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重大進展

字數:3938   加入書籤

A+A-


    秦楓回憶了一遍今年的大事件。
    再過一個月,海島就會正式建省。
    此時雖然還沒有定論,但已經有很多人收到了消息,華京大學土建綜合設計院顯然也收到了。
    “潘老師對海島有想法?”
    常武把資料遞給秦楓,示意他看,同時自己也解釋。
    “我們查過資料,潘老師也找前不久去過海島的朋友了解過,海島現在的建築以熱帶騎樓和低矮民居為主,城市基建幾乎一片空白。”
    “雖然現在一切都還沒有定論,但如果海島真的獨立建省,政策上八成不會保守,潘老師讓我找些資料,若是到時有想法,不至於手忙腳亂。”
    秦楓內心大受震撼。
    他的記憶中,海島建省後成為國內最大的經濟特區,政策上十分寬鬆。
    當年可是有一句話,叫“十萬人才下海島”,可見當時大家對於海島的熱情。
    當年海島實行 “寬審批、嚴管理” 的開放政策,在建築行業,不少外省設計院,以及境外的設計院進駐,出現房地產開發熱潮。
    秦楓前世就聽大學裏的老教授談過這段曆史。
    房地產投機狂熱中,炒地皮和趕工期成為常態,在一段時期內,海島的房價達到了全國最高的價格。
    當時不少設計師脫離“大鍋飯”的體製,紛紛下海創業,在海島這個大舞台上演“憑本事賺錢”的好戲。
    房價飆升,開發商為快速回籠資金,開始要求設計師一周出方案,犧牲細節保進度,導致不少建築淪為 “速成作品”,甚至出現功能缺陷。
    秦楓至今還記得老教授說起這事時,那搖頭晃腦的痛心表情。
    對於堅守理念的建築設計師,這樣的市場環境,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也讓他們感到痛心。
    不過這樣的場景沒持續多久,五年以後,宏觀調控下房地產泡沫被戳破,大量工程停工。
    設計費拖欠、訂單驟減成為行業常態,那些在幾年前雄心壯誌下海創立私人設計機構的設計師,很多麵臨被淘汰的風險。
    有人風光,有人落魄。
    秦楓委婉地提醒了一句。
    常武哈哈大笑:“你不會以為潘老師想辭職單幹吧?”
    秦楓弱弱地說:“也不是沒可能。”
    “想什麽呢,臭小子。”潘海峰從外麵走進辦公室,聽到了剛才兩人的對話。
    秦楓馬上湊過去。
    “潘老師,我不是說下海創業不好,隻是我感覺,要從長計議,不能一頭紮進海島裏。”
    潘海峰放下教材:“我隻不過是先了解一下,說不定將來我們單位會接到那邊的項目,至於下海創業,別算我。”
    “我都這把年紀了,跑不動。”他看向常武,語重心長道:“倒是阿武,有機會可以闖一闖。”
    常武連忙擺手:“別了,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一家老小也都在京市,而且我舍不得離開潘老師。”
    兩人扭頭看秦楓。
    潘海峰撐著身體:“其實你才是最可能跑去海島發展的人,你就不是個讓人省心的。”
    秦楓舉起雙手投降:“我不可能,就算我有這個想法,難道祝院長和湯院長能放過我?”
    “也對。”潘海峰若有所思:“你真起了跑路的念頭,他兩老能卷個鋪蓋睡你家門口,纏著你直到你放棄。”
    三人哈哈大笑。
    秦楓在辦公室裏坐了一會兒,理直氣壯地把常武找出來的海島資料複印了一份帶走。
    林朝陽也拿了一一大疊資料,是從機械工程教授那兒借來的外國文獻。
    “我已經想好了,要是多功能機械的方案不通過,我就想別的機器,總會有一款機器能入他們的眼。”
    秦楓笑著鼓勵:“舅舅你加油。”
    次日,他們從楊思琴口中得知了事情進展。
    融資方案遞交上去後,立馬收到中央重視。
    這已經不僅僅是建築工程領域的事,融資兩個字就表明了這已經是一樁經濟事件。
    光是融資方案就已經被討論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會議一天好幾場。
    聽說不僅相關部門,幾所名校的經濟學教授都被拉過來討論。
    楊思琴忍著興奮:“我收到的消息,領導初步通過了融資方案,研發公司八成是能夠成立的。”
    會議室裏,各小組的負責人都開始歡呼,就連老鄧這麽大的年紀,也和小年輕一起歡呼。
    距離盾構機研發項目正式啟動,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小楊,你還收到什麽信息?”
    楊思琴笑著看秦楓:“主要還是按照秦工的融資方案,由機械工業部牽頭,引進幾家大國企,大家都是體製內的,應該都了解,這樣的大項目,從策劃到落地,時間不會短。”
    大家都很了解。
    林朝陽道:“既然有了眉目,那我們機械總院的同誌,就先申請一筆經費,開始多功能機械的研發。”
    老鄧站起來:“既然這樣,我就繼續等著,我明天在大學裏有個講座,先回去準備了。”
    楊思琴也道:“我正在參與多功能機械的海外市場調研,也要先走了。”
    大家都有其他工作,陸續離開會議室。
    就剩下秦楓。
    閑的人好像就剩下他了。
    好不習慣。
    秦楓走出會議室,腳步一轉去了湯院長的辦公室。
    盾構機的研發項目擱置,他總不能一直無所事事等著,還是找個小項目跟一跟,打發時間也好。
    “秦楓,你來得正好,進來我辦公室談一談。”
    秦楓剛上樓梯,在走廊上就遇見了湯院長。
    進了辦公室,湯院長還未坐穩就說:“長話短說,現在有一個任務需要交給你去辦。”
    秦楓笑眯眯地說:“正好我也想接個任務,盾構機的項目這麽停著不是辦法,我不能一直等。”
    “你這想法很好。”湯院長也笑眯眯:“不過這次的任務,還真是和盾構機有關。”
    “領導決定,要和幾家國企談一談,需要你或者你舅舅往慶溪重工跑一趟,你舅舅有多功能機械的研發任務,所以,這一趟,隻能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