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宋文出陣
字數:4542 加入書籤
文宣抬手,朝著半空虛握。
霎時,一道殘影掠至,落入了他的手中,正是那根丈長的石棍。
緊接著,石棍開始迅速變大,化為千丈巨柱。
而文宣的雙手,也隨之變大。
千丈長的巨柱,直徑足有四五十丈大小,卻被文宣單手握在手中。
整個場麵,看起來極為怪異。
就仿佛一隻螞蟻,長了一個比身子大無數倍的雙鄂,鉗起了一名活人,卻顯得遊刃有餘。
文宣身形一動,就朝著英悟撲去。
同時,手中巨柱高高揚起,猛然砸落。
英悟見此,非但不驚,反而眼眸一亮。
“咦!有點意思。”
青鸞劍騰空而起,再次化作一隻青色大鳥,迎向來巨柱。
“轟——”
青鳥與巨柱相遇的刹那,迸發出震天轟鳴和耀目光芒。
巨柱上赤紅符紋大亮,以枯拉朽之勢繼續下壓。
青鳥發出一聲淒厲的悲鳴,然後便驀然消失不見,重回劍身,倒飛了回去。
“有文宣全身力量的加持,此物的威能倒是提升不少。”
在英悟低聲自語之時,猿身蛇首的怪物已經迎向了巨柱。
怪物的觸手,如同一根粗大的長鞭,猛然抽向巨柱。
“啪!
觸手與巨柱相撞的瞬間,觸手陡然崩碎,化作漫天的碎肉和血霧。
而巨柱也被抽得倒飛了回去。
但文宣並未鬆手,而是被巨柱帶著,一起甩飛了出去。
英悟手上劍指一掐,青鸞劍殺出,直取文宣。
眼下文宣無法控製身形,正是殺他最好的時機。
文宣眼見飛劍越來越近;而尋常的防禦手段,根本擋不住青鸞劍。
豈不見,合體後期的習妃,催動本命法寶,都無法攔下一劍。
文宣唯一有把握能接下這一劍的手段,便是手中的巨柱。
可是,方才怪物以左臂觸手為代價的一擊,令巨柱完全失控;文宣一時也無法重新掌控。
無奈之下,他隻得引動巨柱,令其重新化為丈長石棍,借此卸去怪物施加在巨柱上的那股強大力量。
石棍如槍,捅向青鸞劍。
“鐺!”
金鐵交擊之聲,在半空炸響。
石棍終是擋下了青鸞劍,但卻並沒有擊遠。
青鸞劍僅是在空中略微阻滯,便重整旗鼓,再次殺將而來。
文宣身形閃爍,手中石棍揮舞如風,再次擋下了青鸞劍。
可青鸞劍卻似附骨之疽,緊緊地纏著文宣,再度襲殺而來。
一時之間,兩人便陷入了僵持。
青鸞劍無法穿過石棍那密不透風的防禦,文宣也無法擺脫青鸞劍的糾纏。
青鸞劍與石棍交擊的聲音,不絕於耳。
文宣卻是越打越心慌。
他手持石棍而戰,使得石棍除了有法力催動外,還有他肉身之力的加持,威能倍增。
但是,手持石棍鬥法,也有壞處。
青鸞劍所裹挾的威能,會透過石棍,傳到他的身上。
每接一劍,他的手臂便如遭雷擊,虎口劇痛鑽心。
此刻,他的掌心早已皮肉崩碎,血肉模糊,森森白骨清晰可見,鮮血順著石棍符紋蜿蜒流下,將符紋染得猩紅刺目。
文宣心中暗暗叫苦。
久守必失!
在青鸞劍愈發淩厲刁鑽的攻勢下,時間一長,他必然落敗。
文宣要想逼退青鸞劍,隻有將石棍化為巨柱,使之威能得以完全施展;可英悟卻根本不給他任何機會,一劍緊似一劍,攻勢連綿不絕。
英悟正欲一舉斬殺文宣,突然發現,習妃和古黃已悄然繞道兩側,一左一右發起攻擊。
左側,百丈幽蘭巨龍奔騰而來,龍身蜿蜒,鱗甲閃爍著幽冷藍光。
右側,三尺長劍疾若奔雷,銳不可當!
二者同時殺向了她後方的‘太虛劍陣’。
英悟心念一動,原本已經有些沉寂的劍陣,頓時爆發出璀璨星芒,萬千劍氣如銀河倒卷,在劍盾上流轉不息;很是輕易的接下了這兩道攻擊。
可是,她這一分神,卻是給文宣脫困的機會。
文宣抓住稍縱即逝的時機,一棍將青鸞劍逼退老遠。
緊接著,他身形暴退,拉開與青鸞劍的距離;同時,石棍和他的雙手迅速變大。
轉瞬之間,石棍再度化為千丈之長。
巨柱擎天而起,裹挾著毀天滅地之勢,轟然砸落!
巨柱未至,那狂暴得近乎實質化的氣壓,如同一頭頭無形的惡獸,鋪天蓋地湧向英悟。
\"可惜...\"
英悟眼中寒芒一閃而逝,心中暗歎。
方才那絕佳時機,本可將文宣一舉斬於劍下,但終究還是被文宣僥幸逃脫。
她眉頭微蹙,掃了一眼身前不遠處的猿身蛇獸怪物。
怪物左臂觸手已斷,隻能等回去之後,再給它重塑肢體。
眼下,怪物實力大打折扣,麵對文宣那如山嶽壓頂般轟然砸下的巨柱,是派不上用場了。
不過,怪物無法應對文宣的攻勢,卻是可以用來對付古黃和習妃。
這兩人在英悟眼中,不過是跳梁小醜。
也就合體巔峰的文宣,稍許有些棘手。
但也僅僅是有些棘手。
若非她一直守在劍陣旁,以防劍陣被攻破;她有很多手段,可斬殺文宣。
英悟正欲驅使怪物,殺向習妃,腦中突然響起了宋文的聲音。
“英悟道友,你專心對付文宣即可。古黃和習妃二人,交給我!”
“夜華,你...”
英悟一臉錯愕,驀然回首。
就見,‘夜華’已主動出了劍陣。
英悟心中疑惑,但也無暇他顧,文宣的巨柱已經近身了。
她一邊催動青鸞劍化為青鳥,迎向巨柱,一邊向後暴退。
先前,她擔心劍陣被攻破,才一直站在原地不動,任由文宣三人攻擊;此時,‘夜華’出了劍陣,她就沒必要死守此地,該避則避。
文宣三人,見宋文出了劍陣,也同樣一臉錯愕。
“抓住他!用他要挾英悟,令之退走!”文宣高聲暴喝。
習妃和古黃,頓時神情一振。
顯然是也覺得,文宣之計可行。
三人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心態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斬殺英悟和‘夜華’,變成了逼退英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