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冰與火之歌
字數:2552 加入書籤
極寒中的鐵騎
阿爾山的暴風雪像一頭被激怒的白熊,裹挾著西伯利亞的寒流席卷而來。能見度不足十米的雪幕中,蒙古騎兵第三縱隊的戰士們緊貼在馬背上,每一張被凍得青紫的臉上都結著厚厚的冰霜。巴特爾吐出一口熱氣,看著它在空氣中瞬間凝結成細小的冰晶,簌簌落在馬鬃上。
"隊長,三號偵查點發現敵蹤。"通訊兵的聲音從羊皮大氅裏悶悶地傳來,"約兩個中隊,配備雪地摩托和九二式重機槍。"
巴特爾用凍僵的手指撥開望遠鏡上的冰碴。在風雪間隙,他看見遠處的雪原上,一隊關東軍殘部正像黑色的甲蟲般緩慢移動。那些雪地摩托的履帶在深雪中犁出醜陋的溝壑,發動機的轟鳴被風聲撕得粉碎。
"準備衝鋒。"巴特爾的聲音像鐵塊般堅硬。他感覺到坐騎"烏雲蓋雪"在不安地刨著蹄子,馬鼻噴出的白氣在嚴寒中立即結成了冰淩。身後的三百名騎兵默默抽出彎刀,刀身在風雪中閃爍著冷冽的寒光。
當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時,巴特爾高舉彎刀,刀尖反射的陽光像一道閃電劈開風雪。"為了草原的榮耀!"三百匹戰馬同時人立而起,馬蹄揚起的雪霧如同白色的海嘯,向著日軍席卷而去。
鋼鐵與血肉
雪地摩托隊直到蒙古騎兵衝到兩百米內才發覺危險。日軍機槍手倉促架起九二式重機槍,子彈在風雪中劃出橙紅色的軌跡。一匹戰馬哀鳴著栽倒,騎手被甩出十幾米遠,在雪地上拖出一道鮮紅的痕跡。
巴特爾伏低身體,耳邊是子彈呼嘯而過的尖嘯。他看見一個日軍軍官正手忙腳亂地給南部手槍上膛,那張驚恐的臉在瞄準鏡裏越來越大。"烏雲蓋雪"一個縱躍,巴特爾的彎刀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軍官的頭顱帶著難以置信的表情飛向空中。
"散開!瞄準油箱!"巴特爾用蒙語大吼。騎兵們立即分成三股,像草原狼群般從不同方向撲向摩托隊。年輕騎兵蘇和縱馬擦過一輛摩托,馬刀精準地劈進油箱縫隙。汽油噴濺而出的瞬間,巴特爾已經擲出了點燃的火把。
轟然巨響中,一團火球在雪原上升起。燃燒的汽油將積雪融出一個漆黑的窟窿,幾個渾身著火的日軍慘叫著在雪地上打滾。巴特爾勒馬回轉,看見紮布正被三個日軍圍住。他猛踢馬腹,"烏雲蓋雪"像離弦之箭衝入戰團,彎刀閃過,三具無頭屍體緩緩跪倒在雪地裏。
長生天的工匠
傍晚時分,騎兵們在背風處搭起氈帳。傷兵們的呻吟聲在呼嘯的風雪中顯得格外微弱。巴特爾檢查著戰士們的情況,發現大半人都出現了嚴重的凍傷。紮布的右手已經變成了可怕的青紫色,年輕騎兵卻咬著牙不吭一聲。
"隊長!北平的飛機!"哨兵突然衝進帳篷。
巴特爾衝出帳外,看見一架沒有任何標識的運輸機正低空掠過。幾個黑色的包裹從機艙落下,在風雪中晃晃悠悠地墜向營地。包裹落地時發出沉悶的撞擊聲,外層帆布上印著紅色的"絕密"字樣。
拆開包裹後,巴特爾愣住了。裏麵是數百個巴掌大的棉布包,摸起來像裝著細沙。隨附的紙條上寫著簡短的說明:"捏破內袋,立即發熱。陳。"
紮布半信半疑地按說明操作。隨著"嘶"的一聲輕響,棉布包突然變得滾燙,帳篷裏頓時響起一片驚呼。巴特爾小心地拆開一個發熱包,發現裏麵是分層設計的:生石灰、緩釋劑、吸水樹脂,還有一層他從未見過的銀色薄膜。
"這...這一定是長生天賜予的神物!"老軍醫顫抖著捧起發熱包,將它貼在紮布凍傷的手上。年輕騎兵的臉上終於露出痛苦緩解後的鬆弛。
巴特爾望著北平的方向,突然想起爺爺講過的故事——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就是靠著漢人工匠造的"不滅之火"穿越了雪山。他摩挲著發熱包,輕聲說:"長生天派來的工匠,又一次拯救了草原的兒女。"
火堆旁的《成吉思汗傳》
在山穀深處的日軍最後據點裏,聯隊長山田武夫正跪坐在一麵殘缺的聯隊旗前。軍旗上的金線已經被燒得卷曲,旗杆頂端的菊花紋章沾滿血汙。在他身後,僅存的十幾名士兵正用汽油澆遍整個指揮部。
"諸君,天皇陛下萬歲!"山田抽出祖傳的肋差,刀身在火光中泛著冷光。當他將短刀刺入腹部時,劇痛讓他的視線模糊了一瞬。就在這瞬間,他瞥見火堆旁有一本翻爛的《成吉思汗傳》,書頁正在火焰中緩緩卷曲。
這本書是他從滿洲國立大學圖書館"借"來的,陪伴他度過了整個駐防期。山田突然想起書中那個令他輾轉難眠的段落:"成吉思汗的騎兵之所以無敵,是因為他們與草原融為一體。而征服者,終究隻是草原上的過客。"
火焰已經舔舐到了他的軍靴。山田用最後的力氣將肋差橫向切開,鮮血噴濺在那本燃燒的書上。在意識消失前的最後一刻,他仿佛看見無數蒙古騎兵從火光中奔湧而出,他們的馬蹄聲如同雷鳴,淹沒了整個滿洲......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