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輕瓷,你回來了

字數:4599   加入書籤

A+A-


    趙承安驚得張大了嘴。
    出於蕭允的名聲考慮,他雖然也希望宋輕瓷死,但直接安排人殺她,他做不出來。
    既沒那麽膽量,也沒那麽那個決斷。
    兵士聞言也是身體一顫,因疼痛而扭曲的臉上閃過一抹不可思議。
    蕭允毫不意外會在他臉上看到詫異。
    宋輕瓷跑了,謝震寬就算想殺她也沒辦法。
    剩下想殺宋輕瓷的,也隻有京城那幾位了。
    太後想殺她,是本就不喜歡她,不想讓她進宮。
    其他幾位重臣想殺她,是擔心自己把她迎進宮後,會不理朝廷,禍亂朝綱。
    從初衷來說,他們都是為了他好,為了天下好。
    可蕭允心中還是說不出的憤怒。
    憑什麽他們想做什麽,想要什麽都能實現,自己身為天下之主,卻連一個心愛的女子都得不到。
    這何嚐不是另一種“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見兵士咬著牙不說話,蕭允眼裏湧現怒意:“說。”
    兵士卻緊咬著牙關,死活也不說,方才還青澀稚嫩的臉上,已然呈現一派老成沉穩之象。
    不用想,他也知道這是死士。
    蕭允也懶得和他廢話,直接伸出手,掐住了他的脖頸。
    很快,他就因為呼吸不暢粗喘起來,舌頭也不住往外翻。
    一旁的趙承安見狀,有些焦急地勸道。
    “皇上,您,您別這樣,京中諸位大人們這樣做,肯定也是為了您好,為了天下好。”
    蕭允沒有鬆手,隻是目光冷冷地看向趙承安。
    “你外出打狀時,朕為了讓你不被家人分心,賜死你全家,也是為了你,你接受嗎?”
    趙承安語窒。
    他當然不接受,但這是一回事嗎?
    轉念一想,這似乎也可以算是一回事。
    擔心引火燒身,他不敢再勸,隻能眼睜睜看著那個兵士在他手中斷了氣。
    將兵士的脖子擰斷後,蕭允如扔破布娃娃般,將他的屍體扔到一旁的地上。
    “把他的屍體帶出去,懸掛在城牆上,讓大家知道,這就是放冷箭的下場。”
    趙承安戰戰兢兢地把屍體帶了出去。
    蕭允重新在桌旁坐了下來,慢條斯理地繼續喝茶,仿佛剛才什麽都沒發現過。
    隻有他握著茶杯的手,緊捏著杯腹,麵上也一片寒霜。
    “來人。”
    夜影很快進了房間。
    蕭允吩咐他:“你即刻派人趕去餘州,盯著孟祈年,也盯著餘州知府於修文。”
    宋輕瓷南下後,會離餘州越來越近,她既找到了宋煜,應當無論如何也會帶他回去祭祖,告知已故的父母一聲。
    他若能在她離開餘州前找到她,她就再也逃不了了。
    半個月後,抵達青州的宋輕瓷,在酒樓用餐時聽到了蕭允的消息。
    據說,他不僅收回了洵州,還派兵協助北渭三皇子拓跋清,助他打敗了北渭大皇子,順利登上了王位。
    北渭對大周俯首稱臣,成為大周附屬國,年年納貢。
    與北渭大皇子勾結的洵州守將謝震寬父子被處死,謝清越以固寧公主的身份,被許給了此次平叛有功的低階武將,謝氏其他族人均被抄家流放嶺南。
    此消息一出,原本質疑蕭允去隴西是為了尋心愛女子的謠言不攻自破。
    尤其是看到回京的蕭允身側並未跟有女子,眾人都覺得是這是蕭允為了迷惑敵人放出的煙霧彈。
    坊間再無他是好色昏間的傳言,人人稱頌他聰明又有謀斷,是不可多得的明主。
    檀雲聽到旁邊食客議論,低歎了一聲。
    “小姐,幸好咱們離得開得早。你要是跟著皇上一起回京,隻怕身上的惡名就洗刷不掉了。”
    宋輕瓷也有些慶幸。
    “是啊,我提前離開,對我,對他,對天下臣民都好。”
    “再過月餘,他應該就能抵達京城了,咱們也能抵達江南。”
    現在回想,這兩個月就像是夢一般。
    宋煜雖然年齡不大,但聽到“京城”兩個字,還是身體抖了一下。
    宋輕瓷笑著揉了揉他的小腦袋,在心下歎了口氣。
    離京已半年,煜兒聽到“皇宮”“京城”等字眼,還是會下意識地應激。
    看來自己不與蕭允回京,去別處的決定是對的。
    又半了半個多月,主仆三人順利抵達了餘州。
    餘州和一年多前她離開時沒什麽兩樣,街上還是一樣熱鬧,百姓仍然安居樂業。
    隻是餘州已經再無“宋家”,現在正勢大的是“孟家”。
    孟祈年傷了身,棄仕從商,接收了宋家大半產業,現已經營得十分紅火。
    他本就是有才之人,便是無緣仕途轉戰商場,也能混得不錯。
    宋輕瓷沒有去見一個故人,帶著宋煜去了宋家舊址。
    才到門口,她和檀雲就怔住了。
    本以為荒涼的宋家老宅舊址,現在竟然豪華巍峨,與當初宋家正盛時沒有任何區別。
    甚至,門頭更顯氣派。
    兩人都有些不解。
    宋家祖宅早已被燒,宋家人也大都不在了,她們當初又急著去京城,並無時間善後,後來也沒找人修繕老宅,倒是有人托來問,想買宋家祖宅,但她都拒絕了。
    兩人正怔愣間,宋家大門忽然打開,從裏麵出來一個麵容清秀,但有些跛腳的年輕姑娘。
    她看到三人,先是一愣,隨即眼眶通紅,聲音激動地叫了起來。
    “小姐,阿雲,小少爺……”
    赫然是許久未見的檀秋。
    看得出來,她現在日子過得不錯,身體豐盈了不少,麵容也紅潤了許多,眉眼間已無淒苦,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安穩的溫婉與平靜。
    檀雲看到她也很激動,叫了一聲後撲了上去,姐妹倆緊緊擁抱在一起。
    待姐妹倆激動地寒暄完,檀秋才笑著將幾人迎進了宅中,絮絮叨叨地講起了這一年多的遭遇。
    原來宋家祖宅是孟祈年找人修繕的,檀秋也是他找回來看宅子的。
    檀秋帶著宋輕瓷姐弟,來到了宋家家祠。
    祠堂裏一片肅穆,白日也燃著香和燭火,擺放著新鮮的瓜果糕點等供品。
    香閣裏麵,擺放著宋家所有祖宗的牌位,宋父和宋母的放在最前麵,宋家二房和宋老夫人的牌位擺放在角落裏。
    宋輕瓷拿起桌上的香,在燭火上點燃,分了三根給宋煜,教他磕頭跪拜後,自己也在靈前跪了下來。
    “父親,母親,女兒找到煜兒了。現在女兒和煜兒生活在一起,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幸福。”
    祠堂內幾人都眼眶微紅。
    祭拜完,宋輕瓷牽著宋煜出了祠堂。
    這時,得知消息的孟祈年匆匆趕來,臉上帶著激動的笑意。
    “輕瓷,你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