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賣掉工作,靜等魚兒上鉤

字數:6901   加入書籤

A+A-


    見‘魚兒’快要上鉤了,薑姒滿意地勾了勾唇角。
    去棉紡廠的路上,正好路過星火日夜商店,這年頭不管去誰家,空著手總是不好的。
    看到店裏有新上市的酥梨,薑姒買了一些。
    一半放到空間裏,明天給三叔公燉個小吊梨湯。
    她不會做飯,但是燉個梨湯還是可以的。
    三叔公是高燒引起的肺炎並發症,用靈泉熬梨湯,最適合不過了。
    餘下的一半,薑姒用尼龍繩網兜一裝,按照周科長給的地址找了過去。
    隻是……
    剛進棉紡廠家的屬院走了不到三分鍾,薑姒就懵圈了。
    門口的大爺倒是給她指了一個方向,可家屬院裏的房子實在是太多了。
    一眼望過去,全是清一色的紅磚筒子樓。
    最麻煩的是,這些樓的編號還不是按順序編的。
    正想著找個人問問的時候,身後突然響起了一道爽朗的女聲。
    “……是小薑同誌嗎?”
    薑姒回過頭,就看到一個留著齊耳短發,穿著一身淡黃色列寧裝的女人。
    “我是姓薑,您是?”
    “我是周科長的愛人,你叫我張嬸子就行。”
    張麗華笑著自我介紹了一下,又道,“咱棉紡廠的家屬院設計的不怎麽合理,誰來了都得犯迷糊。”
    “今天老周走的時候特意和我說了一下,讓我出來迎迎你。”
    原來是這樣。
    薑姒聽完趕忙打了一聲招呼,“嬸子你好,我是薑姒。”
    “好好好~那我們邊走邊說吧。”
    不管這事能不能成,張麗華禮數做的足足的。
    等到了家,她讓薑姒隨便坐。
    自己則是泡了一杯麥乳精出來,“小薑,你先喝著甜甜嘴,再有二十來分鍾老周就回來了,我去炒兩個菜,一會咱們邊吃邊聊。”
    “嬸子你先別忙活了,其實我今天來找周科長,是為了工作的事來的。”
    這事,張麗華是知情的,她沒辦法裝不知道。
    “你的事,我們家老周中午都和我說了,他說你這個工作原先打算轉給你的妹妹,現在又不打算轉了?”
    薑姒點點頭,嗯了一聲。
    張麗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那……那你現在想繼續回去上班,還是?”
    “嬸子,不瞞你說,她不是我親妹,這個工作我也從來沒想過要轉給她。”
    “但我們家情況特殊,我爸他……算了,不提他了。”
    “總之這個工作我肯定是保不住的,與其這樣,我還不如把工作賣了。”
    “隻是我剛來棉紡廠上班還不到一個月,身邊也沒什麽朋友,不知道嬸子你身邊沒有認識的人想買工作?”
    “價格我也不多要,按現在市價給就可以,如果能換成票據就更好了。”
    薑姒現在手裏不缺錢,票據雖然有,但以後過日子,要用票的地方多了去了,光是手裏的這些顯然是不夠的。
    之所以選擇找周科長,說到底還是為了圖省事。
    畢竟,周科長是勞資科的一把手,又是棉紡廠的老人兒,他出麵的話,廠裏肯定不會故意卡著手續不放。
    “小薑,你想好了嗎?”張麗華的聲音忽然有些發顫。
    “是的,嬸子,要不然我也不會這個點過來了。”
    見薑姒真有賣工作的打算,張麗華激動地都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這兩年不僅學校停了課,滬市的各大工廠也都無一例外的凍結了招工指標。
    當然這是對外的說法,有還是沒有,這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就算有少量的指標那也是廠裏內部消化了。
    真要給了外人,廠裏的那些老員工們還不得把天給吵翻了。
    七月那會,66屆初高中畢業生分配政策一出來,張麗華就感覺後麵67和68屆的學生討不了好。
    雖說上麵一直強調,分配政策大致相同,可城裏的崗位就這麽多。
    66屆的學生都已經占的差不多了,哪還有多餘的位置去安排後麵的學生?
    果不其然,上個月67屆畢業生分配政策一出,天都塌了!
    反正棉紡廠家屬院裏這麽多孩子,張麗華就沒見幾個是留在城裏的。
    運氣好點的被安排到了近郊的崇明農場,少部分人被分配到了外省支援三線建設,餘下的那些全部被安排到了農村插隊。
    這不,前段時間,張麗華托熟人悄悄打聽了一下68屆的分配政策。
    對方雖然沒有明說,但張麗華一聽對方那遲疑的語氣,就知道老幺他們這一屆大概率是要‘一片紅’了。
    她不是沒有想過要給老幺買個工作,可問題是,這年頭的正式工都是鐵飯碗。
    工資高福利好,等以後退休了還可以讓家裏的孩子頂班,誰舍得拿出去賣?
    退一萬步說,就算要賣那也是先緊著親朋好友,怎麽可能賣給她這個外人?
    如今,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落在了自己的頭上,張麗華想矜持都矜持不起來。
    “小薑,你說話敞亮,那嬸子也直說了。”
    “我們家老幺現在還沒有工作,如果你這個工作真想好了要賣,那不如賣給我吧。”
    “你放心,錢方麵,嬸子保證不叫你吃虧。”
    說著,張麗華回臥室抱了一個餅幹鐵盒出來,該說的話也都說到了明處。
    薑姒的這個工作是坐辦公室的,不像別的工種,進了單位還要熬三年學徒工。
    滬市這邊,學徒工第一年工資是16塊,另外會有1塊8毛4的服裝費,合計:17塊8毛4。
    第二年和第三年,工資每年上漲2塊錢,服裝費不變。
    等到了第四年,轉正定級後,工資才能到36元。
    所以滬市一直流傳著“36元萬歲!”這麽一句戲言。
    至於工作到底能賣多少錢,這個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全看雙方怎麽談了。
    不過有一點共識就是,賣價基本上都是2到3年的工資。
    “小薑你現在每個月工資28元,三年下來就是1008元。”
    “棉紡廠的福利好,逢年過節會發一些水果,肉票,布票等等,工資超20元每個月還會配發一張工業券,這些算下來,一年福利差不多有個30元,三年給你算100。”
    “另外,正式工和學徒工三年的工資差價在288元左右,這個嬸子按300補給你。”
    不為別的,就為老幺少吃這三年苦,這個情她也得承薑姒的。
    薑姒原先的心理價位也就是一千左右,沒想到對方的誠意這麽足。
    她也沒矯情說不要,痛痛快快的應了下來。
    “可以的,嬸子,就按你說的來。”
    “誒,好好好,那就這麽說定了!”
    張麗華忙不迭的點頭,又將鐵盒打開,拿了一堆票據出來。
    “我聽你說想多換點票,你看看這裏麵有你想要的嗎?要是沒有的話,你和我說一下要什麽票,我給你想想辦法。”
    家屬院大也有大的好處,別的不敢說,票據這些湊湊還是有的。
    而且他們一家除了老幺之外,都是吃公家飯的,每月到手的票據可不少。
    薑姒看了一下,這個年代的票據種類還真的是五花八門。
    糧票就算了,她空間能種糧。
    油票好像也用不著,空間裏有【一鍵榨油】的功能,到時候多種點油菜就可以。
    最後薑姒挑了一些工業券,肥皂券,香皂券,衛生紙票,衛生帶票,洗滌用品票。
    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她得多買一些放空間裏存著,有備無患。
    手表票也要了一張,她手裏的那幾塊手表太打眼了,薑姒打算買塊普通點的,方便看時間。
    張麗華:“糧票,油票,布票這些你不要嗎?”
    這幾種票據可都是緊俏貨,她攢了小半年呢。
    “夠了,嬸子,我那還有一些。”薑姒道。
    今天她從渣爹那要了不少布票,而且沈清清房裏還有不少沒用過的純棉布料,這些足夠她用了。
    兩人正說著話,門口傳來了動靜。
    是周科長的聲音。
    張麗華立馬一臉喜色的跑去開門,順便將轉工作的事和他說了,哪知道周科長聽了卻眉頭一皺。
    “小薑,現在的工作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一旦工作轉讓手續提交了,你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還有下鄉也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你確定你能吃下這個苦?”
    正式工名額固然心動,可他不願意為了這個埋沒了自己的良心。
    而薑姒聽了這番話之後,也不禁有些感慨。
    一個陌生人都能做到如此,可她的親生父親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她的死活,一心隻想把她哄去鄉下!
    “抱歉周科長,上午我是逼的沒辦法才那麽說的,其實我沒打算下鄉。”
    “而且轉讓工作這事,我已經深思熟慮過的,這點請您放心。”
    “等處理完家裏的這些事,我就要離開滬市了。”
    見她神色認真,周科長也不好說什麽,隻是囑咐妻子,別讓人家小姑娘吃虧了。
    “你這話說的,我是那種人嗎?”
    張麗華將準備好的錢票遞給了薑姒。
    薑姒也沒客氣,當著他們夫婦倆的麵清點了一遍,扣掉她要的那些票據,到手1220元。
    接下來,雙方又簽了一份協議並按了手印。
    事情辦妥,薑姒稍坐了一會便起身告辭。
    “叔,嬸,那我就先走了。”
    “小薑,吃了晚飯再走吧,我做了紅燒肉,一滴水都沒放,用黃酒燜了2個小時,可香了。”
    薑姒笑了笑,“不了,嬸子,家裏還有點事。”
    見她執意要走,外麵的天色也不早了,周科長夫婦倆就沒再勸。
    隻是臨走時,張麗華從櫥櫃裏拿了一個飯盒,這是上個月剛買的,還沒用過。
    她裝了滿滿一盒紅燒肉,塞到了薑姒手裏,“拿回去吃,別不好意思。”
    薑姒推辭不過,隻能收下。
    但她也沒有立馬回去,而是找了一家國營飯店。
    出來時那幫‘魚兒’已經露了頭,總得給他們一點咬鉤的時間。
    隻可惜,等薑姒慢條斯理的吃完飯,又慢悠悠的回到家,家裏還是她走之前的模樣。
    不過薑姒倒是一點也不急,反正今天才第一天,而且她總覺得這幫‘魚兒’不會讓她等太久。
    畢竟一萬塊的吸引力,還是很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