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係統異變
字數:4961 加入書籤
第一節:深夜運輸
1935年初冬的一個寒夜,北風呼嘯著掠過太行山脈。陳長安裹緊棉大衣,看著眼前這支特殊的運輸隊——二十名精挑細選的戰士,每個人都背著空蕩蕩的背簍,推著十幾輛特意加固過的板車。
"團長,咱們這次又要去哪兒?"警衛員小周哈著白氣問道,他的眉毛上已經結了一層薄霜。
陳長安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間:"老地方,記住紀律。"他的聲音壓得很低,幾乎被風聲淹沒。
隊伍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進了一個多小時。月光時隱時現,戰士們隻能借著微光辨認腳下的路。突然,陳長安抬手示意停下。前方出現了一個被藤蔓半掩的山洞,洞口處幾塊看似隨意擺放的石頭,實際上是他精心布置的標記。
"警戒隊形。"陳長安低聲命令。戰士們立即分散開來,有的爬上高處警戒,有的在洞口兩側持槍戒備。
進入山洞後,陳長安點燃了提前準備好的煤油燈。昏黃的燈光下,洞內顯露出十幾個用油布包裹的方形物體。他掀開一角,露出裏麵鋥亮的金屬部件。
"這...這是機床?"趙大勇瞪大了眼睛。這個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兵見過世麵,但在這深山老洞裏見到如此精密的設備,還是讓他震驚不已。
陳長安沒有解釋,隻是指揮道:"按編號裝車,小心輕放。三班長,你負責記錄每個部件的裝載位置。"
戰士們小心翼翼地搬運著這些沉重的金屬部件。小周注意到,這些設備上沒有任何銘牌或標識,但加工精度之高,連一個螺絲都閃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團長,這些設備..."小周忍不住開口。
"記住紀律。"陳長安打斷他,"這些都是通過特殊渠道采購的軍工設備,用上次繳獲的黃金支付的。明白嗎?"
小周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隱約感覺到團長話裏有話,但軍人的天職讓他不再多問。
回程的路更加艱難。滿載的板車在積雪的山路上吱呀作響,戰士們不得不輪流在前麵鏟雪開路。陳長安親自推著最重的一車,棉衣後背已經被汗水浸透。
"團長,歇會兒吧。"趙大勇遞來水壺。
陳長安搖搖頭:"天亮前必須趕回去。"他抬頭看了看天色,心中暗自計算著時間。這不是第一次運輸了,但每次搬運都讓他提心吊膽——既怕暴露係統的秘密,又擔心設備在運輸途中受損。
第二節:團部質詢
第二天中午,李雲龍的團部裏煙霧繚繞。孔捷拿著遊標卡尺,正在仔細檢查一台剛剛組裝好的車床。他眯著眼睛看了半天,突然抬頭問道:
"老陳,這台車床的精度達到了0.01毫米,德國貨都沒這麽精細。你那個"遊商"到底是什麽來路?"
李雲龍靠在椅背上,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麵:"是啊,這已經是第三批設備了。每次都是深夜運來,沒有任何運輸痕跡,就像..."他頓了頓,"就像憑空變出來的一樣。"
陳長安麵不改色地喝了口茶:"南洋華僑,有德國克虜伯工廠的關係。要價是貴,但答應長期合作。"
"哦?"丁偉突然插話,他手裏把玩著一個精致的齒輪,"那這位華僑先生貴姓?下次能不能引薦一下?"
房間裏一時安靜得可怕。陳長安能感覺到三雙銳利的眼睛正盯著自己。他放下茶杯,緩緩說道:"對方要求保密。不過..."他故意壓低聲音,"他答應下次可以帶些更特別的貨。"
李雲龍猛地坐直身體:"什麽貨?"
"聽說...是炮管鏜床。"陳長安輕描淡寫地說。
這句話像炸彈一樣在房間裏炸開。孔捷手中的卡尺"啪"地掉在地上,李雲龍的眼睛瞪得像銅鈴,連一向沉穩的丁偉都倒吸一口冷氣。
"老陳!"李雲龍一把抓住他的肩膀,"你要是能搞來那玩意兒,老子給你記特等功!"
陳長安笑了笑:"都是為了革命。"他注意到丁偉若有所思的目光,趕緊轉移話題:"對了,那挺捷克式我已經研究得差不多了。"
第三節:技術突破
深夜的修械所裏,陳長安正在拆解那挺繳獲的捷克式輕機槍。當他的手指觸碰到槍機時,腦海中突然響起係統的提示音:
【接觸新武器:zb26輕機槍】 【技術解析功能激活中...】 【逆向工程進度:1...5...15...】
刹那間,一股陌生的信息流湧入他的大腦。槍械的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加工工藝都清晰地呈現在意識中,就像一本打開的教科書。陳長安感到一陣眩暈,扶住工作台才沒有跌倒。
"團長?您沒事吧?"值班的小戰士急忙跑過來。
陳長安擺擺手:"沒事,就是有點低血糖。"他深吸幾口氣,等眩暈感消退後,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完全理解了這把槍的設計原理!
他迫不及待地拿起圖紙,鉛筆在紙上飛速移動。原本需要反複測繪的零件圖紙,現在像印在腦海裏一樣清晰。不到兩個小時,一套完整的zb26製造圖紙就完成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接下來的三天,陳長安幾乎住在了修械所。他親自指導老技工們加工每一個關鍵部件。令人驚訝的是,他對各種加工工藝的了解甚至超過了那些有幾十年經驗的老工人。
"團長,這個閉鎖機構..."老李師傅指著圖紙上的一處結構皺眉。
陳長安接過零件,熟練地調整了車床:"要用階梯式切削,先粗加工留餘量,最後精修到這個尺寸。"他的操作嫻熟得像個老師傅。
老李驚訝地看著他:"團長,您以前在兵工廠幹過?"
陳長安笑而不答。隻有他自己知道,這是"技術解析"功能帶來的神奇效果。
第四節:試槍風波
第五天傍晚,第一挺仿製的捷克式終於組裝完成。陳長安深吸一口氣,扣動了扳機。
"砰!"
清脆的槍聲驚動了整個營地。李雲龍第一個衝進修械所,身後跟著聞訊趕來的孔捷和丁偉。
"老陳!你他娘的真的搞出來了?!"李雲龍一把搶過新槍,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槍身。
孔捷仔細檢查著槍械的每個細節:"膛線完美...焊點均勻...這真的是我們自己造的?"
丁偉則拿起工作台上的另一挺槍——那是原裝的繳獲品。他將兩把槍並排放在一起,反複對比,最後震驚地發現:"幾乎一模一樣!不,某些地方的加工精度甚至比原廠還高!"
李雲龍迫不及待地要試射。他來到靶場,對著百步外的靶子就是一個點射。"砰!砰!砰!"三發子彈全部命中靶心。
"好槍!"李雲龍興奮得像個孩子,"這比漢陽造強多了!老陳,一個月能生產多少挺?"
陳長安在心中快速計算著:"目前設備和材料有限,一個月...十挺左右。"
"太少了!"李雲龍皺眉,"能不能擴大生產?需要什麽你盡管說!"
"需要更多熟練工人,還有..."陳長安猶豫了一下,"我想去趟太原。"
"什麽?!"三人異口同聲地驚呼。
第五節:太原之行
三天後,化裝成商人的陳長安帶著兩名偵察員潛入太原城。走在繁華的街道上,他的目光不斷掃過路邊的機械商鋪和五金店鋪。
"團長,咱們到底來買什麽?"化裝成夥計的偵察員小王低聲問道。
"知識。"陳長安簡短地回答。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接觸更多先進武器和設備,為係統"技術解析"功能積累素材。
在一家德國人開的機械行裏,陳長安"無意間"觸碰了一台最新式的鑽床;在日軍控製的火車站,他遠遠地"觀察"了一門九二式步兵炮;甚至冒險混入太原兵工廠外圍,隻為了看一眼裏麵的生產設備。
每次接觸新設備,腦海中就會響起係統的提示音,新的技術圖紙不斷充實著他的知識庫。陳長安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貪婪的海綿,瘋狂吸收著這個時代最先進的軍工技術。
返程前夜,陳長安在旅館房間裏整理著腦海中的資料。係統麵板顯示:
【功勳值:已突破臨界)】 【技術解析等級:初級可解析輕武器小型機械)】
他揉了揉太陽穴,這幾天的信息過載讓他頭痛欲裂。但想到這些技術將如何改變根據地的軍工生產,所有的疲憊都化作了動力。
窗外,太原城的燈火漸次熄滅。陳長安吹滅油燈,在黑暗中露出了微笑。他知道,自己正在創造曆史——不僅僅是作為一名紅軍指揮官,更是作為一個穿越者,將未來的知識注入這個烽火連天的年代。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