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開國大典

字數:1738   加入書籤

A+A-


    淩晨四點,北平城還裹在青灰色的薄霧裏。天安門廣場上,老更夫趙大爺舉著燈籠,照見滿地紅綢碎屑——這是昨夜學生們連夜剪彩帶落下的。他彎腰撿起一片攥在手心,忽然聽見城樓上傳來"哢嗒"一聲響。
    "同誌,勞駕讓讓。"兩個小戰士正往旗杆上裝滑輪,其中一個褲腳還沾著遼東的泥點子。趙大爺眯眼望去,旗杆底座的水泥還沒幹透,上麵按著密密麻麻的手印——昨天下午路過時,他親眼看見修旗杆的工兵排長把斷指摁在了水泥裏。
    晨光初現時,南苑機場已經忙得炸了鍋。地勤組長馬大哈正拿著清單吼:"三號機的紅星徽呢?快把老子的油漆桶拿來!"這八架"野馬"是從琉球連夜飛回來的,機翼上還帶著太平洋的鹽漬。
    飛行員小李突然發現座艙裏多了個布包,拆開竟是件繡著紅星的嬰兒繈褓,裏麵裹著塊山東老鄉塞的麥芽糖。這時塔台傳來命令:"注意!泰山號正在渤海灣實彈演習,給你們騰空域呢!"
    十點整,機群掠過前門牌樓。觀禮台上的大毛代表突然指著長機驚呼:"看!他們在擺龍尾!"隻見八架戰機突然拉出紅煙,在藍天上畫了個巨大的"囍"字。這是機械師老王的發明——往尾噴管裏灌了延邊的辣椒粉。
    廣場東側的外賓區,鷹醬記者正跟英國外交官較勁。"先生,您的米字旗掛反了。"記者好心提醒。英國佬卻指著大毛代表那邊:"您先讓斯大林同誌把鐮刀錘子擺正吧!"
    最忙的是禮賓處的小張。他剛給朝鮮代表別好金達萊胸針,一轉身就被永明城來的俄羅斯族代表抱了個滿懷——人家按沙俄傳統帶來了鹽和麵包。突然有人扯他衣角,低頭看見個台灣高山族孩子舉著檳榔:"阿叔,這個能換紀念章不?"
    十一點整,地麵分列式開始。打頭的坦克方陣卻出了狀況——領頭的八一坦克突然在觀禮台前熄火。車長老王急出一頭汗,突然靈機一動,掀開艙蓋大喊:"報告首長!繳獲的鬼子坦克油路不暢!"全場哄笑中,他踹了腳輸油管,坦克"轟"地竄了出去。
    最震撼的是107火箭炮方隊。這些從太行山一路打過來的"鐵掃帚",每根炮管上都綁著布條——有娘子關的杏樹枝,有沂蒙山的紅綢片,還有根格外顯眼的白布條,上麵用血寫著"金陵1937"。
    正午時分,渤海灣突然傳來悶雷般的轟鳴。泰山號戰列艦的380毫米主炮打出第一輪禮彈,衝擊波震碎了天津港的殘破玻璃窗。艦長室裏,通訊兵捧著個鐵皮罐頭狂奔進來:"報告!北平烤鴨送到!"
    這鴨子的旅程堪稱傳奇——清晨從全聚德出爐,由摩托車送到通州,換水上飛機運到秦皇島,最後用艦載機吊運上艦。現在它正熱氣騰騰地躺在大毛製炮彈箱拚成的餐桌上。
    日落時分,觀禮人群漸漸散去。環衛工老周在金水橋下撈起個亮晶晶的東西——是枚1933年的中山銀元。他剛想上交,突然發現橋墩縫隙裏塞著張小紙條,上麵工整寫著:"香港黨員李阿彩,1941年就義前藏"。
    廣場華燈初上,新裝的擴音器裏正播放《延安頌》。幾個戴紅領巾的孩子追著飛舞的傳單跑過,其中一張落在老周腳邊,那是今早撒的《建國公告》,背麵還印著泰山號主炮齊射的剪影。
    夜風吹過長安街,路旁新栽的銀杏沙沙作響。趙大爺拎著掃帚站在午門前,忽然覺得手裏一輕——那片攥了一天的紅綢,不知何時已隨風飄向了繁星點點的夜空。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