王君廓不喝,宋金剛也沒有勉強他,隻是轉而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才悠悠開口道:
“我知道你們秦王殿下之所以派王將軍你來見我,是因為你我都是草莽流寇出身,又都改換過門庭,而你如今官至右武衛大將軍,爵封常山郡公,在他手下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
你們秦王殿下是想用你如今的際遇來暗示我,隻要我宋金剛願意獻城投降唐軍,待遇絕不會在你王君廓之下!但是……”
說到這裏,宋金剛陡然話鋒一轉,語氣也多了幾分嘲諷:
“……但是你們秦王殿下要如何跟我保證,我宋金剛投降過去之後會是第二個王君廓,而不是第二個李君羨!”
聽到“李君羨”三個字,王君廓的麵色陡然變得很難堪。
他和李君羨雖然同為瓦崗出身,但彼此之間並沒有太深的交情,但是當他聽說了李君羨的事,心中還是忍不住泛起一陣憤慨和悲涼。
畢竟在此之前他從未想過,在李元吉眼裏竟然從來沒把他們這些降將當人,他們的妻女說搶就搶。
若不是最後事情被獨孤懷恩等人鬧大了,恐怕李元吉直到現在都還逍遙法外呢!
隻是麵對宋金剛的嘲諷,他為了完成李世民交代的任務,隻能有些言不由衷道:
“這些都是李元吉造的孽,我們秦王殿下與他並不是一類人,若是宋將軍肯投降過去,他是絕不會虧待宋將軍。”
“李元吉一個人造的孽?李家人倒真是會甩鍋!”
宋金剛對此隻是冷冷一笑,言語間絲毫沒有給王君廓麵子的意思:
“那我問你,李元吉造了這麽大的孽,李淵有沒有大義滅親,讓他給那些死難的百姓償命?
不!並沒有!據我所知李元吉隻是被削去了齊王的爵位,被軟禁在府中,想來用不了幾年時間,待長安城中的百姓漸漸遺忘了李君羨之事,他再隨便找個由頭恢複李元吉的齊王爵位,解除對他的軟禁,到時候誰又能說什麽呢!”
王君廓沒有說話,隻是一個勁兒低頭喝悶酒。
因為宋金剛的話無疑是戳到了他的痛處。
當初秦王李世民以禦史大夫查明李君羨之事的真相之後,一時間長安城群情激憤,都說要殺李元吉以謝天下。
他們這些降將自然也希望李淵能大義滅親,殺了李元吉,好給他們這些被羞辱的降將一個交代。
畢竟李元吉羞辱的可不止李君羨一個人,而是每一個從別處投降過來的降將。
可最終令他們失望的是,秦王李世民迫於李淵的壓力,最終也隻能饒過李元吉一命,隻是削去了他的王爵,將他終身軟禁在原齊王府,可謂是狠狠傷到了他們這些降將的心。
若不是念著李世民對他們的知遇之恩,恐怕他們早就一怒之下辭官而去了。
王君廓的神色變化宋金剛都看在眼裏,當即又給他斟了一杯酒,嘴上不緊不慢說道:
“李世民的人品如何我不評論,我隻知道他的父親李淵絕非明主,我宋金剛就是再想不開,也不會降唐去為這種主公效力。”
王君廓一時有些無言以對,隨即又忍不住反唇相譏道:
“難道李淵不是明主,可劉武周就是明主嗎?”
可宋金剛聞言臉上卻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
“我當然知道劉武周不是什麽明主,可我宋金剛若是想要投奔明主,當初魏刀兒敗亡之後,我留在河北為秦昇效力不就好了?”
王君廓再一次愣住了,一時間怔怔看著宋金剛。
他之前也覺得宋金剛就是鏡子中的自己,可今日一見,他才發現宋金剛的心機和城府比自己深得多。
看在王君廓一臉困惑的模樣,宋金剛麵上的笑容越發玩味,索性不再遮掩道:
“王將軍,你我雖是第一次相見,但卻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有些事我不妨跟你透個底。
我為劉武周效力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待我掌控了他的大部分兵馬,我便會以他勾結突厥人為名公然與他決裂,到那時兵權和人心都在我這邊,我必能取他而代之,以河東為根基,成就一代霸業。
我看王將軍你與我一樣,都是為了成大事不擇手段不計虛名之人,不妨離開李唐過來助我一臂之力,一旦大事可成,我宋金剛願與你平分天下。”
說罷,宋金剛便用異常灼熱的目光看著王君廓,眼神中滿是期盼之色。
王君廓同樣看著宋金剛,沉默了許久,才輕輕搖了搖頭道:
“秦王殿下待我恩重如山,我並無背叛他的打算。”
雖說早就猜到王君廓不會這麽容易就被他拉攏過去,但是當真的聽到王君廓親口拒絕,宋金剛麵上還是難掩失望之色,但卻還是不得不故作大度擺了擺手道:
“人各有誌,我也不好勉強,隻是他日若是王將軍改變了主意,可以隨時來找我。”
王君廓看著宋金剛,最終還是緩緩點了點頭……
……
當王君廓回到城外的唐軍大營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他著急去帥帳跟李世民複命,隻是剛一靠近帥帳,便聽到裏麵傳來李世民又驚又怒的聲音:
“什麽?我兄長不同意與我們合兵一處一起攻打霍邑,都什麽時候了,他還要攥著手中的兵權不放嗎?”
隨後,裏麵便傳來參軍房玄齡唉聲歎氣的聲音:
“本來太子殿下聽了屬下的勸告,態度已經有些鬆動了,可裴相不知道跟他說了些什麽,太子殿下的態度便突然變得強硬起來,說什麽都不願意與殿下合兵一處攻打霍邑了。”
“又是裴寂!別以為我不知道他跟我兄長說了些什麽,無非是告訴他一旦我攻下了霍邑,收複了河東,權勢和聲望大漲,必然會威脅到兄長的太子之位。”
李世民的聲音聽起來似乎是在咬牙切齒:
“若是我大唐江山有朝一日不保,必是毀在裴寂這種鼠目寸光的小人手中!”
王君廓站在帥帳外麵許久,哪裏還不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想來是秦王殿下為了奪取霍邑做了兩手準備,一麵派自己去城中勸降宋金剛,一麵派房玄齡去見李建成,想要說服他合兵一處強攻霍邑。
可沒想到,最終的結果卻是自己沒有勸降得了宋金剛,房玄齡也沒能說服得了李建成出兵相助。
如今兩條路都走不通,不知道秦王殿下還有沒有第三個辦法可以拿下霍邑。
隻是一想到如今形勢到了這個地步,可李淵還在一味偏袒自己的兒子,另外兩個最能幹的兒子又為了爭奪儲君之位不斷明爭暗鬥,置下麵將士的性命如無物,王君廓心情就不由一陣沉重。
這樣的王朝,真的可以持久嗎?
王君廓內心再一次陷入了迷茫,心中不自覺回想起白天宋金剛跟自己說過的話。
(很多作者說我把竇建德寫得比主角和李世民都要正派,但曆史上的竇建德確實就是這麽一個人呀,否則河北百姓不會給他立這麽多的夏王廟。
不過史書上的竇建德有兩個汙點,分別是殺了自己的第一謀士宋正本和第一大將王伏寶,但我不確定是不是唐朝對他的抹黑。)(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