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情報網絡
字數:4454 加入書籤
第一節:雪夜選才
煤油燈在團部桌上投下搖曳的光影,將陳長安的身影拉得很長。窗外北風呼嘯,雪花拍打著窗欞,發出細碎的聲響。桌上的茶早已涼透,他卻渾然不覺,指尖在一份份戰士檔案上仔細劃過,不時用鉛筆做著標記。
"團長,這麽晚還在工作?"李雲龍推門進來,帶進一股寒氣。他手裏端著兩碗冒著熱氣的紅薯粥,粥麵上飄著幾粒枸杞。"炊事班特意給你留的,趁熱喝。"
陳長安這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接過碗暖手:"老李,來得正好。咱們得盡快建立自己的情報網,你看看這幾個戰士怎麽樣?"他推過一份寫滿批注的名單。
李雲龍湊近煤油燈,眯著眼睛細看:"王鐵柱?這小子機靈,在縣城混過三教九流,會說幾句日本話。趙二狗鼻子靈得像條獵犬,跟蹤是把好手..."他突然壓低聲音,"團長,你是想..."
陳長安點點頭,從抽屜裏取出一張手繪地圖鋪在桌上。地圖上密密麻麻標注著日軍據點、偽軍駐地、交通要道。"要在敵人眼皮底下織張網。"他用紅筆圈出幾個關鍵節點,"這些地方需要我們的眼睛和耳朵。"
李雲龍眼睛一亮:"妙啊!咱們正缺這些情報。不過..."他猶豫了一下,"這些新兵蛋子能行嗎?"
"所以才要精挑細選。"陳長安指著檔案上一處記錄,"你看王鐵柱,雖然才十九歲,但已經在太原城做過兩年學徒,熟悉城市環境。最重要的是..."他翻開另一頁,"上個月反掃蕩時,他一個人帶著三個傷員在山裏周旋了七天,不僅沒被鬼子發現,還搞到了糧食。"
李雲龍撓撓頭:"這倒是個好苗子。不過團長,情報工作危險係數太高,萬一..."
"所以需要周密的培訓和準備。"陳長安從書架上取下一本手抄本,"這是我整理的《敵後工作手冊》,從化裝技巧到密寫方法都有。明天開始,我親自給他們上課。"
窗外,雪下得更大了。兩人就著煤油燈的光亮,一直討論到深夜。陳長安在筆記本上寫下"太行情報網"四個大字,又在下麵列出詳細計劃:人員選拔、技能培訓、聯絡方式、應急方案...
第二節:縣城滲透
清晨,雪停了。根據地裏銀裝素裹,戰士們正在清掃道路上的積雪。陳長安站在團部門前的空地上,親自為即將出發的戰士們整理衣裝。
他替王鐵柱緊了緊貨郎擔的繩子:"記住身份設定,你是從陽泉來的雜貨郎,表叔在縣城開雜貨鋪。"又從兜裏掏出幾枚銅錢塞進他手裏,"這些是"本錢",遇到盤查就裝傻,多說多錯。"
轉向趙二狗時,陳長安仔細檢查了他扮作樵夫的裝束:"你的任務是摸清日軍運輸隊的換防規律,不要冒險靠近軍營。"他特別強調,"情報寧可少,不可假。"
最後,陳長安對全體隊員說:"半個月內,我要看到你們平安回來。記住聯絡暗號和備用接頭點。"他從懷裏掏出幾個小布袋,"每人帶一包止血藥,萬一受傷..."
"團長放心!"王鐵柱挺直腰板,"保證完成任務!"
目送戰士們三三兩兩離開根據地,李雲龍不知何時站在了陳長安身後:"團長,為啥不派我去?我可是老偵察兵了。"
陳長安轉身拍拍他肩膀:"你性子急,這種暗活不適合。再說..."他指了指訓練場上正在操練的新兵,"團裏需要你帶兵訓練。等情報網建起來,有你大顯身手的時候。"
李雲龍撇撇嘴:"得,又讓我當保姆。"話雖這麽說,他還是大步流星走向訓練場,吼聲震天:"都給我精神點!小鬼子可不會對你們客氣!"
第三節:意外收獲
臘月二十三小年夜,根據地飄著燉肉的香氣。陳長安正在團部修改訓練計劃,突然聽到外麵一陣騷動。
"團長!團長!"王鐵柱風塵仆仆地衝進來,臉上帶著掩不住的興奮。他警惕地環顧四周,確認沒有外人後,才小心翼翼地卸下貨郎擔,從掏空的扁擔裏取出一疊報紙:"重大消息!"
陳長安立即放下鋼筆,接過那幾張皺巴巴的《太原日報》。當他目光掃過一則簡訊時,突然瞳孔一縮,手指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中央紅軍到陝北了!"
李雲龍聞聲衝進來,兩人頭碰頭研究這則不起眼的消息。報紙上短短幾十個字:"據悉,朱毛匪部竄至陝北吳起鎮一帶,國軍正全力圍剿..."
"這...這能確定嗎?"李雲龍聲音發緊。
陳長安指著報紙上的細節:"看這裏說"匪部竄至吳起鎮",說明中央在陝北建立了根據地。"他又翻出前幾期的報紙對比,"再看這條"閻長官赴西安協防",說明局勢已經引起國民黨高層重視。"
王鐵柱補充道:"我在縣城茶館聽說,西安那邊最近調兵頻繁,還抓了不少可疑分子。有個山西大學的教授偷偷說,紅軍在陝北打了幾個勝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陳長安猛地站起身,在屋裏來回踱步。煤油燈將他的影子投在牆上,顯得格外高大。突然,他停下腳步:"鐵柱,這報紙是哪天的?"
"前天剛出的,我連夜趕回來的。"
"好!好!"陳長安連說兩個好字,眼中閃著異樣的光彩,"這是半年來最好的消息!"他轉向李雲龍,"立即通知各營教導員,今晚開會!"
第四節:戰略會議
團部會議室裏煙霧繚繞。陳長安站在手繪的巨幅地圖前,用煤油燈照亮陝北區域:"根據多方情報分析,中央紅軍已在陝北立足。我們必須設法取得聯係。"
丁偉皺著眉頭提出異議:"中間隔著日軍三道封鎖線和晉綏軍防區,太危險了。派出的同誌九死一生啊!"
"所以要周密計劃。"陳長安用鉛筆在地圖上畫出三條不同顏色的路線,"東線走商人通道,經正太鐵路轉同蒲線;西線借道晉綏軍防區,利用他們與日軍的矛盾;北線翻越呂梁山,雖然艱苦但隱蔽性好。"他環視眾人,"三管齊下,總有一條能通。"
孔捷摸著下巴:"我讚成多線並進。不過人選要慎重,必須熟悉當地情況,應變能力強。"
"我提議組成三人小組,"陳長安說,"每組配一名本地戰士、一名原紅軍戰士和一名知識分子。這樣既能應對盤查,又能準確傳達信息。"
見李雲龍躍躍欲試地要發言,陳長安提前截住他:"誰都不準擅自行動。這是持久戰,不是逞英雄的時候。"他特別強調,"各小組必須接受至少兩周的特訓,學習密寫、化裝、應急聯絡等方法。"
會議一直開到後半夜。散會時,陳長安叫住李雲龍:"老李,我知道你想帶隊,但現在團裏離不開你。等聯絡通道建立起來,有的是硬仗要打。"
李雲龍歎了口氣:"行吧,聽你的。不過訓練的事我得參與,那些書生可經不起折騰。"
第五節:暗網初成
月色如水,灑在根據地的訓練場上。陳長安披著棉大衣,獨自巡視新成立的情報訓練班。十幾個精挑細選的戰士正在加班練習各種技能。
角落裏,王鐵柱正手把手教新隊員用針尖在報紙上做暗記:"這個點代表日軍,這個折角是偽軍..."
另一邊,趙二狗在演示如何用煤灰水寫密信:"寫完後用清水一噴,字跡就顯出來了。記住,一定要用細毛筆..."
最讓陳長安欣慰的是,幾個原本隻會打仗的粗漢子,現在正認真地跟著文化教員學習速記和密碼編製。
"團長!"王鐵柱跑來報告,"又發展了兩個縣城裏的線人,一個是藥鋪夥計,一個是黃包車夫。"
陳長安滿意地點頭:"記住,情報工作就像下圍棋,要著眼全局,不能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他望著北方漆黑的夜空,輕聲道:"總有一天,這張網會連通陝北。"
回到團部,陳長安在日記本上寫下:"1935年臘月二十四,初步建立情報網絡。中央紅軍在陝北的消息確認。下一步:打通聯絡通道,籌備物資支援中央..."
寫完最後一個字,他吹滅煤油燈。窗外,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而這張剛剛織就的情報網,正在太行山的晨霧中悄然延伸。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