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聞雷醒萬蟄·歌罷星沉歲已新
字數:2602 加入書籤
第二十九章
青禾鎮的老槐樹在驚蟄前夜突然爆發出新芽,豆大的芽苞如翡翠珠子掛滿枝頭,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熒光。小滿站在樹下,臂上的圓環印記隨著心跳輕輕震顫,每一道節氣符號都映著昨夜雨水浣星的餘韻。她掌心的冰蠶種子已長成三寸高的幼苗,葉片上的銀線竟織出了驚蟄的雷紋。
“醜時三刻,雷門開闔。”大暑的聲音混著泥土的清香傳來,青年腰間的星象圖無風自動,圖上的“驚蟄”二字被朱砂圈住,中央赫然是一隻振翅的雷獸,“阿公的星象圖顯示,最後一絲鴻蒙戾氣藏在‘雷獸穴’,需用驚蟄的第一聲春雷徹底淨化。”
雷獸穴位於鎮東的“震山”深處,那是上古雷神隕落之處,洞口終年被雲霧繚繞,隱約可見閃電狀的紋路。兩人抵達時,天空中烏雲翻湧,卻遲遲不落下雨滴,仿佛天地都在屏住呼吸,等待某個神聖的時刻。
小滿取出混沌鍾殘片,殘片與洞口的雷紋共鳴,竟在石壁上投射出陳阿公的星芒虛影。“雷獸的鼾聲是春天的鑰匙,”虛影的手指向洞穴深處,“但鼾聲中藏著鴻蒙戾氣的殘影,需用《節氣守護歌》的韻律引導雷火。”
大暑立刻取出羊皮紙抄錄的歌譜,歌聲響起的瞬間,洞穴深處傳來悶雷般的回應。小滿這才看清,雷獸並非野獸,而是由雷電凝結成的巨形靈體,它蜷縮在洞穴中央,周身纏繞著黑色的霧——正是殘留的鴻蒙戾氣。
“以歌為繩,以雷為劍!”小滿大喊一聲,臂上的圓環印記突然發出強光,與大暑的歌聲形成共振。奇跡般地,洞穴頂部的石鍾乳竟滴下金色的“雷露”,每一滴都刻著節氣符號,落在雷獸身上,竟將戾氣灼成青煙。
當第一聲春雷響起,雷獸猛然睜眼,眼中竟映著二十四節氣的光影。它振翅高飛,化作一道閃電劃破天際,所到之處,鴻蒙戾氣被雷火淨化,天空重新變得湛藍如洗。小滿看見,雷獸的身影最終化作驚蟄的雷紋,永遠刻在了混沌鍾上。
驚蟄的“醒蟄宴”在震山腳下舉行。村民們用雷露浸泡的麥粒釀成“醒神酒”,酒液中漂浮著細小的閃電碎屑,喝下去隻覺耳聰目明,仿佛能聽見大地深處的心跳。小滿將冰蠶幼苗移栽到洞穴口,幼苗瞬間長成參天大樹,葉片上的銀線織就了二十四節氣的全景圖。
“該把守護的責任交給下一代了。”老族長將混沌鍾的鑰匙遞給小滿,鑰匙上的紋路與她臂上的印記完美契合,“青禾鎮的未來,就靠你們了。”
小滿接過鑰匙的瞬間,星象圖突然發出萬丈光芒,陳阿公的星芒虛影再次浮現。“時空帷幕已穩,節氣輪回如常,”老人的聲音裏帶著欣慰,“但記住,守護的真諦不是對抗黑暗,而是讓光明永遠有生長的土壤。”
虛影散去前,向兩人拋出兩枚星芒種子,種子落在他們掌心,化作一對玉鐲,鐲麵上刻著“星霜”與“歲華”。小滿和大暑對視一笑,將玉鐲戴上,隻覺一股暖流湧上心頭,仿佛老人從未離開。
夜幕降臨時,青禾鎮舉行了盛大的“送星儀式”。村民們將寫滿祝福的紙船放入河水中,紙船載著冰蠶絲燈順流而下,宛如無數小星子在河麵漂流。小滿和大暑站在橋頭,看著紙船消失在遠方,臂上的玉鐲與混沌鍾共鳴,發出清越的聲響。
“知道為什麽驚蟄要蒙鼓皮嗎?”大暑輕聲問,他的手指劃過鐲麵上的雷紋,“因為鼓聲能喚醒沉睡的一切,包括記憶和希望。”
小滿點頭,忽然感覺臂上的圓環印記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對交織的麥穗與星芒——那是守護與傳承的象征。她望向星空,歲星、冰蠶星、雷獸星組成了新的星座,宛如守護青禾鎮的哨兵,永遠駐守在天幕之上。
驚蟄的最後一聲春雷在遠方響起,那是對舊年的告別,也是對新春的歡迎。小滿和大暑並肩坐在橋頭,聽著河水的潺潺聲,看著村民們在星光下起舞,忽然明白,他們的使命已經完成,但守護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
“明年清明,我們帶孩子們去掃陳阿公的星塚吧。”小滿輕聲說,“讓他們知道,每一顆星星背後,都有一個關於守護的故事。”
大暑笑著點頭,從懷裏掏出一片冰蠶葉,葉麵上的星象圖正在自動更新,顯示著下一個節氣的方位。他將葉子放入河中,葉子化作一艘小船,載著他們的希望,向遠方漂去。
東方既白,驚蟄的陽光灑在青禾鎮上,混沌鍾的鍾體上,二十四節氣的符號閃爍著永恒的光芒。小滿和大暑站起身,迎著朝陽走去,他們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與混沌鍾的影子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春”字——那是生機的開始,也是永恒的守護。
臂上的玉鐲發出柔和的光芒,小滿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在二十四節氣的輪回中,青禾鎮的故事將永遠繼續,而她和大暑,將作為守護者,見證每一個節氣的奇跡,傳承每一份自然的饋贈。
至此,二十四節氣的守護傳說暫告一段落,但天地間的韻律從未停止。當小滿和大暑的腳印消失在晨霧中,渾天儀台上的星象圖輕輕翻動,露出空白的新頁,等待著下一個關於守護、關於自然、關於人間煙火的故事,悄然書寫。
全文共計5800字)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