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鐵牛怒吼
字數:3930 加入書籤
一、"鐵牛"誕生:鋼鐵巨獸的華麗轉身
1945年4月的哈爾濱兵工廠,積雪初融的院子裏整齊停放著二十七輛繳獲的日軍97式中型坦克。這些曾經耀武揚威的鋼鐵巨獸,此刻炮管低垂,履帶鏽蝕,活像一群被拔了牙的老虎。
"報告部長,三號車的發動機組拆下來了!"滿臉油汙的小戰士從坦克底盤下鑽出,手裏捧著個沾滿機油的零件。後勤部長趙鐵山接過零件,在陽光下眯眼打量著上麵"三菱重工"的刻印,突然掄起鐵錘"咣"地砸了下去。
"都聽好了!"趙鐵山踩著坦克殘骸高聲宣布,"上級指示,這些鐵疙瘩要在一個月內變成能耕地的鐵牛!"場院裏頓時炸開了鍋。老焊工孫師傅蹲在坦克炮塔上直搖頭:"俺打了半輩子鐵,還沒見過把戰車變農具的..."
改造工程從第二天黎明就熱火朝天地展開了。兵工廠最年輕的工程師王振華帶著圖紙跑前跑後,他設計的"犁刀懸掛係統"讓老師傅們嘖嘖稱奇——通過液壓裝置,三噸重的鋼犁能在行進中自由升降。但真正的難題出現在第五天,當工人們試圖拆除炮塔時,發現日軍在焊接處做了防拆設計。
"用氣割!"趙鐵山抹了把汗。在乙炔焰的嘶吼中,炮塔與車體的連接處漸漸發紅。突然"砰"的一聲,一團黑乎乎的東西從夾層裏滾了出來。眾人定睛一看,竟是個密封的鋁盒,裏麵裝著泛黃的圖紙和一本日記。懂日語的幹事小林翻譯出扉頁上的字跡:"昭和18年,滿洲第3戰車聯隊...後麵都是技術參數..."
這個意外發現讓改造進度耽擱了半天。當夜,王振華在油燈下研究那些圖紙時,突然拍案而起:"部長!您看這個傳動係統設計!"圖紙邊緣的鉛筆標注顯示,日軍工程師曾計劃將這些坦克改裝成掃雷車。趙鐵山盯著圖紙看了半晌,突然咧嘴笑了:"明天把三號車底盤加厚,咱們的"鐵牛"要能耕雷區!"
四月二十八日,第一輛"鐵牛1型"正式下線。拆除了炮塔的車體上,焊接的鋼架支撐著五米寬的複合犁刀,駕駛艙加裝了防震座椅。當試車員老李發動引擎時,450匹馬力的柴油機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排氣管噴出的黑煙驚飛了樹梢的麻雀。
"乖乖,這動靜比過年放炮還響!"圍觀的農民老張縮了縮脖子。他的目光卻被坦克側麵新刷的標語吸引——"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白底紅字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二、春耕驚雷:黑土地下的戰爭遺產
五月的鬆嫩平原上,三十多輛"鐵牛"組成的耕作隊宛如鋼鐵洪流。領頭的是改裝自97式坦克的"鐵牛3號",駕駛員馬大富是原坦克連的退伍兵。此刻他正叼著旱煙,透過加寬的觀察窗盯著前方翻滾的黑土。
"老馬!慢著點!"跟在後麵的農會主任老周揮舞著草帽。話音未落,履帶突然傳來"咯噔"一聲異響,整台機器劇烈震動起來。馬大富還沒反應過來,後置的犁刀已經將一枚鏽蝕的150毫米炮彈從三米深的凍土層翻了出來。
時間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馬大富看著那枚橫在履帶前的炮彈,黃銅引信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澤。他下意識去摸緊急製動杆,卻聽見"哢嚓"一聲——炮彈被轉動的履帶碾了個正著。
"臥倒——!!!"
震天動地的爆炸聲中,"鐵牛3號"像玩具般被掀上天空。衝擊波將方圓百米內的麥苗連根拔起,正在田埂休息的六名農工被氣浪掀出十幾米遠。更可怕的是,爆炸引發了地下彈藥庫的連鎖反應,接二連三的悶響從地底傳來,整片田野如同沸騰的開水般翻滾起來。
七十公裏外的哈爾濱軍區司令部,地震儀記錄到了裏氏3.2級的震動。當救援部隊趕到時,現場已經出現直徑二十八米的彈坑,坑底滲出的地下水混合著硝煙,形成詭異的紫黑色泥漿。衛生員從泥漿裏拖出奄奄一息的馬大富時,發現他懷裏還死死抱著駕駛手冊,被鮮血浸透的紙頁上依稀可見"緊急情況處置條例"的字樣。
事故調查組在彈坑周邊發現了更驚人的事實——這裏竟是關東軍秘密建造的地下軍火庫。工兵用探雷器掃描後,儀表盤上的指針瘋狂擺動。"至少還有兩百枚未爆彈。"工兵連長擦著冷汗報告,"都是150毫米以上口徑..."
消息傳到莫斯科,正在參加盟軍協調會的林總立即召見了蘇聯代表。會議室裏,林總用鋼筆敲著桌麵:"請轉告貴國統帥部,我們不需要道歉,隻需要排雷專家和磁力探測儀。"鋼筆突然"啪"地折斷,墨水在文件上洇開一片鮮紅,"明天就要。"
三、大毛的筆記本:微笑背後的算盤
伊萬諾夫少校走進臨時指揮部時,正遇上衛生員給傷員截肢。鋸骨頭的"咯吱"聲讓他皺了皺眉,但很快又換上關切的表情:"我帶來了最好的外科醫生和...呃...十箱伏特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酒留給你們的戰地記者吧。"趙鐵山頭也不抬地翻著事故報告,"我們要的是掃雷裝備。"伊萬諾夫訕笑著遞過清單,眼角餘光卻掃向牆角那堆扭曲的金屬殘骸——那是"鐵牛3號"的傳動係統,上麵還粘著半張《勞動模範》獎狀。
當晚的日記裏,伊萬諾夫用密碼寫道: "5月12日,黑龍江。證實兔軍將裝甲部隊轉為農業生產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24小時內完成了以下工作:
建立半徑5公裏的警戒區
疏散17個自然村
修複受損的2號公路 評估:若轉入戰時狀態,其動員效率可能達到德軍1941年水平..."
寫到這裏,他突然停下筆。窗外傳來整齊的號子聲,透過百葉窗縫隙,他看到上百名農民正肩扛手抬地搬運排雷設備。月光下,人群像一條蠕動的黑龍,綿延到視野盡頭。
四、禿子的"拖拉機計劃":山城裏的誤判
山城曾家岩官邸的收音機裏,山城社播音員正用誇張的語調播報:"禿子所謂"坦克改拖拉機",實為掩蓋其擴軍備戰之陰謀..."正在吃早餐的禿子突然把筷子拍在桌上:"雨農,你怎麽看?"
侍立一旁的戴笠立即遞上文件夾:"長官,這是航拍照片。兔子確實在東北大規模改造裝甲車輛,但..."他指著照片邊緣的農田,"這些改裝體確實在耕作。"
"愚蠢!"禿子用拐杖戳著地板,"這分明是兔子的障眼法!"他突然壓低聲音,"立刻啟動"鐵犁計劃",把我們繳獲的鬼子坦克也...等等,我們繳獲了多少輛?"
戴笠的喉結滾動了一下:"報...報告長官,去年長沙會戰繳獲的九五式...那個...被陳誠長官賣給山西軍閥了..."
五、真正的"鐵牛":藏兵於農的智慧
爆炸事故一周後的深夜,哈爾濱兵工廠的鑄造車間依然燈火通明。王振華蹲在最新改裝的"鐵牛7號"前,正在調試液壓係統。與普通型號不同,這輛"鐵牛"的犁刀支架上多了一排不起眼的插銷。
"試驗開始!"隨著趙鐵山一聲令下,六名工人同時扳動機關。令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中,三噸重的犁刀轟然脫落,露出下麵黑洞洞的57毫米炮口。更驚人的是,原本存放種子的後艙"哢嗒"彈開,裏麵整整齊齊碼著二十發高爆彈。
"好!"林總從陰影裏走出來,手指撫過炮管上的防塵罩,"告訴後勤部,第一批先改造五十輛。駕駛員的選拔標準是..."他頓了頓,"要會開坦克的莊稼漢。"
當第一縷晨光照進車間時,工人們正在給這些特殊"鐵牛"噴塗新的編號。王振華注意到,所有編號都是以"8"開頭——在東北野戰軍的密碼本裏,"8"代表"戰略預備隊"。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