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西藏解放
字數:4305 加入書籤
【高原上的炊煙】
1947年1月的清晨,青藏線上出現了一支奇怪的隊伍。打頭的是二十輛"解放"牌卡車,車屁股後麵冒著黑煙,活像老牛拉破車。炊事班長老王坐在第一輛車上,懷裏抱著口高壓鍋跟抱兒子似的,嘴裏還念叨:"寶貝兒啊,全軍的肚子可就指望你了!"
"班長,這玩意兒真管用?"新兵蛋子小李湊過來,手指頭剛碰到鍋蓋就被燙得嗷一嗓子。老王一巴掌拍在他後腦勺:"龜兒子!這鍋現在就是咱們的槍,比你那杆"紅星"還金貴!"
車隊翻過昆侖山口時,麻煩來了。海拔表指針一個勁兒往上竄,炊事班試著生火做飯,結果水燒到75度就"咕嘟咕嘟"開了。炊事員大劉掀開鍋蓋一看,米粒硬得能當子彈使,氣得直罵娘:"他娘的!這飯喂驢都不吃!"
晚上宿營時,老王神秘兮兮地把高壓鍋架在火堆上。排長湊過來看熱鬧:"老王頭,你這鍋咋還帶鎖呢?整得跟保險箱似的..."話音未落,"嗤——"的一聲響,鍋蓋上的小鐵坨轉得跟陀螺似的,噴出的蒸汽把帳篷頂都熏濕了。
二十分鍾後,當老王掀開鍋蓋時,整個連隊都轟動了。那米飯香得啊,順著山風飄出去二裏地。三班長捧著飯碗的手都在抖:"娘咧!自打進藏就沒吃過這麽軟的飯!"有個四川籍的小戰士舀了勺米飯塞嘴裏,眼淚"唰"就下來了:"格老子的!跟老家一個味兒!"
第二天師部就下了命令:所有連隊必須派炊事員來學用高壓鍋。結果教學現場變成了菜市場——"先放氣再開蓋!龜兒子你手不要啦?哪個憨批把青稞麵塞排氣閥了?"炊事班長們吵得臉紅脖子粗,最後師部參謀不得不鳴槍示警才維持住秩序。
最絕的是三連炊事班,他們發現高壓鍋煮方便麵隻要三分鍾,比平時快一倍。消息傳開後,後勤部長氣得直跳腳:"哪個敗家子把戰備方便麵禍禍了?!"結果一查,全師都在這麽幹。後來這事兒還上了軍報,標題叫《高原炊事革命:從夾生飯到三分鍾泡麵》。
【氧氣瓶的秘密】
衛生隊的帳篷裏,小張軍醫的登記簿已經記到第37頁了。今天又送進來八個戰士,症狀清一色:頭疼、嘔吐、嘴唇紫得跟茄子似的。老軍醫搖著頭說:"這高原反應比敵人的機槍還厲害。"
"報告!後勤部的卡車到了!"哨兵這一嗓子,把正在給戰士輸液的小張嚇了一跳,針頭差點戳自己手上。她氣呼呼地掀開帳篷簾,看見二十多個綠漆木箱正在往下卸。"這啥玩意兒?棺材啊?"擔架兵小王嘴欠地問了句,結果被後勤處長照著屁股就是一腳:"放你娘的屁!這是救命的氧氣瓶!"
開箱的時候出了個小插曲。有個愣頭青拿著刺刀就要撬箱子,被後勤處長罵得狗血淋頭:"你他娘當這是開罐頭呢?這裏頭裝的是高壓氣體!"最後改用撬棍小心打開,裏麵整整齊齊碼著氧氣瓶,在雪地裏泛著藍汪汪的光。
試用現場簡直像科幻片。第一個吸氧的是個昏迷的偵察兵,麵罩剛扣上沒五分鍾,這小子"噌"地坐起來了,瞪著牛眼問:"我這是到天堂了?"逗得滿屋子人哈哈大笑。有個調皮的小戰士偷偷多吸了幾口,結果暈乎乎地非要給衛生員表演後空翻,最後摔了個狗吃屎。
氧氣瓶很快成了緊俏物資。炮兵營長來找衛生隊借瓶子,說是要裝在火炮擊發裝置上。小張軍醫死活不同意:"這是救人的!"結果第二天就看見營長帶著人,用氧氣瓶改裝的增壓裝置打出了超遠射程。炮彈爆炸時,觀察員在電台裏激動得語無倫次:"打...打中了!比師長的煙癮還準!"
最搞笑的是通信連。他們發現吸氧能提高電台信號傳輸質量,結果每次發報前都要集體吸氧。有回軍長來視察,看見一屋子人戴著麵罩"嘶嘶"吸氣,還以為進了毒氣室,差點拉警報。後來這事兒被文工團編成了相聲《氧氣奏鳴曲》,在部隊巡演時場場爆滿。
【雪山上的較量】
藏南前線的指揮部裏,煙霧濃得能當防毒麵具用。師長盯著沙盤直嘬牙花子:"狗日的占據著5300高地,咱們的炮夠不著啊!"炮兵團長愁得直揪頭發:"海拔太高,炮彈飛一半就喘不上氣了!"
這時,炊事班長老王拎著高壓鍋進來送夜宵。聽到首長們討論,他多嘴說了句:"咱這鍋能讓水在高原上沸騰,能不能讓炮彈也..."話沒說完就被參謀長瞪了一眼:"炊事班少插嘴!"但師長眼睛卻亮了。
三天後的試驗場上,炮兵們圍著門122毫米榴彈炮忙活。他們在炮膛後部加裝了個奇怪的裝置,看起來活像高壓鍋和氧氣瓶的私生子。"這能行嗎?"炮手老趙心裏直打鼓。隨著"轟"的一聲,炮彈劃出個漂亮的弧線——比平時遠了整整800米!
首戰那天,全師炮兵都換上了新裝置。觀測員小劉舉著望遠鏡的手直發抖:"距離5300高地...風向..."話沒說完就被炮兵團長大嗓門打斷:"別整那些沒用的!就按炊事班燉牛肉的火候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輪齊射就把敵軍碉堡送上了天。衝擊波震得雪山直掉渣,敵軍舉著白旗往外跑時,有個戰士樂得直拍大腿:"看呐!炸出群白鵝!"後來才知道,那是敵軍把白床單當旗子了。
最絕的是107火箭炮連。他們給每發火箭彈都綁了個小氧氣瓶,射程直接翻倍。敵軍電台裏都能聽見驚呼:"兔子人的火箭會拐彎!"其實那是高原風太大吹的。戰後統計,這種"土法上馬"的改造讓炮兵效率提升了60,被總部通報表揚為"高原炮兵革新典範"。
步兵進攻時也玩出了新花樣。突擊隊帶著氧氣瓶衝鋒,在海拔5000米的山坡上跑得比藏羚羊還快。敵軍機槍手都看傻了:"這些兔子人是鐵打的嗎?"其實戰士們每隔十分鍾就輪流吸口氧,有個機靈鬼還發明了"接力吸氧法",後來被寫進了《高原作戰手冊》。
【意外的收獲】
克什米爾邊境的談判帳篷裏,雙方代表正僵持不下。我軍代表老陳突然掏出高壓鍋,現場煮起了酥油茶。當地頭人鼻子直抽抽:"這...這是什麽神器?"
老陳笑而不語,慢悠悠地往鍋裏扔了把茶葉。當蒸汽"嗤嗤"冒出來時,頭人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真主在上!這鍋能在高原上煮茶!"談判立刻出現轉機——頭人提出用三個哨所換五口高壓鍋,還生怕我軍反悔似的當場按了手印。
錫金那邊更逗。我軍醫療隊給牧民發氧氣瓶時,當地官員以為是什麽仙丹妙藥,連夜派使者來表示歸順。使者還神秘兮兮地問:"這個長生不老藥,能不能多給幾箱?"後來才知道,他們看見昏迷的戰士吸氧後生龍活虎,以為是起死回生的神物。
最搞笑的是某個邊境部落,他們把我軍贈送的氧氣瓶當聖物供了起來,每天還要磕頭上香。直到有次部落首領突發高原反應,小兒子情急之下給他吸了氧,老頭醒來後直呼神跡,當即下令全族歸附。這事兒後來被《解放軍畫報》報道,標題就叫《一口氧氣定邊疆》。
【春風度昆侖】
拉薩街頭,文工團的小喇叭放著《北京的金山上》。藏族孩子們圍著高壓鍋看稀奇,有個紮小辮的姑娘怯生生地問:"阿姨,這個鐵罐罐會唱歌嗎?"炊事班女兵笑著掀開鍋蓋,蒸汽"噗"地噴出來,孩子們尖叫著跑開,又忍不住湊回來看。
醫療帳篷裏,軍醫正在用高壓鍋消毒器械。有個難產的藏族婦女被抬進來時已經奄奄一息,經過搶救居然母子平安。老阿媽拉著軍醫的手直念叨:"金珠瑪米是菩薩派來的!"第二天,牧民們送來了成堆的酥油和糌粑,把炊事班的倉庫都塞滿了。
在日喀則軍營的新年聯歡會上,官兵們用高壓鍋煮了八百個餃子。有個戰士夾起餃子時突然哭了:"排長,這餃子跟俺娘包的一個味兒..."全桌人都沉默了,隻有鍋裏的蒸汽還在"嗤嗤"地響,像是遠方的家書。
【完整的版圖】
北京總參謀部的大幅地圖前,白發蒼蒼的老將軍顫抖著手,畫下了最後一道紅線,終於完整了。
海子裏的燈光亮了一整夜。工作人員聽見屋裏傳來罕見的笑聲,還有茶杯碰在一起的清脆聲響。第二天清晨,秘書發現首長們的茶杯裏都留著隔夜的茶渣——他們居然破天荒地忘了喝茶。
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格外隆重。當五星紅旗升到頂端時,突然刮來一陣強風,旗麵"嘩啦"一聲完全展開,宛如母親張開懷抱。觀禮台上,有個戴紅領巾的小男孩突然指著天空喊:"看!大雁排成了"人"字!"人們抬頭望去,隻見南歸的雁群正掠過朝陽,向著雪域高原的方向飛去。
喜歡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請大家收藏:()亮劍大別山裏的軍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