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封賞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A+A-


    朝殿內,文武百官依次站在左右兩邊,百官的盡頭則是九十五道玉階,玉階之上就是散發著氤氳皇氣的龍椅,正帝便端坐在龍椅上,周身繚繞著尊貴至極的帝王寶光,將那張本就威嚴的臉映襯得更加威嚴。
    在其身後,龍柱騰空,鳳壁翱翔,巨大的山河社稷圖占據了整麵牆壁,蒼茫浩瀚的氣息撲來,仿佛真的是大正億萬裏河山的真實映照一般。
    來到這裏,哪怕是最桀驁不馴的人也會收斂自己的鋒芒,本能的生出敬畏之心。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行禮,宣布著早朝的正式召開。
    “眾愛卿平身,今日早朝,主要對鎮海關的將士們論功行賞,楚大伴,宣讀吧。”
    楚公公對正帝恭敬行禮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聖旨展開,宣讀起來:“鎮海關大將軍衛國明上前領賞!”
    位列武官前列的衛國明上前幾步,半跪在地道:“臣在!”
    “大正聖仁曆一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今有功臣衛國明,在鎮海關大決戰時勇戰四大統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為大決戰最終勝利立下赫赫功勞,特封衛國明為鎮海公,擢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官職!”
    嘩!
    宣讀完畢後群臣皆沸騰了,雖然都沒有說話,但那震驚的表情早就代表了一切。
    鎮海公,那可是國公啊,僅次於王侯的爵位!更別說還有權力大的可怕的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官職了!
    不過雖然羨慕嫉妒恨,卻也沒有人站出來反對,畢竟衛國明本就是站在大正官場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之一,哪怕此時更進一步也隻是錦上添花而已。
    隨著衛國明領旨後,第二個宣讀的人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鎮海關龍鱗衛統帥方休上前領賞!”
    豁!
    滿朝官員都不淡定了,不是,第二個上來領賞的人就是方休了?區區一個校尉軍銜?
    媽的在他前麵可還有參將、偏將以及更上麵的封號將軍呢!
    這偏袒的有點太過分了吧?
    一瞬間本就不喜方休的人更加不喜了,不過這也隻是一部分,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好奇,暗中思索陛下為何第二個封賞的人選定為了方休。
    “臣在!”方休大步上前半跪在地道。
    “大正聖仁曆一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今有功臣方休,自加入鎮海關來英勇奮戰,未成為武者前便以精湛箭術射殺海妖共三千六百五十一頭,成為武者後勤勉修煉,進境突破神速,在大決戰中帶頭血戰,以武夫之軀冒生死之險鏖戰海妖諸強,起到振奮軍心、逆轉戰局之作用,更是孤身進入鯤魔體內,操控鯤魔剿滅海妖數十萬大軍,親手創造了大決戰轉折點,其功勳卓著足以彪炳千秋,因此,特封方休為武安侯,擢正三品滄元將軍!”
    轟!!!
    楚公公剛將封賞詞念完,文武百官就徹底炸開鍋了,一個個也顧不得早朝的禮儀了,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不可啊陛下,萬萬不可啊!”
    “方休他不過才十八歲的年紀,如此年輕就封侯,這傳出去如何能堵住悠悠之口啊!”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一眾司馬家或者與司馬家交好的官員都站出來反對方休的封賞,方休粗略數了一下,好家夥,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跳出來反對,看來司馬家在大正的影響力還真不是蓋的。
    正帝麵色如常的看著群臣的反對,仿佛早就猜到會是這樣,目光緩緩落在方休身上,道:“方休,作為當事人你覺得如何?”
    瞬間,滿朝文武的目光都落在了方休身上。
    要知道這些可都不是凡人,各個都是身懷修為的武者,亦或是等同於武者的儒修,他們的目光可是有實質重量的,足以壓垮尋常人的心理防線。
    但很可惜,方休不是常人,他臉色變都沒變,抱拳行禮後,聲音嘹亮如洪鍾道:“臣,謝陛下封賞!臣對封賞很滿意,不敢再要求更多!”
    “誰要你說這些!方休,你難道忘了自己做過什麽?”司馬家家主司馬良站了出來,滿眼仇恨的直視著方休,道。
    如果這裏不是朝堂的話,他早就動手將方休扒皮抽筋了!
    “原來是兵部尚書司馬大人,不知司馬大人所言何意?”方休饒有興趣道。
    司馬良恨得差點將牙齒咬碎,很想將司馬雷身死的事情說出,但拓拔震身為叛徒的事已經板上釘釘,再將此事拿出來的話對他不利,他隻能從另外一個方麵進行反擊。
    “陛下,按照大正律法,凡是新獲封的侯爵都要接受考驗,唯有通過考驗方能成為侯爵,方休他也不能例外吧?”
    “確實有這規定。”正帝慢悠悠道。
    司馬良頓時一臉篤定,陰冷的看了方休一眼,道:“那臣請求當場對方休進行考驗,隻要他能通過考驗,我想不會有人再反對方休的封賞了!”
    “不知道司馬大人想要如何考驗我呢?”方休饒有興趣道。
    還不等司馬良說話,一道充滿傲意的聲音響起:“陛下,臣請求與方休進行生死戰!同時對賭方休的爵位和軍銜,請陛下準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休抬頭看去,就看到說話的乃是武官隊列中一名身穿騷包紅袍的青年人,看其眼窩深陷的樣子,一看就是縱欲過度的表現。
    來到京都他並不是沒有任何準備,至少大正數得上號的官員他都記住了,得賴於突破武師後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這錯綜複雜的人物誌他隻是看一眼就全都記住了。
    而此時站出來的人名叫張魁,乃是去年武舉當中脫穎而出的武狀元,在大正的威名可比方休響亮多了。
    隨著話音繚繞殿堂內,張魁也站了出來,那健壯如虎熊的身軀極具壓迫感,其正一臉挑釁加傲然的俯視著方休。
    其個頭將近三米高,一米八出頭的方休在其麵前跟個沒長大的小孩子似的。
    不少官員見狀都露出了幸災樂禍的模樣,仿佛已經看到方休被揍得哭爹喊娘的狼狽模樣了。
    不過就是個走了狗屎運的鄉野村夫,竟然妄圖跟他們平起平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在這些人的認知中,方休的實力還停留在武夫境呢,畢竟從鎮海關到京都距離太過遙遠,消息的傳播難免會有滯後性。
    而這也是以兵部尚書司馬良為首的大臣們最大的底氣所在,區區一個武夫境算個屁啊,都不用他們親自動手,稍微動點手段就能讓他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
    甚至他們都覺得司馬良太小題大做了,竟然讓堂堂的武狀元張魁出手對付這麽一個跳梁小醜,實在是殺雞用牛刀啊!
    喜歡詞條證道,以武開天請大家收藏:()詞條證道,以武開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