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離決寒熱亂 黃龍燮理水火平
字數:4449 加入書籤
第十六回 秋分·
【秋分·陰陽相半】
一、晝夜均平:穀中陰陽逆
白露後十五日,鬥柄指酉位,秋分至。百草穀的日光被攔腰斬斷,一半為熾烈的赤陽,一半為幽冷的玄陰,在太極潭上空形成涇渭分明的"陰陽裂"。潭水一半沸騰如湯,一半凝固成冰,潭底的太古藥卵被撕裂成陰陽兩半,卵上的"秋分鎖鏈"斷為兩截,陽鏈噴濺金血,陰鏈滲出墨汁,在空中凝成"離決"二字魔影。
掌衡仙翁秤星子踉蹌奔來,他手中的"陰陽秤"指針瘋狂旋轉,秤盤上的"金木"砝碼相互撞擊,發出刺耳的金鐵之音:"春使大人!東邊藥田的枸杞苗一半枯焦一半青翠,西邊的山藥根竟分雌雄兩色...用"五行鏡"觀測,穀中金木之氣正在互相吞噬!"
川大黃踏過陰陽裂分界處,左足踩在赤陽區域,右足踏入玄陰區域,頓感半身如火烤,半身如冰浸。他伸手觸碰枯焦的枸杞苗,葉片瞬間化作飛灰,而青翠的另一半葉片卻凝結著露珠,露珠中映出"陰虛陽亢"的字樣;再摸山藥根,雄性根段燥熱如炭,雌性根段濕冷如泥——此乃"陰陽離決,寒熱錯雜"之象。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他取出"陰陽平衡尺",尺身刻有"上熱下寒、厥熱勝複"的字樣,"今歲厥陰司天,風氣擾動,致秋分陰陽失衡。看這露珠..."川大黃指尖凝聚中和之氣,露珠中顯現出"上焦肺熱,下焦脾寒"的紋路,"肺屬陽,脾屬陰,陽熱亢於上,陰寒凝於下,形成格拒。"
二、枸杞厥逆:上熱下寒證
話音未落,枸杞精靈小杞被兩人架來,她時而麵赤如妝,時而麵色青灰,雙手忽而灼熱如炭,忽而冷若冰霜,口中喃喃自語:"熱...冷...顛倒..."其寸口脈乍大乍小,如雀啄屋漏——此乃"陰陽氣不相順接"的厥逆危象。
川大黃翻開她眼瞼,見左目紅赤如丹砂,右目青黑似墨珀,正是"陰極似陽,陽極似陰"的真寒假熱、真熱假寒之象。"秋分者,陰陽相半也。"他迅速取出"烏梅丸"藥末,烏梅、黃連、附子等藥材自動聚成陰陽魚虛影,"烏梅酸收固脫肝),黃連苦寒清上熱心),附子辛熱溫下寒腎),再用酒製大黃少許,通降氣機,引陰陽之氣相交,是為"寒熱並用,酸苦辛通"。"
藥末化作黑白二氣鑽入小杞體內,烏梅的酸收如繩墨捆綁離決之陰陽,黃連的苦寒似冷水澆滅上焦虛火,附子的辛熱猶暖陽融化下焦寒冰。川大黃同時以指尖點按她"關元穴大椎穴",激發任脈與督脈經氣,溝通陰陽。
片刻後,小杞周身冒出細密的冷汗,汗出後寒熱之象漸退,脈象趨於和緩:"春使大人,為何方才覺著火從足下生,冰從頭頂降?"
川大黃解釋道:"此乃"導龍入海,引火歸元"之效。大黃通腑,使上焦之熱下行;附子溫腎,令下焦之寒上達,陰陽交感則厥逆自止。"他拾起地上的陰陽魚藥末殘片,殘片自動拚成"陰平陽秘"四字,"陰陽者,互根互用,不可偏廢。"
三、陰陽君臨:五行相戰象
此時,太極潭的陰陽裂突然擴大,一個由赤陽與玄陰編織的巨怪破潭而出。他上半身赤發金瞳,下半身青麵獠牙,手中握著用龜甲與蛇骨製成的"陰陽劍",劍身上刻著"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逆反咒文——正是玄冥使者座下"陰陽君",借秋分"陰陽離決"之勢,化作"混沌巨獸"之身。
"木運當令?我看是五行俱焚!"陰陽君揮動陰陽劍,劍身劈開空氣,竟將穀中五行之氣割裂:東方木氣化作毒藤風),南方火氣凝成火蛇熱),中央土氣裂為沙暴燥),西方金氣聚成刀陣燥),北方水氣凍成冰獄寒)。
川大黃頓感五髒六腑分別受困:肝區被毒藤纏繞木鬱),心區被火蛇啃噬火亢),脾區被沙暴掩埋土虛),肺區被刀陣切割金傷),腎區被冰獄封鎖水凝),正是"五行相戰,陰陽離決"的危象。他急運"交泰丸"之意,取黃連火)、肉桂水)等"交通心腎"之品為"引",人參土)、熟地水)等"培元固本"之品為"基",二組藥材在身前化作"五行歸根圖"。
但見藥田中的川大黃植株自動重組,根係深紮如腎水北),莖稈挺拔似肝木東),葉片舒展若肺金西),花朵燦爛如心火南),根莖交匯處如脾土中)。五股藥氣匯聚成"五行歸一柱",柱身刻著"五行者,相生相克,循環無端"的《難經》條文。
四、黃龍燮理:寒熱並用術
陰陽君見狀,暴喝一聲,驅動陰陽劍斬向五行歸一柱。劍刃過處,五行之氣竟相互噬咬:木氣引燃火氣,火氣煆燒金氣,金氣切割木氣,水氣澆滅火氣,土氣掩埋水氣,形成"五行相殘"的死局。
川大黃深知此時需"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他咬破舌尖在掌心畫"黃龍燮理符"——烏梅丸寒熱並用)與理中湯溫中散寒)的虛影同時顯現。符成瞬間,太極潭底升起五股藥氣:酸木)、苦火)、甘土)、辛金)、鹹水),合而為一化作"五味調和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川大黃驅動鼎爐,鼎中烹煮著"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古訓,"今以五味調和五行,以四氣平衡陰陽。"但見烏梅的酸木)平息毒藤之亂,黃連的苦火)降伏火蛇之凶,人參的甘土)鎮住沙暴之虐,肉桂的辛金)化解刀陣之戾,熟地的鹹水)消融冰獄之寒。
陰陽君見五行相殘局被破,竟化作"陰陽魚"虛影,試圖鑽進太古藥卵的陰陽裂縫。川大黃眼疾手快,拋出"大黃附子湯"藥粉——大黃寒)、附子熱)、細辛溫)等"寒熱相濟"之品化作青銅鎖鏈,鎖住魚身七寸。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川大黃施展"陰陽調和法",鎖鏈上的"和調"符文亮起,竟將陰陽君體內的"離決之氣"轉化為正常陰陽之氣。陰陽君發出哀鳴,化作一灘清水與火焰交融的流體,流體中倒映著"敗"字與"玄冥"殘符。
五、調和五行:燮理陰陽法
危機解除後,川大黃著手調理穀中五行平衡。他命秤星子采集秋分正午的"陰陽露"——陰陽裂處凝結的露珠,與烏梅、黃連、附子等藥末熬製"調和飲"。此飲色澤如墨玉中金,入口先苦後甘,再感辛鹹酸諸味紛呈,飲畢可見周身微微汗出,正是"五味入五髒,調和陰陽"之效。
"春使大人,為何此飲兼具寒熱之性?"小杞捧著調和飲,疑惑問道。
川大黃指著飲中懸浮的烏梅與附子:"烏梅酸收,引陽氣入陰;附子辛熱,引陰氣入陽。此乃"陰陽互根"之妙,正如《周易》所言"一陰一陽之謂道"。"他望向藥田,隻見分裂的枸杞苗重新合攏,山藥根恢複單一色澤,"五行相和,則陰陽自平。"
隨後,他來到太極潭底,見"秋分鎖鏈"的陰陽兩半靜靜漂浮。川大黃取出"四季土氣瓶",將白露時采集的"木金土"與新製的"秋分土"混合烏梅、黃連、附子的藥土)調和,敷於鎖鏈斷口。
鎖鏈在藥土滋養下重新連接,表麵浮現出"陰陽交感"的紋路。但紋路中央,隱隱透出"小寒"二字的虛影——預示著下一個節氣的挑戰。
六、順時養生:秋分食療方
暮色降臨時,百草穀響起"調和歌"。川大黃立於黃芽坪,看著藥田中的川大黃植株,每株葉片上都凝結著"五露珠"——分別對應五味的露珠,具"調和五髒"之效。他取出"節氣羅盤",見"秋分"指針上纏繞的"陰陽"絲帶已轉為柔和的紫色,象征陰陽平衡。
"接下來是寒露..."他喃喃自語,羅盤中心的太古藥卵虛影緩緩旋轉,卵上的"秋分鎖鏈"發出清越的金玉之音,"秋氣日深,怕是要在"寒邪傷陽"與"肺燥腸寒"上應對新劫。"
艾青端著陶碗走來,碗中盛著烏梅粥,點綴著肉桂粉:"春使大人,按您說的"秋分宜調和陰陽",這粥加了黃連水和附子汁..."
川大黃接過碗,輕啜一口,烏梅的酸、黃連的苦、附子的辛、粳米的甘在口中依次綻放,最終歸為平和之味。他望向漸暗的天空,叮囑道:"秋分後宜早睡早起,使誌安寧;飲食當寒溫適度,忌偏寒偏熱。可常按摩"關元穴""太溪穴",以調陰陽之氣;按"合穀穴""足三裏穴",以和髒腑之血。"
【尾評】
此回以秋分"陰陽離決"為核心,圍繞"上熱下寒五行相戰"展開敘事。川大黃以"烏梅丸交泰丸"等方劑調和陰陽、寒熱並用,將大黃"通降氣機"之性與"陰陽互根"理論結合,戰鬥中融入五行生克、髒腑辨證等中醫思想。陰陽君的"五行相殘局"具象化病理危象,而調和飲、烏梅粥等元素體現中醫"順時養生五味調和"理念。末以藥卵鎖鏈修複延續危機主線,為寒露"寒邪傷陽"主題埋下伏筆,整體貫穿"秋分調陰陽,治在五行和合"的核心思想。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