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
字數:4121 加入書籤
“大將軍,李建成隻帶回了兩萬多人,根本不足為慮,我們何不先擊潰這兩萬兵馬,再撤離關中?”
隨著李建成率領的兩萬多唐軍出現在廣通倉附近,秦昇便開始著手安排撤離關中。
可裴行儼卻似乎有些意猶未盡,跑去詢問秦昇為何不先將這兩萬唐軍擊潰再撤離關中。
秦昇對此隻是淡淡一笑:
“李建成用兵雖然不如他的二弟李世民,但也絕不是什麽草包。
他很清楚,若是正麵交鋒,兩萬步卒絕無可能是一萬騎兵的對手。
因此,他一定會極力避免跟我們決戰,將我們死死拖住,待各路兵馬趕來關中勤王,再將我們圍而殲之。”
“原來如此,末將明白了!”
聽了秦昇一番解釋,裴行儼頓時恍然大悟,遂絕口不再提及此事。
此時,秦昇卻注意到一旁的羅成神色有些惆悵,雖然已經猜到了其中的緣由,但還是忍不住笑著打趣他道:
“怎麽,羅成,此地樂,不思薊了?”
在秦昇和裴行儼麵前,羅成也不想遮掩什麽,隻是輕歎一口氣道:
“末將隻是在想,此次一離開關中,不知何時才能與我父親再見。”
之前一戰,雖說羅藝出戰不利,但李淵也知道羅藝隻是掛名出征,軍中大小事都是段誌玄這個副將說了算。
如今唐軍吃了敗仗,他也不好將戰敗的黑鍋扣在羅藝頭上,自然也沒治他的罪,讓一直擔憂他的羅成暗暗總算是得以暗暗鬆了一口氣。
隻是一想到此次離開關中之後,他們父子不知何時才能再見,羅成還是不免有些傷感。
秦昇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寬慰他道:
“放心,不會太久的,如今的李唐內憂外患,已經蹦躂不了幾年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重新殺回關中,到那時便是你們父子重逢之時。”
可羅成聽完,臉上卻看不出多少欣喜之意,反而有些欲言又止。
秦昇很容易就猜到他心中還有什麽顧慮,當即許諾道:
“就憑你父親先前的獻圖之功,足以讓我寬恕他之前的一切過錯。
將來隻要他不聯絡舊部,不結交黨羽,不私藏兵器甲胄,我就絕不會再為難他,讓你們父子二人盡享天倫之樂。”
羅成聽完,兩眼忍不住為之一紅,隨即對著秦昇深深一拜:
“末將代家父,謝過大將軍不殺之恩。”
……
秦昇北撤之後不久,李建成便率兩萬多唐軍出現在了長安城外。
聽到自己長子率軍回到了長安,李淵立即下令大開城門,放李建成和兩萬多唐軍進城。
而李建成一進城,顧不上換下身上的戎裝,便立即進宮去探望自己的父皇李淵。
此時的李淵也知道了秦昇率軍北撤的消息,一直強撐著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當天就病倒在床了。
最終,李建成是在病榻見到了自己的父皇。
一進到寢殿,他便重重跪倒在地,一路跪行到李淵的病榻前,不住垂淚哽咽道:
“兒臣救駕來遲,令父皇擔驚受怕多時,實在是罪該萬死!”
李淵強撐著坐起,伸手撫摸李建成的腦袋,眼中滿是慈愛和欣慰:
“癡兒何必如此,若不是你及時率軍趕回來, 隋軍又怎麽會撤離關中,恐怕為父和關中百姓還要繼續活在擔驚受怕之中呢!”
李建成聞言,哭得越發泣不成聲。
此時,李淵看了看李建成空蕩蕩的身後,目光忍不住一沉。
他沒想到,自己派人快馬加鞭將一道道聖旨和一麵麵金牌送去河東,要河東的十幾萬唐軍回援關中,最終回來的卻隻有自己的長子李建成和他帶回來的兩萬多唐軍。
梁師都和宋金剛沒率軍回關中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次子李世民沒有出現雖然讓他又氣又惱,卻也早有心理準備。
可他沒想到就連自己一向信任的堂弟李神通都沒有率軍回援關中。
難道在兵權麵前,就連自己的堂弟都要背叛自己嗎?
不過李淵好歹也做了一年多的皇帝,心機和城府早就變得深不可測,因此雖說此刻他的內心已經憤怒到了極點,但麵上卻沒有表露半分,隻是給伺候在病榻旁的老宦官暗暗使了一個眼色。
老宦官會意,立即將寢殿內的其他宮人都帶了出去,隻留下李淵和李建成父子二人。
待寢殿內的宮人一走,李淵麵上的笑容便立即消失了,陰沉著一張臉問道:
“告訴朕,河東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為何最終隻有你一人帶兵回援長安。”
李建成不敢隱瞞,當即將當晚發生之事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隻是還不等他說完,李淵一張老臉便驟然扭曲到了極點,用力不停拍打著身下的床板,嘴上更是不住怒罵道:
“這個逆子,當真如此狠心要置朕這個父皇於死地嗎……咳咳咳……”
隨著一股鬱結之氣從胸腔奔湧而出,李淵一口氣沒緩過來,差點當場背過氣去。
李建成見狀,頓時嚇得魂不附體,當即起身扶住李淵,不住輕輕拍拍打著李淵的後背,淚流滿麵泣聲勸說道:
“如今父皇臥病在床,萬萬不可再動氣了,要是傷到龍體可就不好了, 說不定二弟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苦衷?他能有什麽苦衷!”
李建成不為李世民辯解還好,他一開口,李淵頓時就更怒了:
“說到底,還不是他從來沒將朕這個父皇的生死放在心上,甚至還想趁此機會謀奪兵權,圖謀不軌!
朕之前當真是有眼無珠,竟還讓他統領大唐兵馬!”
說罷,又是一陣捶足頓胸,咬牙切齒。
隻是沒宣泄多久,他似乎又想到7什麽,語氣陡然變得森然:
“屈突通可有參與此事?我就不信單憑那個逆子一個人就敢發動兵馬,挾持自己的叔父。”
雖說李建成知道屈突通與二弟李世民關係莫逆,可他並沒有趁此機會對屈突通落井下石,反而搖了搖頭道:
“兒臣也不知曉屈突老將軍是否和兵變之事有關,因為當天晚上,兒臣眼見情況不對勁,便提前率軍撤退了,根本就沒見過屈突老將軍!”
“哼!以他跟那個逆子的關係,又怎麽可能會置身其外!
若是沒有他的暗中支持,那個逆子的兵變又怎麽可能得手!”
李淵重重冷哼一聲,顯然是已經認準了屈突通跟兵變之事有關。
就在他心中在考慮如何處置屈突通和李世民之時,一名宦官在殿外高聲稟報,說皇後娘娘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