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倭國重建
字數:1719 加入書籤
1945年5月15日清晨,江戶灣飄著細雨。臨時聯合治安執法隊的王鐵柱中尉踩著泥濘的街道,靴底粘著幾張燒焦的和紙——那是昨天最後一批抵抗分子焚燒的文件。
"報告!三號倉庫發現二十噸大米!"通訊兵小張從自行車上跳下來,車筐裏還裝著剛收繳的武士刀。王鐵柱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讓炊事班熬粥,先緊著孤兒院送。"他踢開路邊歪倒的"武運長久"旗子,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鬼子兵的名字。
執法隊總部門口,鷹醬軍的吉普車和大毛軍的卡車並排停著。值班的老趙頭正在給新到的袖章分類:"紅邊的是糾察隊,藍邊的是物資調配,黃邊的是文教組——哎!那個毛子兵別拿錯了!"
最忙的要數藍袖章的林大姐。這天她正給江戶中央市場發糧票,突然衝進來個穿西裝的商人:"長官!我可以用這個換白麵嗎?"掏出來的竟是台德國造收音機。林大姐眼都不眨:"能收北平廣播的加五斤!"
大毛來的瓦西裏少校看得直搖頭:"你們兔子人做買賣的本事,比我們坦克還厲害。"他哪知道,林大姐戰前在天津勸業場幹了十年櫃姐。
江戶第三小學的鬆本老師看著空蕩蕩的教室發愁——連粉筆都被鬼子兵拿去修工事了。正犯愁呢,校門口傳來"咣當"一聲響。跑出去一看,兩個兔軍戰士正從卡車上卸貨。
"這是山東沂蒙山區的石粉筆,摔都摔不碎!"戰士小劉說著故意把粉筆往地上一砸,果然隻斷成兩截。鬆本老師剛要道謝,突然盯著黑板驚呼:"這...這怎麽是綠色的?"
原來後勤部把繳獲的軍艦防鏽漆刷成了黑板。沒想到歪打正著,綠色黑板不反光,學生們再也不用眯著眼睛看字了。這事後來上了《解放日報》,標題就叫《軍艦漆寫出的和平》。
最難搞的是交通。鷹醬軍運來的紅綠燈沒人會修,大毛專家建議直接上信號彈。最後還是電車司機山田想出土辦法——在主要路口架鐵皮喇叭,由退休郵遞員用傳呼機指揮。
"銀座路口注意!由西向東的牛車先過!"七十歲的老郵差中氣十足,震得鴿子撲棱棱亂飛。鷹醬記者拍下這幕時,背景裏還有輛驢車拉著"鬆下電器"的招牌慢悠悠經過。
最絕的是吳港的改造。泰山號戰列艦還在船塢裏趴著,水兵們已經在前甲板種起了土豆。"反正主炮塔沒到位,"炊事班長老周理直氣壯,"不如先解決菜籃子問題!"
大毛海軍代表來參觀時,差點被甲板上的南瓜藤絆個跟頭。老周趕緊摘下個最大的南瓜:"同誌,嚐嚐"艦載農產品"!"後來這南瓜籽被帶回了克裏米亞,據說現在俄軍黑海艦隊還在種。
五月末的傍晚,王鐵柱巡邏到上野公園。幾個孩子正用繳獲的鋼盔給新栽的樹苗澆水,鋼盔上褪色的紅五星在夕陽下格外顯眼。
"長官,"領頭的孩子遞過一個小本子,"這是我們從廢墟裏找到的。"王鐵柱翻開一看,是本燒焦的相冊,唯一完好的照片裏,穿和服的女子站在櫻花樹下,背後隱約可見"東京帝國大學"的招牌。
他輕輕撕下照片插進記事本,轉頭對孩子們說:"明天跟我去後勤部領新課本——對了,你們知道櫻花樹苗要怎麽施肥嗎?"
夜風吹過公園,新栽的樹苗輕輕搖晃。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