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航海
字數:2051 加入書籤
不管紀之瑤因為什麽原因跑到了妖礁國那邊,陳辰也得抓緊時間了。
隻不過這個時間和他抓不抓緊倒也沒有關係,得看伊甸的進度。
他們首先要將船都移到中崗國的港口,然後再把那些從妖礁國手裏搶回來的漁民安排到船上當領航員,以及在此之間,還需要將妖礁國在離開之前,在港口前海域布置的一大堆障礙給清理幹淨。
這些障礙,就是隨著洋流被衝到岸上的各種工業垃圾。
在東寧,住在海邊的人幾乎人人都需要學會趕海,其中他們主要搜集的,除了那些可以吃的海貨之外,就是隨著退潮留在海灘上的工業垃圾。
現在海岸邊的城市數量已經比舊時代少了很多,但是城市規模卻擴大了數倍甚至數十倍,同時因為有高牆的阻隔,於是像是江台這種城市將垃圾排放到海裏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選擇。
當然,也是因為資源匱乏,隻要回收能創造的收益大於回收的成本,所以丟到海裏的垃圾基本也不會有什麽完好的物品,但偶爾也會有一些例外。
同時即便是一些碎塑料、碎布和金屬殘骸對東寧人來說也足夠珍貴了。
垃圾回收的事情是之後再說,現在對伊甸就是趁他病要他命,船隊之前就已經組織好了,此時簡單地疏通完航道,便朝妖礁國駛去。
在東寧,要想向外航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大霧不僅是在陸地上,一旦到了海上,沒有老漁民來進行領航,結果多半隻能在原地打轉。
而即便是那些老漁民,如果不是常年在本地活動,搞不清楚本地的海況,即便有指南針,也一樣和陌生人沒有區別。
伊甸使用的船大多都是木船,比如陳辰現在所乘坐的這一艘,長度二十米左右,整體是用船體由厚實的、不夠平整的木板搭接或搭疊而成,縫隙填塞著黑乎乎的防水物,應該是樹脂一類的東西。
船的兩側綁著大號的塑料浮筒,使用風帆為動力的同時,還有兩排長槳在船邊。
船中央有一根粗壯的主桅杆,掛著一張由厚帆布、多層獸皮以及堅韌植物纖維編織成的、打著補丁的方形主帆。
旁邊還有些小船,僅有六七米長,用處理過的藤蔓編織成的繩索連接,這些原本都是漁船,此時也被用來運送兵員。
除此之外,伊甸還有一些其他樣式的船隻,比如陳辰就看到了一艘裝了風帆的遊艇——原本的主人應該是某個倒黴的有錢人,而到了伊甸的手裏之後,因為認為是神賜予的聖船,船上的東西都不敢亂拆,連發動機都還保留著,隻不過沒法發動,隻能依靠風帆作為動力。
這些船的船首、船尾和桅杆上都懸掛有裝著發光真菌的籠子,一方麵作為神佑之光,同時也用於在濃霧中標識自身位置。
現在雖然是白天,但是東寧的白天也十分陰暗,大約就是夏天早晨四五點鍾的樣子,同時身邊還籠罩著白茫茫的霧,作為領航員的漁民一直趴在船頭上看著海麵,然後來辨別方向。
這一路算不上一帆風順。
先是遭遇了大逆風,有一些小船直接就偏航消失在了大霧裏,然後就遭遇了一艘同樣在霧裏迷路的妖礁國船隻,雙方進行了一輪跳幫戰鬥,接著又有一艘大船上發生了騷亂,好像是海裏有什麽東西爬到船上來了。
陳辰在路上看了幾眼時間,就這麽不到五十公裏的航程,就花費了接近十個小時才接近妖礁周邊的海域,但總歸還是要到了。
在登陸的時候,又遭到了岸邊防守部隊使用的投石攻擊,因為害怕船被擊沉,大船不敢靠岸,最後還是讓一大群小船烏泱泱地接近海岸,然後成群結隊的伊甸士兵舉著盾往岸上衝,最終才把這個灘頭給占下來。
陳辰所在的這艘船相對而言算比較大的,為了防止擱淺而無法靠近這個小碼頭,所以也隻能停在距離碼頭有一點距離的海麵上,放下石錨,然後乘著小船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