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媒體開放日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A+A-


    “那邊的腳手架,不用的話就收起來,一會兒電視台來了被拍進去,好看嗎?”
    “還有那邊,保潔呢,怎麽搞的,這麽大一堆垃圾,快點清理掉!”
    “阿芳你帶幾個人在這邊盯著,我去外麵看看。”
    一大早,夏科長忙得像個陀螺。
    紡織三廠的改造計劃受到了全省領導和百姓的關注,當初下崗工人抗議就引來許多本地媒體爭先報道。
    若是放到後世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就是全國矚目的大事。
    至此,在大眾的認知裏,紡織三廠依然是筆一塌糊塗的爛賬,紡織廠領導急切地想要扭轉大眾印象。
    這不,現在改造項目有了成色,紡織廠領導連忙向上請示,要舉辦開放日,邀請三廠的下崗員工和媒體到場參觀。
    秦楓作為主設計師,需要接受媒體采訪。
    他把昨晚連夜寫的發言稿背了兩遍,稿紙疊好塞進口袋裏,打算和夏科長一樣出去逛一圈。
    嶽天弘咂舌:“一會兒都要接受采訪了,你一點都不緊張?”
    秦楓想了想:“還好吧。”
    胖子揶揄道:“得了吧,都上過新聞聯播了,這點小采訪,小意思啦。”
    嶽天弘朝秦楓豎起大拇指:“不愧是你。”
    秦楓對他們笑了笑:“你們等會肯定也要上電視。”
    這麽一說,嶽天弘也緊張起來,轉身麵對胖子:“快,給我看看儀容怎麽樣。”
    電視台的人提前溝通過,希望能拍攝一些設計團隊的工作場景,一半會兒他們要在臨時搭建的會議室裏假裝開會。
    鏡頭掃過去,所有人都要入鏡。
    胖子沒嶽天弘那麽緊張,他隻關注另一個問題,等秦楓走了,他把嶽天弘拉到角落。
    “你說,這個項目最後若是成功了,我們有沒有機會立功?”
    嶽天弘眼神迷茫了片刻,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秦楓參加的貴省黑岩山峽穀大橋項目,最後全項目組獲得集體一等功,秦楓和林朝陽一個因為創新的設計方案,一個因為架橋機另外獲得個人一等功。
    隻可惜當初頒發功勳時,秦楓人在南疆的戈壁灘上參與工人鎮的項目,因此沒有到場。
    不過對秦楓來說沒什麽好遺憾的,他又不是第一次獲得一等功。
    嶽天弘心跳有點快:“黑岩山峽穀大橋是全國首例,我們這個紡織廠改造項目,不也能算是全國首例?”
    胖子打了個響指:“我就是這個意思!”
    “那也要成了才行。”嶽天弘嚐試找回理智。
    “哪能不成!”胖子強行壓抑內心的激動:“你見過秦楓有不成的項目嗎?”
    好像確實沒有。
    嶽天弘心髒快跳出來:“那就是說,我們很可能會蹭到一個集體一等功。”
    胖子捶了他一拳:“我覺得八九不離十,你想想,現在國家鼓勵私營企業,咱們這個項目可是走在時代和政策前列的。”
    不得了,不敢想了!
    崔時宜正巧經過,被嶽天弘叫住,兩人神秘兮兮地對崔時宜說了一遍。
    胖子鬼鬼祟祟地問:“崔同誌,你有沒有什麽內幕?”
    崔時宜一向麵無表情的臉上也有了一絲動容,猶豫了幾秒,她還是搖頭:“我不知道,也沒問。”
    “那你幫忙問一問?”胖子循循善誘。
    崔時宜穩了穩心神:“別想太多,該有的時候會有,不該有就說明我們還有努力的空間。”
    “而且。”她補充道:“哪怕有,也不會這麽快。”
    說完她就走開,繼續跟著芳姐四處檢查。
    嶽天弘和胖子又湊在一起,崔時宜一番話讓兩人都冷靜了許多。
    她說得沒錯,現在想這些太早了。
    黑岩山峽穀大橋的功勳是過了好幾年才頒下來的,那時大橋已經通車許久,確定了沒有問題,也確實拉動了當地經濟,評功的事才提上日程。
    紡織廠現在改造還沒結束,雖然目前看來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也引進了入駐商,但誰也不能保證這個孵化基地能健康地運營下去。
    “我還是很有信心的。”胖子隔了很久又說。
    “你想一想,交通院那邊有個功勳,咱們祝院長難道甘心?所以他一定會努力促成這件事。”
    嶽天弘已經徹底冷靜下來:“這裏有個前提,那就是孵化基地真的成功了,所以幹活吧兄弟。”
    開放日主要針對紡織廠的內部員工,除了三廠,其他廠裏對此有興趣的員工都來了。
    這些人,尤其是三廠的下崗員工再次走進廠區,居然感到陌生。
    明明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他們一眼就認出這已經不是原本的廠區,有人惆悵,有人好奇。
    第一批的5個入駐商已經挑選了他們的工作室和展位,這幾個辦公室已經在按照他們的意願裝修。
    美院的學生也來幫忙,不得不說,他們學美術的,審美果然比普通人要強一些。
    何春花還挺有商業頭腦,她把擺攤的推車推進了廠裏,趁著今天廠裏人多,又賣起甘蔗水和饅頭包子。
    電視台的同誌在約定的時間到來,個人采訪結束後,就到了拍攝素材的時候。
    在廠區裏臨時搭的會議室有點簡陋,參加素材拍攝的大家都有些僵硬,被記者委婉地提醒了幾次以後,秦楓沒辦法,隻能給大家出了個課題。
    有了課題,大家那是真的討論,表情自然多了。
    開放日後,有不少人詢問入駐商的訊息,新聞播出以後,還有不是紡織廠工人的人來詢問。
    陸陸續續的,原定的鋪位全都租出去了。
    這大概是秦楓負責過曆時最短的項目。
    按照慣例,他給項目組的同誌留出了在當地旅遊的時間。
    大家都出去玩了,秦楓一個人留在賓館裏整理報告,整理好後,他帶著報告去紡織二廠找夏科長。
    有些材料是需要給紡織廠複印一份留底的。
    “秦工,剛說起你呢,你就來了。”夏科長愉快地走過來。
    “找我?”秦楓把資料遞給他:“想催材料了?”
    夏科長接過資料卻沒馬上看:“哪能呢,是別的事,我剛接到個電話,是找你的,說是你的大學室友回老家,想問問你有沒有時間見一麵,他姓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