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育秧田裏歌聲壯

字數:7708   加入書籤

A+A-


    “呂主任!我們辦的是大隊的食堂,不是舊社會的飯鋪子、資本家的小酒館!”魯求英聽完呂小蘭的話頓時不樂意了。
    原來呂小蘭說的那一條,就是辦食堂可以,社員吃飯也可以,但是必須得先交錢再吃飯,不交錢的就劃賬,從工分裏頭扣。
    “支書,以前縣裏、公社裏也說過,必須算了再吃,絕不能吃了再算!”呂小蘭倒是記得清楚。
    “呂主任說的確實有道理,支書想辦食堂也是想為社員們謀福利!”岑濟趕緊出來打個圓場:“這食堂要辦,但是收費也確實該收,不然大家敞開肚皮吃飽飯,得多少糧食才能經得住吃啊!”
    “岑老師說的是啊,家裏金銀萬擔,抵不過半大小子魚湯泡飯!”劉進喜話少,這時候也說了一嘴。
    “支書,咱們辦食堂也不是為了掙錢,收錢還能收多少?最多就是保個成本,哪能夠得上資本家那頭去啊!”
    幾人踴躍發言,反倒是把魯求英給穩住了,也不再反對收錢這一檔子事,便岔開話題討論起食堂的地址來。
    魯求英覺得就先以學校食堂為基礎,先供應一部分重體力勞動社員用餐。
    岑濟對此表示反對,學校食堂就那麽點大,社員們吃飯的時候可都是口無遮攔,就怕學生們好的不學就學著抽煙喝酒開黃腔去了。
    呂小蘭看向魯求英,覺得岑濟說的有道理,小屁孩不懂事就知道瞎學。
    但是眼下條件有限,真要辦食堂可不能開兩個大灶,隻能讓學生們和社員一起吃。
    說來說去,最後還是得等新瓜子廠建好了,把舊廠址騰出來,然後接著旁邊的空地再搭個食堂出來。
    縫紉小組目前人不多,舊廠址離學校也近,到時候讓學生和社員們分時段就餐,也能對付一陣子。
    幾人陸續離開,各自忙各自的事去了,魯求英走出大隊部,看了看天色:“這天我都不知道該盼它下雨還是不下雨,下雨了磚窯得操心,不下雨這田裏得操心,唉!”
    “支書,這就叫幸福的煩惱!”岑濟哈哈一笑,打了聲招呼回家去也。
    春風像是一夜之間就到來了,河邊的楊柳一下子就抽出了嫩芽,清澈的河水從散碎的石頭上一躍而過,濺起的水花撲到了河邊淘米的女孩臉上。
    女孩伸手在臉上一抹,順手一甩,一串水珠飛進身旁的草叢,卻意外驚起了幾丈遠的張飛鳥,嘰嘰喳喳躥上天,又倏忽一下紮進一旁的育秧田裏。
    “豁噓!”周有貴右腳重重一跺,雙手張開舉起,將張飛鳥趕走。
    張飛鳥嘴裏一陣叫罵,從爬升改為平飛,沿著育秧田一路貼地飛行。
    翅膀下是平整的秧田,每隔十幾步就站著幾個社員,見鳥飛來,如同接力一般紛紛將它趕走,直到秧田盡頭。
    育秧田是躍進大隊裏成塊的好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臨近灌渠方方正正。
    一共二十畝的秧田,早就讓農機隊耕了幾遍,魯求英又安排社員們用稻耙清理兩次,勾出意外落進去的石子,敲碎大塊的泥土。
    直到田裏的泥巴都細密的像熱巧克力一般,伸手一撈,泥漿呈半粘稠狀往下滴,這對種田人來說,就是上好的育秧田。
    插秧機還得過一陣子才能運過來,祝紅生年前回去就一直在為這事張羅,魯省那邊拖拉機造的多,但是插秧機隻有藍鯨這塊才能生產。
    正巧趕上藍鯨生產廠裏搞改製,以後全部生產手扶拖拉機等小型農機,大型機械和插秧機倒是無人問津,竟給他打聽到還有幾台插秧機在倉庫裏擺著。
    在跟魯求英問過之後,一共四台插秧機,廠裏也算是半賣半送,直接就全部拿下了。
    岑濟知道這事後也是一陣歎息,是啊,這以後分田到戶,每家每戶平均下來不過五六畝,巴掌大塊的地,哪用得上插秧機?
    田埂上每隔幾米都擺著一摞摞的塑料秧盤,雖說魯求英對插秧機還有些顧慮,怕栽不活。
    但是這瓜子廠、磚窯廠正幹的紅火,人力上確實還有短缺,實在是找不到人在田裏栽秧了,於是隻得下定決心,讓插秧機多種幾片地。
    經過洪步春測算,機器和人力的占比大概在全隊達到了4:6的比例,這還是把大家村的地也算進去。
    魯求英去公社裏開會,也可以拍拍胸脯,說躍進大隊基本實現機械化農業了。
    不過種子還是大多用的公社裏發下來的“三厘寸”,隻有一小部分秧田裏種的是岑濟帶來的“嘉興八號”。
    畢竟這種子在這年代可是蠍子拉屎獨一份,用完就沒了,雜交水稻的種子還不能留用,這一代高產,下一代說不定就減半,這坑人的事岑濟還是不敢做。
    一張張秧盤沿著地裏牽好的尼龍繩依次擺下,映著早春的陽光煞是整齊。
    種子早在水裏泡過,上麵還帶著紅色的藥水殘留,看起來那是相當喜慶。
    接著便是壓泥、撒種、蓋土、搭架、覆膜,塑料薄膜是今年岑濟帶來的新玩意兒,隊裏就魯求英去年到江城學習的時候見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這對老莊稼把式來說不是什麽問題,無非就是把原先蓋在種子上的稻草簾子給換一換罷了,這可是新科技,至於稻草簾子,那都是大家村分了田的人在用。
    “我說大隊裏那些人在田裏幹什麽呢?把那好玻璃紙往田裏擺弄?”王可米從田裏直起腰來,順手在泥水裏抓了一團草葉往外丟去。
    “你管他做什麽,這幾天日頭好,趕緊把稻種撒進去,家裏茅灰屋裏還堆著些好灰肥,等苗抽出來灑上去!”
    王長峰頭都不抬,繼續用耙子在田裏推來推去,今年是大家村包幹第一年,自己早就選好了地塊,三分田大小的秧田跟大隊裏那幾十畝比起來,確實有點袖珍。
    但是現在自己種自己收,水肥管的好,照樣能吃上飽飯,自己可是聽縣裏的幹部說了,包幹好得很,當年就增產!
    大家村這一陣子不怎麽太平,先是幾戶人家為了犁鏵吵了起來,後來又有人嚷嚷著截水渠。
    昨天還有兩戶人家為了田埂位置打了起來,都動起了鋤頭,要不是大黑蛋拉著板車經過,攔了一會兒,估計都要見血。
    大家村裏頭現在幾乎天天都有吵架的,原本的路也越來越窄,各家各戶都爭相把院牆往外擴。
    先是占掉了路兩旁的排水溝,再是路肩、路麵,原本能並排走兩輛板車的路,現在一個人挑個擔子都夠嗆。
    周有才也懶得管,才開始他看不過去會說上兩句,可到後來他說話也不好使了,王家幾個長輩反倒說一個外人憑什麽指手畫腳的。
    這也是給周有才氣笑了,瑪德自己幹了半輩子的生產隊長,現在倒變成外人了。
    不過也好,自己倒是省事了,就看那幾個老幫菜能玩出什麽花來吧。
    “大哥,就這麽印嗎?”左青峰手裏攥著張油紙抬頭問。
    “就這麽印!”岑濟雙手烏漆墨黑,全是油墨。
    自從接了這回信的任務,可把岑濟給累壞了,晚上回去寫了大半夜,才寫完十幾封,手都快寫禿嚕皮了。
    這都多少年沒寫過字了,這時候才念起鍵盤的好來,啪啪幾下就完事。
    到了第二天中午,岑濟照樣在寫回信,邱慧娟饒有興致地過來瞧熱鬧,一邊改著卷子,一邊幫岑濟整理信件。
    “宜興縣煙酒糖茶副食品公司,你怎麽給人單位名字寫錯了!”邱慧娟笑著指著來信上的公章。
    岑濟打眼一瞧,公章上麵是“煙氿糖茶付食品公司”,不過自己寫不來二簡字,實在是太過抽象,再說以後都得取消。
    寫累了岑濟就休息會兒,看邱慧娟打分數,這一看就給他發現了靈感。
    自己可真是個夯貨!怎麽把後世裏的微信群發消息這一茬給忘了!
    以前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自己都在網上抄抄吉利話,然後給人群發消息,每個消息在發出之前,都改一下稱謂。
    這現成的經驗,完全可以照搬照套嘛!
    於是岑濟立刻騎上自行車去了公社,找到左青峰申請使用打印機。
    是的,你沒看錯,公社裏頭是有打印機的,不過這時候的打印機跟後世的激光照排打印機有億點點不同。
    一個大房間就擺一個打字機,一摞摞鉛字全擺在一起,要打印文件,還得先用選字機選字排版,然後哐嚓哐嚓的印起來。
    “謔,這灰堆的,你們平時也不清理嗎?”岑濟伸手一摸,機器上全是灰。
    “這玩意三天兩頭壞,要不是開大會,還真不用它!”左青峰搗鼓了一下,兩手一攤:“還是用樓下的油印機吧!”
    “說機不說”岑濟趕緊收住,在左青峰的詫異目光中拽著他下了樓。
    所謂油印機,就是一個扁平的大木盒子,中間有隔板一分為二,左邊是印刷夾板,右邊是油墨盒,油墨盒裏有一個漆黑的滾筒,上麵還沾著粘稠的油墨。
    左青峰拿起一張蠟紙擺在桌上,用手抓住一支塑料筆,筆尖是鋼製的,有點類似圓珠筆。
    “大哥你寫吧!”左青峰遞過筆,衝著岑濟一擺手。
    岑濟抓抓頭,自己雖說小時候經常寫老師印好的油印試卷,但是還真沒上手印過。
    “還是小左你辛苦下,這也是給公社做貢獻嘛!”岑濟雙手按住左青峰的肩膀。
    “哎呀!你就往我頭上蓋高帽子,這玩意弄到衣服上可難洗了!”
    說歸說,左青峰還是按著岑濟的意思老老實實寫了起來,一共寫了兩個模板,一個是對單位回信的格式,另一個是對個人回信的格式。
    在蠟紙上刻好,將蠟紙夾在蓋板上,蓋板下麵是底槽,槽裏放著白紙,放下蓋板,抄起滾筒,蘸上油墨在蓋板上來回一滾。
    掀開蓋板一瞧,謔!四周全是墨,烏漆墨黑,幸好字都寫在正中間,醜是醜了點,不過不影響內容。
    “嘿嘿!手藝有點潮,大哥你湊合來吧!”左青峰揉了揉鼻子。
    等岑濟印好一大包“格式回信”,日頭已經往西邊爬去,這春分日近,白日也一天長過一天,回學校的路上,沿途全是耕牛哞哞的叫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煙暖土膏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
    是啊!這個天氣、這個季節,正是幹事創業的好時節,還缺什麽呢?
    “就缺一場雨啊!”魯求英叉腰站在秧苗田裏望著天。
    “支書,可不能下雨了,這窯廠磚坯新造了不少,一場雨下來,可得淋壞了!”洪步春嬉皮笑臉。
    “嚼蛆!不下雨這秧苗可長不好!”魯求英挽起褲腿踩進了秧田:“同誌們!怎麽都把頭低著,搞生產的幹勁哪裏去了?”
    初春的水田裏,泥水依舊暗暗發寒,社員們大多光著腳,在田裏站的久了,腳底都一陣陣抖。
    “咱們來拉歌!杜老大,你起個頭!”
    聽了魯求英的話,杜老大開心地把洗得發白的藍色尖頂帽往腋下一夾: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預備起!
    該說不說,杜老大嗓門亮堂,一聲吼起來,仿佛把大夥兒的心也叫熱了。
    幾十個社員分布在秧田各處,揚著頭扯著嗓子高聲歌唱,歌聲飄過田埂,穿過河邊的柳樹,乘著悠悠的春風,向四麵八方散去。
    張飛鳥再也不能鬼鬼祟祟地躲在田裏吃草籽,發出一聲高亢的鳴叫後,嗖的一下直紮進雲朵裏。
    皖省,紡織廳。
    “省裏的政策,我們江城向來都積極貫徹落實,這滬城紡織廠的事,我看”
    “唉!不是我說你啊,總把事情想得複雜了,這紡織廠想放哪裏,那還不得是看滬城調研組的決定?”
    “周書記,我們江城的條件肯定是”
    “好了好了,你們先回去做好準備,上頭可是準備要下來看一看的,尤其是去你們那裏轉轉!準備好文藝匯演,要新穎!”
    坐在車裏,季曉來眉頭緊鎖,自己通過關係,知道滬城要來皖省考察,準備投資建設一座新型紡織廠。
    這年頭建廠不易,尤其是這種國有大廠,各地都卯足了勁要爭下來。
    可自己已經上廳裏跑了十幾趟了,周書記仍然是不鬆口,搞的自己心力交瘁。
    不過若是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估計也不會輕易開口亂說話,想到這裏,季曉來也是無聲苦笑。
    “書記,剛才我去省裏交文件,剛巧省文聯有份文件要交給您,您看!”秘書把文件夾遞了過來。
    季曉來草草一看,是一份通知和幾張邀請函,並不是什麽要緊事,在通知上草簽了幾個字,便將文件交還給秘書。
    他抬頭看向車窗外麵,皖中平原上依舊一片灰白,不像江南水鄉那樣翠綠宜人,但已經有了些許開春的顏色。
    大地生氣萌動,雲層重重疊疊,興許是太陽想打個盹兒,眯上了眼睛,稍稍打了個哈欠,霎時陽光收斂,雲瀾密布。
    天上風雷卷起,雷聲陣陣,萬米高空中的積雨雲已經蓄勢待發,無數的凝結核即將從天而降,向翻騰的人間播撒雨露!
    喜歡我在1980年搞開發請大家收藏:()我在1980年搞開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