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文人濾鏡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A+A-


    【為什麽說不要對一些名人過度崇拜,尤其是文人。】
    【因為一旦濾鏡被卸下,我們就能看到他的內裏是多麽肮髒。】
    【尤其是我們小時候學過的那些文章裏的主人公,現在有不少人都塌方了。】
    “這一點說的沒錯,那群文人,尤其是儒生,滿嘴的仁義道德。”
    “可私底下的齷齪事幹的一點都不比別人少。”
    “仁義道德隻是說給咱們聽得而已,實際上幹的事比那些所謂的江洋大盜還要壞。”
    “沒錯,有些事有些話聽聽就行了,可千萬不要當真。”
    “就跟我們縣太爺一樣,滿嘴的之乎者也,但就沒幹過一件人事。”
    似乎這段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都認為這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越是文化人越是容易出現衣冠禽獸。
    不能說以偏概全把所有人都帶上,但是這個比例著實不低。
    【今天就來介紹幾個“塌房”的古人。】
    【第一個“鑿壁偷光”】
    【這個故事應該是家喻戶曉了吧,說是在西漢時期,有一個少年叫匡衡,為人勤奮十分,也喜歡學習。】
    【可是因為家貧,所以沒辦法出錢供他上學。於是,他經常一個人躲在學堂外麵,安靜地聽著裏麵的讀書聲。】
    【後來一位親戚看見他這麽喜歡讀書,很受感動,就抽空教他認字。日積月累,他也終於可以自己讀書了。 】
    【因為他白天要勞作隻有晚上才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又用不起油燈所以沒辦法讀書,後來他發現鄰居家晚上有光,於是就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借來了燈光。】
    【也就是憑著這份堅持,匡衡成為了一代學者並且官至宰相,而這就是比較著名的“鑿壁偷光”的故事了。】
    “哦?是我大漢的丞相嗎?”
    “嗯隻看這一個故事此人還是有些毅力的,這種精神也值得所有人去學習。”
    “不過朕很想知道他又是怎麽塌房的?”
    大漢,劉徹摳著自己臉上的痘痘有些無聊的說道,希望此人塌的不要太厲害。
    不管如何也是大漢的丞相,丟人丟的也是整個大漢的臉麵。
    【在課本上匡衡的故事到此也就結束了,但是後來的故事可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之後的匡衡參加朝廷的考試卻八次不中,直到第九次才以丙的成績被堪堪錄取。】
    【因為當時的皇帝漢宣帝並不太重用儒生,所以即便匡衡對《詩經》進行了更深刻的闡述並得到一些官員的肯定,可他依舊隻能在平原郡擔任文學卒史。】
    【還是後來到了漢元帝時他才受到重用,並且青雲直上直接做到了丞相的位置,並且被封為樂安侯。】
    【這裏有一個問題,因為他的封地在臨淮郡的樂安鄉(安徽省泗縣),此地之南以閩佰為界,但初元元年(前48年)的臨淮郡地圖卻將閩佰誤記為平陵佰。這使匡衡的封地實際上以平陵佰為邊界,比原有的封地多出了四百頃。】
    【而這事匡衡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但他卻安排手下去接收了這片土地,並且對於治下的百姓也是橫征暴斂,成了妥妥的貪官形象。】
    【最後他也因為這事被彈劾免官,最終鬱鬱而終。】
    (屠龍的少年終究變成了惡龍。)
    (他本來就是惡龍好吧,小時候就把別人牆壁給鑿穿了。)
    (沒錯,他讀書認真隻能證明他刻苦,但是鑿牆這事肯定是不對的。)
    (沒錯,想想你辛辛苦苦買了一套房子,結果剛裝修好沒幾天就被隔壁熊孩子鑿了個洞,你能忍?)
    (想想為什麽說他偷,而不是借,早就給他定性了。)
    而古人這裏原本還想說其實也不算什麽大事,畢竟比他要惡毒的官員多多了。
    但是沒想到後世人居然糾結的是這個,這腦回路怎麽跟人不太一樣呢?
    【而對於匡衡此人的評價曆史也是非常中肯,一方麵認可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但在政治和品德上卻給予了負麵的評價。】
    【《史記》對他的評價是十年之間,不出長安城門而至丞相。】
    【朱熹則認為他“做人不好,無氣節。”】
    【《漢書》裏則指責他在任期間無所作為,空有“阿諛之議”。】
    “嗬,說白了就是一個隻會舞文弄墨,靠阿諛奉承上位的貪官罷了。”
    “當了那麽多年的丞相居然一點作為都沒有,更是十年不出長安城門,這什麽漢元帝的眼光可是夠臭的!”
    大秦,同為丞相的李斯不由得一陣嘲諷。
    如此草包居然都能名垂青史,而且還是美名,真是讓人惡心啊!
    【再來就是司馬光了,這位也是聲名赫赫。】
    【小時候司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裏麵玩,一個小孩站在大甕上麵,失足跌落甕中被水淹沒,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這就是小時候學過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但成年後的司馬光與王安石有過一段糾紛,因為王安石主張變法,而司馬光則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因此兩人屬於政敵。】
    【但當時在位的宋神宗是主張變法的,因此司馬光並不受重用,等宋神宗死後哲宗上位司馬光才當上了宰相。】
    【對於變不變法咱們不多做論述,這本就是兩方理念不合,不能說改革派就一定是對的,而保守派就一定會錯。】
    “沒錯,說的好啊,反對改革也不一定就是錯的。”
    “那些年輕的官員一個個動不動就把什麽老頑固,思想保守的帽子給我們頭上戴。”
    “可他們也不想一想這改革就一定能成功嗎,說不定隻會讓王超崩塌的更快!”
    一些保守派的官員此時激動的很,終於是有人給他們正名了。
    他們也承認自己確實是有私心想要維護自身的利益,可那些改革派就純粹嗎?他們不也大都是想要改變朝廷格局,為自己謀一份利益罷了。
    喜歡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