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首輪擊潰鯊魚,MVP李飛OR喬丹

字數:3169   加入書籤

A+A-


    無數青少年,將那則廣告的海報貼在了自己的床頭。李飛那孤傲的眼神,成為了他們心中新的信仰。
    這則廣告的影響力,遠超出了籃球的範疇。
    它觸動了時代的情緒,尤其是在那些感覺自己被誤解、被孤立的年輕人心中,引發了山呼海嘯般的共鳴。李飛不再僅僅是一個籃球運動員,他成了一個文化符號,一個對抗既定規則的獨行者。
    菲尼克斯太陽隊的管理層對此是又愛又恨。愛的是,“李飛品牌”的商業價值再次坐上了火箭,球隊的周邊商品和球票銷售也因此水漲船高。恨的是,這則廣告無異於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們,乃至整個聯盟的臉上。它將太陽隊管理層的無能與貪婪,赤裸裸地擺在了公眾麵前。
    總經理布萊e恩·科蘭傑洛這幾天連辦公室的門都不敢輕易出,生怕被堵在門口的記者問到一些讓他無法回答的問題。
    但外界的風暴,似乎絲毫沒有影響到風暴中心的李飛。
    季後賽首輪,菲尼克斯太陽,西部第三,對陣洛杉磯湖人,西部第六。
    這組對決的看點,被媒體無限放大。一邊是聯盟的現在,統治攻防兩端的巨神李飛;另一邊,則是聯盟的未來,剛剛以自由球員身份駕臨天使之城,天賦肉眼可見,破壞力驚人的“大鯊魚”沙奎爾·奧尼爾。
    係列賽開打前,幾乎所有的專家都預測這將是一輪火星撞地球般的激烈對抗,甚至有人認為,陣容更均衡、擁有範埃克塞爾和埃迪·瓊斯等一眾青年才俊的湖人隊,有爆冷掀翻太陽的可能。
    畢竟,所有人都知道,太陽隊除了李飛,還能指望誰呢?丹尼斯·羅德曼負責搶籃板和防守對方的四號位,但他從來不是一個得分點。邁克爾·芬利和布魯斯·鮑文?他們還太年輕,在季後賽的絞肉機裏,能不犯錯就是勝利。
    然而,比賽的進程,讓所有看衰太陽隊的人都閉上了嘴。
    g1,斯台普斯中心。奧尼爾在開場第一次進攻中,就試圖用他標誌性的轉身暴扣給李飛一個下馬威。他龐大的身軀像一輛失控的重型卡車,撞向籃下。
    換做聯盟裏任何一個中鋒,麵對這樣的衝擊,最好的結果也是被撞開,目送對方完成扣籃。
    但李飛沒有。
    他像一棵紮根在地心深處的古樹,下盤紋絲不動。奧尼爾感覺自己撞在了一麵鈦合金牆壁上,“砰”的一聲悶響,籃球脫手,而李飛已經長臂一伸,將球撈入懷中,發動快攻。
    全場嘩然。
    整個係列賽,都成了這一球的縮影。
    奧尼爾的力量是曆史級的,但在李飛那經過係統千錘百煉、堪稱非人的“鈦合金體質”麵前,依舊不夠看。當奧尼爾引以為傲的身體優勢被抹平,甚至處於下風時,他技術上的粗糙就暴露無遺了。
    進攻端,李飛用他那萬花筒般的中距離技術,一次次在奧尼爾的防守區域外發炮。後仰跳投、翻身跳投、急停幹拔……奧尼爾笨重的腳步根本跟不上,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籃球一次次空心入網。
    防守端,李飛更是化身禁飛區,奧尼爾每一次深入籃下,都要麵對一場艱苦卓絕的肉搏戰。即便偶爾能擠開空間,頭頂上那遮天蔽日的巨掌也會如期而至。
    係列賽第四場,菲尼克斯主場,賽點。
    終場前30秒,太陽隊領先2分,湖人隊球權。
    奧尼爾在低位接到球,他用盡全身力氣背靠著李飛,汗水從他光亮的頭頂滑落。他知道,這是最後的機會。
    他猛地發力,一個勢大力沉的轉身,試圖強行抹入籃下。
    然而,就在他轉身的瞬間,李飛的判斷比他更快。一個精準的預判,李飛撤步,讓開了奧尼爾的衝擊路線,同時,他的右手如同毒蛇出洞,閃電般切下。
    “啪!”
    清脆的響聲響徹整個美西球館。
    籃球被幹淨利落地斷掉。
    奧尼爾龐大的身軀因為發力過猛,踉蹌著衝出底線,他難以置信地回頭,隻看到李飛已經持球衝向前場,用一記輕描淡寫的雙手扣籃,殺死了比賽,也終結了整個係列賽。
    31。
    太陽隊昂首晉級。
    賽後,奧尼爾坐在更衣室裏,用毛巾蓋著頭,久久不語。他第一次在一個係列賽裏,感受到了名為“絕望”的情緒。那種無論你如何努力,都無法撼動對方分毫的無力感,幾乎摧毀了他的驕傲。
    首輪季後賽塵埃落定,幾家歡喜幾家愁。東部,喬丹率領的公牛隊兵不血刃地橫掃了華盛頓子彈;西部,猶他爵士、休斯頓火箭等傳統強隊也悉數過關。
    短暫的休賽期,聯盟進入了“頒獎季”。
    各大常規賽獎項的歸屬,成為了媒體和球迷熱議的焦點。而所有話題的中心,隻有一個——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vp)。
    候選人隻有兩個,邁克爾·喬丹和李飛。
    這是一個足以讓聯盟總裁大衛·斯特恩都感到頭疼的選擇。
    支持喬丹的理由無比充分:場均32.8分,5.9個籃板,4.3次助攻,數據華麗,更重要的是,他帶領芝加哥公牛隊打出了震古爍今的72勝10負的常規賽戰績。籃球是團隊運動,戰績是硬道理。將vp頒給曆史最佳戰績球隊的絕對核心,天經地義。
    而支持李飛的論據,則更加簡單粗暴,甚至帶著一絲神話色彩:場均68.2分,22.1個籃板,8.1次蓋帽。
    這組數據被《體育畫報》評論為:“不像是一個人類在一個賽季裏能打出的數據,更像是某個籃球遊戲愛好者,用修改器調出來的生涯模式最終存檔。”
    一個代表了團隊榮譽的極致,一個代表了個人能力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