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緩兵之計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A+A-


    “亂臣賊子!一群亂臣賊子!膽敢趁亂要挾朕,朕要將他們滅族,朕要將他們通通滅族!”
    李淵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在立政殿左等右等了大半天,滿心以為竇皇後親自出馬能給他帶回來一個好消息,可最終等到的卻是這麽一個令他怎麽都無法接受的離譜條件。
    一時間,滔天的怒意和恨意徹底衝垮了他的理智。
    他拔出腰間的天子佩劍,瘋了一般奮力劈砍著麵前的柱子,一邊劈砍還一邊厲聲咒罵,狀若癲狂。
    殿內的一眾宮人都被李淵突如其來的行為給嚇傻了,一個個呆呆看著眼前的一切,大氣不敢出。
    竇皇後雖然也被嚇了一大跳,但不愧是做皇後的人,很快就第一個冷靜了下來。
    她看著正在瘋狂劈砍柱子發泄的李淵,並沒有上前勸阻他。
    因為她心中清楚,如今秦昇率領的隋軍在關中肆虐,攪得整個關中雞犬不寧,本就已經讓李淵為此焦頭爛額,承受了莫大的壓力。
    偏偏關隴貴族又在此時興風作浪,趁著朝廷有求於他們之時,竟妄圖染指軍權,重現關隴集團當年的威勢。
    麵對如此內憂外患的局麵,也難怪李淵會突然爆發,如瘋子一般拔劍劈砍柱子泄憤。
    可她雖然沒去阻止李淵,目光卻從在場的每一位宮人臉上掠過,淡淡提醒他們道:
    “今日之事,你們之間若是有人膽敢向其他人泄露半個字,不僅你們自己難逃一死,就連你們的家人也活不成。”
    她的語氣雖然很是平靜,但說出的每一個字卻都讓殿內的每一位宮人都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這些宮人在宮裏摸爬滾打多年,自然也聽得出竇皇後的話不是在嚇唬他們,一個個慌忙怯聲道:
    “奴婢不敢!”
    竇皇後這才點了點頭,隨後擺擺手示意這些宮人全都退下,隻留下竇皇後和李淵兩個人在殿內。
    而李淵在將眼前的柱子砍得千瘡百孔之後,似乎也發泄得差不多了,“哐當”一聲丟下手中的天子佩劍,整個人頹然跌坐在地上。
    竇皇後看得一陣心疼,忍不住上前幾步,低聲寬慰李淵道:
    “陛下,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局勢並非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李淵抬起頭,看著竇皇後,隨後搖了搖頭,麵色痛苦道:
    “皇後,你不明白,若是朕不答應他們的條件,不用等隋軍打過來,恐怕長安城內的百姓自己先作亂了。
    可若是朕答應了他們的條件,恐怕大唐就要成為第二個大周了。”
    作為經曆過周隋唐三朝的人,竇皇後自然明白李淵的話是什麽意思。
    想當初,宇文泰為了對抗高歡,創立了府兵製,以八柱國和十二大將軍為其將領,統領天下府兵,最終形成了名震天下的關隴集團。
    但之後因為權臣宇文護的飛揚跋扈和周宣帝宇文贇的暴虐荒淫,引起了關隴集團對宇文一族的不滿,萌生了推翻宇文家另立新君的想法。
    最終,這些關隴貴族選中了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之子楊堅,支持他篡奪了大周的江山,建立了隋朝。
    可楊堅雖然是在關隴集團的支持下取大周而代之,但這也讓他意識到了關隴集團對皇權的威脅。
    一旦關隴貴族對他或之後的大隋皇帝不滿,一樣可以重新挑選其他人來取大隋而代之。
    因此,楊堅和楊廣父子二人終其一生都在打壓和削弱關隴貴族,甚至楊廣為了擺脫關隴貴族對天下府兵的控製,不僅另外組建了驍果軍,還一次又一次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將數以百萬計的府兵送往遼東戰場消耗。
    當初楊廣頂著亡國的風險和壓力,好不容易才解決了關隴貴族對府兵的控製問題,可關隴貴族如今借著長安城百姓因為糧價飛漲和糧食短缺而叛亂之機,又想故態複萌,以向朝廷提供糧食為條件,企圖再次掌控大唐的府兵,染指兵權。
    不難想象,一旦大唐因為頂不住壓力,屈從了這些關隴貴族的要求,大唐將變成第二個大周,李家將變成第二個宇文家。
    一旦哪天關隴貴族對李淵或是之後的大唐皇帝不滿,他們隨時可以另外扶持其他人取大唐而代之。
    可若是不答應,大唐又未必能堅持得到河東的十幾萬唐軍回援關中的那一天。
    不論怎麽選,擺在李淵和大唐朝廷麵前的似乎都是一個死局。
    可越到這種時候,竇皇後反而越顯得冷靜,她看著李淵,緩緩開口道:
    “陛下,依臣妾之見,其實不妨先答應他們的條件,讓他們出錢出糧幫朝廷度過眼下的危機。
    待建成和二郎帶著十幾萬援軍回援關中之後,朝廷便重新拿回了主動權,到那時有的是辦法重新對付他們。”
    李淵聽完不由眼前一亮。
    他並非是愚不可及之人,方才之所以如此失態,也是被關隴貴族的趁火打劫氣得不輕,一時氣得失去了理智。
    如今經竇皇後這麽一提醒,他也意識到了事情其實並沒有糟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可他想了想,還是心有疑慮道:
    “隻怕若是不給他們一點實際利益,未必能讓他們相信朕的誠意,肯出錢出糧幫朝廷解決的難題。”
    竇皇後聞言忍不住笑了:
    “陛下可當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若是想讓他們相信陛下的誠意還不簡單,隻需要部分答應他們的條件,讓出幾個衛的大將軍一職,便可以讓他們心甘情願出錢出糧幫朝廷安然度過眼下的危機。”
    “哈哈哈,皇後可真是朕的好賢內助!好,一切就依皇後之言。”
    聽了竇皇後的計策,李淵心情頓時陰轉晴,連聲稱讚起了竇皇後的賢明。
    翌日,李淵便下了旨意,免去了秦王李世民的十二衛大將軍一職,同時將十二衛擴充到十六衛,即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
    其中,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和左右領軍衛八個衛的大將軍分別由關隴集團中最顯赫的八個家族的子弟擔任。
    而關隴集團也投桃報李,長安城中的很多米鋪如同商量好的那般,開始以鬥米三百錢的價格大量出售糧食,雖說這個價格還是很高,但也沒到貴得不可接受的地步。
    畢竟對於很多百姓而言,能買到糧食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隨著糧價飛漲和糧食短缺的問題得到緩解,長安城中的百姓騷亂也就漸漸平息了,大唐朝廷至少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對付即將兵臨城下的隋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