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穀雨采茶·穀雨茶利濕疏肝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羅漢果仙緣·二十四節氣傳奇》
其一·雨生百穀濕困脾
穀雨辰時三刻,雲台穀的雲霧如濃稠的米漿翻湧,籠罩著山穀中的每一株草木。青蘿站在靈根樹下,隻見樹根周圍的土壤泛起暗青色的黴斑,如同被水墨洇染的宣紙,靈根右側主枝對應脾經)上的葉片失去了往日的光澤,掛著的露珠不再晶瑩剔透,而呈渾濁的乳白色,宛如未過濾的米泔水。露珠落地後,在青石板上留下淡淡的泥印,泥印幹燥後竟裂成"土"字形狀,正是"土虛濕盛"的征兆。
蒼梧拄著拐杖走來,拐杖底端纏著的灶心土布袋已被濕氣浸透,緩緩滲出深黃色的水分,在地麵畫出不規則的"土"字紋路。他望著東方天空呈青黃色的雲氣,語氣凝重:"穀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今歲土運不及,木氣偏亢,濕氣雖盛,卻非"土潤溽暑"之正濕,而是"木鬱土虛"導致的濁濕泛濫。你看那雲氣青黃相雜,正是木克土的異常之象,靈根脾經恐已受困。"
青蘿順著他的目光望去,見靈根右側主枝的樹皮上隱約浮現出類似人體脾髒的紋理,卻布滿蛛網般的裂紋,如同久病之人的肌膚。她伸手觸碰樹皮,感受到一陣黏膩的濕氣,仿佛摸到了潮濕的青苔。蒼梧從藥簍中取出一片曬幹的生薑,擦在靈根裂紋處,生薑的辛香與樹皮的黴味混合,竟化作一縷青煙,青煙中浮現出"健脾化濕"的古篆,轉瞬即逝。
兩人背著雙層竹簍準備出發,上層竹簍裏的紫砂壺和竹製茶篩擦得發亮,下層鋪著幹燥的艾草,散發著淡淡的苦香。穿山甲馱著《脾胃論》跟在身後,書頁被濕氣浸潤,"脾喜燥惡濕肝木克脾土"的批注顯得更加鮮紅醒目。行至穀口,青蘿取出祖父留下的"防潮符",以薑汁調和灶心土,在竹簍上畫出"土旺四季"的符文,符文中的"戊己土"三字剛一成形,竹簍表麵竟凝結出細小的鹽粒,如同土氣遇水析出的結晶,正是"以土製濕"的驗兆。
其二·雲霧山中泥沼陷
行至雲霧山半山腰,原本蜿蜒的石階已被青黑色的泥漿完全覆蓋,泥漿散發著腐草與淤泥混合的酸臭味,腳踩上去便陷入小腿,如同陷入黏稠的墨汁。青蘿彎腰抓起一把泥漿,見泥漿中夾雜著細小的草根和蟲屍,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幽光,每粒泥漿中都隱約可見細小的"濕"字在遊動,正是冰蠶叟以"癸水濕毒"混合山嵐瘴氣煉製的邪物。
蒼梧皺眉道:"此乃"泥犼陣",濕毒入脾則泄瀉,入肝則攣急,需速速辟穢。"青蘿點點頭,取出隨身攜帶的陳皮——這是用三年陳化的新會陳皮,色如棕紅琥珀,表麵布滿密密麻麻的油室,輕輕一捏便溢出金黃的汁液,辛香之氣撲鼻而來。"陳皮苦溫,入脾、肺經,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其辛香之性最能辟除濕毒。"她說著,將陳皮分成三份,自己含一片,給蒼梧和穿山甲各喂一片。
含著陳皮前行,果然感覺腳下的泥漿不再黏膩,腐草味也逐漸被陳皮的辛香取代。然而,泥漿中突然冒出無數氣泡,每個氣泡破裂時都發出"噗通"聲,彈出細小的"濕"字水珠,水珠落在衣物上竟腐蝕出斑點,發出"滋滋"的聲響。蒼梧見狀,揮動拐杖,杖頭綁著的灶心土如雨點般撒出,每粒土落在泥漿中都炸出金色漣漪,漣漪內顯現出"土"字符文,泥漿竟如同退潮般漸漸退去,露出被埋的石階,石階上布滿類似脾胃經絡的紋路,印證著濕毒與脾經的關聯。
其三·茶魂顯聖露凝珠
穿過泥沼,眼前出現一片古老的茶園,茶樹紮根在陡峭的岩石縫隙中,枝幹扭曲如虯龍,葉片呈深綠色,卻布滿白色的黴斑,如同脾經被濕濁困阻的具象化。茶樹上空懸浮著一層灰黑色的薄霧,霧中隱約可見無數"濕"字在遊動,每片茶葉上都凝結著三顆渾濁的露珠,露珠呈橢圓形,表麵凹凸不平,如同未成型的珍珠,正是"濁濕不化"的象征。
穿山甲突然對著一棵三人合抱的老茶樹發出低吼,青蘿定睛一看,那茶樹主幹上有個天然形成的樹洞,洞內供奉著一尊古樸的石像——石像身著唐代服飾,手持茶盞,麵容慈祥,正是茶聖陸羽的雕像。石像手中的茶盞裏盛著琥珀色的茶湯,茶湯表麵浮著一層細密的泡沫,杯底刻著"苦降甘升"四字,筆畫間隱約有茶香溢出。
蒼梧肅然作揖:"此乃茶魂顯聖,穀雨茶得茶聖守護,方能驅除濕邪。"青蘿也跟著行禮,隨後取出隨身攜帶的紫砂壺——這壺是用雲台穀特有的紫砂泥燒製而成,壺身上刻著"水火既濟"的卦象。她以竹製茶筅在陸羽像前的空盞中輕輕攪拌,竟從虛空中引出清露,一滴一滴落入壺中,壺中立刻泛起"清"字漣漪,清露與壺中殘留的茶香融合,散發出令人心曠神怡的氣息。
其四·濕毒蟲陣困茶株
正當青蘿準備采摘茶葉時,茶樹間突然傳來沙沙的蠕動聲,無數"濕毒蟲"從樹根處爬出。這些蟲身如蚯蚓般粗長,表麵覆蓋著透明的黏液,黏液中漂浮著破碎的"痰"字,每爬過一片茶葉,葉片便迅速枯黃,葉脈間滲出白色漿液,如同脾經被濕痰堵塞後溢出的濁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蒼梧認出這是冰蠶叟以"濕痰"煉製的"土蠶",急道:"土蠶屬濕,歸脾經,其性黏滯,需用"苦溫燥濕"之法!"青蘿立刻取出炒白術——這白術是用麩皮炒製過的,表麵呈焦黃色,散發著淡淡的焦香,性甘溫苦燥,入脾、胃經,能健脾燥濕、固表止汗。她將白術研成粉末,以"撒星"之法撒向蟲群,白術粉末遇蟲身的黏液竟化作無數細小的"燥"字,蟲身接觸粉末後迅速脫水,原本飽滿的軀體蜷縮成黑色的蟲蛻,散落在茶園中。
與此同時,蒼梧以艾絨點燃"除濕灸",灸條中混合了蒼術、厚樸等燥濕藥材,灸煙呈淡黃色,如土氣升騰。他手持灸條在茶樹枝葉間遊走,煙中"脾"字符文隨熱氣鑽入茶樹根部,茶樹竟輕輕顫抖,抖落滿身濕毒,葉片上的黴斑逐漸淡化,露出原本的翠綠。
其五·五運六氣布茶陣
青蘿仔細觀察茶樹受損情況,發現多數茶樹的"脾經脈絡"葉片主脈)被濕毒阻塞,呈現出"濡脈"之象——如同水中漂木,浮而細軟。她想起《四診心法》中"濡為濕,為虛"的記載,決定以"芳香化濕、淡滲利濕"之法雙管齊下,結合五運六氣理論布下陣法。
她取來穀雨茶鮮葉、藿香、佩蘭、茯苓四味藥,按照"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的數理布成陣法:穀雨茶鮮葉屬木,置於東方,取其清利頭目、疏肝醒脾之性;藿香屬火,置於南方,取其辛溫芳香、化濕和中之效;佩蘭屬金,置於西方,取其辛平化濁、醒脾開胃之功;茯苓屬水,置於北方,取其甘淡滲濕、健脾寧心之力;中央以灶心土為引,統禦四髒,取其溫中和胃、止嘔止血之能。
四藥相使為用,形成五行相生相克之局:木茶)生火藿香),火生土灶心土),土生金佩蘭),金生水茯苓),水生木,周而複始。陣法一成,茶樹上的露珠竟自動匯聚成"土旺四季"的卦象,濕毒蟲殘部感受到土氣的壓製,紛紛向陣法外圍逃竄,發出此起彼伏的嘶鳴聲。
其六·宮音和脾通經絡
冰蠶叟見勢不妙,竟驅動"濕毒雲"籠罩茶園,雲氣中傳來他陰惻惻的冷笑:"土虛木乘,縱使布下五行陣,又能奈我何?"濕毒雲化作無數"木克土"的符文,如暴雨般砸向茶陣。青蘿臨危不亂,急取編鍾,敲擊宮音1音)編鍾——宮音屬土,與脾經相應,能健脾和中、化濕止瀉。
鍾聲如大地轟鳴,低沉而厚重,震得濕毒雲泛起土黃色波紋,那些"木克土"的符文紛紛碎裂,化作塵埃飄落。蒼梧同時以"提插補法"針刺茶樹的"太白穴"脾經原穴),這是脾經的原穴,能反映脾經的虛實變化。他手持銀針,針柄係著的陳皮絲隨鍾聲擺動,竟在空氣中畫出"健脾祛濕"的篆文,銀針刺入穴位後,茶樹主幹上的"脾"字胎記逐漸清晰,如同被墨汁重新勾勒過。
隨著宮音的餘韻和銀針的刺激,茶樹吸收土氣,葉片上的黴斑化作縷縷青煙,隨風飄散,空氣中的濕濁之氣逐漸被清新的草木香取代。青蘿閉上眼睛,仿佛能聽見茶樹經絡中濕毒排出的"簌簌"聲,如同春雨衝刷石階般清脆。
其七·穀雨煎茶化濕邪
當最後一隻濕毒蟲化為塵埃,天際響起沉悶的雷聲,降下一陣"穀雨清雨"。這雨水不同於尋常的穀雨雨,清澈如水晶,帶著天街小雨的潔淨,洗去茶樹上的殘毒。青蘿趁勢采摘茶葉,隻見芽葉上的露珠凝聚成"穀"字,晶瑩剔透,正是"雨生百穀"的吉兆。
她將采摘的茶葉放入紫砂壺,以清明時節收集的雪水烹煮。水沸三滾後,青蘿揭開壺蓋,頓時茶香四溢——那香氣混合著穀雨茶的清鮮、藿香的辛香、佩蘭的幽芳,還有陳皮的醇厚,如同春日裏的一場盛宴。茶湯呈琥珀色,表麵浮著一層細密的泡沫,如"脾胃之氣"蒸騰,正是"苦能燥濕,甘能補脾"的最佳體現。
青蘿將茶湯倒入杯中,先觀湯色,見清亮不濁,再聞其香,感受香氣入脾的路徑,最後輕啜一口,茶湯入口微苦,繼而回甘,如脾土得健,運化如常。她將剩餘的茶湯澆灌在靈根右側主枝的"太白穴"位置,茶汁滲入樹皮後,竟在表麵形成"土載四行"的紋路,靈根的脈動逐漸轉為沉穩有力,如同健康人的呼吸,不急不緩。
是夜,靈根樹下長出成片的穀雨茶,葉片上的露珠凝結成"脾"字,茶樹下散布著形似茶盞的石塊,每塊石塊上都刻著"茶魂護土"的字樣,正是茶聖陸羽護佑的印證。蒼梧望著星空,指著南方的星宿道:"穀雨已過,濕邪漸消,但明日立夏,陽氣熾盛,心火當令,需防"火炎爍金"。靈根脾土初複,肺金尚虛,當尋那生於立夏的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膽經,能清肝瀉火、散結消腫,以木生火,以火克金,成製化之局。"
青蘿點頭,見穿山甲正圍著一株開著紫色花的植物打轉,那植物莖幹直立,花穗呈棒狀,正是夏枯草。此時,一陣微風拂過,夏枯草的花穗輕輕搖曳,仿佛在預告下一個節氣的挑戰。遠處,布穀鳥的叫聲漸遠,取而代之的是蟬鳴初起,夏日的序幕正緩緩拉開。
讚詩·穀雨茶戰濕邪篇
穀雨連朝濕困脾,茶魂隱現化淤泥。
五方布陣通土氣,七情合藥醒脾機。
宮音震蕩濕毒散,茶煎雪水濁垢離。
欲問夏枯何處是?且看丹爐火旺時。
預告·第七回·立夏鬥火·夏枯草瀉火散結
且說青蘿謹記蒼梧所言,於立夏前一日備下羚羊角、鉤藤,又取來靈根東側的桑枝,以"木能生火"之理增強清熱之力。至立夏巳時,攜穿山甲往火山頂尋夏枯草。行至半路,忽見靈根方向騰起赤氣,與天上的"大火星"心宿二)遙相呼應,空氣中彌漫著焦糊味,路邊的草叢竟有自燃跡象。剛到山頂,竟見夏枯草在烈日下自燃,火焰中隱約有"火"字紋路,而冰蠶叟竟化作"火鴉",翅膀上印著"午火"卦象,正俯衝而下,爪間握著燃燒的"離卦"符...欲知夏枯草如何瀉火散結,靈根能否抵禦火邪,且看下回《立夏鬥火·夏枯草瀉火散結》分解。
喜歡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請大家收藏:()醫道蒙塵,小中醫道心未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