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張孝謨人間蒸發

字數:3613   加入書籤

A+A-


    決定跟不跟秦昇的人走是一回事,但要如何離開長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畢竟李淵在府邸內外安插了這麽多眼線,時刻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隻要他稍有異動,便會有人立即去給李淵通風報信,根本不給他任何離開府邸的機會。
    哪怕他們避開了這些眼線,成功從府邸脫了身,可外麵的大街上到處都是值夜巡視的左右候衛,隻怕他們一行人大晚上一上街就得被左右候衛的人給逮住了。
    再退一萬步講,即使他們躲過了巡邏的左右候衛,可如今三更半夜的,長安城的所有城門都早就關閉了,他們又怎麽出得了城。
    可盧劍星卻要張孝謨不必擔心,隻管跟著他們走便是了。
    事到如今,張孝謨也顧不上多想,隻得穿好衣服,什麽貴重東西都顧不上帶,便跟在盧劍星後麵出了臥房。
    令他奇怪的是,本來他的臥房外麵經常有下人鬼鬼祟祟走來走去,可現在卻看不到一個人影,也難怪盧劍星敢大搖大擺出現在他的臥房內。
    而盧劍星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困惑,也不解釋,隻是叮囑張孝謨緊跟在他後麵,千萬不要跟丟。
    張孝謨聞言隻能按捺住心中的困惑,跟著盧劍星後麵,很快便出了府門。
    奇怪的是,府門外麵同樣是空無一人,可張孝謨清楚記得,之前不管是白天晚上,他的府門外麵都有人盯著。
    白天的時候這些人就扮作路人或商販,到了晚上就搖身一變成了更夫,看似在做自己的事,眼睛卻在時刻緊盯著他的府門。
    沒有這些眼線的盯梢,張孝謨終於得以離開這座困了他一年多的府邸,跟在盧劍星身後,一路往長安城的東南方向而去。
    一路上,張孝謨一顆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會碰上值夜巡邏的左右候衛,一旦被他們逮住,押送到李淵跟前,自己不死也得掉層皮,還有可能會連累到遠在五原郡的父親張長遜。
    可奇怪的是,他們兩個人就這麽大搖大擺走在寂靜的大街上,一直走到長安城最東南的曲江池,也沒有碰到一個巡邏的左右候衛。
    他不知道的就是,這正是之前盧劍星秘密去見獨孤懷恩的結果。
    他對獨孤家的要求很簡單,隻需要身為右候衛將軍的獨孤開明在值夜的當晚,提前將夜裏巡邏的時間和路線告知他就可以了。
    獨孤纂和獨孤懷恩眼看他們獨孤家不需要在營救想找你這件事上冒任何風險便可以賣給秦昇一個天大的人情,自然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這也是他們堂兄弟二人這麽痛快就決定幫盧劍星的原因。
    正是因為有了獨孤開明提供的情報,盧劍星才能帶著張孝謨一路避開巡邏的左右候衛,順利走到長安城東南的曲江池。
    前漢孝武皇帝在位時,這一帶都被劃入了上林苑,還下令工匠鑿疏河道為湖泊,便有後來的曲江池。
    而到了本朝的高祖文皇帝在位營建大興城時,因曲江池一帶經過三百多年的戰火摧殘,早就不複當年的盛景。
    高祖文皇帝見曲江池一帶的地勢比城中各處地勢都要高出不少,擔心會因此壓住大興城的王氣,便沒有在曲江池一帶設立坊市,更不許百姓居住,隻是將這一帶都辟為皇家園圃,專供皇親國戚遊玩。
    隻是如此一來,曲江池便無形中成了長安城的一處缺口,隻要在曲江池坐上船,就可以順著外麵的黃渠一路出了長安城。
    直到上了一艘早就停靠在池邊接應他們的畫舫,張孝謨依舊有些不敢相信他就這麽離開長安了。
    或許是因為做了太久人質的緣故,此刻他隻覺得連畫舫上的空氣都是香甜的,彌漫著自由的氣息。
    盧劍星並沒有跟張孝謨一起離開長安,因為長安城中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去做。
    他隻是站在曲江池邊,默默目送著畫舫的離去。
    而張孝謨看著站在岸邊的盧劍星,突然間跪倒在甲板上,衝著岸邊的盧劍星重重磕了三個響頭。
    在他看來,盧劍星可以說是給了他新生,自然值得他行如此大禮。
    盧劍星看著衝他磕頭的張孝謨,雖說麵上依舊沒有任何表情,可眉毛還是忍不住挑了挑。
    一直到畫舫在他的視線內徹底消失,他才收回目光,隨後也快速消失在黑夜中,就像什麽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
    次日,整個太極宮禦書房都能聽得到李淵暴怒的咆哮聲。
    他如何能不暴怒,一夜之間,他派去監視張孝謨的人都被人迷倒之後抹了脖子,手法幹淨利落,絲毫沒有驚動到值夜巡邏的左右候衛。
    若不是去換班的人在張府附近的一處很少有人行走的小巷發現了這些人的屍體,還不知道他們都已經遭人毒手了。
    至於張孝謨,更是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沒了張孝謨這個人質,他們大唐還如何牽製和控製遠在五原郡的張長遜。
    眼看李淵龍顏大怒,裴寂慌忙寬慰他道:
    “陛下不必擔心,臣在進宮前已經派人去問過了,昨夜長安城沒有一處城門有異常,更沒有一處城門在半夜開啟過。
    因此,臣敢大膽猜測,這個張孝謨雖說離開了他所住的府邸,但並沒有出城,隻是找地方躲了起來,伺機再出城離開。”
    聽了裴寂的話,李淵麵色這才緩和了一些。
    這就是他寵信裴寂的原因,因為裴寂永遠是那個最了解他心思的人,知道該如何勸慰和開解他。
    他當即下旨,要左右候衛的人開始在城中大肆搜查客棧青樓寺廟這些地方,一副哪怕挖地三尺也要將張孝謨給找出來的模樣。
    皇帝有旨,左右候衛自然是不敢不從。
    一時間,左右候衛開始在長安城中到處搜查,可哪怕他們都快將長安城掀了個底朝天,還是沒有看到半點張孝謨的蹤跡。
    張孝謨沒找到,城中不少百姓倒是對此是怨聲載道,對朝廷和官府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
    隨著這些不滿愈演愈烈,不少官員也看不下去了,紛紛上書李淵,請求停止這種攪得將京城百姓雞犬不寧的搜查。
    最終,李淵隻能無奈下旨停止了搜查,同時也猜到張孝謨很有可能早就已經離開長安了。
    為了扭轉局勢,他任命永安王李孝基為五原郡通守,帶著一份封原通守張長遜為中書侍郎的旨意火速趕往五原郡,無論如何都要搶在張孝謨之前見到張長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