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以牙還牙,將姐弟倆打包送走

字數:4843   加入書籤

A+A-


    林月茹走的時候特意把戶口本帶走了,她以為這樣就能拿捏自己?
    薑姒送她四個大字:洗洗睡吧!
    “公安同誌,我家的戶口簿,購糧本,煤本,糧票,油票都裝在一起,那個匣子他們也拿走了。”
    “今天已經23號,明天就是發定量糧票的日子,要是沒有購糧本,我們家下個月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還有,我妹妹馬上要下鄉了,知青辦那邊還需要戶口本登記。”
    公安同誌還以為什麽事呢。
    其中一位領導模樣的男人,當即從口袋裏拔出了鋼筆,邊寫邊道。
    “我給你寫個情況說明,明天上午你去公安局的戶籍科,找一位姓張的幹事,到時候讓他先把戶口本給你補辦出來。”
    “糧本和煤本這個也簡單,糧管所和煤管所那邊都有紙質檔案,你下午拿著戶口本去補辦一下就可以了。”
    “公安同誌,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
    薑姒這話可不是說說,在得知剛才寫材料的這位,正是轄區公安局的副局長後,薑姒心裏頓時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她先去國營商店,買了一麵錦旗!
    然後一進公安局,她就捧著錦旗滿科室的打聽。
    “你好,我想問一下,李副局的辦公室在哪?”
    直到將公安局上上下下十幾個科室都問了個遍,薑姒這才心滿意足的去了李副局的辦公室。
    最後的結果就是,李副局滿臉笑意的收下錦旗,隨後領著薑姒親自把人送到了戶籍科。
    他和張幹事說了什麽,薑姒沒聽到。
    不過從她進了戶籍科到最後拿到新的戶口本,總共沒超過一個小時。
    當然,薑姒也沒錯過這個機會。
    斷親書和借口她都準備好了,她要借著這個機會將自己的戶口給分出來!
    哪知道她剛一張口,張幹事連問都沒問就幫她辦了。
    看著新鮮出爐的兩個戶口本,薑姒也顧不上高興,出了公安局,她就直奔市知青辦。
    她這個人,吃什麽都行,就是不吃虧。
    而且還超記仇!
    他們一家人算計自己下鄉的事,薑姒不僅沒忘,還要送他們一份大禮!
    “同誌你好,我來谘詢一下下鄉插隊的事。”
    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一聽來活了,立馬精神了起來,他就喜歡這種有覺悟的小同誌。
    “坐吧,叫什麽?哪一屆的畢業生。”
    “67屆的,沈清清。”
    報出名字的時候,薑姒絲毫不慌。
    她和沈清清本就是一個爹生的,即使沈清清的五官再像林月茹,仔細看還是有渣爹的影子在的。
    隻是,薑姒是偏清冷掛的那種長相。
    而沈清清的臉還有身材,都是偏幼態的那種。
    哦,差點忘了,她眼尾還有一顆淚痣。
    為此,早上出門時,薑姒還特意用墨水點了一顆。
    這會,她乖乖巧巧的坐在那,垂著眼瞼。
    從辦事人員的角度來看,恰好能看到那顆淚痣。
    不過薑姒想多了,這裏的辦事人員每天經手的學生,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要是一一核對來人的身份那得累死。
    所以他們隻關心兩件事。
    第一:名單上有沒有這個人。
    第二:有沒有帶戶口本。
    工作人員翻了一下名單,確定有沈清清,又看了一眼薑姒遞過來的戶口本。
    行了,這下齊活了!
    見薑姒斯斯文文的坐在那,工作人員笑著道。
    “想好要去哪裏沒有?要是沒有的話,就去黑省吧。”
    “那邊地多活少,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空閑的時候,還可以跟著當地人一起去跑跑山。”
    “他們那邊的供銷社都有專門的收購點,平時撿撿山貨,日子不比城裏差。”
    “要是運氣好,碰到人參還有靈芝這些,一年可不少掙!”
    這個,聽上去還真不錯。
    但薑姒可不是什麽爛好人,要不是插隊可選地裏沒有大西北,她說什麽也要送沈清清去西北吃土咽沙!
    “謝謝你了同誌,黑省好是好,可我特別怕冷,我想去南方行不行?”
    這有什麽行不行的。
    工作人員立馬道,“我們隻是建議,最終還是看你自己,想去南方是吧,蘇省,贛省,徽省,雲省這幾個地兒,你自己看看,喜歡哪個選哪個。”
    “同誌,我想去雲省!”
    啊?
    工作人員愣住了,心裏猶豫著要不要和這個小姑娘說一下實情。
    雲省這一批分配的地點都在西雙市,那裏的橡膠農場遠離市區,交通不便。
    去一趟縣城坐拖拉機都要坐五六個小時。
    對了,從滬市到西雙市下麵的農場,這期間要坐四天三夜的火車,兩天的汽車,大半天的拖拉機,然後還要步行好幾個小時的山路……
    而且那邊的活也不輕鬆,聽說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橡膠林割膠,收集好的膠水還要自己擔下山。
    這姑娘看著嬌滴滴的,也不像是個能吃苦的樣子。
    要是去了,不得哭死?
    “小同誌,你要不要再想想?”
    “不用了,我已經決定好了!”
    薑姒一臉堅定道,“領導說了,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身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想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更想去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發光發熱!”
    這話一出,工作人員還咋勸?
    當即就鼓掌了,“小同誌,還是你的思想覺悟高!我這就給你安排!”
    薑姒點點頭又道,“論覺悟,我和我弟還差遠了,我弟說了他要和我一起下鄉,路上也好有個照應,就是他是68屆的學生,不知道現在能不能報名?”
    能,這怎麽不能呢!
    別看現在68屆的分配政策還沒有下發,但大體方針早就已經定好了。
    這一批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一律都要下鄉。
    眼下,有人主動報名,工作人員自然不會阻攔。
    確定了一下68屆學生中有沈清越的名字後,工作人員將他和沈清清的名字連同戶口本上的資料,一同提交了上去。
    這會下鄉插隊,國家是有補貼的。
    每個省份的費用還不一樣。
    滬市這邊的規定是,去雲省插隊的,每人有230塊安置費,外加03立方米的木材計劃用來建造房屋。
    不過,實際上到手沒有這麽多,因為要扣除掉路費,以及路上吃飯的支出,這裏60元。
    落戶公社要收取一部分費用,用作知青事務支出,這裏10元。
    餘下的,還要撥付一部分給接收知青的生產隊,這其中包括生產農具費,生活用具費,以及青黃不接期補助費,一共90元。
    最後每人到手也就隻有70元。
    兩個人就是140元,工作人員將點好的錢裝在一個信封裏交給了薑姒。
    薑姒愉快接過,這些年他們吃薑家的喝薑家的,可沒少花錢。
    光這點連利息都不夠。
    所以這錢,她拿的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